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19697900000033

第33章 参考文献(2)

二、中文论文

陈崇山:《澳大利亚的公共广播电视电台》,《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2期。

陈崇山:《治理理论给受众参与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4期。

陈怀林:《试析中国媒体制度的渐进改革———以报业为案例》,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2005/08/25。

陈卫星:《从法国新电视台看当代电视的传播形式》,《南方电视学刊》,1999年第2期。

程恩富、王中保:《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的范式危机》,《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2期。

蔡骐、谢莹:《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传媒研究》,《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3期。

戴元光、陆琼琼:《弱势群体在中国电视中的‘弱势暞》,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3期。

单波:《在主体间交往的意义上建构受众观念———兼评西方受众理论》,传播研究网,2005/09/12。

邓瑾:《从BBC看公共媒体的独立之困》,《经济观察报》,2004年2月9日。

冯建三:《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台湾的发展》,台湾《新闻学研究》,第75期。

郭镇之:《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起源》,《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4期。

郭镇之:《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的历史遗产及当代解释》,《国际新闻界》,1998第5-6期。

韩平:《马克思的社会同构性的思考》,正来学堂网,2005/05/11。

胡正荣:《媒介寻租、产业整合与媒介资本化过程———对我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分析》,《媒介研究》,2004年第1期。

胡正荣、杜萱:《广播电视媒介政府规制的制度化研究:中外广播电视媒介规制比较分析》,视网联传媒网,2003/04/16。

胡正荣:《结构·组织·供应链·制度安排———对当前西方媒介产业的经济学分析》,《现代传播》,2003年第5-6期。

姜红:《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困境与变革》,《电视研究》,1998年第5-6期。

金冠军,郑涵:《当代西方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基本类型》,《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

金元浦:《重新审视大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孔令华:《论媒介文化研究的两条路径———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媒介文化观差异之比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1期。

李良荣:《西方新闻媒体变革20年》,《新闻大学》,2000年第4期。

李书藏:《英国BBC与政府冲突的背后》,《新闻与传播评论》,2003年第3期。

李道刚:《作为反思对象的纳粹广播史》,法律思想网,2005/05/26。

李仕权:《表面繁荣下的边缘化实质:对三农问题报道热的冷思考》,《声屏世界》,2005年第10期。

栾轶玫:《异化理论与媒介批判》,《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3期。

刘晓鹏:《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的困局与出路》,《新闻大学》,2005年第2期。

刘燕南、赵彩艳:《全球化背景下公共广播电视的发展及思考》,《湖南大众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陆晔、赵月枝:《美国数字电视:在权力结构与商业利益之间的曲折发展》,《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3期。

马庆平:《英国广播公司的体制辨析》,《世界广播电视参考》,2005年第5期。

裴玉章:《广播、电视的“神经”和“耳目”:NHK的舆论调查》,《国际新闻界》,1980年第4期。

彭芸:《振荡下的公共广电制度的定位与竞争策略》,台湾《广播与电视》,第2卷第2期。

任金州、武超群:《管窥中国式“公共新闻”的理念与实践》,《青年记者》,2005年第6期。

邵国松:《90年代后期欧洲公共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2期。

汤民国:《公共广播电视的使命》,《电视研究》,1994年第8期。

陶东风、贺玉高:《爱德华·萨义德:一个有血气的知识分子》,《社会科学报》,第92期。

王曙光:《转轨经济的路径选择:渐进式变迁与激进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6期。

吴靖、云国强:《公共广播电视与公共性———概念的澄清与梳理》,《南方电视学刊》,2004年第5期。

吴飞、林敏:《政府的节制与媒体的自律:英国传媒管制特色初探》,《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吴非:《英国广播公司的尴尬角色》,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2期。

吴予敏:《变革中的中国电视体制和电视文化》,《南方电视学刊》,2001年第1期。

夏倩芳:《公共利益界定与广播电视规制:以美国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1期。

肖燕雄:《传播科技发展对西方国家新闻传媒监管之法律政策的影响》,传播研究网,2005/12/10。

徐桂权:《传播图景中的制度》,《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3期。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

袁爱中:《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文化研究网,2005/01/07。

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郑涵:《“美国化”,还是文化转型?———析欧洲文化认同之危机意识》,《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张昆、杨林:《从“凯利事件”看BBC的公信力体系》,《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5期。

章戈浩:《格雷厄姆·默多克访谈录》,文化研究网,2005/02/01。

祖朝志:《无望的救赎:评阿多诺的文化批判理论》,文化研究网,2005/11/06。

兆丰:《转轨模式的选择与俄罗斯传媒的发展》,《新闻大学》,2003年第3期。

[德]Manfred Kops:《公共广播电视及其经济来源分析》,《媒介研究》,2004年第1期。

[加]马克·莱伯伊:《世界公共服务广播的形势:俯瞰与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2期。

[加]赵月枝、罗伯特·哈克特:《媒体全球化与民主化:悖论、矛盾与问题》,《新闻与传播评论》,2003年第3期。

[加]赵月枝:《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2期。

[美]洪浚浩、劳伦斯·舍里克:《BBC与BSkyB之战:新环境下公共广播电视与商业广播电视的竞争及启示》,《新闻与传播》,2004年第4期。

[美]维拉德·罗兰得等:《公共广播电视面临世界挑战》,《国际新闻界》,1990年第4期。

[英]丹尼斯·麦奎尔等:《90年代欧洲媒介变革分析框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4期。

[英]格雷厄姆·默多克:《大众媒体的政治经济学》,章戈浩译,文化研究网,2005/04/04。

三、网络资源

传播学论坛:ruanzixiao.myrice.com/

人民网·人民传媒:media.people.com.cn/

文化研究网:www.culstudies.com/

新华网·新华传媒:www.xinhuanet.com/newmedia/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www.cddc.net/

中华传媒网:www.mediachina.net/

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网:www.wiapp.org

Audiovisual and Media Policy,europa.eu.int/

Bra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www.bbc.co.uk/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www.cbc.ca/

Office of Communications,www.ofcom.org.uk/

Sveriges Television,svt.se/s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