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19700400000049

第49章 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7)

个性与真实、自然。个性化不是用一己之言去压服或哄骗大众,鲜明的个性特色是建立在真实、真诚、说服力强的基础上的,然后才凸显其感染力,并在唤起接受主体的情感认同后而产生的。个性不是“装”出来的,也不可以去“玩儿”。个性是自然的,移植、模仿是“东施效颦”,伪造、矫饰是“惺惺作态”。个性也要真诚,单纯显示个性、塑造个性而不顾及接受者的感受,或者只为满足一小部分接受者的感受而忽略了大部分人的感受和整体的社会影响,实质上是对受众的不尊重。如果说是“立功心切”,尚可“其情可恕”,假如明知如此,故意“取利忘义”,那在愚弄别人的同时也异化了自己!

个性与群体性。个性与群体性的问题是个性的关键,也是大众传播中极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个性本身就不只是个体自身的事,而有其群体属性和社会属性。个性不是建立在消解他人的自由和权利之上的,个性是个体的表征,也是个体与他人交往的价值所在。通过个性,主体显示了自身的特点和价值,吸引其他主体并接触其他主体的个性以相互印证、相互欣赏、相互补充。不能以自己的个性为由,来侵夺别人的空间,剥夺别人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既有独特性,也有相容性。在大众传播之中,传播主体以一人之身,负媒体责任和群体重托,与庞大的接受群体进行传播交往,用形象的比喻来说,他就是“撬动”重物的那一“支点”!他的举动,在初始环节也许显得不那么关键,但是随着传播流程的不断推进,却可能“涌现”出超乎想象的后果。因此,传播主体的个性,是在自身的特性之上负载了传播群体性、顾及了接受主体性、带有社会性和时代性而形成的传播个性。

总起来说,鲜活的创作个性造就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不同风格,在不同传播目的和多种传播手法间造就动态吻合,把主体和主体创作有机结合起来,为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注入灵魂。

五、创造性地传播

对于人的主体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我们不是笼统地主张或推崇任何主体性,而是着重强调其中生产性、建设性的方面。创造是生产性和建设性的核心,其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因为单纯的适应、维持,是不指向未来的生产的,毫无建设性而言,对于主体的发展和进步没有意义。只有创造性的活动,才使人成为主体,使主体的生存充满生命活力。可以说,创造性是主体性的灵魂。

不管是从大至社会发展的层次、主体总体需要的层次、文化生产的层次,还是小到主体的具体性格取向以及情感的满足、情绪的调节的层次,创造对于人的生存生活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赋予主体生存的环境以全新的景象,也可以对主体的身心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可以赋予他所接触到的一切以生命。他赋予自己的能力以生命,也赋予别的人和物以生命”。通过创造,主体反抗着生存中的停滞、消极、退化,把自己从庸常状态中解放出来,确证了自我的生命存在,体验到自己的生命活力,并由此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可以说,创造其实就是创造生命价值的过程,在创造中,主体完成了自我实现和人生价值的提扬。

(一)创造的实质及创新的内涵

创造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这就意味着创造要实现对现实的超越。被超越的现实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外在事物。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新事物,以有利于个体和族群的生存发展;二是自我。主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我,不但使自己具备了更加强大的身心素质,也从中确证了自我的生存价值,提升了生存的境界。“创新”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与“创造”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创,始造之也”(颜师古语),在这一点上,创新和创造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创新中也包含着原创性的内涵。但是,相较而言,创新的意涵更加广泛,所谓“修旧曰新”(郑玄语),它并不过分强调成果的首创,将已有的东西予以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形式或新的效益,也属于创新。

鉴于创新在习惯上似乎比创造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更经常被人们使用,而且日常生活中人们建设性的生产活动也更多地是通过对已有事物的组合和发展进行的,不可能总是首创,也不可能总是影响深远,同时在实质上创新和人的创造性相通,是人的创造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显现。因此,我们这里说到人的创造活动时往往使用“创新”,以扩大其适用范围,而在说到创造活动背后所体现的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内涵时,则使用“创造”或“创造性”,以凸显其实质。

创新的基本内涵:

创新的当下性内涵。任何创新都要立足于现在,去应对此时此地的情境。此时此地的特殊性使得我们既不能简单地照搬过去的经验,也不可能在当下的情景中运用过去的技术,而是要求我们能够灵活、恰当、有效地去应对突然呈现的此时此地的情景。在创新中,过去的经验和技术成为一种积淀和资源,已有的成例和范式成为一种参照和起点,而当下问题的有效应对和解决则是重心。

创新的突破性内涵。创新在实践活动上表现为开拓性,它不是重复过去的实践活动,创新实践最突出的特点是打破旧的传统、旧的习惯、旧的观念和旧的做法,其核心是“新”,它或者表现为事物的结构、性能的重构,或者是形式和手段的革新,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完善,或者是同一方式、手段在不同领域内实现的效益转化、增值。在现实实践中,创新并不是处处着力,往往是某一点的突破产生创新效应,进而带动事物的全面提升。

创新的批判性内涵。创新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语),不满是创新的动力,有时甚至是必要条件,创新其实是一个不满、质疑(提出问题)、解答(解决问题)、推进的过程。所谓“不破不立”,不发现问题就无从进步,不试图解决问题就没有创新。批判既存在于对当下情境中事物的现存性状、格局、样态的不满之中,表现为对外部环境的改造欲求,也存在于对自我的当前境况、心态、行为的不满之中,表现为超越自我的愿望。批判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它要求创造者既要敢于直面环境,也要敢于反省自我。

创新的相对性内涵。我们已经说过,创新的意涵相对广阔,既包括“哥白尼式”的革命性创造,这种创造常常有着“石破天惊”般的影响,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包括“欣欣然有所得”式的新意展示和感受,如同王羲之所说的“万物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时的创新则表现为一种惊奇、兴趣和发现。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既存在着规划式的创新,也存在着“感兴式”的创新。规划式的创新侧重于观念的、概念的创新或重大事物的创造,具有强烈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它需要行为主体对所处的环境、所面对的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对创新目标有明确的方向,自身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并需要缜密的思考、规划和持之以恒的坚持,方能实现;“感者,动人心也”(许慎:《说文解字》),“兴者,有感之辞也”(挚虞:《文章流别论》),感兴式的创新指的是行为主体处于敏感状态,感于情境(见闻),有所触动(思与议)而行于言。感兴式的创新是一种情境式创新,往往表现为语言的创新,它所需要的更多的是情感、意向。在这种创新中,行为主体要善于感受环境,善于把握自我及相关主体的情感、情绪,追求言语行为与环境的协调性和与目的的一致性。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创新在外在表现上是一种感兴式的创新,其根本目的则是实现一种规划式的创新,即生命活力的实现。

(二)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创造性

在广播电视传播实践中,有人创造性地主持,有人模仿性地主持,有人被推动着主持。创造性的有无和程度如何,体现了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品格和境界,反映和决定着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生命活力的丰盈和枯竭的状况。

对于有声语言大众传播来说,一方面,创造是主体的标志,也是主体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这个前提下,它也是传受双方的需要,从而有利于传播的实现。创造既是主体生命活力的体现,也有助于主体生命活力的实现,是传播主体生命活力的积极结果,也是有声语言大众传播内在生命力的典型表现。因此,创造就成为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生命活力的根本所在。

一般来说,创造是新的内容或形式、新的结构或功能的生成。但是“新”是相对的,发明是“新”,发现也是“新”。在我们的生活中,“新”不一定意味着一个全然不同于现实的事物的诞生,恰恰是在最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能够发现最不平常之处。世界中人类所未知的东西于我们是“新”,他人的生存(生活状态、思想状态)于我们是“新”,自我身上未曾察觉的东西(优点、缺点,尤其是价值)于我们也是“新”,而他人于我之“新”反衬、触动或唤起了自我身上的未知的有价值的东西则是更为常见、更为内在的“新”。“新”不是“天外来客”,它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以敏感、热情和智慧去感受它、发现它、创造它。因此,创新既是挖掘、寻找、追求、创造,需要外在于我的新的事物的出现;创新也是新鲜、惊奇、感触、感动,需要内在心灵的敏感而活跃的参与。

在有声语言大众传播之中,“新”本身不是目的,我们不是为了创新而进行大众传播的,而是通过大众传播,我们发掘出生活之深、之新,满足了主体的内在需要,找到了某一最佳的表达方式。创新就是发现事物被隐藏或被忽视的规律及与其相一致的表现形式。

创造在当前大众传播中的当务之急是反定势。

首先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的定势不同于心理学意义上的定势,心理学意义上的定势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对人的选择性注意和心理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所说的定势主要是语言学意义上的,它主要指话语主体受已有的特定语言样式的影响或自我经验的制约,形成的话语表达上的重复性或程序化。主体活动中的重复性及其内含的固定程序,如果泛化为一种保守的行为模式,就会阻碍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妨碍人的个性的发展。

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定势多表现为语辞上的套话连篇、语气上的呆板生硬、手法上的千篇一律、心态上的无动于衷、状态上的僵化消极……轻车熟路、以不变应万变都是典型的心理定势、表达定势。

形成定势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认识上的原因,一些传播主体对播音主持理论和实践有误解,并先入为主,导致走向歧途。也有主观的因素。有的定势的形成有传播者自身惰性的因素,也可能是惯性使然。先说惰性,一些播音主持工作者,基本上能完成任务,但是对于创新缺乏热情,有的人忙于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有的人则觉得这样已经对得起自己所领到的薪酬,总之就是维持现状、得过且过;再说惯性,有的人一开始做得不错,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于是对当前的状态心满意足、不求“更上一层楼”,以为以此“御敌”,可以无往而不利,“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知不觉间“不进则退”,积极的状态逐渐演变成维持现状,并进一步演变成消极怠惰。由着惯性发展下去,惯性也就成为惰性,对成功的满足也就成了创新的“包袱”。对这样的人来说,马斯洛的话也许真如醍醐灌顶,“对现实世界的良好顺应,意味着人的割裂,意味着这个人把他的后背对着他的自我,因为它是危险的。……这样做他的损失太大了,因为这些底蕴也是它的一切欢乐、热爱和能力的源泉;而且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它们也是创造的源泉。为了保护自己而不去反对自我内部的地狱,结果也就把自己同自我内部的天堂割裂开了。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就成了平庸的、密闭的、僵硬的、淡漠的、拘束的、谨小慎微的人,成了不会笑、不会欢乐和爱的人,成了愚笨的、依赖他人的、幼稚的人了。他的想象,他的直觉,他的温暖,他的富于感情,全部逐渐被扼杀或被歪曲了”。一味适应现实、维持现状,表面上省力、省心,也不必忍受必须面对自我、超越自我的痛苦,但是惰性、惯性在“保护自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也会让自我日趋平庸,丧失想象力和创造力,失去生命的活力。

在有声语言大众传播中,关切是创新的前提和直接诱因。关切是主体对环境和事物的现状进行主动、深入的考察、探究和评估,在与理想目标的比较中发现差距,并在进一步的实践中力求完善的态度及活动。关切的要义是负责任、有追求、有热情、想办法。关切首先表现在对受众真正需求的了解和把握上,只有真正知道受众之所需,才可能找到满足受众需求的合适内容。关切还表现在对表现形式的考察、揣摩和选优上,知道了受众之所需,还要找到与内容相适切的表现形式。关切意味着敏感的觉知、向上的追求、积极的探索,因而也是创新的先决因素和直接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