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庄子先生与弟子说了这样一段话:
一天,弟子向庄子请教说:“辩论可否确定是非?”庄子回答说:“假如我和你辩论,你赢了我,你就一定是,而我就一定是非吗?相反,如果我赢了你,我就一定是,而你就一定非吗?难道我俩必须有一个是,有一个非吗?或者说,我们俩都是非吗?既然,我和你都无法判断,那么,人与人之间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样真理就很难得出结果。我们又该请谁来订正呢?如果你请意见与你一致的人来决断,那么,他的意见肯定与你相同;如果你请意见与我相同的人来决断,那么,他肯定赞同我的意见,也就没有办法裁决了。或者你请意见与你和我都不同的人来决断,既然他还有其他的意见,那么,裁决也就没有必要了。或者你请意见与你我都相同的人来决断,既然结果与你我都相同,那么结果也很难判断出。那么我与你与人都不能确定谁是谁非,再又靠谁来判定呢?”
听了老师这样一番绕口令一般的分析,弟子似乎更加糊涂了。于是,他直截了当地说:“那究竟有没有是非之分呢?”庄子先生说:“任何事情都是浑然一体的,只是因为观者的角度不同,所以有了不同的判断标准。然而,究竟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这还要看观者的角度,所以说,任何事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孰是孰非,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观点,并不需要强求达成一致。”弟子若有所思。
《庄子·齐物论》中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依据个人成见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那么谁没有这样的标准呢?何必认为只有通晓事物变化更替之理的智者才有判断是非的标准呢?愚昧的人也是有的。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先生提醒人们在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的时候,不能总是坚持个人的意见,或者一条路走到黑,这是不对的,要懂得用开阔的眼界去看事物,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分析,这样才能对事物得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对事物武断地下结论,这样就很容易对事物产生偏见,很难能够再对事物有深刻的了解,这就为自己以后的判断堵上了路,妨碍了你对事物的真正认识,所以认识事物要学会转弯。
执竿入城的古老笑话就说了这样一个遇事不懂得转弯的人。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想要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一位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于是,那个鲁国人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因为这个人不懂得思考,胡乱地相信别人的话,照搬照做,只相信老人片面的经验。试想想,他本来要用一根竹竿,截断了又有什么用呢?因此我们一定要开动脑筋,积极地思考,切勿盲目听信他人的语言,这只是自己害自己。
看足球比赛时,经常听到解说员这样的评论:“某某队员完全是在用脑子在踢球。”有的运动员在上场之前信心十足,计划好了如何去踢,而且作了最坏的打算。可是真正上了场,进入到比赛的环节,一切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像出了洞的老鼠蒙头转向,始终处于梦游之中,自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且有些是平时训练绝不会出现的失误,甚至是故意地报复对方。而那些头脑清醒、精明作战的运动员则表现出色,发挥超常,最终取胜。
“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遇智者赢”;“敢拼不硬拼,斗智不斗力”。聪明人都是以智取胜。世界著名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提出“思考致富”,即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财富。如果一个人只知道一味地努力工作,而不会动脑筋思考,这个人最终也不会太富有。
【专访总结】
为了正确地判断人和事,一定要学会让自己的头脑转弯。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头脑转弯呢?胡适在与友人谈治学时曾说,要“心平气和,虚心体察,平心考查一切不合己的事实与证据,抛开成见,跟着证据走,服从证据,舍己从人”。而胡适先生的这段话同样适用于我们对人和事的判断,因为只有心平气和,才不会意气用事,武断地下结论;只有虚心体察,看问题才能全面,不偏颇。
专访二十八:无为而治
【引子】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庄子·天地》天和地虽然很大,不过它们的运动和变化却是均衡的;万物虽然纷杂,不过它们各得其所归根结蒂却是同一的;百姓虽然众多,不过他们的主宰却都是国君。国君管理天下要以顺应事物为根本而成事于自然,所以说,遥远的古代君主统驭天下,一切都出自无为,即听任自然、顺其自得罢了。
【专访】
庄子讲“无为而治”,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消极的人生观,颓废的哲学思想,其实不对。庄子的哲学是一种退一进三、以退为进的哲学方式,是更高层、更深远意义上的积极进取。
老子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就是希望统治者能依照道的法则来为政。道法自然,自然是无为的,所以道业无为。静、朴、无欲都是无为的内涵。统治者如果可以依照道的法则为政,不危害百姓,不胡作非为,老百姓就不会滋生更多的贪欲,他们的生活就会自然、平静。
庄子主张无为而为,做到了“无为”,实际上也就是有为。不仅是有为,而且是有“大为”。
《庄子》中有一段阳子臣与老子的问答。
有一次,阳子臣问:
“假如有一个人,同时具有果断敏捷的行动与深入透彻的洞察力,并且勤于学道,这样就可以称为理想的官吏了吧?”
老子摇摇头,回答说:“这样的人只不过像个小官吏罢了!只有有限的才能却反被才能所累,结果使自己身心俱乏。如同虎豹因身上美丽的斑纹才招致猎人的捕杀;猴子因身体灵活,猎狗因擅长猎物,所以才被人抓去,用绳子给捆起来。有了优点反而招致灾祸,这样的人能说是理想的官吏吗?”
阳子臣又问:“那么,请问理想的官吏是怎样的呢?”
老子回答:“一个理想的官员功德普及众人,但在众人眼里一切功德都与他无关;其教化惠及周围事物,但人们却丝毫感觉不到他的教化。当他治理天下时不会留下任何施政的痕迹,但对万物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这才是庄子“无为而治”的至理名言。
道家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所不为。
庄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如果迫不得已而莅临天下,莫若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如果迫不得已而要统驭天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无为而治。
唐睿宗时,睿宗的嫡长子李宪受封宋王,十分受宠。睿宗的另一个儿子李隆基聪明有为,他杀死了篡权乱政的韦皇后,为睿宗登上皇位立下了大功。
按照礼制,李宪当被立为太子,有的大臣便对睿宗说:“嫡长子李宪仁德忠厚,没有任何劣迹,立他为太子既合礼法,又合民心,望皇上早日定夺。”
睿宗感到李隆基雄才大略,最适合治理天下,所以一时陷入了两难境地。立太子的事于是一拖再拖,没有定论。
李宪看出了睿宗的心思,心有所悟,他对心腹说:“父皇不肯立太子,他是对我有疑问呐!李隆基虽不是嫡长子,但他功劳很大,父皇是中意他啊。”
李宪的心腹说:“于情于理,太子之位都是你的,这事绝不能相让。我马上和百官联络,共同上书,向皇上说明利害,一定促成这件大事。”
李宪的心腹和百官议定,当他们在起草奏书时,李宪急忙赶来,他对百官说:“我考虑了多时,决定放弃太子之位,你们就不要为我费心了。”
百官十分惊诧,他们说:“太子之位事关你的前程性命,怎会轻易放弃呢?自古这个位置你争我夺,本是常事。有我们替你说话,你还怕什么呢?”李宪说:“大丈夫做事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是十分慎重的。平王李隆基是我的弟弟,他有大功于国,父皇有心立他为太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若据理力争,不肯退出,我们兄弟之间必有大的冲突,朝廷就不会平安。如果危及了国家,我岂不是罪人吗?这种事我绝不会干。”
李宪制止了百官,又亲自上书推荐李隆基为太子,他说:“平王文武双全,英勇睿智,他当太子有利于国家,我是衷心拥护他的。我个人的得失微不足道,请父皇不要为我担心,早下决断。”
睿宗很受感动,他对李宪说:“你深明大义,我就放心了。你有什么要求,我一定都会满足你。”
李宪一无所求,他说:“一个人只要顺其自然,就没有什么事可以妨碍他了,我不会强求什么。”
李隆基当上太子后,第一个拜访李宪,他说:“大哥主动让出尊位,不是大贤大德的人难以做到,大哥是如何设想的呢?”
李宪说:“你担当大任,大唐才会兴旺,我不能为了私利而坏了国家大事。望你日后勤政爱民,做个好皇帝,为兄就深感安慰了。”
李隆基连声致谢,又说要和他共享天下。李宪不让他说下去,他告诫李隆基说:“很多事是追求不来的,只有顺应天命,才不会多受损伤。将来治国不要逞强任性,这样效果会更好的。”
后来,李隆基登上了帝位,是为唐玄宗。他顺应民情,推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使唐朝进入了另一个盛世,天下走向大治。
李宪在立太子事情上的无为,是深思熟虑的。他这样做,既避免了一场宫廷内斗,又使自己全身而退,同时还赢得了让贤的美誉,可谓是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这种处事准则以虚静无为作为根本,顺应事物本身,因势利导。由于它随外物而变,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准则,故能穷究事物的真实面目。不先物而动,不后物而行,物来则应之,故能主宰万物。不论有无法则,总能因时而变;不论有无限度,总能顺应事物,与物一致。因此说:“圣人永垂不朽,因为他随时应变,无所固执。虚无乃大道的常经;因循是君临万物的大纲。”
“无为而无不为”,这几个字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生当中,如果有人想无所不为,那么最终的结果就会一无所为。领兵打仗也是这样,有所取就要有所舍,有所攻就要有所守,贪心太大,必遭祸害。
【专访总结】
无为而为,遂有另一层意思,即暂时的“不为”是为了长远的“为”;表面的“不为”是为了实在的“为”。“无为而为”有时候是客观形势逼迫着你收敛锋芒,藏而不露,以求安身立命,以便来日重图大业。这就是所谓的“韬光养晦”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