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19700400000036

第36章 语言传播中人文精神的传承(10)

创作主体只有充分发挥理性的整合辨析能力,对语言传播的内容与形式、理解与感受、声音与情感、内省与外放、技巧与表达、个人风格与节目风格、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这些矛盾,以及每一对矛盾内部更细小的矛盾进行整体把握,多重整合,不断推进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个别的反复协调,时时校正,最后才可能达到“整体和谐”的语言传播审美境界。创作主体只有更好地发挥理性在事物的普遍联系、在错综复杂的矛盾统一体中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准确把握整个时代发展、跃动的脉搏,才有可能使有声语言真正充满崭新的时代精神。

主体需要运用自己的理性,深入辨析形形色色的节目形式和风格样态,分清哪些是流俗的、媚俗的,哪些虽然一时受到冷落,但却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高雅或俗雅,从而坚定不移地追求、坚持。

主体只有发挥理性的能动作用,把握事物与时代的内在规律,挖掘形式的运动规律,才能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有声语言艺术精品。

语言传播主体理性不足,就有可能在新闻观、真理观、艺术观、价值观上木偶探海,满足于管窥蠡测、一知半解,甚至会以讹传讹,以至于谬种流传,毒害世人,贻害后人。个别节目中的胡言乱语、打情骂俏、勾肩搭背则是创作主体理性约束不力的结果。主体理性的失控、“退场”,是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缺失的深层认识根源。

语言传播中的人文精神是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结果。古希腊人重理性,这一传统一直持续到西方的近现代。对于理性的崇尚使西方的科学得以昌明,生产力在近三百年间取得了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西方理性发展到极端之后就是工具理性的泛滥,是技术对人的奴役。所以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存在主义者以及尼采、叔本华等人又大力倡导非理性,努力把人从工具理性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但是非理性后来也走向了极端,以至于完全抛弃人类的理性,崇尚人类非理性的随机性、任意性。所以,我们今天在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建构中谈到的理性与非理性,是吸收二者长处的理性与非理性。

在语言传播的实践中,二者对创作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不断完善与提高所发挥的作用也是相辅相成、不可彼此替代的。比如,语言传播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传播活动的情感性,传播结果的可感性、可近性、可亲性,作为其基础的感性与感情,就属于非理性的范畴。当然,在有声语言的创作实践中,二者的关系要更为复杂一些。创作主体对于感受、感动、感情的积累、涵养、深化是在理性的调控下进行的;而那感受与感情的发出也是在理性的召唤下,经过理性精心挑选的而非率性随意的,那些有利于实现传播目的的部分得以存留,那些不利于实现传播目的的部分则被剔除;感性、感情等非理性因素也要接受理性的引导,要通向理性,否则就会感情泛滥,失去控制。另一方面,语言传播中的理性是以可感方式存在的,在这种意义上,语言传播中的理性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是以非理性的方式存在和呈现的。

与理性处在同一个逻辑起点上的概念是反理性,理性与反理性的关系是完全对立的。反理性的理念是西方在理性尤其是科技理性和政治理性对人的极度压抑的背景下提出的。人在科技理性的支配下单一地发展了科技所需要的那一部分能力,成为“单向度”的人,作为对科技理性和政治理性对主体压迫的反拨与反抗,西方学者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的学者提出了“反理性”,但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连理性的合理成分的命也一起革掉了,把孩子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建构要完全摒弃反理性的干扰。在语言传播中,纯粹的反理性是很少见的,但在个别节目中却会或多或少地渗透一些反理性的因素,对此我们要保持警惕,千万不能让反理性在语言传播中泛滥。

(三)语言传播人文精神悟性主体的陶铸

“我们的前沿在哪里?一言以蔽之:悟性。”说的是朗读美学的前沿,我们认为,语言传播人文精神主体建构的前沿也在于“悟性”。悟性是有声语言境界提升之“深不可测”、“幽眇难知”的深层动因,也是形成语言妙不可言魅力的根本原因。“悟”之常义为“了解;领会;觉醒”(见《现代汉语词典》)。这三个义项是层层递进的:理解之后,化之于心,后豁然开朗。这也是悟性形成的过程。有声语言之中的悟性是建立在感性、知性、理性基础上,对三者进行整合、升腾的一种认识乃至实践能力。

语言传播中悟性与感性的联系最为紧密,感性是悟性的孵化场,因此有时“感”与“悟”并提,称“感悟”。它是主体在感性中对知性成果进行加工、分类、消化,然后由理性进行引导、提升,再经过感性的反复酝酿,最后达到一种心灵的豁然开朗、灵光四射状态。在有声语言中,悟性的最终形态是“语感通悟”。“语感通悟,是一种通感中的悟性”。这里所说的“通感”比之我们通常修辞意义上的通感要宽泛得多,它不仅是不同感官之间的感觉互通,而且是不同的语言样态、样式、情境、语气之间的融会贯通。它,仰,能上九天之上;俯,能下九泉之侧——“上穷碧落下黄泉”是也。

它是一种感通能力,具有生发力、辐射力、点染后的化通力,举一反三,点石成金,一通百通,就像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推倒一个,其余则砉然顺遂,且力量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出乎主体的意料。

它是一种语感的全息能力,见微知著,洞幽发微,以一当十,滴水见太阳,能在一种语言样态中生发出对所在语言样态的把握能力,主体对一个字音、一个语调的处理竟融入了他全部的人生感悟、生命体验、价值理想、意识形态。

它是一种化合能力,具有选择性和凝聚力,它会自动地撷英集萃,剔除糟粕,强健体魄。

它是一种自新能力,具有开拓性、开放性、动态性,它不会拘于一时,当主体驻足不进、孤芳自赏时,它就已经从主体身边悄然飘过,一去不返。

悟性最终要落实到语感、语气上,如果迷于蹈虚运玄,则会陷入唯心论、神秘论而于有声语言表达无益。至于如何“形之于声”,则会凸显主体的个体差别,无法划一,也不用划一,这也正是悟性的魄力。

悟性的取得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如语言中枢神经,家庭社会的影响,语言的历时积淀等。但主体悟性的陶铸更需后天的不懈求索,“需要真正投入,动脑、动心、练耳、练口”。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主体要“积学”,古今中外、文化经典、文明精粹,亲之近之,融入心宅,融入性灵,融入感念,化为语感,随口唾出,一字千钧。主体还要“感物”,生产生活、新人新事、时代风貌、方针政策、优秀传统,感之以心,暖之以情,入于心灵,成为“本能”,皆若出己之心,呼之而欲出。清代袁守定在《占毕丛谈》中将积学与感物视为触发通悟的两个途径:“然须平日餐经馈史,霍然有怀,对景感物,旷然有会,尝有欲吐之言,难遏之意,然后拈题泚笔,忽忽相遇,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对于悟性的形成很有借鉴意义。

悟性按其产生的方式又可分为“渐悟”和“顿悟”。渐悟是主体对悟性自觉进行的、滴水穿石的积累历程的体现,积小悟成大悟。顿悟是主体对一种语感长时间求索而不得,但一直把它保持在注意力的范围之内,甚至沉淀在潜意识中,“暖之以日月”,当主体遇到外界与之相关的某个因素的触发后的豁然开朗、灵光突现、一通百通的灵感状态。语言传播中的悟性是对直觉、灵感和顿悟的深化,创作主体要把顿悟的成果稳定化,长期化。作为创作主体不能满足于灵感与顿悟的偶尔光顾,要对语感通悟切近之,精研之,求索之,把自己的悟性不断提升到新的境界。语言传播创作主体要融渐悟、顿悟为“通悟”,这才是创作主体人文精神建构的理想境界。

对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建构来说,悟性本来就是在有声语言的美学追求中提出来的,要“致美”,如果没有悟性的感发那就等于缘木求鱼,感悟以主体的性灵之真为前提,这是主体求真的根本,任何小小的虚假都会关闭通向语感通悟殿堂的大门,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悟的性灵之真又是至善之基,“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主体离欲去利,心灵得到升华,则善念自生;悟性是开放的,它对一切优秀、精华的东西敞开胸怀,故能不断吐故纳新,创新几乎是悟性主体的一种本能;悟性主体心境澄明,一尘不染,远离物欲,而庸俗、流俗与物欲本互为因果,主体由悟而去俗,如择芝兰之室而居,日久则心香自生,此为趋雅之途;悟性之存以及悟性之进,主体必须时时涤荡心胸,“湛怀息机”,内心清净,故能求精于毫发之尖;悟性的生成是以主体准确自我定位为前提的,能融会贯通,自然易于把握分寸,所以能至“准”。主体悟性的陶铸,是语言传播人文精神建构的方向。

五、由责任主体到关怀主体——人文关怀在由己达人中完成

前面所论都是语言传播人文精神创作主体着眼于其内倾性属性的建构,虽然这些因素最后也都要形之于声,达于受众,但对于语言传播来说,这种“由己达人”的外张力还是要强调的。并且,语言传播在整个社会中所担负的主流性人文精神建设的职责,也就决定了在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主体建构中,必须强调责任主体与关怀主体的建构。

(一)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责任主体建构

人文精神责任主体的建构是由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主流性和主导性决定的。责任重大,影响重大,要求也就越高。

喉舌主体意识的内化。语言传播是以有声语言(包括副语言)为工具,代表电台、电视台“出声露面”、“出头露面”为广大受众服务的新闻工作。语言传播者是党的宣传员,是党和人民须臾不离的喉舌。甘为喉舌,勇为喉舌,善为喉舌,这是强化语言传播喉舌主体意识的关键。

甘为喉舌。我们站在广播电视宣传的最前沿,必须时刻体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而奋斗的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就是要准确、及时、高效地把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送到广大受众的眼前、耳畔、心中,汇聚全民族的力量为巨大洪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河道上,冲破一切艰难险阻,滚滚向前;就是要永远关注、代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长远的、根本利益,热情宣传先进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踏踏实实地融身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去,真正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言其所欲言,发其所欲发,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勇为喉舌。在喉舌意识的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丝毫含混,要立场鲜明,观点明确,尤其是对有人打着“改革”旗号所鼓吹的“打破喉舌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为荣,在重大问题上勇于挺身而出,讲政治,讲正气,讲正义,讲真话。

善为喉舌。语言传播者的职责就是要成为一个“善于传播的人”,而我们又处于喉舌要位,因此,我们要善为喉舌。为此,我们要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使自己具备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职业道德、自律意识,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挂在口头上,更要融入心中,融入性灵中,化为潜意识,体现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一字一音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和传播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主流的“真、善、美”,由此所体现出来的“准、新、精、雅”也才有意义。

先进文化建设主体意识的显化。首先,要教育、鼓舞、激励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要自觉承担起建设先进文化的历史重担,不甘于流俗。我们不能同意有些人所说的“电视就是没文化的俗传媒”的观点,可能在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很多节目是这样做的,但是我们坚信,语言传播以及广播电视的文化品位不应如此,也不会如此。因为受众的文化要求、欣赏品位在不断提高,语言传播没有把文化中的残品、次品传播给受众的权利,只有把科学的、民族的、真正的大众的文化传播给广大受众的义务。

我们要认清,“大众的文化”并不就是随着西方消费产品一起涌入我国的以工业化生产为基础,以消费为中心,以媚俗为手段的所谓“大众文化”或“俗文化”,而是在考虑了大多数人欣赏品位基础上进行的提高了的雅俗共赏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文化追求的文化。要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充分汲取本民族文化的精华,敞开胸襟,融会世界上一切民族文化的精髓,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创造清新舒畅的社会文化环境,凝聚人们的力量,激发人们的建设热情,鼓舞人们的奋斗豪情,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建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独特的、充满魅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中华文明在新的世纪焕发新的生机,闪耀新的光芒!语言传播者欣逢此重振中华文化雄风的历史佳期,我们又怎能留下遗憾?又怎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