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20005700000002

第2章 一沙一世界,青蛙落池间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

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威廉·布莱克(英国)

一粒尘埃,多么渺小,多么不起眼。一个世界,那么广大,那么光焰耀人。

俗人看不见尘埃,只看到世界,一如求佛之人,认为佛在天外,仰望星空,渴望得到佛的回应。

六祖惠能说:“佛不在遥远的西方,佛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佛就是红尘俗世上的芸芸众生。一粒尘埃找到自己的佛性,就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丢了佛性之后,就是尘埃。”

六祖惠能圆寂之前,诸弟子惶惶然,不知师尊故去后,本门家法如何传承。六祖惠能安详如故,他指点众弟子说:“当世人陷入迷惘的时候,若能知道佛就在自家心中,便得解脱;如果脱离自家,即使经历许多磨难,亦不可得。永恒的佛不在别处,就住在众生的身上,佛不是有意要让世人迷惑,而是世人看不透。”

他还说:“佛陀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众生切不可看轻了自己。佛陀又不是普通人,因为他在菩提树下参透空空大道,破除执著的念头,找到内心的平和。若佛陀没放下,那他就是众生。”

地上的小草、水中的蝌蚪、飞翔的麻雀,众生在自然界自在地生活。惟有人在焦虑和烦恼,常常会感到迷惑,寻求解脱。六祖说:“没有得道的佛陀也曾如此困惑,直到他发现本心中的佛性,从种族、阶级、性别、贫富等等人为设置的枷锁中解脱出来,用慈悲的心关照世人,如黑暗中一束光明,为众生暗黑的心灵点燃一盏烛火。”

众生是变化的,而佛性是永恒的存在,不仅仅是佛陀一个人的高尚品质,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灵根。因为有佛性,短暂的生命可以得到永恒;因为有佛性,霎那可以变永恒。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说:

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天国,

君掌盛无边,

刹那含永劫。

(宗白华译)

齐天大圣纵身一跃,十万八千里,仍在如来手掌中,如来轻轻一翻手,沙漏走过五百年。对于不生不灭的猴儿,五百年只是一瞬,这期间沧海桑田、花开花谢,而他仍停留在生命的一个层级上,时间之于孙大圣,没有意义。俗人渴望永生,却忘了生命价值恰恰在于其有限性,佛陀将其发现,消解个人对死亡的恐惧,平缓人们的焦虑。花朵就是世界,尘埃即是天国,当向外的迷惘转为内在的洞明时,人就能够在时空中自由穿梭,你不信,那就试试吧。

法演禅师的《吕中升座偈》云:

白云相送出山来,满眼红尘拨不开。

莫谓城中无好事,一尘一刹一楼台。

出家人要修行,自然得躲避万丈“红尘”,所以步入深山修道。“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佛陀起初也持此念,离开王宫,来到荒无人烟的地方,独自思考。后来他获得证悟之后,转回红尘,一些弟子不理解,暂时离开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只有在这“拨不开”的“红尘”之中,才能找到自己修行的道场!“一尘一刹”——既是尘世,也是净土,更是自己修行成道的场域!

日本俳句圣手松尾芭蕉说:“古池冷落一片寂,忽闻青蛙跳水声。”(罗传开译)古池,是历史的存在,当下的青蛙,扑通一声,跃入古池,激起水花点点,一响之余,复归于“寂”。青蛙与古井,冷落与水声,与禅有什么关系?说到底,禅就是解决生之有限与欲之无限的心结,当青蛙落水那一刻,二者得到和谐圆满的解决。参禅若看不透这一关,后面也就无从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