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20004000000045

第45章 公文标准范例讲析(13)

【例文59】

××市粮食局关于电子政务大赛情况的通报

局直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为提高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办公水平,促进粮食系统高效运转和粮食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局党委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市粮食局于6月22日在粮科所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举办了由局直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骨干和局机关处级以下干部参加的电子政务大赛。在各单位的积极组织和参赛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这次大赛的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大赛共有64人参加,其中一、二、三库各12人,军供站4人,局机关24人。比赛重点考核了参赛人员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与电子政务以及公文写作等知识。大赛平均成绩75.13分,个人最高成绩94分,80分以上有32人,占总人数的50%,60分以下(不包括60分)5人,占总人数的7.8%。局机关平均得分81.33分,一库73.85分,二库74.31分,三库63.81分,军供站78.13分。参赛人员具体成绩见附件。

二、主要特点

从总体情况看,本次大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到位。……二是广泛参与,学习氛围浓厚。……三是严格考核,确保大赛公平公正。……

尽管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各单位参赛人员公文写作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参赛人员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应用能力较差等。

三、表彰奖励

为鼓励和表彰在本次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调动广大粮食干部学习、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在系统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经大赛组委会研究,决定对局机关和三库一站考试成绩前6名人员分别进行奖励。……

二0一0年六月二十八日

【讲析】

这是一篇情况性通报。标题由“制文机关”、“事由”与“文种”组成,属完整式的形式。全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开头用一段文字讲了电子政务大赛的目的、依据和举办的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情况,这就是“总”;然后从成绩、特点、表彰奖励三个方面介绍了大赛的具体内容,这是“分”;最末一段文字是讲下步要求,起全文的兜底、收束作用,这仍然是“总”。

写好“通报”的关键在于叙述事实,让事实说话。例文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成功。除末尾一段文字属说明性用语,其余占八成多的文字均是在叙述,这就是这份通报写作上的成功之处。

【例文60】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二00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于二○○五年四月二十六日至五月三日访问大陆。这是国共两党一次重要的交流与对话。在两党“正视现实,开创未来”的共同体认下,四月二十九日,胡总书记与连主席在北京举行会谈。双方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两党交往事宜,广泛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这是六十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四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会见了国民党访问团全体成员。两党工作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工作会谈。

基于两党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承诺和对人民利益的关切,胡总书记与连主席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全文如下:

五十六年来,两岸在不同的道路上,发展出不同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十多年前,双方本着善意,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开启协商、对话与民间交流,让两岸关系充满和平的希望与合作的生机。但近年来,两岸互信基础迭遭破坏,两岸关系形势持续恶化。目前两岸关系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上,两岸不应陷入对抗的恶性循环,而应步入合作的良性循环,共同谋求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机会,互信互助,再造和平双赢的新局面,为中华民族实现光明灿烂的愿景。

两党共同体认到: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有助于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积累共识。

——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

两党基于上述体认,共同促进以下工作:

一、促进尽速恢复两岸谈判,共谋两岸人民福祉

促进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速恢复平等协商,就双方共同关心和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推进两岸关系良性健康发展。

二、促进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建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架构,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避免两岸军事冲突。

三、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促进两岸展开全面的经济合作,建立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包括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放海空直航,加强投资与贸易的往来与保障,进行农渔业合作,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问题,改善交流秩序,共同打击犯罪,进而建立稳定的经济合作机制,并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优先讨论两岸共同市场问题。

四、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

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讨论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包括优先讨论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活动的问题。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寻求最终解决办法。

五、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

建立两党定期沟通平台,包括开展不同层级的党务人员互访,进行有关改善两岸关系议题的研讨,举行有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议题的磋商,邀请各界人士参加,组织商讨密切两岸交流的措施等。

两党希望,这次访问及会谈的成果,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开辟两岸关系新的前景,开创中华民族的未来。

【讲析】

应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大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两岸关系中的一件大事。2005年4月29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主席在北京举行了正式会谈,并发表了上述新闻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新闻公报具有新闻的报道性,必须遵循新闻的原则要求,为此,“新”是首要的因素。所谓“新”,一是时间要新,即刚刚发生的事情;二是内容新,指提供富有新意的事实,一般均是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关政治、经济、科研及国际关系等方面的一些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

写好新闻公报的另一要素,是用事实来说话,以“事”传“理”,用最准确、最扼要的文字,把事实表述得清楚明白,力求短小精悍。《公报》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示范。先是交代了连战主席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大陆,与胡锦涛总书记举行会谈的基本情况,然后,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其中包括两党的共同体认及共同促进的五个方面的工作等。如此广泛的内容,《公报》只写了1200多字,堪称是一篇“短小精悍”的佳作。

《公报》所以写得如此成功,关键在于开头醒目,托出主旨。第一段,除了讲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来访问,并与胡锦涛总书记举行会谈的时间及内容外,有几句话非常重要,起到了鲜明主旨的作用:“这是国共两党一次重要的交流与对话”、“在两党‘正视现实,开创未来’的共同体认下,……举行会谈”;“双方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两党交往事宜,广泛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这是六十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公报》的用语,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那就是长句与短句交替使用、整散句紧密结合。长句表意周详,气势畅达;短句简明活泼、刚劲有力。例如“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有助于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积累共识”等;整句条理清晰、富有节奏,散句灵活方便,长短不一。如“两岸互信基础迭遭破坏,两岸关系形势持续恶化”、“两岸不应陷入对抗的恶性循环,而应步入合作的良性循环”、“促进尽速恢复两岸谈判,共谋两岸人民福祉”、“促进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等,使用的都是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整句;又如“促进两岸展开全面的经济合作,建立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包括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放海空直航,加强投资与贸易的往来与保障,进行农渔业合作,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问题,改善交流秩序,共同打击犯罪,进而建立稳定的经济合作机制,并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优先讨论两岸共同市场问题”。这段话运用的就是长短不一的散句。正是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的不断交替运用与组合,使《公报》在语言上显得既庄重严密又节奏明快。

《公报》在篇章结构的组合上,从大的方面看先是交代了“胡连会谈”的自然情况,随即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这就是由“会谈的产生”与“会谈的成果”两大层次来组合。从“会谈的成果”看,先是讲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产生的背景,再讲产生的政治基础即“两党共同体认”,最后讲基于共同体认而应促进的五个方面的工作。总之,无论是大的结构,还是会谈成果的具体文字组合,都表现为层层递进,顺理成章,形成严密的逻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个方面今后工作的前四点,采用了“排比”的谋篇技法,显得很有节奏性。

八、法规规章

【例文61】

反分裂国家法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

第四条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第六条国家采取以下措施,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

(一)鼓励和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增进了解,增强互信;

(二)鼓励和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密切两岸经济关系,互利互惠;

(三)鼓励和推动两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四)鼓励和推动两岸共同打击犯罪;

(五)鼓励和推动有利于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的其他活动。

第七条国家主张通过台湾海峡两岸平等的协商和谈判,实现和平统一。协商和谈判可以有步骤、分阶段进行,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台湾海峡两岸可以就下列事项进行协商和谈判:

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发展两岸关系的规划;

和平统一的步骤和安排;

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

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地位相适应的活动空间;

与实现和平统一有关的其他任何问题。

第八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依照前款规定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和组织实施,并及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九条依照本法规定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并组织实施时,国家尽最大可能保护台湾平民和在台湾的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正当权益,减少损失;同时,国家依法保护台湾同胞在中国其他地区的权利和利益。

第十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讲析】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不仅意义重大,事关国家的和平统一,表达了全国人民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而且在写作上,也为我们如何写好法规性文件提供了一个极其精粹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