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19697300000027

第27章 新闻发布会报道传播(4)

第三节网络新闻发布会报道

一、网络新闻发布会的概念

网络新闻发布会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新的发布会类型,它是在一个虚拟的新闻发布会现场,通过网络将无限分散的与会者组织起来,完成信息初始发布和交流探讨的传播活动。

1996年网络会议的概念被提出来并进入商用市场时,这种新型的交流工具并不被看好。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流媒体技术的成熟,网络发布会凭借它快捷、简便、传播面广等诸多优势,迅速发展起来。2000年3月20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北京艺百网络举办了中国首次网上新闻发布会。显示器生产商美格公司的万人试机活动、农夫山泉赞助希望工程的新闻发布会等,都采用了网络新闻发布会的形式。2005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事局局长汪兴明做客新疆天山网,就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有关情况回答网友提问。

二、网络新闻发布会的特点

网络新闻发布会如此受青睐的原因是,它在很多方面优于传统的新闻发布会。

1.提高新闻发布时效,扩大发布空间

首先,传统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面对记者发布新闻,然后由媒体将新闻传递给公众。而网络新闻发布会的出现就省略了中间环节,基本上等同于现场直播,可以让公众第一时间得到信息。

其次,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发布24小时不间断运转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新闻发布的时效。互联网信息发布的快捷性,使网上信息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不管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新闻,还是突发事件,都能很快在网上发布出来。

第三,网络新闻发布会使发布信息的数量基本不受限制。互联网传播不像广播、电视受信号传播的地域限制,也不像报纸要受版面的限制,网络新闻发布会打破了地域界限,扩大了信息发布的空间,使新闻传播影响空前扩大。

2.发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由于技术的进步,网络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在内容上,网上发布系统可以实现登记注册、资料发送、视频音频播放、项目和产品展示、精彩回放等多种功能,所以,网络新闻发布会可以做到图文并茂,音频、视频、图片、文字并举,充分提供与新闻发布会主题相关的新闻背景、链接。在形式上,可以单独举行网上新闻发布,也可以在现场新闻发布的同时进行网上直播,并在新闻发布会后在网上组织专家和嘉宾访谈,呼应和解释新闻发布会的某些重要内容等。因此,大大提高了新闻发布的效果。

3.省略繁杂的组织工作,节约了会议成本

与传统的新闻发布会相比,网络新闻发布会可以减少组织工作,不用租用场地,免去接待、安排、会场布置等程序,所有与新闻发布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都可以全部放在网上备查,免去了组织者打印的时间和费用,同时省略了邮寄和传真的环节,减少了组织成本。记者也不用特意赶到新闻发布会地点,大大节约了时间和费用,提高了新闻发布的效率。同时网上参会代表不仅可以得到与传统新闻发布会参会代表相同的服务,而且进入网络新闻发布会,通过远程视听和交流,与会者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论是发言人发布新闻,还是交换名片等一切活动都可以在网上完成。

4.扩大受众面,拓展交流空间

在传统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提问和发言人回答是一对一的,由于时间的限制,记者提出的问题也是有限的,主持人不得不说“受时间限制,现在请提最后一个问题”。而在网络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和网民有充分的时间提问,可以同时多人提问,也可以在相对延长的时间段内随时提问,大大地拓展了双方交流的空间。记者和网民会在瞬间提出几十个问题,发言人要回答的问题也成倍增加。例如,2004年8月19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首次“搬”到了网上,除了新闻发布稿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及东方网上发布外,媒体和普通市民还可以通过东方网的“嘉宾聊天室”向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提问。一个小时内,海内外各大媒体记者和网民共提出了84个问题,两位相关领导回答了28个问题,比传统新闻发布会提问面更广、提问量更大。同时,网络新闻发布会也使直接参与的人数不会因场地的大小而受限制。

2007年5月30日15点,央视国际“新闻访谈”召开“慈善1+1行动大使招募”网络新闻发布会。

三、网络新闻发布会的操作

由于互联网的特性,网上新闻发布会不同于传统新闻发布会。因此,在操作中不能照搬传统新闻发布会的组织和程序,要掌握网络的特点和缺点,以便更好地利用网络新闻发布会的优势,做好新闻发布工作。

1.做好社会舆论调查

在网络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不仅要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还要回答网民的提问。网民提问涉及的范围比传统新闻发布会要广,例如,上海市首次网上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记者的重点是围绕“科教兴市”政策,而网民们则更多地关注涉及百姓实际利益的政策,因此要做好网络新闻发布工作就应该提前做好社会舆论调查,对公众和媒体关心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准备。

2.选择最能影响受众的网络媒体

虽然互联网的传播无地域之分,但网民对于网络媒体的选择是有地域之分的,如北京网民会关注“千龙网”,而上海网民则更关注“东方网”。所以,网络新闻发布会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较少受地域限制的优势,同时,也要注意发布内容的区域性,选择最能影响受众的网络媒体,加强发布的针对性,从而取得良好的发布效果。

3.确保网络安全,加强技术保障

网络新闻发布会的安全性非常重要,要办好网络新闻发布会需要有良好的技术保障,维护好系统的正常运行,不要在新闻发布时出现系统崩溃的情况。在技术上,要根据网络的特点,设置好细节,如在新闻发布页面的刷新速度上,最好设置成自动、手动两档,让用户根据情况自己设置、调节,否则就会影响发布效果。例如,在“艺百”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布页面每15秒刷新一次,搞得记者直叫眼睛疼。“艺百”本想以15秒一次的刷新速度达到内容更新快的目的,没想到这种速度让人没法完整读完一段话。新闻发布会开始不到20分钟,《计算机世界》和《南方日报》的记者就对此提出意见。又过了约半个小时,“艺百”接受了这个意见,将刷新时间延长30秒,但仍然不便阅读。

4.多安排新闻发言人,即时回答记者的提问

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在网络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和网民可能在瞬间提出几十个问题,新闻发言人所面对的提问较之传统的新闻发布会成倍增长,如果新闻发言人安排的少,要做到及时回答非常困难,从而影响新闻发布的效果。例如,在“艺百”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按照“艺百”的安排都得到了一个账号和密码,登录后在BBS上贴问题、看回答。原以为网上新闻发布会上记者的提问可以即时得到回答,而且有足够的时间让记者深入提问。但事与愿违——16时,发布会开始,《中华工商时报》和《南方日报》记者首先将问题发上去,但过了一会儿没见回答。主持人贴上去一段话,像是开场白,说的是这次新闻发布会有什么特别之处。接下来又贴上一段诸如“北京春暖花开”之类的话,原来是在介绍新闻发布会召开的地点。此时距记者提出第一个问题已经九分钟了。《中华工商时报》的记者再次提出问题,满以为这次可以得到回答了,没想到一分钟后,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今天出席发布会的来宾有……”介绍了来宾后,主持人开始介绍新开频道的内容特色。其间,《南方日报》、《云南日报》、河南报业网、贵州信息港等新闻媒体都不断地提出问题,但没有一个问题得到回答。因此,要做好网络新闻发布会,就要利用网络优势,不能照搬传统新闻发布会的模式,而应多安排几个与发布主题相关的新闻发言人,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地对记者和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参考资料:

袁茂萍:《浅析新闻导语的写作》,《文教资料》,2006年9月下旬刊。

邹逢佳:《新闻导语案例比较分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冯英华:《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记者摇篮》,2006年第8期。

哈娜、谢志刚:《现场直播: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记者摇篮》,2008年第4期。

张如成:《现场直播报道提升电视竞争力》,《传媒观察》,2006年第11期。

那世钢:《电视现场直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视听纵横》,2006年第6期。

杨正泉主编:《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靖鸣、李勤、汪磊、黄大剑等:《记者招待会的组织和传播》,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宋双峰:《一种新的新闻发布模式——网络新闻发布会》,《新闻与写作》,2005年第9期。

陈旭鑫:《网络,想说爱你也容易——以“两会”报道为例小议网络新闻传播的优势》,《中国传媒科技》,2004年第4期。

课外阅读:

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薄浣培、赵景云:《新闻导语探胜》,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冯根良:《新闻导语艺术》,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