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19697300000002

第2章 新闻发布会产生发展(1)

知识导航:

·美国新闻发布制度:萌芽阶段、定期制度出现阶段、确立阶段;

·我国新闻发布制度:最初形态、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发言人制度确立;

·我国外交新闻发布会;

·我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第一节美国新闻发布制度

美国是最早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的国家,也是国际公认的这一制度发展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政府大多努力以一种积极的公关策略,寻求与国内外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了解本国民情和海外舆论,并借助媒体力量广泛宣传自己的对内方针与对外政策,表明其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原则、观点和立场。如今,美国新闻发布会尤其是白宫新闻发布会成为其他国家效仿、借鉴的典范。美国新闻发布会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定期制度出现阶段和确立阶段。

一、萌芽阶段

新闻发布会起源于《华盛顿邮报》女记者安妮·罗耶尔对约翰·昆西·亚当斯总统的一次采访。美国第一位总统华盛顿1826年,美国社会有舆论说,合众国银行控制着全国的金融命脉,并且左右着政府的重大决策。为调查真相,安妮决定直接采访总统亚当斯,于是天天去白宫要求采访。但总统避而不见,拒绝采访。安妮经过多方打探,掌握了总统每天到白宫附近波多马克河游泳的规律,抓住机会使总统被迫接受了采访。当时,安妮站在岸边,请求总统接受采访。美国第六位总统亚当斯美国第七位总统杰克逊总统游得正高兴,没有答应采访的要求。安妮是一个大胆而倔强的女性,遭到拒绝后她并没有离开,反而坐在总统的衣服上,发誓说如果总统不接受采访,她决不离开。总统没有屈服,仍然不答应接受采访,两人僵持不下。那时正是秋天,波多马克河的河水凉得彻骨,总统在水里冷得实在受不了,只有上岸向安妮投降,迫不得已接受了采访。在和安妮同路返回的途中,总统开始思考,与其被迫地接受采访,不如把记者们召集起来,举行新闻发布会,主动地宣布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久,亚当斯开始举行新闻发布会。

1828年上台的杰克逊总统重视与新闻界的关系,对新闻发布会的初期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杰克逊在其任期内设立了专门的新闻官员,负责总统与记者的联系,从而加强了政府与新闻界的合作。杰克逊是最早聘用总统新闻发言人的美国总统。1829年,他正式任命作家和编辑出身的艾莫斯·肯德尔为“总统新闻秘书”。肯德尔为总统撰写演说稿和新闻稿,安排会见群体或个别记者,搜集有关总统的新闻舆论,进行民意测验和反馈分析,还运用美国政府最早的机关报《环球报》报道、解释政府的政策。由于杰克逊对媒体的重视,这一时期出现了最早的驻华盛顿记者团。虽然杰克逊的主观意愿确是为了管控、利用新闻媒体,但在客观上成为白宫与新闻界紧密结合的开端,对新闻发布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860年,林肯在媒体的帮助下当选总统。他主要借助了废奴派报刊的舆论力量。《纽约先驱报》的专栏作家维拉德是林肯的好朋友,他的报道和宣传,使林肯从一个相对不知名的地方政界人士变成一位举国闻名的人物。林肯上台后,极力维护和新闻界的友好关系,积极与媒体进行沟通。他多次举行记者招待会,还设立了专门的新闻秘书负责处理与新闻界的关系。林肯对待媒体随和、友善,和记者们交朋友,可以随时接受记者采访并认真回答记者提问。

林肯以后的几届美国总统如安德鲁·约翰逊、克利夫兰等人都曾效仿前任设立专门的新闻秘书。新闻秘书负责政府与新闻媒体的沟通,是总统与新闻界之间的缓冲人。总统新闻秘书这一概念得以正式产生并被广泛认可。如,克利兰夫总统的新闻秘书丹·拉蒙特机智、有判断力,知道说什么和如何说,并且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做。他让记者尽情谈话和揣测,但不会让记者带着错误的印象或片面的材料离开白宫新闻发布会的现场。然而,这些新闻秘书并不归属政府系统,他们多以总统私人秘书的身份出现,由总统自付工资。这一时期,白宫也陆陆续续举行过一些新闻发布会,但并未形成常规机制。

从1897年当选的威廉·麦金莱总统开始,新闻发布会的举办规模和频率增大,并日益固定化、常规化和制度化。麦金莱总统本性温和,对新闻界保持低调,厌恶宣传个人,并谨慎地维护自己的隐私。但他自入主白宫之后,努力与媒体保持友好的关系,重视举办新闻发布会并扩大其规模。麦金莱就职后三周就立即在白宫东厅接见了驻华盛顿记者,并显示了一个政治家对于记者的名字和面孔的记忆力。为了便利驻白宫记者,他在二楼放置了一张长桌子,这是新闻记者席的开端。总统新闻秘书差不多每天中午和下午四点都出来与记者交谈。这些都向正式的新闻发布会迈开了一大步。就在麦金莱任职第一年的圣诞节后不久,白宫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官方新闻发布会,这在美国政府历史上尚属首次。

艾迪生·波特是麦金莱总统的第一任新闻秘书。波特建树不大,且做作的举止、夸夸其谈的演讲招致记者反感,因此乔治·科特柳接替他履行新闻秘书之职。科特柳是第一个开始领取政府薪水的新闻官员,这说明负责新闻发布会的专门人士已被正式划入了政府运作系统。科特柳为记者安排新闻发布会,并将1895年设立在白宫外接待记者的值班处搬到了靠近行政办公室的一条过道中。1897年3月,麦金莱总统在白宫东厅举行有120名记者参加的招待会。之后,作为总统发言人的出色表现使科特柳得到了下届总统的留任并被提名入阁。

新闻发布会萌芽之初,美国各地媒体就开始派遣记者常驻华盛顿,以获取权威的官方信息,这一时期,记者把国会而不是总统作为政府新闻的主要来源。这一情况在麦金莱总统执政时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新闻界逐渐形成一个专门采访白宫新闻的记者群,其影响慢慢超过了驻国会记者团,从而促进了白宫新闻发布会的发展与完善。这些白宫记者享有比其他普通记者更多的特权和更高的知名度:他们很容易靠近政府和总统,便捷地获取重要新闻和权威信息;他们可以乘坐总统的“空军一号”飞往世界各个国家,等等。此后,他们逐渐形成了联合自助的行业组织——白宫记者协会,以集体的形式和政府进行合作与斗争,阻止对媒体态度不友好的总统、新闻官员随意地驱逐记者离开白宫和排斥某些记者参加总统新闻发布会。

在西奥多·罗斯福执政时期,新闻发布会的发展状况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正规化、制度化趋势日益明显,从而引起研究者的重视,被认为是新闻发布会制度的开端。西奥多·罗斯福熟悉新闻运作,擅长公共关系,对新闻发布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新闻业的发展,媒体与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报刊、电台与电视台均在参众两院设有记者席,各大媒体派向首都搜集权威新闻的记者迅速增多,持有白宫出入证件的记者人数也有相当数量,从而促进了新闻发布会程序的完善和规模的扩大。同时,新闻发布会的迅速发展与罗斯福本人的主张和举措也密切相关。在个人观点方面,他主张新闻自由,认为可以允许每天有一些比较激烈的言辞和稍微过分的评论;主张通过满足记者的信息需求达到自我宣传和制造新闻的目的。早在当州长时,他就每日两次邀请记者到他办公室举行15分钟的问答,但主要以他的答问为主。他还提出,一个强大的总统,不仅需要制造新闻,还要注意发布新闻和密切关注新闻的传播;发布新闻、传播信息有多种方法,但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否正确使用方法,影响着总统接受采访的次数和方式。如果使用得当,新闻可以成为政治斗争中最有效的武器。在具体措施方面,罗斯福总统积极改善新闻发布会的条件。1902年,他在白宫建起了西楼,并计划在秘书办公室的隔壁选一间办公室作为新闻发布室;他还专门给记者们装配电话以方便记者发稿。当然,西奥多·罗斯福的新闻发布会也存在不少弊端,如专职的白宫记者虽然不少,但只有其中一小部分可以定期采访总统;新闻发布会举办水平还不高,问答机制也很不成熟,记者提问机会很少,主要是总统在长篇大论,记者很难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有效信息,因此造成了有效新闻的严重缺失;在其执政后期,他和“揭丑闻记者”关系恶化,甚至把不受控制的记者驱逐出白宫新闻发布会。但不管怎样,新闻发布会作为一种常规制度已经在其任内得到了初步确立。

二、定期制度出现阶段

新闻发布会定期制度的出现是在美国第27届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执政期间。他是第一位举办定期新闻发布会的总统。当陆军部长时,塔夫脱和新闻界保持了密切的关系,随时接受记者的采访。《纽约时报》驻华盛顿记者奥斯卡·金·戴维斯在回忆录中说,当这位心宽体胖的人还是陆军部长时,采访塔夫脱是记者们最喜欢干的事。当时塔夫脱认为,政府的事也是公众的事,所有这些事,除了个别例外,公众都有权知道。但塔夫脱上台后,新闻秘书立即宣布总统不会像他担任陆军部长时那样频繁地接见记者。塔夫脱进入白宫仅仅一个月,记者们就表示他们对总统有意隐瞒消息的做法很不满,随后便以撰写更多的批评报道作为报复。通常的新闻来源被切断了,于是记者们不得不转向别处,而这“别处”包括反对塔夫脱的阵营。反对当局的新闻很快在报纸上占据了更为突出的地位。同时泄露消息的情况也开始在白宫发生。记者们认为,最应该对此负责的还是总统。他对新闻事件的冷淡态度导致白宫人员的信誉下降,而由于他们不愿向记者提供消息,使得记者不得不寻找非正式的消息来源。塔夫脱对待新闻界的恶劣态度,使他失去了控制白宫新闻发布的主动权,并使总统同公众的关系受到消极影响。为挽救这一颓势,塔夫脱规定每周举行两次定期的新闻发布会,从而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总统。塔夫脱的考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前任西奥多·罗斯福执政后期与新闻界的不和谐关系,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避免自己接受频繁的个别采访。但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塔夫脱与记者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随后不久,定期新闻发布会制度宣告流产,塔夫脱改向他的家族报纸《辛辛那提明星时报》提供消息。

1913年上台的威尔逊总统为改善与新闻界的关系,宣布他将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根据威尔逊的设想,总统将定期会见记者,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给公众,并回答记者提出的公众关心的问题。在威尔逊任内,新闻发布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开始的21个月中,恢复了新闻发布会的定期制度,每周举行两次,一般在星期一和星期四的上午10点。以后,新闻发布会的举办次数逐渐减少,从1914年12月起减少到每周一次,星期二上午举行。

威尔逊总统不善于和记者沟通,其新闻发布会现场气氛很差,新闻价值也不大。在上任初期的新闻发布会上,威尔逊大多由自己主持和答问,但给记者的提问机会很少,自己回答时间很长,还经常和记者发生冲突。

在某次新闻发布会上,他挥拳捶打桌面,大喊道:“我到这儿来不是让报界开心的……如果我那么做,就不得好死。”后来,威尔逊认为记者的问题侵犯了他的家庭隐私,记者的提问水平太差,考虑取消新闻发布会,甚至设想设一个新闻局以取代新闻发布会。到1915年,威尔逊以卢西塔尼亚事件为借口不再举行新闻发布会。直到1916年底重新当选后,威尔逊才重新会见记者,并表示将重新定期每周一次举办新闻发布会,但事实上,此后记者们在新闻发布会上与他的见面仅为三次。在与公共信息委员会主任乔治·克里尔的一次谈话中,威尔逊谈到对新闻发布会的看法:“那(指新闻发布会)是浪费时间。我初到华盛顿时抱着这样的想法,认为同新闻界密切、真挚的关系是极为有益的。我对招待会的准备,细致程度不亚于任何一次授课,并就当时的任何重大问题无拘无束地、充分地发表看法。听众中有一些具有卓越才能的人,但是我很快发现多数人的兴趣在于个人的和琐碎的事情,而不是原则和政策。”但无论如何,对新闻发布会制度本身发展而言,威尔逊总统首次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制度构想,并一度努力地亲自付诸于实践,为新闻发布会制度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胡佛总统上任第二天就举行新闻发布会,力图建立总统与记者的友好关系和沟通途径。一个月后,他在橄榄球球场演讲时宣布,新闻界讨论社会问题的绝对自由是美国自由的奠基石,新闻界是形成公众舆论的最重要的有效工具,他的最终愿望是向记者提供及时、准确和权威性的消息。但随后胡佛和媒体的关系恶化,媒体很难从新闻发布会得到有用信息,于是出现了许多不利于政府的谬闻和谣传。记者保尔·安德森在1931年10月14日的《民族》杂志上把胡佛新闻发布会称为“苦味的玩笑”,认为总统与新闻界的关系发展到“本世纪前所未有的程度,其特征是相互仇视、公开怀疑和各自备尝痛苦。尽管这种险恶现象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但在总统的言谈和其助手的行动中却时有流露,这势必在某些新闻发布会上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