书城社会科学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
19695500000029

第29章 规制(1)

作为偏向应用研究的课题,基本都遵循着“应然”、“实然”、“何然”的思路,我们课题也是如此。在完成“理析”、“调研”两编之后,进入“如何才能实现‘实然’向‘应然’跨越”的第三编——《规制编》。

与平面媒体有较大区别的是,广电新闻尤其是电视新闻,是一个需要多工种协作的团队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广电新闻的生产环节繁杂。以一条需要直播的短消息电视新闻为例,至少要涉及记者、摄像、直播的技术保障队伍、后期编辑、播出、传送人员等6个环节。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很细致的操作规范和考核体系。因此,如果我们把关注点集中在新闻制作的具体技术环节上,一方面将陷入繁杂的业务讨论之中,另一方面将错过真正影响全局的因素——制度安排层面。所以,本编我们将以宏观的制度规制作为研究重点。

如何确定哪些方面的制度是最重要、最需要的关注点呢?通过调研编的总结,我们认为,作为信息时代、媒介融合背景下、承担重要社会责任的现代信息生产组织,在面临新闻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中,最为关系紧密的环节,是系统外部的技术、经济、法律环境,以及系统内部的生产组织结构这四个环节。因此,本编将围绕这四个层面分四章展开论述。

如上所述,在技术层面,广电新闻同样面临具体而微的技术改进和宏观的技术格局考察两个方面。因此,在“技术”一章中如何安排这两个方面的比重成为一个问题。已有的技术哲学研究指出,现代技术正在以“域”为单位进化,即分为“域内”和“域外”两种进化形式。当域内进化是沿着雏域态、定形态、成熟分叉这种路线进化时,域外进化是沿着单域态、复域态、超域态这种的路线进化。这样的技术进步现实,决定了广电媒体必须跟上技术跃迁的步伐,才能在未来的媒介融合中尽早占得先机。所以,如果我们只把注意力集中于直播、声画等广电细节的技术进步,就会沉浸于“域内”视野,而忽视了宏观格局更具变革能力的“域外”视野。也正因为如此,在广电新闻改革“技术”一章中,我们将集中关注“域外”技术在媒介进化中所扮演的关键作用,探讨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广电新闻如何应对挑战,走好由危机向转机的第一步。

技术进步不仅导致信息接收方式发生了改变,也改变了信息的生产方式,进而改变了媒介生产的组织架构。在技术条件不能实现组织内的信息互联互通的阶段,广电媒体内部一直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新闻产品只能以栏目为播出单位,与其他各种类型的节目见容于一个综合频道。与之相适应,生产的组织结构也沿袭了手工作业管理时代的必然产物——科层制:以栏目为基本单位,以内容归属成立新闻中心、社教中心等为中层单位,以总编室、台委会为顶层组织的结构模式。客观地说,“科层制”在管理模式上有其部门层级清楚,分工明确等优点,适应了当时的技术状况。但由于信息网络化传输带来的资源共享与即时反馈,新闻竞争日趋激烈要求的快速反应和整合营销,频道化的“扁平型”组织结构以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广电媒体从内部挖掘效益潜力、与现代信息生产流程接轨的必由之路。因此,第二章“组织架构”将专文论述广电新闻组织内部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以及结构再造等提高生产率的内容。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相反,规矩太多,也不一定成方圆,原因在于缺失了规矩之间的合理制衡。当下新闻功能的残缺,正在于缺失多元力量制衡的保障。经济上的自负盈亏与新闻生产的高成本、公益性之间构成了事实上的冲突,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的当下。正如我们在前文中多次提到的那样,有的新闻栏目为了经济收益而降低品味,迎合低俗收视兴趣;有的新闻栏目和媒体借机寻租,牟取不正当经济利益;还有的新闻栏目坚守启蒙品格而落败于收视率,时刻面临着生存压力。凡此种种,都反映出目前广电体制存在相当的改革空间。因此,如何借鉴外部先进经验,同时又结合内部实际情况,探索广电体制、尤其是经费来源、分配原则、监控机构的未来设计,将是第三章“体制”部分的主要内容。

“有法可依”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本前提和特征。我国属于遵循成文法的大陆法系国家,然而长期缺乏一部新闻法的刚性规制,导致在新闻报道管理中经常政出多门,各级党委、政府、行业主管等等尺度不一,频次随意,干扰了新闻工作的正常秩序,同时也为报道中牵涉的利益相关单位提供了运作空间,最终侵犯公众的知情权。而由此产生的新闻报道时松时紧的“季候性”特点,往往让从业者无所适从,更为我国新闻功能的最终拓展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因此,围绕是否应该制定一部新闻法,以及制定怎样的一部新闻法、如何稳步推进等等议题,构成最后一章“法制”的内容。

【第六章】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的技术变局

也许有人认为过分夸大了以网络平台为核心的“域外”技术带给广电业的冲击:近百年技术上的苦心经营,不可能如此弱不禁风。对此,技术哲学的认识论提醒我们,技术进步也与科学进步类似,经过长时间量变积累之后,也会发生“范式”的质变,出现大规模的替代效应。

对广电人而言,如果不能充分认识新信息技术对广电新闻传播生产、传播、交换、消费、盈利能力与模式等的冲击,那么广电作为最为普及的现代化传媒,就会逐步退出热点甚至受到冷落。

广电媒体必然要登陆网络平台参与信息竞争,而网络时代的复杂性,决定了技术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各有各的理由。然而不管网络平台未来提供多少种可能,只不过是为永恒的人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在那里,人性始终是真的。从这个意义说,大众传媒要面对的挑战,依然是技术范式转换后人性挣扎的轮回。惟有采取真正超越自我的行动,才可能跳出轮回。

“在今天,技术已成为一种无所不在、动荡不居的力量,影响着人类的未来。”新技术对旧技术的挑战,实质是不同技术背景后人的跌宕命运。

随着技术进步呈现出的加速状态,无论是传播学视野中的法兰克福学派、麦克卢汉及其追随者,还是宏观视野中的马克思、海德格尔,抑或近20年来勃兴的技术哲学研究者,即使不全然是技术决定论者,也被认为是“温和”(Soft)的技术决定论者:即在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之间,存在着一种调和折中的观点,认为技术人造物反映或者负载着一定的政治和伦理价值,它反过来限制和制约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所以,技术一旦出现跳跃式的发展,必然会给相关行业带来无法遏制的变局。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新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进入突破技术扩散临界点后的高速应用阶段。对广电人而言,如果不能充分认识由此对广电新闻传播生产、传播、交换、消费、盈利能力与模式等的冲击,那么,“广电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作为20世纪影响最重大的人类发明和备受喜爱、备受欢迎、最为普及的现代化传媒,就会逐步退出热点甚至受到冷落。”

如何分析技术进步对广电新闻功能扩张带来的变局呢?在我们看来,广电新闻作为承担公共责任的现代信息产品,立足于三个平台之上:制作、播出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平台;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广电产业平台(在当前经费来源体制下);强化监督公权、民主参与功能的公共信息平台。因此,在本章的论述中,我们把技术对广电新闻的影响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

1、技术进步为广电新闻制播带来的根本影响是什么;

2、广电新闻作为广电产业的商品,如何参与全新信息发布平台上的消费竞争。这涉及到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大众传播行业替代者机会的分析,以及与替代者的优劣势比较,此时关注的是产业利益;

3、广电新闻作为公共产品,如何在技术进步导致的信息传播新格局下,做好自身的专业素养培育,更好地发挥社会转型期的公共职能。需要指出的是,广电的产业利益,应当始终在不损害整个国家信息生产力的前提下才是正当存在。

6.1分久必合:新技术条件下的根本之变

新技术条件下,我们不得不对未来的“网络媒体”进行重新理解: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这些传统称谓,依据的是信息所处的载体——纸张、收音机、电视、电脑;而在业务融合的趋势下,电子纸张、电视、电脑、手机等等都成为数字信息的载体,信息的表现也是文字、影像等多媒体形式,此时各自的边界已经模糊,全部成为网络媒体,不同的只是体积与外形。

网络技术平台以其前所未有的包容力和独特性,给传统大众传播业带来了错综复杂的变数,广电新闻在这一严峻的挑战面前准备情况如何,又如何完善才能更好地完成新技术范式的转化?

新信息技术条件下最为受众欢迎的新闻传播形式会是怎样?这是任何一种大众媒体在思考未来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6.1.1未来的信息传播形式:对人类知觉体系的全面突破?

1877年,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普(Ernst Kapp)出版《技术哲学纲要》,把技术视为人类自我拯救的手段,同时还提出著名的“人体器官投影说”。卡普认为,人类内在的进步意识导致技术进步,工具和机器等技术产物都是人类骨骼和器官向大自然的外化、延伸及投影,它们扩展、强化和补充了人体器官的各种技能,增强了人类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卡普的观点被其许多后继者接受并拓展。而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是否也由此而来,我们未及查考。但显然,关注自身功能扩展是人类理解与技术关系的一个重要角度。

人类的知觉体系由五种构成: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外界的所有信息都诉诸于这五类通道,大众媒体亦不例外。报纸通过文字对新闻现场进行描摹,以转述的方式满足受众这五种感官渴望;广播则实现了听觉的直接传达;电视更进一步,实现了对新闻现场视、听信息的复制,以此夺取了大众传播的龙头地位。

那么,未来的传播形式会在触觉、味觉、嗅觉方面取得突破,从而取得人类对时空的全面征服吗?在很长一个时期,人们对信息的传递,集中在以时间兑换空间,即追求信息的获取速度来弥补远离新闻事件现场的遗憾。进入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电视直播的广泛运用,已经基本满足了人们对于时效的无缝衔接需求。因此,如果说文字、印刷、纸张的组合,以时间的延宕获得了对空间信息五类感官体系的模拟,实现人类自身功能第一次延伸的首代传播形式,那么广电媒体以时间上的同步传播,以及视听感官的跨空间延伸,成为第二代传播形式。进而是否可以预计,未来的第三代传播形式,是以五种感官的跨空间突破为标志呢?

对于研究而言,没有什么比预测将来,尤其是未来长时段更难的了,我们的预测同样如此。科学家、未来学家、科幻小说作家,许多普通人都对技术发展的未来作过充满想象力的展望。但由于技术发展规律,是人们超越时空间对技术历史的一种反求建构,因此技术发展的历史就尤为重要。但历史现象除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之外,有些历史现象还有待于具体展现,从而分析技术现象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在发展中经历了哪些阶段和过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尽管对技术发展规律的系统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但对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始终没有达成一个广泛共识。而在另一个研究方向——单个技术的发展规律层面,有学者以“新技术目的的设定”为核心,概括了目前研究视野中与技术产生相关的诸多因素:人与自然的矛盾;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科学理论、经验、知识与技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资源条件等因素。然而,在排列了种种关联之后,人们似乎对单列技术的发展描绘出了完整的历史图景,但这幅图景又过于发散,观者很难将其归拢为一条面向未来、有着明确预测方向的直线。

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如此之多,使得人们很难对未来长时段的预测有足够的把握。不仅如此,随着技术发展中跃迁式进步的加速出现,人们对单项技术的短期预测也变得不甚自信。对于我们所关注的广电行业技术走势,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的负责人在与学者交流时坦陈,难以预测10年以后的数字电视技术走势,所以他们注重眼下2—3年的技术、但随时保持系统的升级换代。只要是对广电行业稍微了解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个行业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如果说这个行业的技术首脑只能对未来的两三年内有些把握,那么这个行业技术发展的复杂性确实让人惊讶,同时也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担心:频繁的系统升级换代,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物资浪费,还会使一线工作人员用于适应机器的精力付出一同浪费。如何更好地利用后发优势,有远见地掌握技术趋势,更好地服务广电事业,是摆在技术部门面前亟需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