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19699600000011

第11章 体育赛事和电视联姻的传播学分析(2)

而且,与电视剧等其他娱乐节目不同,体育运动塑造真英雄,观众追随他们支持的团队和体育明星,和他们一起体味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正如前文所提及的,体育明星凝聚了观众对于自己所向往的完美状态的特征,肯定他们/支持他们,从某些方面来讲,就是对自我梦想的肯定。因而,也就不难理解在NBA联赛过程中,只要有火箭队参加的比赛,中央五套的收视率就会比其他场次的比赛高出很多,因为火箭队的姚明在NBA赛场上已经成为中国的符号,是中国观众自尊心的象征。

四、经济利益

这里所说的经济利益,主要指的是电视体育比赛让观众节省了时间成本和到现场观看比赛的成本。由于受到种种时空条件的限制,不是所有人都能亲临现场观看体育赛事,比起旅途劳顿和购买价格不菲的门票,很多人选择坐在家中的沙发上振臂高呼、捶胸顿足,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观赏比赛。

无论是娱乐、人际交往、自我认同还是考虑经济利益,观众选择通过电视观看体育比赛的根本原因还是他们可以在对电视体育比赛消费的过程中获得快感。

快感理论是生产型受众理论的提出者费斯克所提出的最富创新性、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他认为,快感是大众文化的内部动力,观众在观看电视比赛、阅读电视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了“快感”。他的这一理论受到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的影响。巴赫金认为,狂欢有几个特征:全民性、仪式性、平等性以及颠覆性。“狂欢提供了打破日常生活压抑的机会,提供了被压制者的声音在最大时可被听到的机会,提供了社会接受它通常所压制和否定的快乐的机会。”大型体育赛事就是对日常生活的一次逃离,是一次集体狂欢,受众在电视与体育赛事的狂欢式的婚礼上,获得了日常生活不能提供的快感。

渠道分析

从媒介的特性来看,在传播体育内容上,电视要比其他媒介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同样是发生在万里之外的体育比赛,电视可以让观众的感受更为真切。选手紧张或是兴奋的表情,充满着力量的奔跑姿态,甚至许多在比赛现场的观众的鬼脸……一并在电视观众的面前展现。再加上现场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解说声,多方位地反映了赛场上的真实动态,使观众有一种亲身体验赛场内风云变幻的综合性效果,增加了观众的亲切感和交流感。而广播传递的体育比赛,听众只能通过声音的描绘来想象,感觉上存在着较大距离;报纸的时效性和可阅听性比起电视、广播来相差更远。

电视媒体以其集图像、声音以及即时性于一体的媒介特质,在体育赛事的转播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近一两年来体育媒介的格局变迁也可以作为例证。

2005年8月30日,曾经被誉为专业体育报纸“三大巨头”之一的《南方体育》倒闭;创刊17年的《球报》宣布停刊。除此之外,在报业市场蒸发的体育报纸还有《体育快报》《足球11人》《北京体育报》《体育生活报》《体育参考》《体育时报》等等,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央五套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稳坐体育媒体头把交椅的局面。电视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体育传播的特质在于:

一、画面经过精心选择

要想完美地转播一场体育比赛,绝对不是一台摄像机可以完成的任务,然而,即便在一场足球比赛中有20个机位和40个麦克风,观众在某一特定时刻看到的画面只能是一个,这就是电视人精心选择后的结果。根据施拉姆选择的或然性公式,选择的或然率=费力的程度/报偿的保证,电视观众可以不费力气获得观看比赛的多方位视角,这是在现场观看比赛或是听广播所无法比拟的。

二、镜头表现手法丰富

在播放体育比赛时,电视媒体可以通过重放、特写、慢镜头、蒙太奇等多种表现手法,达到对特定信息的强化,或者营造某种观众期待的情绪。

三、多方面提供补充信息

在提供画面的同时,电视媒介还可以配以激情洋溢、内容充实的即时解说或是现场评论,以填补比赛的时间空白。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解说一方面满足了电视观众观看比赛时的交流愿望,另一方面,他们提供的一些专业知识对于一些并不熟悉比赛的人来说也是很好的知识补充。在电视画面上打出选手的背景资料等手法也具有相类似的作用。

然而,电视媒介在体育转播上的优势,并不意味着它可以高枕无忧。新媒体大有跟电视媒体争夺体育比赛直播这块蛋糕的趋势。

早在2006年2月8日,由原新浪网联席董事长姜丰年创办的新传集团旗下新传宽频体育,就宣布与美国全国篮球协会(NBA)合作,在中国推出NBA赛事网上直播及点播,成为NBA在中国首家官方授权的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在短时间内其点击率迅速攀升,成为国内NBA转播的一个重要阵地。与电视媒体相比,网上赛事直播的互动性更强,宽频直播因为能使观众在看比赛的同时,可以和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人达成跨越时空的即时交流并得到回馈,发展势头猛烈。

2006年“世界杯”期间,上海移动推出了一个“世界杯精彩视频下载”服务,这一服务利用每天夜里网络较空闲的时段,将世界杯的一些精彩片断进行简单编辑,然后直接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这样,用户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及时看到世界杯的精彩视频。结果证明这项业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充分利用了时间差,既考虑到技术上的可行性,又符合人们在手机上收看流媒体视频的习惯。

尽管尼葛洛庞帝曾说过,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的宣传是在为自己培养掘墓人,但事实上,媒体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并没有哪种媒体可以完全替代另一种媒体,传统媒体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新媒体也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今,新媒体转播体育赛事方兴未艾,新的传媒格局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用户需求的变化逐渐形成。

效果分析

借助转播体育比赛腾飞之后的电视,在与体育结合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体育。甚至有人将电视视为现代体育项目的主宰,认为适合电视口味的体育运动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不适合电视的体育运动将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事实上,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电视和体育结合后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化进程加快

体育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电视媒介的,因为电视媒介支付的高额转播费是体育组织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为现代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经济支持,而体育比赛特有的娱乐本质和跨越国界等障碍的广泛流行性也使它成为电视媒介内容的重要来源。电视的介入使得赞助商、广告商加入到盛大的体育赛事中来,加快了体育产业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与广告商的合作也促进了媒介自身的产业化。因而,二者之间是一种利益消长的关系。

二、适度改变与让步

在与电视媒体结合尝到好处的同时,体育组织也不得不为适应电视传播特性而作出改变。比如,体育组织将比赛时间定在令人尴尬的时段以适应电视台的播出时间表;比赛现场为了电视转播安装的大屏幕;而最大的让步则主要表现在运动项目规则的变革上。现行的体育项目为了引起电视传媒的重视,不得不对比赛形式、比赛规则进行改革,以增强观赏性,更好地适应电视对体育项目的要求。国际足联将20分钟的半场休息时间缩减到15分钟,以便使整个节目更好地成为2.5小时的电视节目段;国际曲棍球联合会改变了赛场中线的设计,以便能从电视上得到更好的视觉效果;1978年的美国超级板球赛为了获取更高的收视率,第一次将比赛安排在晚上进行;高尔夫球比赛从普通的比赛变为金牌赛或一杆赛,其目的是为了能够使电视转播赛成为引人入胜的获胜者庆祝会。

三、消费文化盛行

随着电视与媒体越来越紧密地结合,观众离真正的比赛现场越来越遥远,远距离的观看代替了亲身参与。体育借助电视这个媒介,已经变成了一种产品,成为被电视观众消费的符号。观众消费体育比赛,消费体育比赛塑造的明星,消费电视机构、体育组织和广告商附加给体育的诸如时尚、野性、活力等标签,消费广告商所提供的广告。在整个消费的过程中,观众也被体育比赛过程中无处不在的商品信息感染着,广告商宣扬的某些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观众:看世界杯,要喝大家都喝的啤酒;要穿自己喜爱的明星穿的同一牌子的衣服,跟他们用同一牌子的产品才算得上是年轻活力的象征……这就符合了现代消费社会的特征。人们并不是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购买相应产品,而是用自己购买的产品来定义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而这个定义标准很大程度上是被媒体建构的。观众对电视体育赛事的消费,不完全由生物因素驱动,而带有社会、象征和心理的意味,并成为身份建构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完成了对社会通行的消费文化准则的服从,获得了狂欢后的快感。

体育和电视结合带来的尚待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当观众越来越不满足观看比赛过程中插播的广告而宁愿选择网络观看比赛时,电视节目的播出样式和体育运动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运动和电视的联姻在经济合作方式上的改变对比赛的参与队伍、电视媒介和观众又意味着什么?电视媒介转播体育比赛的技术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当然,很难对这些问题一一作出及时和明确的回答。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体育与电视的联姻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必将继续,而且随着电视媒体传播技术的改进,这种结合将会更加紧密。而电视观众也会一如既往地追随他们自己喜欢的队伍和明星,感受运动员之间力量、速度和技巧的较量,即便这场较量是隔着电视屏幕,发生在万里之外。

参考文献:

Stanley J.Baran“Sports and Television”http://www.museum.tv/archives/etv/S/htmlS/sportsandte/sportsandte.htm.

Walter Gantz,Zheng Wang,Bryant Paul“Sports versus All Comers:Comparing TV Sports Fans With Fans of Other Programming Genres”,Journal of Broadcasting&Electronic Media March,2006.

王大中、杜志红、陈鹏:《体育传播——运动、媒介与社会》,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蔡凯:《电视体育节目的受众需求》,《新闻前哨》,2005年10月。

唐建军、王波:《我国电视体育栏目的表现形态及发展趋势》,《上海体育学院报》,2006年11月。

孔令华、张敏:《费斯克的生产性受众观——一种受众研究的新思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

田卫征、谭明义:《物化的意象——现代体育消费的符号学意义》,《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3月。

孔德发:《电视体育直播:观众、媒介、商品和消费》,来源:中国主播网,http://www.zhubo.net/Article/gdcm/xxtt/200610/1053.html.

〔刘冬: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