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9697600000012

第12章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模式分析(1)

分析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要有合理的课程设置以及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根据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的的要求,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模式研究,是将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研究的重点。所以,对当前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模式进行现状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节课程设置分析

根据本科教学要求,课程设置体系分为三大部分: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公共课,是指教育部根据学科门类和本科教学要求划定的相关专业都需要学习的课程,通常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素质教育等。例如,文科门类的学生公共课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文学艺术素质教育课,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课,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还有体育课、外语课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这些基础性素质教育学科基本能够勾勒出一个本科层次人才的大致轮廓。

专业课,是各学校根据各个学科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要求,有针对性地开设的课程。根据教育部2004年8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我们可以看出,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已经引起了主管部门以及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注。《方案》中要求,“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体系应当总体思路清晰,具体计划和配套措施有力,执行良好,改革成效显著,有一定数量的获省部级(含)以上成果奖励(包括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由此,进行全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分析时,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视线重点放在专业课的设置上,不同的学校,在开设这个专业的时候,出于对教学条件和培养要求的考虑,专业课设置都有自己的具体考虑。以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面向广播、影视媒体及相关部门,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播音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及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从事广播电视普通话新闻播音与主持及新闻报道、专题播音与主持、各类节目主持、体育评论解说、双语播音与主持、影视配音及演播,以及播音主持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型新闻传播高级专门人才”[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所以在专业课设置上,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门类:新闻专业课,如新闻理论、新闻写作等;语言学专业课,如应用语言学概论、音系学等;播音专业课: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演讲与论辩等。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表演专业课:表演、形体、声乐等。

选修课,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的一些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修课程,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在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今天,选修课的比重,逐渐地大了起来。

通过对几所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调研,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四所院校的教学计划表,可以看到这四所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此外,我们也对上海戏剧学院和浙江传媒学院的课程设置作了大概的了解。

上海戏剧学院主要以培养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为教学重点,再加上是在戏剧学院这个环境下生长起来的,所以吸收了电视和表演这两方面的教学特点。专业主干课除了《主持艺术概论》、《电视节目比较》、《自选节目读解》、《演播空间处理》等六门课以外,主要就是声(乐)、台(词)、形(体)、表(演)这四门课。大体比例是1∶2∶1∶2。

关于台词课,也就是主持语言课有这么几个特点:

(1)普通话测试变成了一门课,主要纠正语音发声。

(2)大二下到大三开始语言表达训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a.电视散文和诗歌。

b.鬼故事(训练创造情境的能力)。

c.人物单白及电视语体创造。

专业基础课包括:现当代文学、艺术概论、大众传播等。这些课程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外向型”能力。

浙江传媒学院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播音学概论、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应用语言学、新闻与传播理论、表演基础、形象造型与形体等。

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大致总结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些特点。

第一,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注重文学艺术素养的提高。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的是文化艺术行业,他们成天和文字打交道。尤其广播电视的发展,要求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能够说,还要能够写,更要能够做节目,这样,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是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基础。

我们可以从几个学校的文学艺术课,大致看出文学艺术素养课在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重。

浙江传媒学院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现代汉语、戏曲艺术、写作基础、古代汉语、大学美术基础与欣赏、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

四川师范大学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外文学等。

上海戏剧学院主要开设的课程有:艺术概论、美学、中国现代文学等。

中国传媒大学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艺术概论等。

第二,思想政治素质课加强了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导向教育,提高了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政策水平。

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由于从事的是大众传播行业,并占据了国家传媒工具的最核心的位置,其一言一行对公众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大力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保障媒体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提高媒体的宣传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加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修养的教育是保障其思想品质的理论基础。

教育部对各个学校的思想政治素质课有基本的要求,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等。

而各个学校针对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特点,又增加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课,比如播音导论或者播音学概论、职业道德修养、公关礼仪等,也有的新闻院校还增设了新闻道德与新闻法规等课程。

这些课程从全方位锻造了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道德修养,努力落实“德才兼备”的培养要求。业内经常有人提倡“要做好主持人,首先就要做好人”,这句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话,体现出了一线对播音员主持人最起码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因此,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思想道德理论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课程,也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一项主要内容。

第三,播音人才从广义上说,是新闻人才,因此新闻类课程必不可少。

播音员主持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从近些年的传播实践活动中,可以看出,一线对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业务要求已经不满足于坐在演播室里,面对着提示器,播读那么几条新闻。新闻时效性的提高和传播技术条件的大力改善,越来越多的新闻节目要求我们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走出演播室,到现场去采访报道。

创作环境发生了改变,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必须具备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现场采访报道能力、独立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独立,其实就是指播音员和主持人要有采、编、播一体的能力。因此,加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新闻素质教育,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原则之一。

从我们的调查分析看来,各个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相对都比较重视新闻类课程,一般都开设了新闻学概论或新闻理论、广播电视概论、大众传播学、广播电视史、广播电视文稿写作、广播电视采访、新闻作品评析、新闻采写基础之类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