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19697000000001

第1章 序

电视民生新闻在国内盛行已有六年多的时间,吸引了众多普通民众的目光,广受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的关注。电视民生新闻的源头可以追索到1993年《东方时空》的开播,其《生活空间》子栏目提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口号,其中所包含的平民意识和反映真情实感的基本内涵,无疑具有关注民生的价值取向。《东方时空》可以看作是中国电视新闻媒介回归新闻本源、回归平民化的开始,而电视新闻媒介大规模、大面积实践民生新闻则是2002年以后的事。2002年1月,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开播一档地方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随后,全国各省市雨后春笋般兴办了许多类似的电视新闻节目,标志着电视民生新闻真正开始大规模兴盛。

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与兴盛,是政治民生化、媒介市场化、传播平民化的时代产物,是地方电视新闻媒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突围与自我发展的重大举措。它不仅给地方电视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价值,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以平民化为导向,以记录百姓生存状态、现实需求、话语空间为主体内容,以人本化、接近性、互动性为传播策略,以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为基本准则的新闻传播范式。电视民生新闻以独特的传播理念和价值取向,在内容生产、播报方式、服务性、话语平台及舆论监督等方面的大胆尝试,培育出一种新闻媒介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关系,为现阶段我国电视新闻改革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照。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电视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市场利益与媒介伦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一些有碍自身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不良倾向,消解了传统新闻的道德原则与立场。一些民生新闻在节目内容与形式上趋于肤浅、琐碎、庸俗与同质化,而以收视率为导向的片面作法又弱化了新闻媒介对社会公众的话语倡导功能,强化了对受众的迎合与误导,出现了低俗化和娱乐化的现象,其结果势必导致收视率、关注度与品牌影响力的下降,这是不利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的。

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单纯以形式吸引受众的电视新闻节目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而缺少内容上的创新与深度,同样不会有长足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繁荣,获取了一定的注意力资源之后,必然面临从内容、结构到形式的转型。因此,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电视新闻媒介必须面对的一大关键问题,也是新闻传播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大话题。侯迎忠博士的这部专著,便是其中的研究成果之一。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侯迎忠就已经开始关注民生新闻问题,并注意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对民生新闻这一新的传播样态进行思考,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探讨民生新闻的产生、兴盛、繁荣、问题与走势,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书是由他的博士论文完善而成,也是我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闻传媒发展与建构和谐社会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5JZD002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书运用媒介生态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将电视民生新闻这一特定传播现象放在媒介生态的大环境中考量,探寻民生新闻的内在规律及其未来走势。作者从传播外生态层面对民生新闻与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互动关系进行讨论,分析了社会政治力量与民生新闻的相互制约与协调;通过对民生新闻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关系研究,从受众研究、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分析层面对民生新闻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民生新闻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关系研究,提出了民生新闻在目标市场转型与分化、栏目内容与形式创新、品牌构建等方面的发展对策;从传播内生态层面对民生新闻的传播内容、传播伦理、传播结构等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传播内容、规范传播伦理、平衡传播结构的策略与方法。在书中,作者还提出电视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于: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以及不断创新长远发展的能力。为此,要注重锻造自身品质、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拓展内容选择的广度和深度,加强社会责任感和舆论引导力,培育一种集人文精神、社会责任与职业理念于一身的电视新闻传播范式,努力成为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媒体。应该说,这一研究路径的选择是精到的、颇具创新意义的;其研究结论也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富于启迪价值。

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已经步入文化产业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时代背景是与数字化紧密相连的。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主要体现是DV记录、短信参与、实时调查、SNG直播车现场报道,以及目前盛行的网络话语平台等,数字新媒体技术可以说占据了民生新闻的重要部分。这是从电视民生新闻的内部发展来看的。从外部环境来看,数字新媒体技术正在给民生新闻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的数字新媒体技术已催生出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和媒介形态,那就是多媒体融合。在不久的将来,多媒体融合的趋势将会给电视民生新闻乃至电视新闻媒介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罗以澄

2008年11月于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