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奇境
20004700000011

第11章 悟性时光:拥有一颗健康的心(3)

有一个老人,今年刚好一百岁了,不仅功成名就,子孙满堂,而且身体硬朗,耳聪目明。在他百岁生日的这一天,他的子孙济济一堂,热热闹闹地为他祝寿。

在祝寿进行中,他的一个孙子问:“爷爷,您这一辈子中,在那么多领域做了那么多的成绩,您最得意的是哪一件呢?”

老人想了想说:“是我做的下一件事情。”

另一个孙子问:“那么,您最高兴的一天是哪一天呢?”

老人回答:“是明天,明天我就要着手新的工作,这对于我来说是最高兴的事。”

这时,老人的一个重孙子,虽然还三十岁不到,但已是名闻天下的大作家了,站起来问:“那么,老爷爷,最令你感到骄傲的子孙是哪一个呢?”说完,他就支起耳朵,等着老人宣布自己的名字。

没想到老人竟然说:“我对你们每个人都是满意的,但要说最满意的人,现在还没有。”

这个重孙子的脸陡地红了,他心有不甘地问:“您这一辈子,没有做成一件感到最得意的事情,没有过一天最高兴的日子,也没有一个令您最满意的孙子,您这一百年不是白活了吗?”

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几个叔叔的斥责。老人却不以为然,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我的孩子,我来给你说一个故事:一个在沙漠里迷途的人,就剩下半瓶水,整整五天,他一直没舍得喝一口,后来,他终于走出大沙漠。现在,我来问你,如果他当天喝完那瓶水的话,他还能走出大沙漠吗?”

老人的子孙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老人问:“为什么呢?”

他的重孙子作家说:“因为他会丧失希望和欲念,他的生命很快就会枯竭。”

老人问:“你既然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不能明白我刚才的回答呢?希望和欲念,也正是我生命不竭的原因所在呀!”

【心理启示】

生命要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光明,希望让我们不断前行,不断进取,不断奋斗拼搏,我们只有透过希望才能看到光明。同时生命是一个过程,当我们憧憬并追求着美好的未来的同时,不要只看到未来的希望与美好而忘记生命的真正意义,而也要懂得享受这个过程,让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一天。

生命中的黑白老鼠

有一个人在森林中漫游的时候,突然遇见了一只饥饿的老虎,老虎大吼一声扑了上来。

他立刻用生平最大的力气和最快的速度逃开,但是老虎紧追不舍,他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最后被老虎逼到了断崖边上。

站在悬崖边上,他想:“与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死、肢解,还不如跳入悬崖,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他纵身跳下悬崖,非常幸运地卡在一棵树上,那是长在断崖边的梅树,树上结满了梅子——有一只黑白老鼠正在啃着树干。

正在庆幸的时候,他听到断崖深处传来巨大的吼声,往崖底望去,原来有一只凶猛的狮子正抬头看着他,狮子的声音使他心颤,他先是一阵惊慌,立刻又放心了,他想:“被老鼠咬断树干跌死,总比被狮子咬死好。”

情绪平复下来后,他感到肚子有点饿,看到梅子长得正好,就采了一些吃起来。他觉得一辈子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梅子,后来,他找到一个三角形的树枝丫休息,他想着:既然迟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觉吧!他在树上沉沉地睡去了。

睡醒之后,他发现黑白老鼠不见了,老虎、狮子也不见了。他顺着树枝,小心翼翼地攀上悬崖,终于脱离险境。

原来,就在他睡着的时候,饥饿的老虎按捺不住,终于大吼一声,跳下悬崖。

黑白老鼠听到老虎的吼声,惊慌地逃走了。

跳下悬崖的老虎与崖下的狮子展开激烈的打斗,双双负伤逃走了。

由我们诞生那一刻开始,苦难就像饥饿的老虎一直追赶着我们;死亡,就像一头凶猛的狮子,一直在悬崖的尽头等待,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黑白老鼠,不停地正用力咬着我们暂时栖身的生活之树,总有一天,我们会落入狮子的口中。

既然知道了生命中最坏的情景是死亡,唯一的路,就是安然地享受树上甜美的果子,然后安心地睡觉,只有抱着这样单纯的心,才能尝到生活中的梅子的真正美味。

四头骡子

一个人开车迷了路,他边开车边查看地图,结果车陷在乡间小路边的壕沟里。他虽然没有受伤,但车却深深地陷在淤泥里了。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小农舍,这个人便前去求援。

走进农舍小院,他发现根本没有汽车或其他现代化机械。马圈里唯一的牲口是头衰老的骡子。开车人本来以为农舍的主人会说这骡子太瘦弱不能帮忙。可农夫爽快地指着那头老骡子说:“没问题,沃里克可以把你的车拉出来!”

开车人看了看瘦弱憔悴的骡子,担心地问:“你确定它能行?这附近可有其他农场?”“住在这附近的只有我一个人。别担心,老沃里克能胜任。”农夫自信地说。

农夫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汽车上,另一端固定在骡子身上。一边在空中把鞭子抽得“啪啪”响,一边大声吆喝,“拉啊,夫兰德!拉啊,杰克!拉啊,泰迪!拉啊,沃里克!”没多一会儿,小轿车就被老沃里克毫不费力地拉了出来。

开车人又惊又喜。再三谢过农夫后,他忍不住问道,“你赶沃里克的时候,为什么要装作还赶着其他骡子的样子?你喊沃里克之前,为什么还喊了那么多别的名字呢?”

农夫拍了拍老骡子,笑着说,“我喊的都是我原来那些骡子的名字,它们以前都和老沃里克一起拉过车。老沃里克是头瞎骡子,只要它以为自己是在队伍之中,有朋友帮忙,干活就特别有劲,连年轻力壮的骡子都比不过它。”

亚马逊的猴子

澳洲的一位动物学家从亚马逊河流域带回两只猴子。一只硕壮无比,一只瘦小羸弱。他把它们分别关在两只笼子里,每日精心喂养,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一年后,大猴子莫名其妙地死掉了。为了不中断研究,他又让人从巴西带来一只,这只比死掉的那只更大,可是不到半年又死了。为了弄清原因,他对两只猴子的尸体进行了解剖,可是从头到尾都未找到原因。

后来,他重返亚马逊河,对那儿的猴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凡是体大健壮的猴子,人际关系都比较好。其他猴子弄到食物时,它们总能分享到一份。但是这类猴子很少能静下来,它们一有空就在猴群中穿梭,与其他的猴子追逐嬉闹。然而,这类猴子一旦被捉住,却很少能活过一年。那些善于晒太阳和闭目养神的猴子则不同,它们由于不入群,因此很少能分享到其他猴子的食物,这类猴子长得都比较弱小,但它们被捉住后却可以活下来。

这位动物学家后来得出结论说,对猴子而言,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种缺陷,缺乏独处的生活则是一种灾难。

猴子的世界是这样,人的世界何尝不是如此。

一窝蚂蚁的动乱

一个小男孩在生物课上得知:蚂蚁之间主要是通过气味来联系的。当一窝蚂蚁的某一只死了时,其他蚂蚁就会把它的尸体搬到公墓去。

于是,他有了如下试验:

先找到蚂蚁公墓,在那里收集了一些被太阳晒干了的死蚂蚁,然后把它们揉搓成粉末,将这些粉末装入一个喷射器里,再喷射到正在蚁穴口踱来踱去的“卫兵”身上。

等不了几分钟,洞穴里的蚂蚁倾巢而出,扑向卫兵,要把它们拖到公墓去。卫兵们当然不干,奋力反抗。但是洞穴里的蚂蚁源源不断地爬出来,越来越多的蚂蚁向卫兵扑过去,扑过去……这真是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混战,一场动乱就这样被掀起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动乱呢?

原来,把死蚂蚁的粉末喷洒到卫兵们身上,就会让它们染上死蚂蚁的气味。而蚂蚁王国的法律规定,凡是身上带有这种气味的蚂蚁,说明它已经死亡,必须把它送往公墓。它不是在动吗?可那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蚂蚁自有蚂蚁的理,既然它身上有死蚂蚁的气味,那它就只能是一只死蚂蚁。

双方争吵着,搏斗着。

“哎!我并没有死呀!”卫兵叫道,“你瞧!我的脚还在动,我的触须也在动,我还能咬呢!”

“很遗憾,亲爱的朋友,你带有死蚂蚁的气味,这就说明你已经死了,不折不扣地死了。乖乖地去公墓吧!”

以上不过是一个小男孩的恶作剧,相信死蚂蚁的气味很快就会消散,卫兵们也就会很快得到“昭雪”,一切都将会恢复正常。

蚂蚁的生理机制决定了它的愚不可及。

但想想,人不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吗?

一位哲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思想,即使是假的,也可以影响我们,只要我们相信它是真的。

是的,在一个人群中制造混乱,原来也是这么简单。

三个旅行者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家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则两手空空。

晚上归来时,拿雨伞的人淋湿了衣服,拿拐杖的人跌得身上不少泥,而空手者却什么事都没有。前两人都很奇怪,问第三人这是为什么。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人,“你为什么淋湿而没有摔跤呢?”

“下雨的时候,我很高兴有先见之明,撑开伞大胆地在雨中走,衣服还是湿了不少。泥泞难行的地方,因为没有拐杖,走起来小心翼翼,就没有摔跤。”

再问拿拐杖者,他说:“下雨时,没有伞我就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或停下来休息。泥泞难行的地方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反而跌了跤。”

空手的旅行者哈哈大笑,说:“下雨时我拣能躲雨的地方走,路不好时我细心走,所以我没有淋着也没有摔着,你们有凭借的优势,就不够仔细小心,以为有优势就没问题,所以反而有伞的淋湿了,有拐杖的摔了跤。”

【心理启示】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在自以为有优势没问题的地方出了差错。因为缺陷带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则让人忘乎所以。

表演大师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

“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

“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心理启示】

人在一定时间里只能做一件事,懂得抓重点,才是真正的人才。

酸葡萄

葡萄架上,绿叶成荫,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紫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粉霜呢!望着这熟透了的葡萄,谁不想摘一串尝尝呢?

从早上到现在,狐狸一点儿东西还没吃呢,肚皮早饿得瘪瘪的了。它走到葡萄架下,看到这诱人的熟葡萄,口水都出来啦!可葡萄架太高了,够不着。怎么办?对!跳起来不就行了吗?

狐狸向后退了几步,憋足了劲儿,猛然跳起来。可惜,只差半尺就够着了。

再来一次!唉,越来越不行,差得更多,起码有一尺!还跳第三次?狐狸实在饿得没劲儿,跳不动了!一阵风吹来,葡萄的绿叶“沙沙”作响,飘下来一片枯叶。

狐狸想:要是掉下一串葡萄来就好了!它仰着脖子,等了一阵,毫无希望,那几串葡萄挂在架上,看起来牢固得很呢!

“唉——”狐狸叹了口气。忽然,它笑了起来,安慰自己说:“那葡萄是生的,又酸又涩,吃到嘴里难受死了,不呕吐才怪呢!哼,这种酸葡萄,送给我,我也不吃!”

于是,狐狸饿着肚皮,高高兴兴地走了。

这则寓言故事反映了一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当工作、学习和交际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时,往往在内部心理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解脱紧张状态,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这样一种适应性的倾向,这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功能,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防卫机制”。即拿自己能够接受的、不是理由的“理由”来自圆其说、自我安慰,也即是人们常说的所谓的“阿 Q 精神”。

悬念中的哲理

在沿海城市旅游时,我听导游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家海鲜馆里,一群旅游者正在进晚餐。他们一面品尝着菜肴,一面即兴谈天。鱼端上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讲起一些关于在鱼肚子里发现珍珠和其他宝物的趣闻轶事。

一位长者一直默默地听着他们闲聊,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听了你们每个人所讲的故事,都很精彩,现在我也讲一个吧。我年轻的时候,受雇于香港一家进出口公司。像所有年轻人一样,我和一位漂亮的姑娘相爱了,很快我们就订了婚。就在我们要举行婚礼的前两个月,我突然被派到意大利经办一桩非常重要的生意,不得不离开我的心上人。”

老人顿了顿,接着说:“由于出了些麻烦,我在意大利呆的时间比预期长了许多。当繁杂的工作终于了结的时候,我便迫不及待地准备返家。启程之前,我买了一枚昂贵的钻石戒指,作为给未婚妻的结婚赠品。轮船走得太慢了,我闲极无聊地浏览着驾驶员带上船来的报纸,消磨时光。忽然,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我的未婚妻和另一个男人结婚的启事。可想而知,当时我受到了怎样的打击。我愤怒地将我精心选购的钻石戒指向大海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