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超越非洲范式: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
19702100000042

第42章 后记

我素来相信:个人从一“落草”开始就被社会“绑架”,为社会潮流所挟裹;置身其间,只有不断自我救赎,方能不被社会“撕票”,作为人存立于这个社会。对于命运多舛的非洲,置身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非洲,又何尝不需自我救赎,方能不被世界史拒之于门外,有自己的动作呢?

本书写作的过程是我重新认知非洲的过程,非洲以她的深邃历史、璀璨文化、深重苦难、多舛命运,拷问我曾漠视过她的灵魂,让我投以敬畏而笃定的目光,重新审视她传承的千载文明,延续未来的人性之美。

较完成其他论文而言,本书的写作是我学术旅途上一个深深的足迹。尽管苏轼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我却没有飞鸿那么洒脱,心里揣着惶恐和忐忑。因为本书得以撰写出版,还受益于诸多良师益友的提携和关爱,得益于不少前贤方家关于非洲研究的资料和观点,其中包括不少电子书籍,由于征引减简,摘录仓促,未能各自标明。因此,若本书侥幸有零星思想火花的闪烁,那也是因为我立足于前人的研究和洞见。

无以免俗,却发之于心。我要向我的导师、原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刘继南教授表示诚挚的谢意,她像母亲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注我的学业和工作,没有她对我的厚爱、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读书学习期间的任务几乎是我不能承受之重。她平素布置给我的科研任务、化零为整的论文写作方式、“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指导方法,将使我受益终身。而导师在为人、治学、执事上独树一帜之作风及建树,令我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之感喟。因病辞世的原中国传媒大学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刘洪潮教授,对当今国际时事、国际新闻研究有独到精辟之判断,就本书选题、框架搭建、资料搜集等方面,我曾三次叩门请教于他。刘教授知无不言,悉心点拨,纵有身体不适,亦不辞其烦。他对学生之爱,担当责任之心,是我学习的楷模。

原国际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卫星教授博学多识,长于哲理思辨;欧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刘昶教授颇有绅士之风,熟稔欧洲传媒研究。两位老师在学术规范、治学方法上给我诸多启迪。广告学院副院长张树庭教授、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雷跃捷教授、党报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武录教授,以及赵雪波博士、段鹏博士、张毓强博士等老师,为本书选题确定、框架搭建和最后完善提供了热忱的帮助。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还向新华社原驻非洲高级记者欧玉成、新华社现驻非洲记者张崇防、西亚非洲研究所张宏明研究员等请教过相关非洲问题。

感谢我大学时代的老师莫雍中先生,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才子,他在特殊时代到江西宜春市支教并毅然决然地留下,其为人治学之风范令我景仰。我没能在课堂上聆听他说“红楼”论“西厢”,却能有幸在先生退休后经常拜访他,接受他耳提面命之教诲。先生宅心仁厚,知我家境贫寒,屡屡倾力相助,我走到哪,他对我的关怀就播撒到哪。先生之爱,厚地高天。

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默默承担诸多本该是我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让我能够潜沉学术和工作,心无旁骛。长眠于九泉之下的父亲,冥冥中以他在天之灵佑护着我,而我已经七年没有在他的坟前插上芬芳的野花了。寒食来临,烟柳低垂,江南又绿。借东风以凭吊、用此书以告慰养我疼我,而我却未来得及赡养的父亲。

最后,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蔡翔先生、总编辑闵惠泉先生对本书出版的支持,感谢编辑欧丽娜和罗刚对本书编辑付出的辛勤努力。

作者谨识

二〇〇九年四月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