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19696800000048

第48章 后记

媒介教育是我们从攻读博士学位即开始研究与讨论的学术领域。本书是以白传之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两位作者历时5年的研究成果。白传之博士从大学教育转型到传媒实践,闫欢博士从传媒实践转型到大学教育,“教育”与“媒介”的话题也由此展开。从关注中国传媒日益娱乐化、庸俗化的现象,到为了寻求缘由与解决之道,我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媒介教育,给予本土化的思考、论证与推动。

我们的研究是在各自的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柯惠新教授和刘京林教授悉心指导下进行的。两位恩师的谆谆教诲,使研究在历经曲折后终得成果。在此,我们对两位前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5年的研究过程中,得到了众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感谢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卫·白金汉先生,英国电影协会的凯莉·巴塞尔格特女士,加拿大媒介教育专家巴里·邓肯先生、李·约瑟先生,与他们的沟通对我们的研究均有很多启发。

感谢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朋友杰瑞·麦克托史先生给我们寄来了加拿大出版的《资源指南:媒介素养》一书,在大陆学者尚难觅其踪影时,我们却从中获益良多。

特别感谢的更有香港浸会大学的李月莲博士,她多次接受我们的访谈,不厌其烦地及时回复邮件,给予具体的指导。

感谢香港传媒教育协会主席张志俭博士所给予的无私帮助。

感谢台湾政治大学的吴翠珍教授所给予的指导。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周鸿铎教授、陈卫星教授、刘燕南教授、张玲副教授、张开副教授、张艳秋副教授所给予的建议和支持。

非常感谢杨正泉教授。在研究阶段,杨教授以超然的洞察力,为我们指明了某些中国媒介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我们对媒介教育的诸种观点抱以坚定信心。杨教授还欣然接受我们的邀请,为本书作序。

感谢中国教育电视台张志君博士、北京大学陈昌凤博士、苏州大学陈龙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张冠文老师、山东师范大学二附中郝广燕老师、北京市陈经伦中学李永生老师、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的老师和研究生们所给予的大力配合。

感谢我们的家人,替我们承担了许多许多,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我们各自的工作单位山东教育电视台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有关领导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大力支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蔡开松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谨向他们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白传之、闫欢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