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播音主持艺术论
19698700000004

第4章 杂记编(3)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明显的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众多的边缘学科、横断学科、交叉学科相继出现,但是,这一过程不能得出知识综合就是各门学科丧失自己特性的结论,或者说,综合化就是几个学科的混合,甚至说,综合化就是几个学科“集于一身”,几种专业“合而为一”。应该说这一过程是诸多学科相平衡、相协调的过程。这样认识,才有利于通才教育、专才教育以及人才的规格培养,正因为如此,一专多能便成为一个跨世纪的科学口号。

“采编播录控合一”或“采编播集于一身”,引导人们只注意业务范围的扩大,把精力——一个人有限的精力平均分散到各相关业务领域,不分主次,而失去普遍中的特殊和共性中的个性,成为样样均通、样样稀松的所谓“通才”。“集于”采访者“一身”,采访无法深入;“集于”编辑者“一身”,编辑难于精致;“集于”播音员“一身”,则苦于强化语言功力的实施,疲于奔命而鲜有所获。这一点似乎早有呼吁,至今却少有成效。

有些理论家以为发现了改革的关键,只要主持人一“合一”,便会同播音员划清界线,发生本质的差异,造成原则的区别,从而把播音员和主持人都应达到的“一专多能”的要求抛到九霄云外了。可叹的是,此种理论误导却曾盛极一时,多少年轻有为的主持人耽误了锤炼语言功力的大好时光,多少内容精深的节目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犹如特级烹饪师,长时间去了解市场、挑选价廉物美的蔬菜、肉蛋,长时间去洗涮搭配,而缩短了灶上的时间,减少了烹饪的实践,荒疏了高超的技艺,降低了色香味的质量,这值得么?

目前的状况是,数十万记者、编辑,人才济济,优势极大,是否让他们都走近话筒、走上荧屏?几万播音员、主持人,难于选拔、难于培养,是否让他们用大部分精力去采、去编,小部分精力去播?广播电视传播,是综合性、群体性都很强的工作,十分讲究“形成合力”、“配合默契”。人人都“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的局面,何愁没有精品问世?

“合一”或“集于一身”,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狭隘眼界的业务观,是当代某种浮躁心态缺乏深入事物内里的一种反映,恐怕连“通才”也无法接受。说“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也是在某门学识上、知识积累上,不可能是“全才”的概括。每一门学科,穷毕生精力也许只能到达一定水平,却不会登峰造极,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上,还是学有所专、用有所长的好。当然“专”可变,“能”可展,自不待言。

关于新闻传播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七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的龙头、主体、骨干,这大约已是不争的事实。广播电视的改革是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的,这大约也是不可否认的定论。各国的传媒、各广播电视机构,都花大气力抓新闻传播,并不是巧合,应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无论从内容上、种类上、体裁上、样式上,新闻总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上层建筑中观念形态的表现,文学艺术讲究对“会有的事实”的建构,新闻传播要求对“已有的事实”的报道。狭义的新闻正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广义的新闻就包括了通讯、评论等。但是在实际传播中,除了“新闻节目”外,还有所谓“新闻性节目”,那范围就广泛得多了。这里,我们称之为新闻传播。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不能不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辅助成分包括副语言、音响、画面等。从有声语言的创作依据看,分为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从有声语言的表达样式看,大体分为播报和谈话。播报和谈话又有多种不同的语言样态,以使内容和形式、体裁和风格尽可能达到完美统一。

播报的样式,是传播的需要。那密集、真实的信息,那概括的词语,那迅捷的时效,那庄重的可信度,那客观的叙述……不容慢条斯理,不容仔细描摹,而必须在“先睹为快”之后,进入“一吐为快”的行动之中。因此,语言上要达到“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坠、语势稳健、讲究分寸、节奏明快、语流晓畅”的境地。如果像烂熟于胸的样子,却慢慢腾腾地说出来,就会失去新鲜感,不是新闻而是旧闻了。

播报的样态有多种,因内容形式的差异而异。宣读声明、公告等,播讲通讯、故事等,播送评论、编后话等,时而严肃沉稳,时而轻快跳跃,时而平静委婉,时而幽默风趣,不一而足。

谈话,在新闻传播中也是常见的一种样式,主要有坐台主持、对谈、聚谈、访谈、现场采访等。要求明确目的、充分准备、重点突出、应对恰切。语言上,除了规范、明晰,还必须讲究遣词造句,讲究简明扼要,同样需要语言功力。那种含糊其辞、囫囵吞枣、黏黏糊糊、耳不暇听的语言,是一种信息耗损、表达拙劣的传播,容易引起听觉逆反。

谈话,也有不同的样态,根据节目的定点、定向,具体透视与解析,分别呈现轻松交谈、郑重评述、热情谈论、昂扬抒发、冷静剖析等,由于是定点透析、定向评论,在某一现象、某一问题上做深入追寻,归根辨析,所以要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绝无旁逸杂出,令人受益匪浅。

新闻传播中的这两种基本样式,各有千秋,各有所长,都是传播的需要,都是受众的期待,应该成为互补互通的两翼,不应该抑此扬彼,厚此薄彼。

在当前,信息广泛、密集的播报样式似乎不如谈话样式广受青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内容。播报的内容,有不少会议新闻、公务往来,还有些缺乏新闻价值的消息,更有一些旧闻,同受众期待有距离,往往显得平淡无味。语言功力再强,人们终究还是需要内容新、价值高、密集而有效的信息,而不是单去欣赏声音和形象。而谈话的内容,很多是大千世界中的闪光点,人们特别关注的新鲜点,就此集中材料,有述有评,当然具有较强的吸引人之处,即使谈话者语言功力逊色,只要还能容忍,人们也就会坚持收听收看。内容决定形式,怎么能不顾内容而妄加褒贬呢?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可以理解为:同样内容、同样精彩的新闻,形式越与之统一、贴切,内容就更显深刻、更加精彩。平平的内容因好形式也可以增色,丰富的内容因形式欠佳也可以失色。如果连这一点起码的认识都没有,就硬要主观判定孰优孰劣,岂不令人齿冷!

播报将永远存在,且会日臻完美,中外新闻传播大抵如此,信息高速路照样会永葆其生命力,久而不衰;谈话解析热点问题,以深补广,也会青春永驻。如果有精力,还是去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吧,择其新者迅捷传播,择其重者深入辨析,各展风采,携手并肩地形成合力,以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以发挥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魅力!

当前,新闻播音与主持人才相当匮乏,我们不能怠惰,不应松懈。不要以为新闻播报是一件易事。从事过此项工作的人都了解,一般播报显不出更强更高的功力,达到播报要求已经相当难了。重要内容的播报如果不具备很强很高的功力是会捉襟见肘、异常吃力的。那种认为播报只是“念稿”,无须花气力就能胜任的看法,主要是不知内理,但也有的出自某种偏见。这种学术偏见,有的地方还很盛行,甚至主张播报样式的消亡,播报人员的下岗。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历史将会证明:我们只有提高播报质量的义务,而没有轻视、忽视、蔑视的权利。

关于受众期待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八

广播电视传播,必须考虑受众期待。但是,怎样考虑受众期待,却有不少问题值得思考。

受众不同,期待也会有差异。我国的受众,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广播电视要为人民。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满足,而这种需要是不断增长和加强的。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理所当然地应当“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完全不是空洞和笼统的,而应该是具体和真切的。如果我们的某个节目中,着意渲染高档装修居室;如果我们的某个节目中,特别宣扬高级美容、桑拿浴;如果我们的某个节目中,全力推销昂贵的商品;如果我们的某个节目中,反复播送低俗、消沉的歌曲,等等,能够说,我们在“为人民服务”么?

“为人民服务”,表现在语言传播上,语气生硬的训导,虚声嗲气的亲昵,冷漠苍白的叙说,有气无力的讲述……又怎么能体现出内心的赤诚与真挚呢?

广大人民群众期待我们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人民群众的呼声,弘扬主旋律,发挥“教育和鼓舞”的功能,提倡多样化,给人民群众以高尚情操的陶冶和多方面的美感享受。

广大人民群众期待我们在有声语言中充满热情,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爱人民群众之所爱,恨人民群众之所恨。在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进程中,他们愿意听到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他们愿意接受“达于耳、入于心”的真情实感。他们拒绝无动于衷的冰冷,他们拒绝狂放不羁的高傲。

广大人民群众期待我们在有声语言中充满变化,不同节目、栏目,不同内容,不同语句,都给以不同的基调、语气。“人们不希望听刚才听到的声音”(《歌德谈话录》),不过,这里不仅反对“千篇一律”、“千人一腔”的固定格式,也反对无依据、无内容、无感情、无对象的乱变。那种哗众取宠、自我表现、玩弄技巧、故作多情的变化,肯定是被厌恶的。缺乏浑厚的文化底蕴、缺乏返璞归真功力的表达,不过是“银样蜡枪头”,一时迷人耳目,不久就会夭折的。

广大人民的期待,必然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我们在节目、栏目的生产过程中,不能不考虑不同受众的具体需求。当前,节目、栏目内容的场域多有模糊,往往不顾节目、栏目的性质、任务,一味追逐热点,这是对受众期待的形而上学理解的结果。而弃雅迎俗,又会使一部分节目、栏目长期低就,失去很多“雅俗共赏”的机会。节目、栏目与受众的对应,只能是“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的息息相通的关系,任何主观臆断、生拉硬扯都会造成“同床异梦”、“似是而非”。

语言传播创作主体——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为了适应多层次、多角度的受众期待,不能不了解一切人、熟悉一切人,了解人生、熟悉人生,以使镜头前、话筒前的有声语言创作饱含人生况味,充盈生命活力。祖国的名山大川比花前月下会给人更多的感悟,海阔天空的心驰神往比冥思苦想会给人更大的激情。熟悉和热爱人民群众,观察和了解社会,才会发出时代的最强音。

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是一种由己达人的创作活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为提升全体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努力工作,为加强综合国力贡献才能。广播电视要奉献精品,要发挥正确舆论的引导作用,就要否定“受众是上帝”的观点。这个观点会降低传播者的责任,为迎合和媚俗找到借口。

由己达人是交际和交流的常规,当然包含着反馈。不重视反馈只是一相情愿,满足不了期待感。把反馈奉为圭臬,全部照办,也会走向片面,从而失去主动性和创造性。受众期待中,往往有求新求异心理,就需要分析,并非一切新、一切异都是好的,即使一时反应强烈,即使一时赞美声不绝于耳。否则就会追求表层的华丽、形式的变幻,忘记深层的开掘、内容的丰实。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以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为创作主体,以节目成品形态呈现给受众。而节目成品形态越完美,越能满足受众期待。我们的理论研究、实际操作,都应以此为准绳。这是宏观的、战略的格局问题,不能有一时一刻的放松。一味地在“是播音还是主持”上转圈子,一说“主持”就没完没了地“说”个不停,似乎话少了就不叫“主持”了,反而引起受众的反感,那就本末倒置了。受众不管你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他们要求完美地体现完美的节目成品形态,岂有它哉!

有一种观点,说什么要使传播对象“陌生化”,大概是受了某个学科的某种理论的“启发”。用以解释广播电视的受众,恐怕有害无益。面对一无所知的“陌生人”,我们怎能了解他们的“期待”呢?烹饪还要讲究适合口味,何况力求精美的节目呢!

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受众的期待吧!

关于信息共享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九

信息社会里的信息传播,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但信息传播的方式、信息的质量,是信息传播规律中的重要内容,实在轻视不得。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主要是有声语言传播,其传播方式是诉诸听觉的电子传播,其特点十分明显,即线性、限时性、瞬时性。传播者不能不考虑时间概念、时间利用、时间有效性,在有限的时间段,传播尽可能密集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有效率。

在有声语言传播的有效性问题上,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似乎都有道理:如:信息越密集越好;信息越短越好;语言越快越好……从某个角度看,并不错,但却忽略了语言传播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信息共享。

信息传播必须考虑传受两个方面,特别是传者,绝不能“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应在广泛、深入了解受者的各种需要的前提下,组织自己的传播框架、信息汇聚、送达方式、效果预测。这其中,对有声语言的清晰度、听觉阈限、可听性、上口顺耳……更要进行明确的识别和具体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