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路径:从调查了解观众到培育主体意识
2.0路径该如何落实?这是一个问题。观众2.0的思路决定了电视素养的出路,但该路径如何能够走得更顺当?笔者看来,或许从在社会调查中深入了解观众的素养现状出发为佳。而根据笔者的搜索与综合,目前已经进行的一些调查报告极具启发价值。
复旦大学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于2006年2月启动了“离网离视”活动,在2月21日到27日的一周时间内,24名上海青少年志愿者离开电视或者网络,在自己的克制力和家长的监督下完成实验,同时每天记录、反馈情况。《媒介使用与青少年闲暇生活——“离网离视”活动个案分析》一文从替代媒介闲暇、主动快乐意识、家庭关系影响等方面具体论述了该次活动的调查结果,并得出一个重要观点:无论是青少年日常的电视和网络行为,还是“离网离视”一周的其他替代性媒介使用,几乎没有参与者提到专门的青少年媒介内容在其闲暇生活中的作用,而青少年所大量接触和使用的大众媒介,也都停留在以成人为主要对象的媒介内容的视听阅读上,看不到以青少年为主的多元、平等、自主的青少年媒体权利保障的具体体现。[陆晔、黄东亮、周葆华:《媒介使用与青少年闲暇生活——“离网离视”活动个案分析》,载《新闻记者》,2006年第4期。]
此外,针对主流城市人群的“中国城市居民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针对边远乡镇人群的“云南少数民族媒介缺失与受众素质调查”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在以北京、上海的数据为分析依据的前者中,结论是:虽然大多数受众对媒介都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但是他们中为数不少的人缺乏对媒介信息的正确判断力,他们对媒介的认识主要出于感性认识,因此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张开、吴敏苏:《中国城市居民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以北京、上海调查数据分析为依据》,载《媒介素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该项调查还从三种认识(媒介社会功能、媒介信息本质、新闻特性/偏见)与三种能力(解构广告信息、接受影视内容、使用网络)方面细化了上述结论。而在以云南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自治县为样本的调查中,其中一个发人深省的结论是:云南少数民族人民普遍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一般来说不能真正读懂电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般少数民族地区受众对于电视剧只是看剧情,并不知道电视剧的名字)。[吴琼:《云南少数民族媒介缺失与受众素质的关系研究——以云南金平为例》,载中华传媒网,www.mediachina.net。]
通过上述调查报告,可以大致描摹出中国各类媒介使用者(包括电视观众)质化与量化的现况。在此之后,2.0的路径该如何推进?笔者以为,主体意识的培育亦为要义,即“看电视,做自己”。
给自己当家做主,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电视收视行为。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伪问题,一般来说没有人是被迫看电视。但是正如麦克卢汉经典话语“鱼可知道自己是湿的?”之意涵所在,电视观众在尝试解读电视新闻/广告,欣赏影剧/音乐的时候,应该清晰自己使用电视的方式与习惯。人们有必要自问:我为什么喜欢/习惯观看某一档谈话节目?我为什么看得懂或看不懂这条新闻的内容指向?我为什么习惯于相信中央电视台的各种说法与评论?一切从怀疑提问意识开始,一切从身边收视细节入手。
主体意识还需要信心的支持。因为毕竟在当下竞争恶化的媒体时代中,观众面对电视屏幕上的纷杂与繁复往往会自然流露出一种无力感。同时,置身于由媒体塑造的氛围中,如若不追热门或不谈八卦,甚至会被他人认为是“跟不上时代”的“老古董”,或者是孤僻的“钟楼怪人”。但是,特别是对于伴随着电视长大的一代国人而言,他们现在正当年,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他们的批判力量可能是社会唯一可能获取的生机。所以,对于他们的期待,对于他们信心的期待,是必要的。
二、电视传播权自觉:从学校到社区的理念与策略
建构电视素养框架容易犯的毛病是过分重批评而轻行动,并只限于“象牙塔”而不具社会普适性,于是乎对于电视乱象的批评可能猛烈、对于素养建构的思考可能深玄,但对学校/社区的素养行动却没有任何助益,甚至没有意识到行动化的自觉呈现才是真正的素养落实。如何从学校到社区,让学生和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加电视媒体内容的制作并意识到电视传播权(TV communication right)的内涵价值,才是应有的建构之途。如何建构?笔者认为,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行动对象的范围框定,包括学校学生和社区民众。
在学校学生环节,笔者以为,从高等院校的非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入手,以一种通识教育的模式对其进行培育。在普及高校电视素养教育的同时,鼓励并支持学生自己办电视台(如“校园电视台”的方式),以明晰自身电视传播权的存在可能与发展潜能。
在社区民众环节,重在以社区为单位,以讲授与讨论(特别是民众亲身电视经验的讨论)结合的手法,组织学习电视素养的框架内容。
第二步是行动方式的策略选择[该部分论述参考吴翠珍、陈世敏编著:《媒体素养教育》,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7年版,第九章“媒体素养教学策略”中的部分内容,并做了一定的修正。],包括文本分析、脉络分析、个案研究、模拟/亲身参与。
文本分析是最基础的策略。对于电视文本的分析,偏重于深度而非广度,相对而言更注重微观的细节并强调敢于质疑的思考。具体到操作流程中,又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描述”(deion),通过将电视呈现中的声画语言、剪辑模式、场景设置等元素一一分解出来单独描述,使得接受素养教育的观众思考这些元素是如何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视文本的;其次是“意义”(meaning),在这一阶段需要让观众去思考文本各种元素背后的意义以及关联性;最后是“评估”(judgement),对电视文本的整体作出评估,并指引观众看透表面事实、掌握基本事实而最终指向本质事实。
脉络分析在某种程度上是文本分析的升华与宏观化操作,其指向让接受素养教育的观众多多了解与电视文本息息相关的媒介产制脉络以及媒介的“观众观”。通俗地讲,就是让观众明了某个电视文本是谁/为了什么/为了谁看而制作的。在脉络分析的进行中,还要特别注意培养观众搜集“脉络信息”(contextual information)的能力,除了观看电视节目之外,电视媒体的官方网站、节目宣传片、制作花絮以及相关媒体报道也都是此类信息的优质载体。
个案研究,顾名思义,就是把焦点更加集中于某种特殊电视文本的制作、行销与消费上。这是比以上两种策略更加深入的一种模式,强调要让接受素养教育的电视观众挖掘感兴趣的节目文本,自己寻找资料并进行独立评估。比如,可以以2000年到2006年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电视特别节目为个案文本,对其制作流程、媒体与赞助商、媒体与获奖人物、视觉效果、节目场所、收视率、媒介评论、受众回馈等多个方面的内涵进行思考。
模拟/亲身参与,其本质都在于参与。但是考量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大部分无法参与到电视媒体工作中的电视观众而言,模拟参与的策略或许是折中的良方。笔者在此特别推崇一个案例——由台湾公共电视台制作的《别小看我》[参见台湾公共电视台《别小看我》教学光盘以及官方网站,http://www.pts.org.tw/web02/look/。]。这是在台湾地区唯一的一档以媒介素养教育为诉求的常态电视栏目,在笔者看来,其最不能小看的特色就是“模拟参与”。以该栏目中的几期,比如《捕光捉影——灯光怎么打》、《摄影基础——拆解镜头语言》、《卡通配音大体验》等来看,都是以小观众模拟体验的方式进行的,通过简单的动手模拟让他们知晓各种电视节目的幕后制作与屏后真相。
最后要提到的“亲身参与”策略,实乃电视传播权的终极落实,虽然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并没有生发出必需的政治经济语境与技术支撑。但是,既然是观众2.0版本的论述,既然电视素养是一个变动的概念,笔者遂于文末展望:在全球视阈中,“亲身参与”将成为21世纪电视素养观的主要内涵。参与的地点则将集中于社区,即“民众自行定义社区问题,自行提出解决之道,自行表达心声,自行寻求资源,并自行结合社区同好时间完成之”[周典芳等:《媒介素养概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英〕欧苏利文等:《传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杨祖珺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8年版。
〔法〕布赫迪厄:《布赫迪厄论电视》,林志明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版。
崔保国主编:《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陈绚:《新闻道德与法规:对媒介行为规范的思考》,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成露茜、罗晓南主编:《批判的媒体识读》,台北中正书局2005年版。
〔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迪金森等编:《受众研究读本》,单波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胡智锋:《会诊中国电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黄旦:《新闻传播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黄旦:《传者图景——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宏主编:电视学(第一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钱蔚:《政治、市场与电视制度——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2003年版。
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汪文斌、胡正荣主编:《世界电视前沿》(1~3),华艺出版社2001年版。
徐舫州:《电视解说词写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徐舫州、徐帆:《电视节目类型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吴翠珍、陈世敏编著:《媒体素养教育》,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6年版。
喻国明:《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张宏源、蔡念中等:《媒体识读——从认识媒体产业、媒体教育到解读媒体文本》,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6年版。
钟大年:《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钟起惠:《节目品质与优质电视:兼论当前台湾电视节目产制的困境及出路》,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版。
周典芳等:《媒介素养概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
鲍金虎:《媒体管制视角中的广电改革》,载China Research Paper Online网站,www.usc.cuhk.edu.hk。
毕研韬:《传媒,权力博弈的舞台》,载《传媒透视》,2006年2月号。
〔英〕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
党芳莉:《20世纪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胡智锋、刘春:《会诊中国电视——关于中国电视现状及问题的对话》,载《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
李良荣、周亭:《打造电视产业链完善电视产品市场》,载《现代传播》,2005年第3期。
凌燕:《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解读》,载《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7月号。
凌燕:《变革中的中国电视体制矛盾与话语冲突》,载《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3年2月号。
陆晔:《媒介素养教育中的社会控制机制——香港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和特征》,载《新闻大学》,2006年第1期。
潘忠党:《大陆新闻改革过程中象征资源之替换形态》,载《新闻学研究》,第54期。
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载《当代传播》,2000年第2~3期。
吴翠珍:《媒体教育中的电视素养》,载《新闻学研究》,第53期。
吴海清:《主导意识形态的重构——〈焦点访谈〉的事实性诉求分析》,载《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年11月号。
徐贲:《“公民新闻”和新闻的公共政治意义》,载《文化研究》,2005年第5期。
徐舫州:《中国电视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载《现代传播》,2000年第4期。
张艳秋:《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透析》,载《现代传播》,2004年第3期。
张志安、沈国麟:《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载《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徐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