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19697100000030

第30章 对外报道的采写(3)

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另一意义在于帮助作者表达他的立场、观点、思想倾向,是作者巧借事实说话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强调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记者一般不在新闻中直接发表议论,但谁也无法禁止记者通过自己采写的新闻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在西方,新闻背景被用来表达记者的观点,几乎成了记者共同遵守的准则。他们或貌似客观,实则是有选择性地引用他人的言论,完全是“六经注我”式地让自己的观点表述得更为合乎“客观性”。或是提出一些与新闻事实相对立的另一些背景材料,让读者从对比中去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1996年夏季奥运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时,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评论员鲍勃·科斯塔斯在报道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时,利用背景材料攻击中国。他先是介绍“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内他们(中国队)出类拔萃,他们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得54枚奖牌,名列第四”,接着,他就运用背景材料说:“但是有一些怀疑,特别对于他们的田径运动员和他们的游泳女选手,他们可能使用提高成绩的药物。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一个也没有抓到。但是,在那以后,已经抓到几个。”这就是用了背景材料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当然这一观点包含了他们的敌意。又如为了驳斥西方散布的“中国威胁论”言论,在对外报道我国的国防开支时,有报道特意加了对比性背景材料:

中国的军事开支只占国内产值的0.8%-1.5%,目前美国的防御开支占国内总产值的3%-4%之间。

报道如果只讲其绝对数,也许数额较大,但与美国的开支一对比,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2.对外报道中如何使用好背景材料

我国资深对外报道专家段连城先生说:“我们不可低估外国读者或听众的智力,但也切勿高估一般外国人对我国的了解水平。”[22]他说的意思对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如何使用好背景材料很有指导意义。

第一,多照顾外国读者对中国的了解水平,多提供让他们能读懂报道内容的背景材料。我国资深的对外报道专家沈苏儒先生说:“在这个估计外国受众了解水平的问题上,低调处理比较适宜。就是说,我们宁愿认为他们可能不了解,而不要认为他们不可能不了解。”[23]如下面这条导语中所加的背景材料,就是帮助读者对新闻事实的意义的理解。

一位29岁的美国留学生今晚在这里主演了中国京剧优秀传统剧目《贵妃醉酒》。京剧是一种只有中国演员才演得了的戏。主角魏莉莎出生在美国的堪萨斯州,现在南京大学学习。

这里的新闻事实是美国留学生演中国传统剧目,其他都是背景材料。为的是让读者理解到这位年青的美国留学生演中国京剧的不容易,因而更易理解其新闻价值。

外国读者阅读中国发生的新闻时,总是把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他们记住的就是中国的事情,而不是发生在某个局部某个具体地方的事情。这就告诉我们,对外报道不能孤立地报道单个地方的零碎情况,而要注意同整个中国的成就、动向和趋势联系起来。新华社对外部老记者翟树耀结合自己的经验说:

我曾采写过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近年经济发展的对外报道,由于用背景材料把它所起的对开发开放长江中下游地区所起的“龙头”作用联系起来,说明“我国正在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中西部的新的经济增长带”,这条新闻就受到国外的重视和广泛采用,还被评为当地的外宣新闻一等奖。特别我们在对外报道发生在一个小地方、一个企业和农村发生的事件,就更需要运用背景材料说明它们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它们与全国或较大区域的联系,它们在全部事物中所占的位置等,从而使外国读者发生兴趣。[24]

第二,多使用外国读者熟悉的材料,作为从已知通向新知的桥梁。使用外国读者熟悉的材料,从接受心理来看,首先是有了接近性;从认知心理来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特别重视传播中的“共同经验范围”。他说:传播中,“所有参与者都带了一个装得满满的生活空间——固定的和储存起来的经验——进入了这种传播关系,他们根据这些经验来解释他们得到的信号和决定怎样来回答这些信号。”[25]英国《金融时报》曾刊登一篇报道云南边境贸易的稿件,在介绍大理时,加了这一句背景:“大理是坐落在二次世界中为中国军队运送给养的滇缅公路上的重镇。”这一背景就是由外国读者知道二战,也知道中缅印战场,知道滇缅公路的故事入手的。“这个背景一加,就使大理同读者和知识经验接近了一步,使他们产生了亲近感。从而也就有可能对这篇稿件感兴趣。”[26]所以,通常在我们的对外报道中,提到孔子,要说明他生于公元前551年,比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分别早81年和124年。提到我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就要提及他与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大约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提到郑和1405至1435年之间七次下西洋,就要与西方家喻户晓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联系起来,并说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要早半个世纪,等等。这些都是“共同经验范围”的材料,不仅拉近了新闻事实与外国受众之间的距离,而且让他们读得懂事实,记得住报道内容。

第三,不可低估外国读者的智力,不必为常识性的内容作注释说明。据沈苏儒先生介绍,过去,我们在对外稿件中常有“在沙漠地带,水是十分宝贵的”这一类话,外国改稿专家看到这些话时总会生气地说:“你们是在侮辱读者的智力(insult reader intelligence)!”沈先生举了不少这样的例子,如:

“茶的原产地是中国,外国产的茶都是从中国传去的。”

“基督是教内对耶稣的专称,意思是指上帝所差遣的救世主。”

“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一座建筑物通常需要几十种、几百种以至上千种建筑材料。”

如此等等。说“是在侮辱读者的智力”,主要是这些背景材料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常识性的东西,不是存在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知识误区。特别是有些内容,我国受众可能比较陌生,但外国受众早就习以为常的东西,更是不要去饶舌了。

二、更新报道方式有效传播新闻

新闻报道,主要要从两个方面去满足受众的需求:一是速度,一是深度。对应到报道方式,新的报道方式主要有滚动报道与深度报道两种。

1.新的报道方式简介

(1)滚动报道

有时新闻来得非常突然,事实又非常重要,消息迟发了,其新闻价值会大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先就所掌握的部分情况发出快讯或简讯,以后再就新闻事实、新闻事件的背景、起因、发展情况、影响范围及各界的反应等其他情况作补充交代。

对于时间跨度不大、时效性要求特强的重大题材,用滚动报道的方式是个好办法。尤其在今天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全面“提速”,传统媒体滚动报道方式更是在“快”上做文章的重要手段。它以不断更新滚动的形式就读者对新闻事实所关心的问题逐个回答,每次报道只回答某个方面的问题,内容简明单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选材上要特别注意选重大题材,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每次报道的篇幅不宜过长,一般以发简讯为主。

(2)连续报道

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新闻事实的有关情况,或以某一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为线索的持续报道形式。连续报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持续不断的报道,不断地给读者提供事实发生演变的最新情况。这类报道,通常是以事实发展变化的线索为报道主干的。另一种情况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作由表及里的连续深入报道,整个报道以人们的认识过程、思维习惯为内在逻辑顺序,逐层完成对整个事实的完整的把握。从认识层次上来看,前者是在一个认识层次上沿事物发展的水平状态对事实的现状作出报道;后者是由报道“何事”这个层次入手,再深入到事物的形成轨迹和形成原因,是一种跨越认识层次的报道。

(3)深度报道

它要“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也就是说,它不停留在事件的表层,而是要透过客观事实的肌理,通过调查分析去梳理和剖析其脉络,从而解释其内涵和意义,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其本质。从此意义上讲,“深挖”也是为了“拓广”,一方面所有社会现象和问题都可作为深度报道的题材;另一方面可充分展示新闻事实的社会影响。正如美国哈钦斯委员会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所说“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有时候已经不再止于“发生了什么”这样表层的报道,而是想更深入地了解新闻事实的发生“意味着什么”。这正是新闻报道方式继客观报道后又出现了深度报道的原因。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将新闻报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报道是客观的报道。它严格地按事实的本来面貌作记录式的报道。它的优势与劣势就是客观新闻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第二层报道是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核实材料、增补材料,特别是寻找发现读者想要了解的细节。第三层报道的旨趣就是“阐明和解释”。“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还想知道这些事为什么发生,它们意味着什么,结果又是什么……当这个报道是重要的,并且这些材料是能够挖掘出来的时候,那么记者应该毫不犹豫地开采这第三层。”[27]

2.案例介绍:四川地震中几家涉外媒体的对外报道

下面以四川地震报道为例,分别介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网4种不同媒体的做法。

新华社的做法:[28]

一是采用急电、快讯、简讯和滚动发稿的模式。对外部与前方记者保持热线联系,随时笔录前方记者的口述,因此报道通常能够抢在外电之前。由于信息量大,就随时在原稿基础上补充新的信息,形成一条新的稿件播发出去,每一组滚动发稿常常能达到十余条。特别是由新华社记者现场发回的重要稿件,编辑都先抢发快讯,再作综合。这也是各大国外通讯社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惯用的报道手法。

二是现场特写。在报道中特别注重这样几个要素:尽量详细的细节,多用描写而不仅仅是叙述,生动的直接引语。

三是综合利用各种消息源播发长篇报道。这种大型的灾难报道,国际惯例的要求是不能零碎。对外部每天围绕最重大的事件,如领导人活动、挽救生命、灾区现状、全国的支援等进行综述。这里面,大量采用了社内外各种新闻来源。新华社这次播发的对外英文稿普遍较长,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不少稿件的详细度超过外电。

四是英文评论。对外英文评论是新华社三年前才创设的一个品种,在拉萨3·14事件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再次得到了应用。我们新华社播发的评论包括《废墟中的希望》(Hope amid the ruins of China’s quake)、《大地震凝聚中华民族》(Quake disaster unites Chinese nation),文章写作精良,凸显编辑个人风格。

五是在新闻中增加背景。地震发生十几分钟后,编辑即在对外英文稿中添加了汶川人口、21世纪该县附近曾发生两次七级以上地震、震区也是大熊猫保护中心所在地等背景。随后,英文编辑在每一篇重要稿件中都交代了相关背景,便于对中国并不十分熟悉的西方用户理解。

六是使用了“数据盒”(FACT BOX)、“数据与事实”(FACTS AND FIGURES)等方式。即把关键事实和数据拎出来,综合在一起向用户提供。比如,对外部将各省市伤亡人数、学校损毁情况、救助人数、拨款捐款、救灾物资、救援队伍、大地震年表等分门别类进行打包,便于用户更加清晰地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七是围绕对外特稿和专版的特定海外用户,组织了相关报道,策划了相关版面。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做法:[29]

一是反应快,报道早。5月12号14点28分地震发生,台里的很多人都感觉到了震感。两三分钟后,二楼采编系统紧急启动,通过各个渠道向地震局、四川当地等核实消息来源。地震消息经正式确认大概是在14点50分左右,新闻频道以滚动字幕的形式播发了首条关于汶川地震的消息。15点,新闻频道《整点新闻》在头条位置口播了“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最新消息”。15点20分,打破常规节目编排,推出了直播特别节目。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当天深夜,台领导就紧急开会传达了中央部署的抗震救灾精神。地震发生后两小时,新闻中心就兵分几路往前方派出了十几位记者。第一批是3名时政记者和1名音响师,跟随温家宝总理专机起飞。与此同时,后期相关部门紧急联系四川电视台,一辆卫星直播车在专机抵达前4分钟到达机场。专机落地10分钟后,温总理在飞机上发表重要讲话的内容就传回台里,在《新闻联播》里进行了插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