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9697600000035

第35章 广播电视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新趋势(3)

第四节广播专业化道路下的“适位受众”

把握能力与电视相比,广播媒体现在被普遍认为是弱势媒体,无论是在媒体经营、节目制作还是人才储备上与其他媒体相比都处于弱势的地位,但是,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极为表面的现象。对于广播的性质应当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随着广播业开始成为文化产业以后,广播电台开始具有了意识形态与产业两种属性,对广播的经济属性、市场属性、商品属性都存在着新的认识。目前,无论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在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等新兴发展区域,广播都是“低成本的盈利媒体”,朝着本土化、专业化、城市化(社区化)、个性化发展,广播的优势也开始变得日益明显化。

广播的受众规模与电视相比是极为巨大的,2001年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受众研究会和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主办的“2001年全国广播电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收音设备普及率为69.1%,共8.29亿人,其中城镇收音设备普及率达83.2%,农村达62.8%。全国有广播听众7.34亿人,占全国(除西藏及港澳台地区)11.99亿4岁以上人口的61.2%。其中,城镇广播听众2.67亿,占城镇4岁以上人口的72.0%;农村广播听众4.67亿,占农村4岁以上人口数的56.4%。而调查显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拥有6.23亿听众,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拥有667万听众,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拥有513万听众。目前广播媒体的到达率仍然高达40.9%。

但是,与以往的广播相比,广播的出路不在“广”而在“窄”上,在“珠江模式”的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初的5年间,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经济、新闻、文艺、音乐、交通、教育、儿童等系列台。然而遗憾的是,珠江经济台的成立虽然给中国广播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变革,但它却是一个挂着专业牌子的综合台。

从1992年到1994年,北京电台的专业化改革为广播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生机。在这期间,继北京经济台之后又成立了新闻台、音乐台、交通台、文艺台等总计7个系列台。当时专业化最突出的是北京音乐台,到现在也被普遍认为是北京电台最成功的系列台之一。

从1994年10月到2001年6月,北京电台开始规范旗下7个系列台。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实际运作中各台都有一些相互交叉的节目,令人感觉雷同,甚至由于冲撞造成内耗。比如经济台有儿童节目,由于经营需要开设的医药健康广告,还有为了高收听率开设的体育节目、音乐排行榜。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汪良认为,这是电台专业化乃至电视专业化都必然遭遇的矛盾。“就听众而言,交通台和音乐台的专业化程度是比较明显的,因为其听众群很容易划分并且数量不在少数。对其他类型的专业电台就没这么好的条件。市场是在细分的,往往收听率高的电台更容易获得广告。还有就是与目标听众消费能力有关。广告客户选择投放台一般就考虑这两个因素。而电台的专业化,使听众群划分得越来越细,绝对数量越来越少,因此必然会造成部分广告的流失”。这是专业化初期最大的难度,毕竟各个台都有经济任务在身。很多电台达不到专业化或者专业化程度不够高,很大程度是源于这种矛盾。

基于这种矛盾,北京电台制定了各专业台办台方针,各台设置节目严格按方针办事。音乐台以音乐为主题,以青少年听众为对象;交通台以交通新闻、交通信息等为主体,以汽车司机为主要收听群体。文艺台则立足文艺作品,专门从事文艺宣传……经过3年调整,到1997年,各专业台调整基本到位。目前,北京电台正进一步深化专业电台发展。

实际上到这个阶段为止,北京电台开始进入适位受众阶段,即对细分受众还要做二次细分,从而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要。适位受众的节目理念给播音员主持人带来的挑战主要反映在综合素质上,比如深入理解受众心理的能力、把握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以及不断变化的节目创新能力等。比如,在美国有1.2万多家电台,其中有4000家都是音乐台,而这4000家音乐台又可以划分出20多个类型,摇滚音乐台、流行音乐台、严肃音乐台、爵士音乐台、灵魂音乐台、亚洲音乐台等,受众细分化之后对于节目内容的要求肯定是提高了,如果播音员主持人自己的知识储备还没有听众多,不能满足听众的需要,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第五节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随着频道、节目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要求将越来越高。

美国学者约翰·梅里尔和拉尔夫·洛温斯坦1971年曾提出一个著名的EPS循环说,认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如果以传播方式来进行划分,则大致分为精英文化(E)——大众文化(P)——专业文化(S)三个阶段。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也曾陈述过类似的基本原理,即随着有机体或系统的成熟,它们可能会逐渐出现某些愈加分化和复杂化的特征。大众传播学的研究者德弗勒等人后来根据这一设想,结合电子传播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做出了媒介系统将变得更专业化的推断。对于大众传播,尤其是报纸的未来发展,也早已有专家预测:“世纪末的报纸为了生存,将会更全面地进入EPS阶段。”

其实,不光报纸,如果我们把广播、电视乃至其后的网络等所有大众传播皆视为像社会一样的有机体就会发现,这些传播无一例外都沿着EPS的循环模式前行。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发展当然也不可能脱离这种轨迹,而是同样会随着大众传播窄播化趋势的加剧而出现更加专业化的发展局面,这也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素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化要求。未来的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技能普遍达到职业化要求的基础上,格外强调其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以及与所主持栏目领域相应的专业化眼光,即具有该学科理论基础,并掌握该领域前沿信息和专家资源,取得栏目专业方面沟通观众与专家学者的话语权,这样一专多能、专业化的播音员主持人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也才能赢得受众的尊敬和信任,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同时播音员主持人的创新能力,是在节目中真正起灵魂作用的成熟的播音员主持人必备的条件。时代和电视发展需要的称得上“品牌”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一定是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二是,随着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自身的不断发展,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评论能力将成为制胜的关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主持人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其工作职能也将由简单的信息采集和播报转向信息的整合以后,继而转向更高阶段即主持人对于信息的分析评论。受众对于主持人在信息传播方面的职能和角色期待也将由“看主持人说什么”(指信息本身)到“看主持人怎么说”(指信息处理方式),再到更高阶段的“看主持人说什么”(指主持人的个人见解),完成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这其实也是国内一些电视人和学者的共识,如电视人孙玉胜、白岩松就曾不止一次地表露过这种思想,白岩松甚至把成为中国未来的电视新闻评论员作为了自己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而要成为真正的新闻评论员,要达到真正新闻评论员所要求的素质,主持人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新闻评论能力,具备对于社会和新闻事件的洞察和判断能力,能够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见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持人的信息能力和评论能力既是主持人作为一种职业其自身发展为未来主持人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主持人适应主持人传播的立身之本,更是未来主持人得以制胜的关键。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在今天的电视屏幕上,包括凤凰卫视和中央电视台的某些栏目(如《时事开讲》、《新闻今日谈》、《国际观察》)中看到了某些未来新闻评论员的影子。

三是,随着大众传播媒介自身的发展,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在新闻现场应变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竞争是现代社会也是未来社会的一大特征,竞争因此无所不在。对于广播电视传播而言,其压力不仅来自受众的要求和期望,也来自同行和全部大众传播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广播电视媒体必然努力将自己的传播优势发挥到极致。对于广播媒体而言,其最大的优势是伴随性、快捷和成本低,因此,广播媒体要发挥其优势,争取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权。对电视媒体而言,其最独特和最大的优势就是声画兼备的可视性和传受同步的时效性,因此通过大量的电视现场直播让受众在第一时间看到新闻事件发生过程的第一现场,甚至身临其境地同步接受到来自瞬息万变的新闻现场的原始信息就成了电视媒体最有力的竞争武器。当然,这也是广播、电视传播在其技术手段高度发展之后的必然追求,这就意味着未来广播电视传播中的新闻现场直播将越来越多。

因为如此,不管是从人才战略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广播电视传播手段的角度出发,媒体都势必会对未来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显而易见的一条当然是在新闻现场的直播能力和在直播现场的信息处理能力。其一,播音员主持人要能够在第一时间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线进行采访,能够在新闻现场敏锐地发现和采集到新闻信息,尤其处于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突发性新闻事件现场,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发出突发信息;其二,在今后大量的直播新闻栏目中,面对多角度、多层面的突发信息、背景信息、现场连线、专家访谈等多重报道方式,必须具备很强的现场控制和应变能力。

四是,随着社会大众对主持人的要求不断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个性化传播将日益彰显。

正如未来学家所说:“向未来挺进,就必然要脱离标准化,脱离产品的划一化,脱离千人一面的艺术。”未来的播音员主持人将越来越朝着内容、风格的个性化道路发展,而且这种个性将更多地通过他们在处理和传播信息时独具特色的视角、见解和方式等内在因素得以体现,而决不仅仅停留在长相、体态、穿着及话语方式等外在个性因素之上。

当然,在鼓励播音员主持人尽量突显自己个性,鼓励他们不能老是跟在别人后面或只满足于平平淡淡的播音主持风格,设法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时,我们也一再强调,个性或唯一性也并非可以天马行空,而是要和时代气息、公众利益、价值导向、文化品位、媒介的地位属性、栏目定位以及受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习惯紧密相关。如果置这些因素和条件于不顾,而是一味地为了个性而个性,或者把新异的刺激当做个性,那么,这种做法不但无助于播音员主持人及节目的成功,相反可能会成为制约播音员主持人及其主持的节目成功的因素。

五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播音员主持人人格魅力的核心地位将更加突出。

主持人白岩松曾经引用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的话说:“任何艺术拼到最后拼的都是人格。”从人际交往心理学以及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来看,人格确为主持传播取得良好效果不可缺少的因素。从人际交往心理学上来看,个人显示其魅力或赢得他人喜欢与爱戴的方式不外乎三种,即语言魅力、能力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展示,其中人格魅力又往往处于核心位置。所以当播音员主持人试图依靠自己的信誉在受众中产生巨大影响时,就不能不从修炼人格、加强道德修养方面注意,否则,即使一个才华横溢的主持人,如果在道德人格上经不起的话,其才华也终将会因失去依托而一无所用,正如我国宋代思想家司马光所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种思想如果用白岩松的话来说就是:“对于任何一个主持人来说,只有先拥有一个大写而丰满的人,才能派生出一个被观众认可的主持人形象。”毕竟,“传播是各种各样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而我们的观众对主持人是否具有人格魅力是十分在意且目光锐利的,主持人只有做到实实在在的人格化传播才能发挥其别具一格的传播优势。

不难预料,由于广播电视媒体自身不可抵挡的传播优势,以及一些广播电台、电视台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加上广播电视主持人的不断成长和某些社会团体的有意造势,播音员主持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声名将会越来越响,其影响力势必越来越大,播音员主持人所面对的各种诱惑也会越来越多,这些诱惑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考验也会越来越严峻。这时,播音员主持人的自制能力就显得愈发重要。因为一个缺乏自制力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一旦出现不良传播,其对社会、对受众的影响自然是巨大的。当然,由于有着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播音员主持人如果具备很强的自制力就极有可能发挥出某些更为强大的积极的传播效果。这也说明未来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在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方面需要加强,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德人格才是一个人自制力的保证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