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19701300000026

第26章 来自未成年受众的内因分析(1)

电视传播实践中,在讯息到达、表达方式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如果难以做到与未成年人心理相应对,那么很容易出现上述方面的传播障碍。本部分将针对电视传播与未成年人心理应对中出现的问题,从未成年受众以及传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内因分析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与其他发展阶段不同的心理需求。少儿受众身心发展以及电视识读能力的特殊性在第二章中已有所论述,正是这些特殊性使儿童与成人受众相比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在少儿电视传播过程中才会更容易使传者因对这种特殊性的把握不足,造成少儿电视节目内容与儿童心理发展主题相脱离以及节目所需的儿童电视识读能力与儿童的实际识读能力不相吻合等现象,从而出现传播障碍。下面,通过央视《大风车》子栏目《童年》的个案分析以及由访谈所获得的数据来进一步证实:儿童受众心理发展主题的特殊性以及儿童受众电视解读能力的特殊性,是少儿电视节目传播障碍出现的来自受者方面的内部原因。

一、未成年人心理发展主题的特殊性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个体有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与发展主题,具有明显的阶段特色。童年期的儿童在前期感知能力基本发展成熟的基础上,高级认知机能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比如有意注意、记忆、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等。它们构成了儿童在小学学习的认知基础和条件。进入小学以后,儿童同伴交往的机会显著增加,同伴互动的内容更为全面和丰富。有效的同伴互动要求儿童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同时也为儿童发展社会技能提供环境和条件。因此,同伴关系的发展构成了小学阶段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题之一。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儿童初步掌握社会规范与价值,发展其社会行为的重要时期,儿童的攻击行为、亲社会行为以及道德的发展作为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重要内容,自然也是这一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主题。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期,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剧变期。这一时期,个体在生物方面、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决定了青少年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发展阶段的主题。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题包括:认知与思维的发展、自我的发展、亲密感、道德发展、性与性别角色等。这些方面的发展构成了青少年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少儿电视节目在不同程度上与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主题相脱离,是造成传播过程中出现表达方式障碍、文化与意识形态障碍的原因之一。下面以央视少儿频道《童年》栏目为例,加以文本分析,进一步说明这种内容与儿童心理发展主题需求脱离是造成传播障碍的内部原因。

1.具体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对象是在央视国际网站上能够查询得到的《童年》节目的电视文本。时间跨度为自2003年11月6日至2005年1月13日之间的共98期节目。在对这98期节目中嘉宾职业进行统计的基础上,获知已播出的《童年》节目的嘉宾主要来自体育竞技、艺术、政治、教育、科技、其他社会事业等六大领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取样,选取10个嘉宾的电视文本作为样本。

这样选取的样本基于两种考虑:第一,顾及嘉宾职业所占的比例,其中体育和艺术类的嘉宾最多,科技、教育、政治、其他社会事业的嘉宾很少,尽量使嘉宾职业相对均衡。第二,根据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的特点。节目是由不同编导制作的,相邻两期的节目一般为不同编导所做,为了体现不同制作人所形成的栏目整体理念,在一个月的周期内选取了四个播出时间相对连续的嘉宾(郭晶晶、尹相杰、吴建民、郑春华)。

需要说明的是,样本中涉及三个具体的研究对象:儿童、主持人、嘉宾。其中儿童包括现场的小观众和与节目组合作的小记者,他们与嘉宾的交流以及所提出的问题,尽管存在一些特定的“编导旨意”,但是因《童年》节目在介绍中阐述“用儿童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和追寻名人的成长足迹”,这里还是可以假定现场儿童受众的提问能够代表儿童本身的意图。

嘉宾为每期节目聘请的访谈对象,也就是《童年》节目介绍中所提到的“榜样”或“偶像”;主持人所代表的不仅是主持人本身,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编导、制片、策划等整个栏目组主创人员的创作意图。

2.研究发现

(1)文本分析:来自儿童的“困惑”

儿童对嘉宾的提问主题

在所选取的10期节目中,参与节目的儿童共提出了56个问题。

这56个问题可归为下面几个方面:关于嘉宾如何进行自我评价或他人如何对嘉宾进行评价;关于理想或未来职业;关于与朋友的交往或异性交往;关于父母对儿童成长的观点等。

儿童的“困惑”源自儿童心理发展的主题

如前所述,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发展主题。

通过对儿童受众的提问主题与儿童心理发展主题的比较,可以看出,二者是相对吻合的。

儿童受众能够提出上述问题,说明这些问题是他们所不能理解、把握或需要别人认同的,也就是说,他们在心理上对这些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困惑”,而经过前面的分析,获知这些问题又与他们自身的心理发展主题相吻合。因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这些问题来自于儿童在成长中,也就是在社会情绪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儿童受众希望通过《童年》节目这样一个平台,在与他们心目中的偶像的近距离接触中,找寻有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答案。

(2)嘉宾与儿童受众的交流中,“困惑”是否得到“解惑”

交流次数与互动程度的差距

在对10个样本的分析中,笔者关注了这样几个变量:现场的儿童受众说话的次数,包括与主持人、嘉宾交流、提问的次数;得到回答的类型,包括正面、托词、反问等三种类型;提问是否产生互动,把儿童提问,嘉宾回答之后,接下来的提问或交流话语作为产生一次互动的标准。在对每个样本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对10个样本做了整体统计。

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对嘉宾的访谈中,儿童与嘉宾之间产生互动的比例仅为儿童有说话机会总次数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且在10期节目中有4期根本就不存在儿童与嘉宾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在《童年》节目中,尽管儿童受众被作为一个节目要素,但是儿童提问得到更多交流的可能性很小。或许这种交流次数与互动程度之间的差距,并不能证明儿童与嘉宾之间在某一问题上或对某种困惑的交流中就得不到他们想知道的答案,但是至少可以认为,儿童受众角色在现场访谈中还远未达到《童年》节目的宗旨——“用(儿童)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和追求名人的成长足迹,了解榜样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和内心世界,感受偶像的童年历程,体验榜样的儿时忧欢,使我们从中受到教育和激励,坚定自己的理想,完善自己的人格”。

“困惑”与“解惑”之间的几个实例

实例一:困惑不解在1号样本中,关于如何对待异性朋友的喜欢的问答如下:

小观众:郭晶晶姐姐,您好!我想问您,小学的时候有没有男生喜欢过你?

郭晶晶:这个问题呀,我不知道,因为很小很小我就已经在跳水队里了,所以我不知道。

点评:

在这一问题中,提问儿童或许会认为“美丽”的郭晶晶姐姐在童年时应该是男生喜欢的对象,也或许是提问儿童自身遇到过类似的情形,而不管她是出于好奇之心还是对这一问题需要借鉴嘉宾的做法,显然提问儿童是希望得到答案的。而这期嘉宾的答案是“不知道”,或许是她所说的原因:“很小很小我就在跳水队里了,所以我不知道。”但是,这个提问儿童的困惑显然并没有得到“解惑”。然而,这里主持人似乎并没有理解提问儿童的“困惑”,也没有意识到应该做进一步的交流,就开始下一个预设好的环节了。

实例二:困惑误解在4号样本中,关于如何面对困难的问答如下:

小观众:您在写作的时候思路断了您会休息一下,还是会继续坚持到底呢?

郑春华:吃巧克力,所以我吃巧克力的量非常大,你们如果要当作家可以学学我。

点评:

提问儿童想知道嘉宾在写作中遇到困难时是怎样应对的,想在其中找到能有所启示的答案。嘉宾的回答听起来很有趣,但是却过于主观。“吃巧克力”或许是个好办法,而会给提问儿童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而且还要吃大量的巧克力,要当作家的儿童真的如此效仿显然是有害的。然而,主持人也并没有把话题引向深入,提问儿童或许会更加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