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19703500000012

第12章 传媒业资本运营的探索和实践(2)

(二)四个结合

资本运营,作为企业一项复杂的经营活动,它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和企业产业链的各环节密切相关;它也不是资本的简单叠加和盲目扩张,而是以实现企业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经营方式。因此,在企业资本运营的实际操作中,应做到四个结合:

1.资本运营要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机结合。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所特有的、难以被拷贝的特色。资本运营只是企业以资本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实现其资本有效增值的运营手段之一,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确立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手段是形式,目的是内容,形式要服从或服务于内容。因此,资本运营应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战略和策略。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企业规模扩大和效益提高同步运行。

2.资本运营的外部规模经济要与企业内部完善管理有机结合。有些企业规模扩张较快,但管理水平却没有同步提高,内部决策、执行、监督体系交叉错位,不但没有形成合力,反而产生“内耗”现象。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按照公司法要求规范运作,明确并保证决策、执行、监督三者之间形成各自独立、权责明确、互相制约的关系。现在大家都在谈资产重组,却很少有人谈“管理重组”。而实际上,只有通过管理重组,资产重组才能显示其价值。

3.资本运营的品牌优势与企业经济实力有机结合。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资本运营中,可以经过资产评估成为企业的一个标识,在市场上获得无形影响力,又可以作为一种资本入股,从而减少企业现金等有形资本的流出。企业在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应通过各种方式扩张企业规模,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品牌,以品牌争夺市场,实现小投入高收益。而一旦拥有知名的品牌后要善于运营品牌无形资产,提升企业经济实力,实现品牌优势和经济实力的双向良性循环。

4.资本运营的增值收益与实现低成本扩张有机结合。资本运营的目的是实现资本增值,在这一过程中,采用并购重组等多种手段扩大经营规模,追求多元化经营。但多元化经营也存在极大的风险。如果盲目多元化,不顾投入成本,不顾长远利益,为资本运营而资本运营,也许一时获得了增值收益,但从长期趋势分析,未必有益。因此,在考虑资本运营增值收益的同时要精确计算和比较投入产出比,最大限度地节约单位产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从优质、低耗、效能中,寻求效益的最大化。

五、资本运营战略

战略,是企业为谋求长期发展,通过对外部市场和内部资源的分析研究,制定的关于企业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计划的长远的、系统的、全局性的蓝图。企业战略可分为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和智能战略三个层次。资本运营战略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和目标要求,对企业可支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总体战略。

资本运营战略是以资本运营理论为指导制定的企业战略。因此,资本运营战略具有内外结合、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

内外结合就是资本运营战略要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交易相统一。内部管理战略主要是依靠企业自己的技术、资金力量,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包括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调整组织结构,提高管理能力等,维持并发展企业竞争优势。外部交易战略是资本扩张战略,通过吸纳外部资源,包括组建合营企业、吸收外来资本、战略联盟、长期融资、兼并收购等,推动企业多维扩展。

开放性是指在制定资本运营战略时,不仅考虑到内部资源还要考虑到外部资源,不仅考虑到局部利益,还要考虑到全局利益,不仅眼睛向内挖掘内部潜力,更要开阔视野面向外部,通过兼并、收购等途径,实现资源扩张。

灵活性是指制定资本运营战略首先要结合企业自身状况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其次是随着企业发展进入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战略,三是及时分析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修正战略,以保证战略的正确性。

制定资本运营战略是资本运营管理的基础和首要环节,也是企业从事资本运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但制定什么样的资本运营战略,企业要灵活务实,因势而变。根据企业的成长周期,主要有以下三种资本运营战略:

1.成熟型资本运营战略。成熟型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突出,管理水平较高,规模经济效益明显。对于这一类企业,资本运营战略可选择股票上市、买壳与用壳、控股扩张、收购兼并、跨国投资经营、用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进行资本扩张等方式或资产重组方式组合实施资本运营,扩大生产规模,分散经营风险。还可以选择资本联盟方式,通过资本联盟,可以使企业的资源包括资本等形成相互依赖和互补,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双方的利润,共担风险,共享资源。

2.成长型资本运营战略。成长型企业其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有一定的技术实力,有一定的品牌优势,所存在的弱势在于规模小、资本缺、实力弱。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应采用参股联合、利用外资嫁接改造、产权置换、无形资产资本化等方式,把企业规模做大,实力增强。实施成长型资本运营战略,其优点在于能避免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所需要的巨大资金、激烈的竞争和经营风险,缩短新产品开发和占领新市场的时间。但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在市场上的差异优势由于竞争对手的模仿或行业的变化而减弱或消失时,成长型资本运营战略会遇到一些问题,甚至陷入困境。

3.紧缩型资本运营战略。当企业的经营状况、资源条件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难以为企业带来满意的收益时,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时,企业常常采取紧缩型战略。通常,企业只是短期内实行这一战略,以便渡过危机。紧缩型资本运营战略的实现路径有:

资产重组。通过资产的重组,调整资本结构,将资本从劣势的资源配置中抽出,重新配置资本,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资产重组的对象或者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或者是一种产品、一类产业,通过资产重组,可以削减支出,改善资金流向。对债务负担重但仍有潜力的可以进行债务重组,对无潜力且债务较重的可实施资产剥离,剔除不良资产。

战略转向。对于扭亏无望、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可选择拍卖出售、折价变现、破产重组等战略转向甚至清算的方式。清算是在其他所有战略全部失败,最后采用的资本运营战略。

对于许多大型企业,实施资本运营战略并不局限于单一战略,而是结合企业类型、发展状况、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态势,几种战略组合运用。或者是同时组合,或者是顺序组合,依据不同的条件和情况而定。

资本运营战略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制定资本运营战略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一是资本集中,即凭借自己的优势,聚集资本,并将获取的资本最有效地利用,提高资本运营的规模和效益;二是资本分散,即采取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内部分立等方式,实行资本的空间转换方式,以激活呆滞资本。在现实的资本运作中,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条件,探索其他形式的组合,从而形成多姿多彩的资本运营战略。

六、资本运营的条件和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运营是企业重大的战略决策,资本出资者是资本运营主体,是利益主体和决策主体的统一。明晰产权边界,塑造资本运营主体,是实施资本运营的前提条件。资本市场是资本运营的载体和平台,是企业筹集资本和进行投资的场所,完善的资本市场是资本运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产权,即“财产权利”,是财产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市场中的一切交易,实质都是财产权利的交易。企业要有明确的产权,谁投资谁得益谁承担风险,一切都有清晰的责权利界定。如果产权边界不清,就会引发谁是财产的拥有者,谁能使用财产,谁享受财产的收益,谁有权利处分财产等多方面问题,这些问题没有清晰答案,产权交易将很难有效进行。产权清晰对产权主体能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如果产权不清将会影响到经营管理者对其管理对象的重视程度和忠诚度,进而影响到企业资本运营的最终效果。

资本是需要流动的,产权是可以交易的,资本和产权只有通过资本市场才能实现转移和流动,而且资本的价值只有在市场上才会真实展现。没有充分发展的资本市场,资本的流动会受阻,资本的真实价值难以形成,产权的边界就会被扭曲,产权主体的权利便无法实现。一个结构完善、竞争有序、规范严密的资本市场,可以促进资本运营的顺利进行,可以发挥市场对资本的配套功能,资本市场的不发育和不完善,将是资本运营的制约因素。

国际大企业的成长史告诉我们,企业高速成长的奥秘在于资本运营。如果单纯依靠生产经营,企业只能按照常规速度发展。如果进行资本运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机结合,企业资产就可以呈现几何级增长。资本运营是迅速扩大企业规模的捷径,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丁·斯蒂格勒曾经说过的那样:“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发展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依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现象。”

资本运营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企业规模扩张上,还表现在企业市场进入、市场停留与市场退出上。就企业的整个成长流程看,企业总是处在“市场进入-市场停留-市场退出”的不断循环中,而从资本运营的意义上看,也就是“资本流入-资本停留-资本退出”的过程。无论是“进入”、“停留”还是“退出”,都是企业以其所拥有的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资源,受到利益诱导,在不同市场、不同地域或不同行业之间的转移。在进入-停留-退出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运营将其全部或部分资产适时地投入或撤离,将闲置的资源转化为更具活力、更具增值性的资源,将沉淀的、物化的资产转为营利性的资源。资本进入、资本停留和资本退出良性循环交替运行,保证了企业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一些现象: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一旦形成存量,就会凝固呆滞,难以流动和重组;用于投资的货币资本可以较自由地购买到新生产的投资品,却难以对固定资产存量进行重新调整;由需求结构变化引起的生产结构变动只能通过追加投资来实现,而难以依靠企业间原有固定、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来满足;一些企业投资失败、负债累累但由于没有相应的退出机制也只能在政策的“保护”下维持经营。其结果导致产业结构失衡,资源配置不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长后的必然要求,显然,用过去的仅仅依赖增加投资、增量调整的方式来解决代价很高,难度很大,甚至增量又变成新的存量。只有资产存量和投资增量联动,在用好投资增量的同时盘活资产存量,实现流动和重组,才是一条成本低、效益好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捷径。资本运营的流动性、市场性和开放性决定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盘活存量资产可以借助产权流动和资产重组、借助资本运营来实现。从社会资源的配置角度考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也是社会资源在不同级次产业之间的调整和转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没落产业的衰败、新兴产业的成长并行不悖,促成产业结构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移和过渡,都是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微观主体——企业通过持续不断的资本运营来完成的。

资本运营是通过投融资、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等手段,对资本实行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资本赢利最大化的经营活动,是区别于传统的生产经营、增值方式的现代经营手段,其增值性、流动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资本运营是一个持续进行资本吞吐、资源配置和结构聚合与裂变的运动,资本运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运营方式展现了资本运营的巨大内涵和发展空间,而资本运营的原则和资本运营战略则是资本运营微观主体的决策依据。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以及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资本运营在企业规模扩张、盘活存量资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作用越来越强,但资本运营也不是无条件的,明晰的产权边界和完善的资本市场决定着资本运营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总之,资本运营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是现代企业经营走向集约化、集团化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