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奥运历史上的女性书写
19698000000037

第37章 后记

2007年9月14日,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与朝阳区政府、朝阳区妇联鼎力合作,成功举办了“女性·奥运”论坛。作为“媒介与女性”教席主持人,会上我做了主题发言。正是那次论坛,促进了我对“女性与奥运”这一主题的思考,也促成了这本书的问世。

直到上个世纪初,女性才叩开奥运之门。“现代奥运会之父”顾拜旦在奥运会创办之初说:“女人的荣耀来自她生孩子的数量和质量。在体育方面,她们最大的贡献应该是鼓励自己的儿子创造好成绩,而不是自己去破纪录。”他认为女性的作用“应同古代奥运会一样,是为优胜者戴上花环”。但是,在第一届雅典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中就有1名女子孤独却顽强的身影。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召开之际,希腊女子长跑运动员梅尔波门尼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第一声:“我要参加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虽然她的要求被组委会拒绝了,虽然她的比赛资格和四个半小时的成绩并不被官方承认,梅尔波门尼还是毅然独自跑完了马拉松比赛的全程,用事实为女性敲开了奥运会的大门。

美国纽约特别外科医院女性运动医学中心创始人、《适应性因素:女性一生中健康和幸福的关键》一书的作者莉萨·卡拉汉博士曾经说过:“多年以来,女性一直在追赶男性,而且总会有追上的那一天。”值得欣慰的是: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根据国际奥委会公布的统计数字,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选手的参与程度创造了历史新高,其参赛比例首次超过了40%。所有37个种类的项目角逐中,仅有拳击没有女选手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增了3个女子小项,女运动员将会增加130人,女性参赛比例无疑又会有所提高。今天,女性可以多种形式参与奥运会的筹备、竞技、服务、观赏等各个环节,女性与奥运已经紧密相连!

因为“平等、发展、共赢”的奥运精神之光里,两性的平等、发展与共赢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社会提倡“和谐发展”、“全民奥运”的背景下,探讨女性与奥运的丰富话题,是研究者与行动者、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共同期待。在热火朝天的迎奥运的活动中,作为性别视角看奥运的先例,《奥运历史上的女性书写》必将成为奥运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亮点!

本书把奥运会看成一面镜子,折射出女性权利发展的足迹;又把奥运会看成一份备忘录,记录了女性为奥运孜孜不倦的努力:有站在本土的差异性上鸟瞰全球的女执委;有身体力行的筹委会成员;有为了女性的光荣与梦想拼搏的运动员;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女性志愿者,这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女性对奥运怀有“同样的热情,同样的梦想”!

女性因奥运而美丽,奥运因女性而精彩!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以女性的视角看奥运、将奥运精神融入女性发展的《奥运历史上的女性书写》正是诞生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让我们共同来见证这个难忘的过程!

本书撰稿人为中国传媒大学外国广播电视方向和媒介与女性方向的研究生:王艳丹、张静鸥、王奇凡、王文迪、芦炜、廖春涛、徐春粤、张琳,在此一并致谢。

刘利群

2008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