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消费力经济学
19748300000028

第28章 以人为本,发展消费力(2)

要发展哪些劳务消费,特别是智力性、发展性的劳务消费?文化、教育、旅游以及信息消费等,我们在以前有关章节中作过一些论述,这里只谈一下闲暇消费的问题。闲暇消费,是人们在闲暇时间进行的各种消费活动。闲暇时间,马克思称为“自由时间”,是“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为个人发展充分的生产力,因而也为社会发展充分的生产力创造广阔余地”的时间223。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中提出,娱乐和旅游业是第五次浪潮。娱乐、旅游都是闲暇消费的重要内容。有些西方学者提出: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闲暇时代,闲暇是“生活的艺术”,是“人的尊严所在”。我国也有人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闲暇生活方式”。闲暇消费,对人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说:“从整个社会来说,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的时间。”224我们要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不断提高闲暇消费质量,“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创造产生科学、艺术”。从世界发展的趋势来说,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将越来越多。前两年我在一本拙著中说:“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消费发展很快,内容更为丰富多彩。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旅游、健身以及其他各种文化艺术活动,都成为人们喜爱的闲暇消费的重要内容……这里的关键是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丰富人的文化知识,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素质”225。这就要扩大闲暇消费领域,特别是高层次的文化消费领域。我们现在的闲暇消费领域还不广,层次还不高。还要开拓一些高层次的文化娱乐场所和文化娱乐活动,如高雅音乐、高雅艺术的表演,高雅文艺作品的欣赏;发展一些内容丰富、文化含量高的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艺术馆、有特色的公园等。还可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闲暇消费活动,如琴棋书画、种花种草以及参观、访问、调研等。还可开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丰富闲暇消费的内容。特别要提高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从根本上提高闲暇消费质量。最近,由于闲暇时间增加,特别是节假日出外旅游或进行其他消费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因而“假日经济”一词经常出现在新闻媒体上,成为时髦的字眼。我们认为,从消费者来说,从保护消费者权益来说,不如说“假日消费”或说“闲暇消费”为好,以免某些人利用“经济”名义在节假日抬高商品和服务价格或变相提价,损害消费者利益。特别是“闲暇”一词,很符合当代消费的新潮,具有深远的意义,因而是可取的。闲暇消费发展了,消费领域扩大了,消费内容丰富了,有利于消费力的提高。

这里还牵涉到一个重要问题:要提高居民的实物和劳务消费,提高消费力,就必须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关于提高最终消费率、提高居民消费率从而提高居民收入的问题,我们在第三章已作过一些说明,不再赘述了。这里只想简略地说一下,如何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问题,因为这是我国当前实现以人为本的极其重要的问题。我国当前,低收入阶层主要在农村。直到2008年,农村居民在贫困标准(元/人)1196元以下的还有4007万人。按五等份分组的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低收入户为1500元,中低收入户为2935元226。可见,我国当前,农村居民收入很低的还为数不少。这就和以人为本的要求不相适应了。

我国农民收入水平还偏低,要千方百计逐步提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加速农业产业化,并与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结合起来。我国农业内部结构还很不合理,农业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有不少地区,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还很不发达,农产品品种还不多,质量还不高。要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发展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深加工。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中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强调:“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的报告中又强调:“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具体落实这些大政方针。我感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能吸收大量劳动力,而且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不仅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能大量增值、创收。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一般为农业产值的2-3倍,有的还高达5倍以上。我们现在,农产品加工还很滞后,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多,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真正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认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有特色的原料基地;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在调整农业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体系;根据各地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地培育主导产业,发展重点产品,并建立与当地农业资源相适应的加工体系;与此同时,建立龙头产业,带动产业化经营。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流通体系,搞活市场流通。农产品加工增值发展了,这就大大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消费力,大大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崇高目的。

总之,城乡经济发展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了,消费需求扩大了,消费品和劳务更丰富了,消费力也就进一步提高了。

§§§第四节提高消费环境的质量

我们在前面说过,人们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还应包括生态需要在内。人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破坏了生态平衡,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使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了,反映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反映人的本质要求,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227。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提高全民生态意识,真正认识生态需要的极端重要性,从而自觉地保护、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的讲话中早就指出:“环境意识和环保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必须从社会文明的高度来看生态环境和生态消费,真正来一次价值观念的更新。把促进生态平衡、发展生态消费作为重要的价值原则,树立生态文化意识观。要更好地满足生态消费需要,除了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意识、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外,还必须利用高科技发展生态产业,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建立人与生态的良性运行系统,要从源头上治理污染,在这基础上发展生态产业,开拓绿色产品。建立绿色产品的开发体系和营销网络。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在第七章已说过了,这里从略。

这里要强调的是:提高消费环境的质量,不仅要治理已污染的环境,而且要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最近几十年来,很多国家很注意这问题。如新加坡在四、五十年前就开始培育优美环境,现已成为处处绿色盎然的花园式城市。我们的差距还很大。我们当前的问题是要认真具体落实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所强调的:“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除了在消费方面尽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外,还要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大搞植树造林,大搞城市绿化、村镇绿化,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正如有些同志所说的:“让青山长在,绿水长流”,使人们享受生态文明之乐。现在的问题是,要把绿化大地的任务变为广大群众的具体行动,认真落实。正如有些同志所说的,要推进绿色新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