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美术设计
19699500000036

第36章 技术制作概要(1)

影视技术制作是一种特殊的工艺技术,是影视美术师的造型设计,包括场景、道具、特技、服装、化装等的艺术构思和设计意图的技术保证。

美术师设计的“魔方”似的、变化多端的影视场景、道具为创造剧中人的外部形象特征而设计的各式各色的服装和化妆造型以及特殊高超技艺的特技等都要靠工艺技术的制作才能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本章的重点是关于场景技术制作的概要,场景空间设计和制作是整个设计任务中主要的,也是工作量最大的制作,更重要的是它的设计和制作关系到其他设计,是影片或电视剧总体系列设计和制作的基础和核心。

第一节技术图样

一、影视场景的制图原理

在电影或电视剧中,一堂需要搭建的场景的设计,美术师除了要运用绘画技法、造型语言画出场景的气氛图,体现设计者的构思和意图,还需要运用工程语言,按制作的要求绘制出该堂景施工技术图样。技术制作图是场景制作、搭建和施工的蓝图,是实现美术师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达到制作效果的根据和保证。

美术师必须掌握熟练的、规范的制图方法和技术,绘制出准确、细致、标准的制作图样。

电影布景制图是运用画法几何的原理,参照建筑工程图样画法并结合电影布景的设计和搭建的需要而制定的制图方法。

什么是画法几何?即“用投影的方法研究将空间物体准确地、直观地在平面上表示出来的几何规律以及在平面上进行几何作图来解决空间问题的科学称为画法几何。而具体研究运用画法几何,结合置景需要的技术规定和知识来进行电影布景制图的学科,则为电影布景制图学”。

何谓投影?投影的概念是从生活中,光线照射物体所产生光影的现象得来的。

投影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中心投影,就是由一个投影中心,从中心呈放射状引出投影线,通过物体在一投影面而产生的投影。这种中心投影所产生的投影不能反映物体的实形、实大,因此,不适宜制图。

再一种是平行投影,设投影中心在无限远的位置,投影线是平行的。投影线上与投影面的关系是垂直的即为正投影,正投影反映物体的实形、实大,制图采用的是正投影画法。

若将一个物体的立体形状和大小全部反映在平面的图纸上,就要有三个正投影图。

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就是“假设将物体悬置在互相垂直的投影面所形成的空间中,用三组分别垂直于三个投影面的平行投影线投影,形成三个正投影图”。

若将三个视图表现在一个平面上,即可把上图的O~Y线分离而展开,使水平投影图、正立投影图和侧立投影图展开在一个平面图纸上,这三个简单的图形就是这一长方形物体的基本图形。

从三面正投影图中就可以得出这一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尺寸及面积。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三个视图得出“三等关系”,即水平投影图与正立投影图等长,正立投影与侧立投影等高,水平投影图与侧投影图等宽。

这就是电影场景制图的基本原理,电影施工的基本图纸,如平面图就是一堂布景的水平投影图,它反映这堂景的水平面的结构、尺寸等,电影场景制作图中的立面图就是正立投影图,侧面图就是侧投影图,可以表现出各分体立面的尺寸、结构、形象以及制作方法等。

当然,电影场景中除了基本的景片外还有各种类型和不同功能的构件和各种形象的景物,形成电影布景制图特殊的、具体的绘制方法,这是《电影布景制图学》专门研究讲授的。

关于各种几何体和场景制作图的具体画法,本教材不做具体的讲解和示范。但是,对电影场景技术制作图样的内容和要求直接影响到布景的设计和搭建的重要因素和关系,将分别概述,这将有助于美术设计师在设计、绘制技术图样时能切合电影摄制的实际,同时,也可防止在场景的搭制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漏洞和“穿帮”。

二、影视场景技术图样的种类和要求

1.平面图

电影场景平面图是一堂场景的水平投影图。平面图是用各种图线和符号反映出场景在水平方向的面积、尺寸和结构。建筑布景的平面图实际上是该堂场景的水平剖视图。一般的情况下,场景的平面图是用一平面沿着窗台的上部分切去,窗台以下部分投影成平面图,因此,平面图又称地盘图。

电影场景主要是建筑类的场景,但也有非建筑类的场景,如山洞、峡谷及不规则的建筑物或幻想空间环境等,也需要画平面图。

(1)平面图的内容

①场景平面的建筑结构、面积、总体布局、构件尺寸。

②主要大道具的位置。

③场景在摄影棚内的位置,与场景有关的如单片、布景与天片的距离、幻灯的位置等。

④场景搭建方法,如有改建、套搭、拼接等方式在平面图中应注明。

⑤标明主要拍摄角度、最大拍摄范围和特殊的摄影机运动拍摄路线以及演员动作的路线。

(2)平面图的作用和要求

①平面图为研究和确定场面调度提供基础和条件。

影视场面调度包括的人物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和镜头的调度与各种拍摄方式、景别、运动等都离不开场景的平面布局。布景平面结构和若干空间的结构关系要为场面调度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在平面图中还要探讨安排“动作支点”,支点通常是指演员在场景中所接触的某些景的局部或道具的地点和位置,合理和恰当的动作支点的安排可使演员动作有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对完成动作有所依托。

②平面图是搭建场景和加工的施工蓝图。

平面图包括棚内布景及外景加工、场地外景等搭建的各种场景的平面图,是置景各部门、木工、漆工、瓦工以及道具工等进行制作的依据,并据此来制订施工计划、做预算以及安排工期等。平面图也是绘景、特技、道具等部门工作的依据。

③平面图要提供有机的、多变的、层次丰富的平面结构,为摄影取得多种角度和有表现力的屏幕画面效果创造条件。

平面图要考虑并符合镜头光学特性、角度、种类等的特殊限制来设计和安排平面结构。

④棚内布景的平面图应包括摄影棚的合理使用,提出“一棚多景”、“一景多用”的使用方案,如套搭、拼接、改建、借用等。

⑤场景平面图是研究分镜头的基础条件,是照明、录音等部门安排布光方案和录音工作的根据。

⑥场景平面图要与场景气氛图统一,作为技术图纸必须做到准确、规范。

2.制作图

场景的制作图也称立面图,它是一堂布景各立面和局部分解的正立投影图。

(1)制作图的内容

①一堂场景的制作图是构成这一布景的各个立面体的墙壁和各局部的图样,如作为墙壁的景片、台阶、柱子、隔断、山石等的尺寸、面积、结构、形象、材料、表面效果及特殊要求等。

②根据场景的结构应画出数量不等的分体立面图和场景立面的内视图或外视图。

一堂景是由若干个立面体构成的,如一个由三面墙构成的单体空间,就要画出正立面和两个侧立面的立面图。如有的大型套层布景或组合式的布景就有许多个立面,因而就要分别画出不同方向的、多层的立面正投影图。

此外,建筑场景有室内景和室外景之分,室内景的立面图叫做内视图,室外景的立面图称外视图,从布景的墙面来讲就有单面墙和双面墙的区别,根据拍摄的需要画出内视图或外视图。

③电影场景的棚内景、场地外景等不同方式的景在制作、搭建方法、表面效果及材料制作的要求上千差万别,因此,不仅要以制图方法画出准确、规范的立面图,而且应画出不同效果和要求的示意,需要的话可以画出彩色效果,如墙面的砖、石、泥、圆木、竹排、草等效果及其他景的特殊要求,如山洞石壁、火烧、水浸、坍塌等效果。

(2)制作图的作用和要求

①场景的立面图是直接体现单元场景的内视或外视的造型形象,体现出剧本要求的符合场景造型设计,具有时代色彩、地方特色和建筑样式、风格的立面效果。

②了解在场景中场面调度的内容,充分估计镜头的角度、位置、种类、拍摄和透视效果,准确设计立面景片的高度、长度和范围。

③在确定墙面(景片)的长度和高度及组装结构时要尽可能利用所在电影制片厂置景车间标准的和规格的景片、备件及其他构件,以利于提高置景质量,加快搭景速度、节约成本,使置景规范化。

平面和制作图参看电影《霸王别姬》的法庭、电影《红楼梦》的荣国府的垂花门设计图(美术师:杨占家)和电视剧《三国演义》的铜雀台的设计(美术师:何宝通、邱旭)。

3.细部图

细部图又称详图,是制作图的一种。

细部图指场景或道具的某些局部,例如隔断、门窗的纹样、图案、柱头、楼梯栏杆等,因其形象、结构复杂而且尺寸很细小,就要画出细部图。

细部图可采用缩小比例画成详图,如可用1∶2、1∶5,有的甚至采用1∶1即原大,就可以照图放线制作。

4.剖面图

场景的剖面图是表现布景或道具的内部结构,例如建筑、道具的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剖面情况。

对于一堂场景的垂直方向的剖面图,就是该堂景内部若干个立面的投影图,如中式房屋的布景内的隔扇门、落地罩或分隔套层空间的墙壁等就需要剖面图来表示。因此,剖面图是对立面图的补充。

除了以上的基本图纸之外,有必要的可画辅助性的图样,可以使其他部门对结构复杂的景有立体的、整体的概念,如鸟瞰图、轴测图等。参看电影《白求恩大夫》中模范医院的轴测图。

第二节影视场景的组装

一、影响场景设计和搭建的若干因素

影视布景从设计到搭建并最终体现在银(屏)幕上是一个从平面(设计图)立体(场景空间)平面(银幕画面)特殊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这一创作特点是区别于其他形式的造型设计的重要特征。

影视场景设计从绘制的二维平面的图样到搭制,形成立体空间的场景,通过摄影机根据分镜头剧本的拍摄、剪接、后期制作等最后放映在银幕或屏幕上,银(屏)幕的视听形象即画面造型是电影场景呈现给观众的最后形态。也就是说,观众是看不到美术师设计、绘制的图样,也看不到在棚内或在场地上搭的景和陈设的道具的,看到的是镜头画面里场景、道具、服装等的形象,一种通过镜头这一特殊媒介体现在银(屏)幕上的影像。

“在设计电影场景时,情况更加复杂。美术师在画场景透视草图时应当想象出场景将以什么样的状态体现在胶片上和以后再现在银幕上。胶片上的画面尺寸是有标准的,而气氛图上的画幅比例的包容范围应和电影画面的标准尺寸成比例”。

这里提出了两个问题,其一,是“想象”的重要性问题,即在进行案头设计时要估计和考虑到将来的银(屏)幕的画面效果。其二,是设计图及制作图的包容范围要与银(屏)幕画面的画幅比例相一致,否则会事与愿违。

影视美术设计必须考虑到影响场景设计、搭建和制作的因素,这些因素与场景的空间、面积、高低、宽窄、长短的尺寸等的确定有制约关系。

1.镜头画面透视与场景的关系

在一般绘画中透视学规律和法则是以人的眼睛为基本出发点的,如一幅画的构图,线条的方向,长短变化,前、中、远景的关系都与视点分不开。

在拍摄电影或电视时,镜头代替了人的眼睛,摄影机镜头的不同种类、景别、画幅比例、运动等所形成的取景范围、透视效果有很大差异,对场景的设计和搭建有很大影响。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面对同一景物,镜头画面透视效果和包容范围与人眼看到的效果与范围有差异;不同镜头种类、不同景别、不同画幅比例之间有明显差异;摄影机在运动过程中拍摄的景在画面中的变化、变形与场景的设计和制作上的关系有差异等。

不难看出,摄影机镜头是左右电影画面透视效果和范围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我们应了解一下各种镜头的种类和电影画面透视的作用。

(1)镜头的种类和特点

一般摄影机的镜头种类分为标准镜头(也可称正常镜头)、广角镜头、窄角镜头,划分镜头种类的依据是焦距,即指从镜头光学中心到胶片平面的距离。如焦距为35毫米(mm)的镜头即为35镜头,焦距为25毫米即为25毫米镜头,以此类推。每个镜头都有垂直角和水平角,一部影片中镜头画面的画幅比例是固定的,如普通银幕画面的比例是1∶1.375(即16毫米×22毫米)。

由于不同种类的镜头的焦距不同,镜头成像角度大小就不同。根据透视学理论经实际试验得知,人的视野在头不转动的情况下,是一个立体角,即由一个水平角和一个垂直角构成,其断面的形状是一个横向的椭圆形。人在不转动头部,仅利用眼睛能把对象细部都看清楚的视野最大角度为90°,最佳水平视角为35°~40°左右。以电影镜头的35镜头为例,其水平角为35°、垂直角为25.7°。因此一般把35mm左右焦距的镜头如32mm、40mm镜头定为标准镜头,也可称为正常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