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19704500000014

第14章 访谈类主持人的语言逻辑(1)

4.1访谈类节目的语言互动

用他人的“频道”和他人沟通“沟通”这个词,意义很简单,就是使双方联通。在人际关系中,它是一种诉求与解读,在主持人节目中,它更是一种关注与疏导。窦文涛在主持《明星三人行》时与李亚鹏、张漫交谈,一开头就说:“我要是李亚鹏就好了,就可以把我心中的梦说出来。”是的,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部开启的门,谁也不能代替别人来开启这扇门。因此,面对面、零距离的谈话式的沟通和交流,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是一种直击底线的挑战。

谈话节目是一种群体沟通、群体交流,是两个以上“生命空间的对话”。在谈话中,每个人的思维、话语、表情、体态等等,都会成为交流的元素介入其中,每个人都是对方的一面镜子,你在想什么,你想说什么,相互间能否读懂、是否认同,都会被反射与印证。由于各人的生存环境、社会背景、文化内涵的不同,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感受和反馈讯息的“频道”。假如主持人发出的讯息与对方的“频道”相岔,那谈话就会背道而驰;假如与之平行了,那么谈话就会比较顺畅和谐;假如双方能够重合,那说者与听者就会心领神会、水乳交融了。因此,在谈话时,这个“频道”是否畅通,决定着谈话的质量和层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会用他人的“频道”与他人沟通,主持人发出的讯息才能顺利地输入—解读—回应—激活,谈话者之间才能相互观照和映现。

1.伴随——进入对方的“频道”

在中文里有一个意味深长的词,叫做“寒暄”。朋友见面或求人办事的时候,总要先寒暄一番,说说天气,聊聊衣食住行,然后再进入正题。据说现在网络交流中还可以制作配置“寒暄启动盘”,作为“伙伴策略”的一种。这其实就是打通对方的“频道”,寻找交流的感觉。那么,当一群互相陌生,或者不常见面的人,从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地方聚集到我们的演播室,坐在耀眼的灯光下,对着神秘的摄像机镜头时,他的注意力不可能立刻集中到话题上,这时候在他的“频道”中显示的是他对环境的反应:他的座位是否舒适,周围是些什么人,台上怎么样,等等,他的脸上写满了紧张与不适……此时,如果立即进入话题,交流随时会短路。

这个头怎么开?《实话实说》用了热场的方式。节目组不告诉你几点钟开始,只是说几点进场。当观众呈扇形坐定,灯光打开,嘉宾上场,主持人拿起了话筒,先给你鞠躬,拿自己开涮,然后介绍嘉宾、小乐队,又随意地扯到摄像师、灯光师,其间观众被逗笑多次,不知不觉中已进入正题,不知不觉间摄像机已开始转动起来。节目什么时候开始的,观众和嘉宾谁也不知道,甚至有一次,一位大娘拉拉主持人的衣角,指着手表说,快点开始,我们还要赶着回去呢,实际上当时已经录了四十多分钟,都快结束了。可以肯定,这场节目决不是按预定时间倒计时开始的。表面上看,它是由主持人控制,但实际上,还是取决于现场的氛围,取决于嘉宾、观众的“频道”是否打开。

交流是需要双方调动全部的知觉细胞才能实现的,好的引导者必定是好的跟随者。当观众或嘉宾的状态与话题有一定距离的时候,我们的主持人就必须迎过去,进入对方的“频道”,陪他“走”一段,同时还要不断地测量他的“温度”,观察他的反应。只有双方进入同一“频道”,感觉上互相适应了,共知部分形成了信息场,能够平等交流的时候,你发出的讯息才会被对方注意,才能进行有效的交谈。

2.契合——传递与回应

有一档以住宅小区的生态与物业管理为话题的电视谈话节目《亲水人居》,请了一个房地产商、一个建筑设计师、一个来自香港的物业管理专家以及业主代表做嘉宾。主持人问物业管理专家,“如何搞好你这个小区的物业管理?”专家回答,“在香港啊,就看你地扫得怎么样,你地都扫不干净,还谈什么物业管理?还有那个楼梯扶手,我们都是要用戴了白手套的手上去抹的。”这个回答令现场的观众都很愕然:扫地和擦楼梯扶手就是物业管理了?其实嘉宾讲的是香港物业管理的精细程度,与我们目前的物管现状和要求显然是有距离的。在这里谈话链就出现了裂痕,一个是香港的物管,一个是要问大陆怎么管,交流线就岔过去了,不平行了,更谈不上契合。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主持人在提问的时候没有注意对方的身份和社会背景等特点,使用了自己的“频道”与对方沟通,缺乏必要的铺垫和过渡。

讯息传送的意义在于回应而不在于内容。而要得到准确的回应,就得从对方的角度观察,识别他人的感觉,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一位年轻姑娘和一个小伙子待在一间屋子里,假如姑娘说,“这屋里太热了”,其实是暗示小伙子:我们出去走走吧。如果小伙子站起来去开窗或者开电扇那就错了。关键还是要寻求一致性。彼此的生命空间越是重合,意义的沟通就越是快捷,所引发的回应越是深长。

许戈辉在《名人面对面》中采访澳门赌王何鸿燊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许:赌博更多是靠运气,但你认为一个人是不该靠运气的。

何:赌博是一种游戏,赌场是永远的赢家,所以我劝告赌友别去赌博。……就算你运气好赢了一两次,最后还是你输……

许:十个或二十个人中总有一个幸运儿吧?所以他们希望自己是那个幸运儿。这是你给热衷于赌博的年轻人的忠告?

何:对,不要赌博,除非你能够把它当做一种能负担起来的娱乐……

许:那么你相信……

何:没有办法赢的……

许:那么你就不相信人生不是赌博了?

何:请相信我,人生绝不是赌博。还有,广东人相信五件事,“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完全是一派胡言,千万别信。……五个里面,我只相信最后一个。第五个是真的,要受教育。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人生不能靠赌博。但起初主持人和被采访者一个讲赌人生,一个讲赌钱,两个回合以后主持人顺着何的话“没有办法赢(钱)的”反问,“那么你就不相信人生不是赌博了?”言下之意:输了钱不就是输了人生吗?接下来何作出了正确的回应,终于把主题点出来了,话意和语境都达到了真正的一致。

3.激活——扩展重合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密码,面对谈话对象,你再怎么学富五车、舌灿莲花,他可能都是岿然不动,让你无法破解这个密码。只有把真诚与关爱注入他的心中,才能使他敞开心扉。因此,关键是要找准对方的“频道”,知道他在想什么,他的思维在哪个位置上。既不能超前,更不能替代它。

有一个关于“家有琴童”的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当着家长的面问一个小琴童,“有没有练琴感到特别烦的时候?”小孩说,“还好的。”主持人觉得没有到位,又问,“我听说有一次你练琴练烦了,冲你妈妈发火是不是?”孩子勉强答:“是的。”——虽然预期的内容出来了,但效果并不好。后来主持人在问另一个孩子的时候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换了一种方式:“……你妈妈在对面,那么远,听不见的,你小声告诉我,如果你在家里不肯练琴,你妈妈打你,你怎么办?”“我会打‘110’。”——虽然幼稚,却是真话。因为主持人的话印证了他的想法,消除了他的担忧,他才敢说出来。这样一来便把场上的气氛和话题的深度都推进了一步。

有一位名人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这里的“暖”就是一种感动,这种感动能撑起共同的生命空间,直触生命的本质。

在电台直播谈话节目《今夜不寂寞》中,一位被丈夫冷落的少妇打开煤气灶准备自杀,临终前与主持人通话,主持人再三相劝,并为此延长了节目时间,但还是未能奏效。于是主持人说:“谢谢你如此信任我,告诉了我这么多你的经历,我就得为你负责,可你还是要自杀,岂不是让我也担负责任吗?”对方不吭声,主持人又接着说:“既然你还爱你丈夫,你这一死不是彻底失去他了吗?再好好想想,明天早晨八点,我在台里等你,我们见面再谈。”第二天,少妇如期而至。一段时间以后,一个对生活绝望的人又重新找回了欢笑与成功。

在谈话节目中用他人的“频道”与他人沟通,并不是盲从、附和与失重,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包容和驾驭。在沟通过程中,主持人要守住自己的底线,除了提高内涵与素养以外,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筑自己的定力。

首先,要有群体意识。如果把谈话节目比作一首交响曲,那每一位嘉宾和观众都是其中的一个音符,同时每一个人也都扮演着接受与解读的双重角色。由于很久以来一直都比较强调主持人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强调自我意识和以“我”为中心,主持人潜意识里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观众和嘉宾当做道具,“最好大家能跟着我的指挥棒转,叫你讲就讲,叫你停就停,”致使节目生硬和机械。群体意识的根基是要有谦恭的心态,要能够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以别人为中心。谦恭是一种自信,是自知、自重和大气,也是一种品位。谦恭能使他人感到自己的重要,使他人放松、自在,并能感受到获得支持和鼓励的愉悦,从而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老子说,“善用人者为之下”,意思是说,善于驾驭别人的人,反而处在众人之下。我们很少看到崔永元在节目中发表什么高见,但他善解人意的烘托比任何夸夸其谈都更有分量。嘉宾的精彩也就是主持人的精彩,善于以别人为中心,把别人当做焦点,挖掘别人的精彩,才能琴瑟合鸣,满堂生辉。

其次,要具备人文精神。崔永元在他的书里说过,人文精神有两个境界,一种是真心诚意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是技巧的,就是你做也要做得像那么回事——当然这是在达不到第一种境界的前提下而言的。弗洛伊德则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手指都会透露其真实的内心,人的潜意识是隐藏不住的。不要忽视任何有人情味的细节和举动,或许那正是我们节目成功的关键。

韩国有一部电视剧,讲一个女主播为了找一个受迫害的女孩来做节目嘉宾,费尽周折,用尽手段,生怕人家不来。等到节目做完,把人家孤零零地扔在走廊上,以至于女孩找不到出去的门。女主播的妹妹质问她,“为什么连送也不送人家?”女主播说,“每天做节目,这么多人,哪顾得过来呀?”还说,“电视就是这样的呀!”这样做节目,做一次就会伤害一个甚至一批人。正面的一个例子是,一对夫妻被《实话实说》从大老远的地方请了来做嘉宾,结果到了场上紧张得说不成话。于是节目组先让他们安心看节目,然后买好机票送他们回去。那丈夫过意不去,非要自己出一半,但没有被接受。这样做既不强人所难,更非过河拆桥,而是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一场谈话就是一次心灵之旅。在节目中体现做人的理念,用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打动对方,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艺术人生》有一次与笑星黄宏对话,结尾处主持人借用黄宏曾提到过的“金字塔”来做比方,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祝福。他说,“这个金字塔由四级搭成,第一级是专业技能,第二级是知识结构,第三级是做人的真诚,这第四级就是身体。我们希望你站在这个金字塔的塔尖上!”黄宏很感动,含泪说:“非常好!”

体现人文精神不一定要你做很多,有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点笑意,都会在对方心里泛起涟漪。这种效果会映射并弥漫到整个现场,营造出一种平等交流的和谐氛围。

再次,要有求同的视角。有一个笑话,说一个英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俄国人共同欣赏一幅描绘伊甸园里亚当、夏娃的画。英国人说,“他们显然是英国人,她只有一个苹果,却递给他吃。”法国人说,“不,他们一起裸体吃水果,一定是法国人。”“他们是俄国人,”俄国人斩钉截铁地说,“他们没衣服穿,差不多没东西吃,却仍然以为自己在乐园里。”这说明,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就有不同的视角。求同就是培养共同的生命空间,形成和谐默契的语境,创造更多的重合性和同一性。

《东方之子》采访山东诸城市委书记陈光时,主持人问:“我还听说陈书记酒量特别大,有三斤的量,这么大酒量的人,是不是对人、对事也都有一个大的肚量?”由此引出被采访者谈自己的人生态度。《艺术人生》请栗原小卷做嘉宾的时候,主持人先从她的名字谈起,由她的父亲希望她成为一本小书,一个友谊、和平、欢乐的小小的卷册谈起,一下就抓住了人物的特点,整个谈话也就像卷轴一样舒展开来了。而《东方之子》在采访卫生部长陈敏章的时候,主持人这样设问:“有一点您还和以前一样——依然要开药方,但我想,今天要开的这张药方已经是一张大药方了,它比您以前开具体的药方要艰难得多了……”这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设置了一个谈话的小平台。

求同的视角,就是退后一步的视角,是别人的视角,是全景的视角。它是在不同中找出相同,然后再化解不同,以达到情理兼顾,撑起共同的生命空间。

谈话节目是一所沟通的学校,我们从中学到的,不仅是技巧,更是素养。与我们合作的每一位观众、嘉宾,都是我们的老师,因为从他们身上你可以知道自己的水准,这也是一种镜面效应吧!追随这种效应,我们的内涵与境界都会得到提升,我们的“技巧”会越来越少,素养会越来越高,我们的节目将更多地关注人性与情感。这样一来,我们的电视留住的,就不仅是观众飘忽不定的视线,更是带着深深认同与融合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