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媒体概论
19701900000043

第43章 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3)

(2)数字报业商业模式创新

孙正一、柳婷婷在《2007:中国新闻业回望》一文中,总结了2007年国内关于数字报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2007年第7期《中国报业》报道,“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规划项目——数字报业实验室公布第一批9类45个项目。同期喻国明等人对首批申报项目计划书分析透露申报最多的3种项目是报纸网站、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并认为,“从技术和产业进步的角度看,数字报业不是传统报业的替代形式,而是后者在新技术条件下的价值提升和结构再造”。“迄今为止,中国的数字报业仍然处于实验阶段,还没有实质性赢利的成功范例”。存在的问题是:利用资源、整合资源的方向尚显单一;商业运营模式多为原有运营模式的延伸,缺乏创新;管理人才不被重视,适用人才严重匮乏;对数字化所带来的战略转型认识不清,未能构建组合赢利模式。都市报业数字化开发形式大同小异,对目标用户市场缺乏深入研究与调查分析,盲目开发,甚至将报纸同质化现象带入报网竞争。2007年第7期《传媒》刊登对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林江专访认为,数字时代多元传播格局下的报业竞争,是报纸和一切媒体形态间的竞争,同时也是体制内媒体与体制外媒体间的竞争。“我国报业存在的体制机制弊端对发展数字报业的不利影响,更甚于传统报业”。“市场主体的缺位无疑是导致报业在数字内容产业中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事业单位的体制同样也制约了报纸出版单位借助资本市场获取发展资金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无力开拓新媒体市场,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方方面面的问题,归根结底,都与体制弊端有关”。“推动数字报业发展与深化报业体制机制改革,是报业必须做好的同一篇大文章”。9月,《青年记者》上刊出《浙江日报》章宏法的文章认为数字化时代报业竞争存在诸多问题:缺乏对新技术、新媒体运用风险的评估和对新的赢利模式的把握能力。在电子报纸阅读器技术尚未成熟时就争先恐后地推出电子报,在通过手机屏幕观看视频报纸的阅读方式尚待验证时就大张旗鼓地应用二维码技术。有些报业集团和报社片面地认为数字化是报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是报业驾驭媒体环境、把握竞争主动权、推动报业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忽视了传统平面媒体的竞争优势,忽视了报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数字报业受到科学技术、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推进数字报业的过程中,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

数字报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不是要逐步消灭或取代纸媒体报纸,也不是仅仅将报纸内容搬到互联网上占领舆论阵地,而是在继续发挥报纸优势的基础上,改变不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读者需求的商业模式,积极探索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的新的赢利模式。

第一,从单点赢利到多点赢利。

传统报业的呈现方式是单一的报纸,赢利模式严重依赖广告和发行。许多报纸的发行还是亏本的,目前报业集团仍主要靠传统平面媒体的广告来实现主要收益,新媒体的赢利能力还非常有限。数字报业的核心专长仍是内容信息生产,但其传播手段、产品模式、对象用户、收入结构等都已经多样化了,不再靠单一介质的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量最大化来体现效益。通过实现技术融合和平台融合,即传播技术、显示技术、介质技术的融合,数字平台、网络平台、移动平台的融合,打造多终端多媒体。报社生产的产品通过多种媒介和渠道(纸质媒介、光盘、互联网、广电网、无线电信网)传播和销售出去,而受众则可以通过多种终端(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数字收音机、ebook阅读器、PDA)进行选择和消费。报纸提供的新闻信息,完全可以用声音、文字、图形、影像等复合形式在相应的终端呈现,并能实现跨媒体、跨时空传播,受众可以随时通过相应的终端在电子信息覆盖的地方接收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这样,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平面的、在线的、移动的等多形态多样化的媒介产品能全面、交叉覆盖消费群体,形成众多赢利点。

数字报业所售卖的不仅是内容信息和受众资源,还包括无线增值服务、在线服务、信息管理、策划活动等,要向数据库营销、会展业、创意产业等业态延伸,拉长价值链,走传媒产业向信息产业迈进的转型之路。以网站平台为例,其收入结构包括:网络广告、互动短信收入、在线游戏收入、电子商务收入、搜索引擎收入等。数字报业要充分利用新介质特点,在实现平面广告、网络广告、无线广告有机结合的同时,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开辟多种赢利模式。

数字报业通过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和多级多次发布,摊低新闻信息生产成本,通过电子发行、在线发行,降低印刷和发行成本。再次或多次利用报业特有的新闻信息开辟其他新的数字化赢利模式和赢利渠道,为报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让一次采访获得的新闻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服务获得多次销售机会,使传统报纸内容的两次销售(报纸发行销售和广告销售)变为多次销售或N次销售。

数据库营销是数字报业的优势。数据库包括把报业的历史信息资源集成数据库,形成数字资产进行管理和开发利用,也包括建设在线数据库。数据库是未来极具竞争力的新媒体,能提供新的信息产品,左右人们的信息方式。《日本经济新闻》设有庞大的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全面监控分析日本经济运行数据,发布日经指数。英国路透社约有40多万个终端和5万多个客户,在中国提供财经资讯系统、交易平台、外汇交易管理系统、市场数据库、自动交易系统等5类产品。数据库成为路透集团最主要的赢利模式。上海文广传媒也建立了数据库,发布第一财经指数。报业集团完全有可能在所在区域市场实现数据库的增值利用,获得新的赢利能力。然而,国内绝大多数报社都没有进行数据库营销。

手机是一个移动终端平台,近年来手机报发展迅速。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率先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报纸内容经过重新编辑成为适合手机媒体的新闻形式,通过彩信形式发送到读者手机上。这是国内第一次以全新的形式进行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有益尝试。其后,有《浙江手机报》《南方手机报》《华西手机报·声讯版》《江西手机报》《辽宁手机报》《上海手机报》等出现。这些手机报大都以彩信和WAP两种版本的形式为手机客户服务。2006年2月24日,《人民日报》所属人民网推出全国首家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新闻网——“两会”无线新闻网。该网开通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300多万用户访问了该无线新闻网,注册用户超过10万,总页面访问量超过1500万,强国论坛信息接收量超过15万条。2006年6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开展试用电子报i-paper的实验,该产品具有无线、互动、能存储、内容即时更新、仿真阅读、电子纸显示的特点,可读性与传统报纸相似,利用环境光阅读,阅读时不需要电池。i-paper定位为高端公务及商务人群,赢利模式为向高端人群定向发送广告,整合其他报刊内容资源,收取通路费用。从现有的投入产出来看,它已经开始赢利。日本是手机媒体起步最早的国家,同时也是手机媒体应用最发达的国家。日本手机用户主要采用I-mode的方式上线浏览,只要开机就在线上,在线浏览按数据流量计费,费用十分低廉。I-mode技术使手机成为网络阅读终端,成为新闻、广告、无线增值服务的载体。日本各大报社纷纷通过手机媒体传送新闻。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丰富的服务内容和良性循环的经营模式(移动通信公司与报社利润分成),使日本报业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获得了初步成功。

网上收费报纸是一种新的赢利模式。《纽约时报》的网络版就有收费服务。在《纽约时报》的网络版上,除了可以阅读母报的全部内容外,还可以看到每10分钟刷新一次的“即时新闻”。另外,《纽约时报》的博客和RSS(简易信息聚合系统)也为报社带来新的商机,目前,已有5%的美国网民通过RSS阅读在线新闻。《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由于在深度开发和增值服务上下足了工夫,吸引了大批网民付费在线阅读。据2004年第四季度的统计数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在全球已拥有超过73万名付费订阅户,是全球付费用户最多的网上收费报纸。另据美国尼尔森网络评估公司调查,2006年浏览美国报纸网站的网民几乎比一年前增加了30%。2006年上半年,浏览美国报纸网站的网民平均每月超过5550万人。而2005年同期,这一数字约为4240万人。

报业还可以积极进入特色资讯服务领域。特色资讯服务是在创设信息受用客户数据反馈平台,开发传播领域的差异化市场的基础上,依据客户类型量身定做的资讯服务类型。这种类型的服务可以通过手机或网络作为传输平台,依据客户类型对报纸新闻进行深度挖掘,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形式,为特定类型的客户提供服务。新加坡英文报集团2007年推出的英文数字新产品SPOMP取得了初步成功。SPOMP是一种以互动新平台为规划理念的新媒体,主要把平面媒体的影响力而不是平面媒体的内容扩大到互联网上,靠声像文字的互动,拉近年轻读者与报纸的距离。SPOMP与传统数字电子报最大的不同,是积极引入“公民记者”的直接互动和参与,对传统编辑部运作形态进行改造。这些“公民记者”是数码一族的年轻人,他们的进入加强了新闻的来源速度和广度。

分类广告服务一直是传统报纸的强项,可以将这一优势延伸到网络平台上。创设信息受用客户数据反馈平台,依据客户类型推出特色广告服务,其特点在于通过手机、网络发布到客户面前的广告都是与客户身份、职业、年龄密切相关的广告,而不像目前随意滥发的广告。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能被相当比例的客户接受。例如日本的I-mode手机邮件广告就曾达到24.3%的高点击率。

第二,从以读者为中心到以消费者为中心。

传统报纸习惯称呼受众为读者,把读者作为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在数字新媒体中,读者的互动和参与大大增强,表现在商业模式上,就是将读者视为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消费者为中心,这是一个重要的服务思想转变。要加大对消费者数据系统的投入,全面掌握消费者信息,建立与本地消费者的紧密联系,让消费者充分了解报纸的竞争优势。对于本地消费者的认知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也非常具有价值,因为报纸可以在这样的认知过程中,不断调整跨媒体平台,使报纸为广告客户订制产品,精确有效的服务,积极建立与读者、社区更加紧密的联系,促进对报纸品牌的认同。

与“读者为中心”相对应的是“以产品为中心”,这是传统的营销模式。与“消费者为中心”相对应的是“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的需求和欲望,关注用户的支付成本和购买的便利性,与用户建立品牌关系,为其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和整合营销。从传统营销到整合营销,强调建立与消费者的紧密联系,以用户为中心,全面整合资源。建立全面丰富的消费者数据信息系统,让广告客户能选择其所需要的合适的媒体平台,选择跨媒体的组合“套餐”服务,并为广告主提供精确考量广告效果的数据支持,提高广告投放效率,验证广告主的投入回报。

在数字化时代,报纸的主要角色就是数字内容生产者和提供者,其生产的是新闻信息内容,同时,在数字化时代,报业还可以实现交流互动,让消费者也参与到新闻的生产与制作中来。报业可以从仅仅提供信息和信息发布平台,向同时介入交易过程、提供交易平台转变,提高服务的附加值。消费者不仅介入信息发布的过程,而且介入交易过程。报业也需要介入交易过程,产生新的赢利模式。要对用户资源进行动态管理、科学分析和高效开发。在用户和广告商之间建立平坦化的交易流程,提高交易效率。建立在线付费、手机付费等多种准确科学的计费模式,发挥数字报业的渠道优势、平台优势。

以互联网为平台,重新构建分类广告模式。互联网和社区媒体已成为分类广告最主要的投放平台,分类广告网具有存储量大、搜索便捷、发布及时和可在线交易等优势,对于广告客户和消费者双方都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