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19700200000009

第9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闻人才成长规律探析(1)

1919年的“五四”运动犹如一场飓风,吹散了旧时代的云雾阴霾,吹来了新时代的希望曙光,新民主主义革命便肇始于此。此后,中华民族历经三十年风雨历程,走过了这段并不漫长但却曲折艰辛的道路。

就在这条荆棘密布的征途中,始终有一支队伍与时代同行,与民族和人民命运共进,他们为民族独立而摇旗呐喊,为人民解放而奔走疾呼。为了寻求民族的福祉,他们不惜远渡重洋,以求治国治民之本;不惮权威强暴,维护公平正义,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就是被誉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记者队伍。

本章将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代背景,分析当时的新闻事业发展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上综合整理出该历史时期新闻记者成才的共性规律,在其中还探讨了成舍我等人的新闻教育思想,以期为当前的新闻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第一节时代背景与新闻界代表人物

鉴于统一的历史分段标准,我们将该时期分为“五四”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大革命时期、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五个部分逐一加以论述。

一、“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与新闻队伍

1.新闻事业概况

“五四”时期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也由此开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工人运动的发展、国人思想的解放,促成了我国现代新闻史上第一次报刊出版高潮和第一次新闻改革。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报刊是《新青年》杂志,它打破了军阀统治下万马齐喑的局面,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同时它也为报刊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榜样。在《新青年》的带动下,宣传新思潮的杂志风行一时;报纸副刊纷纷改革,突破先前的消闲性质,成为传播新思潮、新文化的园地;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在报刊上广泛应用,中国报刊文体发生了空前变革;报纸编辑进一步改进,新闻体裁趋向多样化,报纸日益生动活泼。

在“五四”运动期间,学生办报风起云涌。其中北京的《新潮》、《国民》配合《新青年》宣传新思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创办的《湘江评论》和周恩来在天津创办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不仅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且形成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

随着宣传新思潮报刊的不断发展,报刊上新旧思潮的论战也反复展开。论战的结果是新思潮获得胜利,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及其报刊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新青年》的改组、《共产党》月刊和第一批工人报刊的创办,宣告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它们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作出了重大贡献,翻开了中国新闻史崭新的篇章。同一时期,在军阀专制下,南方私营大报在竞争中趋向企业化经营,北方报业在旧政治控制下挣扎、生长。

“五四”时期,新闻学术研究工作与新闻教育工作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我国出现了最早的新闻学研究活动,出版了我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培养了一批新闻人才。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导师有徐宝璜、邵飘萍两人,成员包括罗章龙、谭平山、毛泽东等人。

2.新闻队伍代表人物

得益于思想自由开放、职业教育规范化等有利因素,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记者,并成为此时的“民族脊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陈独秀、李大钊等人。

(1)陈独秀(1879~1942年),名乾生,字仲甫,安徽怀宁人,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早年受康、梁思想影响,是不折不扣的改良派。戊戌变法失败后,留学日本,思想发生变化,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及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他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向封建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发动了进攻。人权就是民主,陈独秀提出了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和伦理民主的主张,号召人们拿起民主这个武器和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斗争。关于科学,陈独秀认为,不论什么事物,如果经科学和理性判定为不合于现今社会的,即使它是祖宗所遗留的,圣贤所深爱的,政府所提倡的,也都一文不值。号召人们坚持科学的精神,成为自然界的统治者和主人。陈独秀还向青年提出六项希望,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他期望培养出一代“意志顽狠,善于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信赖本能,不依他人为活,顺性率真,不饰伪自文”的新国民。陈独秀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开了规模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此后受李大钊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陈独秀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七八月间,在陈独秀领导下,中共上海发起组正式成立,并决定将《新青年》改组为中共上海发起组公开宣传的机关刊物。

(2)李大钊(1889~1927年),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人。他未出生父亲就病逝,出生第二年母亲又去世,由祖父李如珍教养成人。1905年,李大钊参加科举考试,中秀才。后因科举停办,转入卢龙县永平府中学学习。1907年他深感“国势陵夷,慨然起研究政治,以期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思想”。他没等中学毕业,就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1913年毕业后,为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东渡日本,在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政治经济学系)学习,从此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著作。1916年李大钊往返于日本与上海之间,组织反对袁世凯的活动,5月中旬,为推动反袁运动,毅然弃学回到上海。袁世凯死后,他继续提倡民族革命,反对北洋军阀。

1918年,李大钊由章士钊推荐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1920年以后,他兼任北京大学政治、史学两系教授,还在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朝阳大学等校任教,成为当时的名教授。

1920年,李大钊领导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任中共北方区书记、中央委员、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书记。他领导工人运动,组织了“二七”大罢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还亲自与孙中山商谈,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抓捕,4月28日壮烈牺牲。

李大钊的报刊活动为中国报刊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李大钊不但利用报刊进行革命斗争,而且还发表了政论、时评、短评、专题论述、随感录、散文、游记、诗歌等许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章,对报刊文风的革新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与新闻队伍

1.新闻事业概况

这一时期是中国新闻事业大发展、大变动时期。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新闻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此时的新闻事业分为四个部分。

其一,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报刊宣传工作,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个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首任主编蔡和森。继《向导》后,瞿秋白主编了《新青年》(季刊和不定期刊)、《前锋》月刊、《热血日报》,李达主编了《共产党》月刊。青年团也推出了由蔡和森主编的《先驱》,恽代英、萧楚女主编的《中国青年》等刊物,这些中央级刊物连同一些地方党的机关刊物,形成严密的中国共产党党报网络。

其二,国共合作的新闻事业。第一次国共合作为报刊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国共合作期间,两党合作创办了一些报刊,如在广州毛泽东主编的《政治周报》和周恩来指示筹办的《岭东民国日报》等,它们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并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革命口号和思想传遍中国。国共合作的工农报刊如《劳动周刊》、《中国工人》、《中国农民》等为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起到了思想动员作用。随着革命的不断深入,国民党报刊出现分化,“左派”报刊坚持革命立场,而右派报刊掀起一股反共、反孙中山“三大政策”的逆流。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使革命报刊受到严重摧残。

其三,商业私营新闻事业。这一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北洋军阀政府控制,这些地区的新闻事业构成成分复杂。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民营报刊数量多、分布广,具有较大影响。商业大报《申报》、《新闻报》的事业继续发展,业务均有改革;《时报》易主后办报方针发生重要变动;新记公司《大公报》的创办是当时新闻界引人注目的事件;各种小报纷起,形成小报发展的高潮。报界这些现象,一方面反映了私营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同时也曲折地表现出激烈政治斗争对这些报刊的影响。这期间,南北军阀也加强了对新闻事业的控制。他们除收买一批有影响的报纸为其张目外,还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版自己的报刊,对进步和异己报刊、报人严加管制,致使邵飘萍和林白水等著名记者先后罹难。

其四,帝国主义在华新闻事业。这一时期,英美帝国主义新闻事业继续保持在华的强大影响,随着一些新报刊的创办,一批记者纷纷来华,宣传力量不断增强。进入20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在华报刊激增,“五四”以后其数量之多为各国在华报刊之冠。此时的大革命运动,也是一场推翻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运动,新闻战线上中国人民和英美日等帝国主义的斗争空前激烈。苏俄布尔什维克报刊的创办,是外国在华新闻界出现的新现象。

这一时期,中国境内最早的一批广播电台,通讯社开始设立,新闻摄影和新闻电影也逐渐兴起,少数民族报刊有了新发展。新闻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新闻教育事业的建设,一些大学先后成立报学系、新闻系,全国出版新闻学著作十余种。活跃于新闻战线的人物有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也有专职的新闻工作者,前者如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等,后者如邵飘萍、戈公振、陈布雷等;前者在创办党报党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报刊政论习作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后者在新闻采写、新闻摄影、新闻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2.新闻队伍代表人物

(1)蔡和森(1895~1931年),湖南双峰人。由于家境清苦,16岁才入小学。1913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18年与毛泽东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后赴法勤工俭学,一面学法文,一面“猛看猛译”,半年内读了大约100种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和各国革命运动的小册子,从而坚信“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1921年,蔡和森回到上海后不久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主持党中央的宣传工作,曾负责编辑《先驱》半月刊。1922年6月当选为中央委员,负责筹办《向导》。在担任《向导》主编期间,发表160多篇文章,约五六十万字。其中署名“和森”的130篇,署名“振宇”的36篇。此外,《向导》上以“本报同人”、“记者”的名义发表的文章有不少出自蔡和森之手。他的文章涉及面非常广泛,既有理论深刻的长篇大论,又有一针见血的时评短文,分析精辟,逻辑性强,富有战斗力和说服力,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