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创意南广
19703000000048

第48章 忠诚 为善 勤快 高效(1)

——做一名称职的南广学院院办主任

赵雪波 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 南广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简称南广学院或南广。据说是校本部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位老师给起的名。当年成立时为了校名很是讨论过一段时间。记得我在中国传媒大学(当时称“北京广播学院”)时也为此投票选择过。2004年9月16日,南广学院正式在南京市江宁区高级中学举行首届学生开学典礼,标志着这所富有特色的独立学院的诞生。在学院成立前后那段时间,中国传媒大学的各级领导和教职工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由于学院是初创,人员紧张,校本部很多人被派到南广学院来担任“领导”或教师。看到刘继南院长为了南广学院的筹建呕心沥血,我无数次地产生去南广参加建设的冲动。无奈当时我正在职读博,其间还出国游学,以至于无法成行。

我是1998年研究生毕业以后留校的。留校以后一直担任刘继南院长的学术助理。刘院长在工作、生活上都给了我极大的关心和帮助。现在看到她老人家创建南广需要人手,我责无旁贷。这样的机会终于在2006年来到了。2005年12月我顺利地通过了博士论文的答辩,这意味着我在事业上有了一个阶段性的结尾,可以抽出身来做一点自己原本计划要做的学术以外的事了。南下南广是我当时最大的愿望。在我的再三请缨下,我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书生“管家”

我原来在校本部时曾经干过办公室主任一职,但是到南广学院担任院长办公室主任才知道,同是办公室主任,性质大不相同,担子的轻重也不同。来了南广才知道什么叫行政工作,也认识到自己这一介书生所具备的一点能力和一所大学的院办主任要求的能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行政工作得有行政工作的规矩,容不得书生气。

2006年10月10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第7次董事会会议决定将秘书处更名为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我的头衔由秘书长改为主任。除此之外,还将宣传部设在“两办”,这意味着我不仅是两办主任,而且还是宣传部长。

一套人马几块牌子消除了机构的臃肿,但是却不能回避一所大学所应该展开的所有业务。学院初创阶段,有些部门没有设置,但是相关的工作还得开展。2007年3月8日,按照刘继南院长的指示,学院决定召开一次庆祝三八妇女节座谈会。学院没有妇联,只好由我主持这次座谈会。主持的水平先不说,会后,男妇联主任却诞生了。这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我没有为这个“头衔”不好意思,只觉得自己又多了一项使命。

学院没有外事处,但是国际交流一直不断。刘继南院长特别重视学院的国际交流活动。在担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的十几年里,她一直致力于中国传媒大学走向世界的事业,使中国传媒大学最终成为一所国际知名的大学。创办南广学院后,她一如既往地重视学院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2006年8月,第三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结束后,刘院长把参会的女校长们以及各国媒体的友人们一起请到了南广学院。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60多位国际友人莅临南广,这在南广短短的三年历史上还是首举。这么大型的活动的接待、组织等工作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我们院办(时为秘书处)的肩上。

从那以后,学院的国际交流活动日益增多,院办也多了一项职能:外事工作。我在现有头衔之外,也就多了一个无形的头衔:外事办主任。

2007年年底学院成立了工会,我又兼任工会副主席。工会成立后教职工们对它给予了极大的希望,工会工作不得不全力推进,工作的压力也无形中加大了。

学院有一份校报叫《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报》,最早是新闻系创办的,报纸创办后基本是新闻系的系报。2006年我到南广不久,学院领导决定整合校报,把《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报》办成校报,并指定由我这个宣传部长担任总编。2007年8月,龙小农调任院办副主任并兼任新闻中心主任,学院的四大媒体有了专任领导。这之后,我在校报实际上是挂了一个虚名,具体的工作还是小农和其他师生编辑记者们在负责。这期间我曾经提倡我们的校报要强化“政治家办报”、“专家办报”的理念。也许对于一份校报而言,这样的口号式要求过于脱离实际了吧,但是总体思路还是明确的,那就是编辑记者要有政治素质,要有专业素质。

这么多的头衔,这么多的职责,需要我具备游刃有余的行政工作能力。但实际上,由于以前没有真正地理解行政工作的特点和规范要求,由于对行政工作的不熟悉和“书生气”,平常工作中还是表现出很大的不足,甚至闹了很多笑话。

有的院领导经常喜欢调笑我和我的副职:我们的办公室主任都是博士,是搞学问的。确实,我们在行政方面的表现远不如在学术上得心应手,以至于在很多专业行政干部的眼里,我们太书生了。

2007年三八妇女节座谈会是我头一次主持院一级的会议,不免紧张,更不知道如何主持会议。会前把开场白翻来覆去地思考过多次,效果证明还不错。但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要准备会后的总结词。结果,等到座谈结束,会议该收场时我却懵了,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该如何装模作样地讲几句客套话。老太太(指刘院长)正走到门口准备去处理事,却听到我说:今天的会就到此结束。转过头来就问:会就这样结束了能这么结束吗参加座谈会的人们都乐了,我也尴尬地挤出笑脸。

类似的“不懂行政工作”的情况还很多。好在还有一些中层干部也经常有类似的表现,与我为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才让我的缺点不再显得严重。一个部门负责人就闹过一个更大的笑话。他也是博士,刚从校门出来,就来到南广担任行政职务。某次行政例会上他通报情况,末了,他说:我汇报完了,看看院领导们还有没有要补充的。话音一落,满屋子的人哄堂大笑,有的差点笑得背过气去。

“不管部长”

既然说办公室主任是“大管家”,那就是说办公室主任什么都得管。教学的、行政的,领导的、群众的,教师的、学生的,校内的、校外的。凡是和学校有关的,很多事情都会找到院办主任的门上来。

有的领导曾对我说:你是不管部长。意思是说,没人管的事都要你来管。我觉得这个词有意思,专门查了一遍“不管部长”的定义。在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内阁中,专门设立一个不专管某一部事务的部长级官员,称为“不管部大臣”或“不管部长”,出席内阁会议,参与政府决策,承办内阁会议或政府首脑交办的特殊重要事务。很显然,那位领导对不管部长的理解有误差。但是“没人管的事都要你来管”这意思一点没错。

为了统筹协调各个方面的工作,除了挂牌的单位之外,学院还成立了很多委员会和工作领导小组,作为院办主任,我几乎被列为每一个院级委员会和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我大概统计了一下,我本人在其中榜上有名的常设委员会或工作领导小组有:财经工作委员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绿化工作指导委员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教学检查领导小组等。实际上,如果按照这样一种思维逻辑,学院每个方面的工作都要设立委员会或工作领导小组的话,南广学院现在还需设立外事委员会、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体育工作委员会、政治思想宣传领导小组等。届时,估计我还会“当仁不让”。

除了这些常设的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之外,学院还有很多临时性的委员会和领导小组,比如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一度的)绿化双月大行动工作小组、创建节约型校园领导小组、院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等。总而言之,院内各方、各部门成立什么委员会或工作领导小组总喜欢把我吸纳进来,大概是考虑到我是院办主任,做协调工作更方便一些吧。

除了行政系列之外,我还担任着机关党总支的委员和院办联合党支部的书记,经常按时参加和召开党会。2009年3月开始,作为第二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单位,学院学习实践活动全面启动。院党委专门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任命我担任办公室主任。幸好院党委领导果断决策,亲自指导,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专门的办公室队伍,负责学习实践活动期间的一切文书、信息等工作,否则我真不知道如何完成这么一次重大的政治任务。

除了挂牌的和不挂牌的头衔下的责任之外,学院还有很多数不清的事务也会交给我来处理,当然有的时候可能是“多管闲事”。过去有个系的年轻教工向我反映系主任对人苛刻,令其没有容身之处。我听了以后很为其着急。找个机会就劝该系主任要善待下级云云。后来听说他们关系不再那么紧张,年轻老师也得到了发展的机会。这样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事好像我还办过几次,大概人家都不是很高兴接受我这么爱管闲事,只是碍于情面,没有对我当面发作罢了。但我自己觉得做人要正派,要有正义感,遇到该出面干预的事还是要干预。正所谓“权为民所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