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鄂温克人与电视
19700800000011

第11章 绪论(8)

目前,乌兰宝力格嘎查的牧民已经改变了过去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方式,基本上过着定居的生活。定居生活以后,“乌日格柱”,即人们所说的蒙古包已经不再是鄂温克牧民的主要居住空间,大部分家庭居住在自己修建的土木结构或者砖瓦结构的房子里,而且居住土房的家庭最多。因为建造砖房成本较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保障,比如,辉苏木没有砖厂,建造房屋所需要的砖要从45公里之外的伊敏河砖厂或者110公里左右的鄂温克旗砖厂运送。而修建土木结构的房屋可以就地取材,挖土、脱坯,成本相对较低。居住在十间房的牧民所住的房子都是砖房,这主要得益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奶牛村”建设工程项目,当时辉苏木政府为乌兰宝力格嘎查的10个牧民家庭修建了砖房。

目前,乌兰宝力格嘎查的砖房大概仅有四分之一左右,绝大多数家庭居住的还是土坯房,无论是砖房还是土房,室内都有取暖设备,房间较为宽敞。除了砖房和土房,在辉苏木和乌兰宝力格嘎查还有一少部分牧民家庭仍然住在“乌日格柱”内,即鄂温克人的蒙古包。鄂温克人的“乌日格柱”与蒙古族家庭的蒙古包有所区别,鄂温克人的“乌日格柱”最突出的特点是除了冬季以外,其他季节里都用柳条帘围“包”身,用苇子帘做“包”的顶盖,而其他民族的蒙古包则一年四季基本上是用毡子围包身。对于鄂温克人来说,夏季住在“乌日格柱”里凉快舒适,尤其是在打草季节,“乌日格柱”便于拆卸和组装,在草场附近支个“乌日格柱”,方便了打草人员的食宿。冬季,“乌日格柱”内中间是安灶生火的地方,“柱”内多用铁炉子和铁皮制的烟囱,烟囱在偏西北方向伸出包外,炉灶一般都是铁制的,也有用砖搭的。室内对着门的北方称为“玛鲁”位,过去为长辈老人的床铺位或祭祀供奉各种神的位置,现在此处多放置矮柜,矮柜上放置着电视机和录音机等装饰品。住“乌日格柱”的人家,一般都有库车,用于存放换季不穿的服装、生活用品或者食品。

定居游牧对于鄂温克牧民来说好处诸多。首先是牧民们有了固定的居住空间,不再承受过去随着牲畜游动而遭受风雪严寒之苦。甚至有些富裕的牧户在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购买了商品房,陪着在旗里或者海拉尔上学的孩子。其次是牲畜在冬季也有了固定的圈棚,能够抵御风雪灾害,而冬草的储备又便于牲畜膘肥体壮,繁殖能力不断加强,成活率逐渐提高。辉苏木政府在近几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为乌兰宝力格嘎查和其他9个嘎查的72户牧民新建或修缮了圈棚,平均每户150平方米。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便是牧民定居后在漫长的冬季使得水资源得到了保障。目前,乌兰宝力格嘎查的牧民在自己家住地附近基本上打了机井或者压井,解决了季节变化对水源的影响,甚至嘎查内有的牧民家庭还用上了自来水,完全得益于苏木政府投资兴建的自来水工程。而没有机井或者压井的人家,则到附近有机井的亲戚家或者邻居家去拉水。如笔者调研居住的敖登家有机井,居住在敖登家附近的三户亲戚家则没有,这三户家庭生活用水的来源都是取自于一公里以外的敖登家那口机井。

(二)经济发展和交通情况

在鄂温克民族的三种经济类型,即游牧业经济、种植业和狩猎业兼营经济以及牧业经济中,鄂温克草原上的索伦鄂温克人所从事的是典型的牧业经济。辉苏木和乌兰宝力格嘎查也都是以牧业经济为发展支柱的苏木和嘎查,畜牧业一直是牧民们赖以为生的传统产业。具体可以细分为蓄品业、乳品业、皮毛加工业和草料业等。对于乌兰宝力格嘎查80多户绝大多数都从事畜牧养殖业的牧民家庭而言,畜产品是他们的大宗产品,其中也包括出售的各种鲜活牲畜。牛羊是乌兰宝力格嘎查牧民重点发展的养殖项目,过去以自产自销为主。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牧民商品意识的提高,乌兰宝力格嘎每年商品牲畜都保持在近千只左右,出栏率持续增高。乳品业是嘎查牧民经济发展的又一收入来源,目前乌兰宝力格嘎查一年交售的鲜奶有700多吨。由于苏木和嘎查都有牛奶收购站,交通成本与以往相比大大降低,牛奶收入增加了许多。另外,出售牛皮、羊皮以及羊毛羊绒也是嘎查牧民家庭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目前,乌兰宝力格嘎查拥有近44万亩草场,可利用草场为33.4万亩,占草原面积的95%以上。按人均计算,乌兰宝力格嘎查人均占有草场约1100亩,比鄂温克旗人均占有草场面积832亩高出近300亩。由于乌兰宝力格嘎查地理位置优越和丰富的水利资源,野生优质草中以羊草最受认可,而且草质好、营养成分多、产量大,售卖牧草成为牧民家庭的又一项收入。

在辉苏木和乌兰宝力格嘎查,牧民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均衡,贫富差距很大。由于家庭收入几乎全部来自畜牧业,贫富划分也以拥有牛羊的数目和草场的大小为标准,其中最为基本的划分形式是以羊单位的数量来衡量。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富裕的家庭拥有上千只的牛羊,年收入达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而贫困家庭则仅有几只羊或者几头牛,甚至有些家庭根本没有牛羊,贫富差距相当大。同样生活在草原,富裕的家庭已经过上较为现代化的生活,如在交通工具方面,摩托车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已经取代马匹成为最主要的代步工具,有些家庭甚至还购买了吉普车。绝大多数家庭都安装了地面卫星接收器,配有风力发电设备,房间或者蒙古包内摆设着电视机,有的家庭还有VCD或者DVD。室内陈设也比较讲究,有的人家铺设了木地板,甚至有地毯。因为乌兰宝力格嘎查没有长电,风力发电无法保证电视之外其他家用电器的供电,因此即使是富裕的家庭,家用电器的使用也很少。在机械化方面,富裕家庭家家户户有四轮拖拉机和打草机,便于运送货物和打草。在通讯方面,除了儿童,移动电话几乎人人一部。

然而,贫困牧户家庭的生活则不同,他们只能依靠给富裕家庭放牛羊,或者打草、挤牛奶、干零活等获得的收入维持生活,这部分家庭被称为“牧工家庭”。我调研的区域有一个贫困家庭比较例外,这个家庭虽然只有几只羊,但是他们拥有一匹出色的赛马。在男主人的精心调教下,这匹赛马每年在各个旗县举办的那达慕大会上都能获得名次,而且前三名可获得奖金一般在一万元至六千元左右,那匹赛马每年都会为其主人赢得二至三万元的奖金收入,这一家三口便依靠这部分奖金维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