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20005900000012

第12章 影响力的传播(4)

美国非常珍惜人的生命。所有的美国人(佩凯除外,因为他是一个未被点明的欧洲人)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失去伯内特的切肤之痛。但是通过伯内特,美国也认识到拯救波斯尼亚穆斯林同盟者生命的价值。当伯内特到达哈奇时,波斯尼亚的穆斯林感到非常愤怒,因为美国把他们扔给了塞尔维亚人军队。他们的意思是美国政府一心想着其他利益而不在意波斯尼亚穆斯林的命运。后来观众才看到,正是欧洲人和一些国际机构不愿意以武力支持他们签订的协议。美国却被不公平地抛在一边遭受那些地面上受害者的指责,因为由于同盟者的约束以及地面敌人所进行的激烈抵抗,美国未能动用其仁善的武力。正如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莱特对国防部长科林·鲍威尔讲过的那句名言指出的那样,“你总是谈论这支一流的军队却不能动用它,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实际上,斯科特·奥格拉迪上尉被从飞机坠落地点弹出去很远一段距离,然后躲藏在了树林里。欧洲美国驻军总指挥雷顿·史密斯上将立即命令北约联络官转告驻扎在萨格勒布的联合国保护部队指挥官詹威尔将军,“我们击落了一架F-16飞机,我要来接应飞行员,一找到他,我就把他接走,任何人不要阻挡我。谁敢阻拦,我就毙了谁。”塞尔维亚人也接到了同样的口信,还多了一句“我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是在请求许可”。尽管自己指挥的军队里有一些人当时已被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活捉,这位联合国军总指挥伯纳德·詹威尔将军“完全合作”,同意展开战斗营救行动,给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军队总参谋长拉特科·米拉迪奇施加压力,让他把飞行员活着归还美军。北约方面同奥格拉迪建立了无线电联络,确定他还活着,没有被捕。史密斯派出了一支营救部队,至少有40架飞机和60名海军陆战队员,全都集结在亚得里亚海域中的美军科尔萨奇航空母舰上。在最后时刻,此次营救行动在技术上重新被确定为北约行动,而非美军单方面行动。由于各方有着不同的武力干预规定,例如北约方面不允许“先发制人式的开火”,因此造成一些混乱。不过史密斯把自己的意见表述得很清楚,“如果你觉得有人向你开枪,那就消灭他。”

制片人表示《深入敌后》纯属虚构,但是至少奥格拉迪不同意这种说法,并提出起诉。无论如何,这部影片特别表现了美军在巴尔干半岛所发挥的作用。20世纪整个90年代美国空军力量自始至终占有较大优势,锐不可当,而且所受国际约束也比影片《深入敌后》中的描述少得多。即使在北约发动最猛烈军事行动期间——1999年在科索沃战争中对塞尔维亚地区展开了79天大轰炸——损失也极低。“9·11”事件之后,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提前放映《深入敌后》这部影片。在一幅该片广告宣传海报上伯内特奋勇向前冲锋,满腔怒火开枪射击,背景是两座发光的高塔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由此借势向观众发出这样的承诺: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将以觉醒和愤怒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针对基地组织制造破坏毁灭事件的一种心理治疗性反响。导演穆尔表示,拍摄《深入敌后》“使我们有机会同士兵、飞机驾驶员、机械师和技术人员打交道。……我是为他们拍摄这部影片”。当然为他们,同时也为国防部的那些老板们。

《生死豪情》

五角大楼拒绝全力支持拍摄《生死豪情》(1996)这部影片,因其以玩世不恭的方式描写美国军队。但是《生死豪情》几乎没有违反常规,同样把海湾战争描写成针对阿拉伯人发动的一场正义战争。

影片《生死豪情》一开始便再现了沙漠风暴行动之初时的科威特,美军向前步步推进。在遇到伊拉克人伏击的混乱情况下,纳撒尼尔·塞林中校(丹泽尔·华盛顿饰)命令他的坦克向另一辆坦克开炮。后来证明那也是一辆美国坦克,美军当局拒绝调查此事,并安排塞林从事文案工作,要求他必须认真研究生前因伤后撤疗养,死后被提名为荣誉勋章获得者的飞行员机长卡伦·爱玛·华尔登(梅格·瑞恩饰)的英雄功绩。在影片的闪回镜头中,我们看到华尔登最后时刻的几个片段。起初她非常英勇地营救了一架被击落的直升机全体机上人员,接下来在自己那架直升机坠毁后,她又召集机组人员打退了伊拉克人的进攻。美国政府催要塞林文案研究的正面结果,欲从第一位获奖女英雄那里捞取政治上的好处。然而,塞林从士兵们证词中发现一些前后不一致的说法,这使他对实际发生过的情况产生了质疑。影片开头几分钟便概括交代了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展开军事行动的几种动机。在影片中连续再现报道的美军喷气式战机腾空而起,伊拉克人防空响个不停的新闻报道镜头中,我们听到了乔治·沃克·布什总统明确表述发动这场战争的官方原因:“海湾地区拥有武力的28个国家已经尝试完达到和平解决的所有努力……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用武力把萨达姆赶出科威特。”此时可插入一个画面:一枚装有摄像头的激光制导导弹轰然击中一幢建筑物。美军由此就同人道主义方法和精确打击联系在了一起。事实上美军在这场战争中使用的绝大部分武器都不是激光制导武器。接下来影片镜头又切换到毫无异义的战地场面:一群伊拉克人手握枪支,齐声高呼;这些镜头渐渐黯淡消失之后,银幕上又显现出萨达姆的形象,背景伴奏音乐急转直下,一派阴森邪恶气氛。当布什总统努力寻求理性“解放科威特”时,我们却听到萨达姆许下“万战之母”末日诺言。

伊拉克人都是千人一面的敌方战斗人员,其同盟者无处可寻,只是英军在“沙漠风暴”战事中遭受到伤亡人数最高的“友军炮火”的轰击。美国人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伊拉克人最先向美军士兵开火,又在美军进行途中伏击美军。于是美军奋起反击,向伊拉克人开火,不过很快又执行停火协议,随后他们又活捉大批俘虏。然而另据真实版报道说,美军曾向撤退的伊拉克士兵和平民开枪,如取猎物一般。后来另一个伊拉克人向华尔登所在小队偷偷靠近,引发混乱,致使华尔登开枪射击——影片再次为美军行为辩解,因为遭到他者的敌视。有关美军的正面积极印象在影片中大部分来自对丹泽尔·华盛顿这一重要人物的刻画。这位美国黑人以担当富有同情心的角色而著称。从对朋友的死而感到内疚,一直到讲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命令伊拉克人投降,处处体现出一种责任感。有位美国士兵在讲述战场经历时,会想起自己称伊拉克人为“骚老嫖”,羞愧地做起自我检讨。塞林听到他那种别扭的语气不禁傻笑起来,似乎有什么大不了的严重性,最后还是表示同意那种称呼(你第一次说得好)。塞林在影片中自始至终表现出的仁善情怀,因此被描绘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美国习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推断说伊拉克受害者的生命有什么内在价值,实际上,华盛顿在战场上一开始冲锋陷阵就拼命大喊:“杀光他们!吃掉他们!”

战争结束后,美国的痛苦仍然存在。有位士兵开小差吸上了海洛因,另一位士兵自杀身亡。塞林暂时失去了家人,借酒浇仇,渐渐不能自拔。隐隐约约有点儿迹象表明(如在影片《夺金三王》(1999))那样,伊拉克军人在战壕里偶尔遭到美军坦克活埋。坦克战被表现得相当势均力敌。结果战俘都被有条不紊地活捉,混乱的局面只对美国人产生了令人震惊的负面影响,对那些偷偷伏击美国人的伊拉克人则影响不大。

总而言之,影片《生死豪情》把美国描绘成海湾战争独一无二的重大受害者,这部影片批评美国政府出于公关目的操控战争(最终表明诚实为上策),然而,这同质疑美国强权的人善神话并不是一回事。影片中的英雄都是美国军人,他们心安理得地履行战争中的角色义务,只是偶尔判断失误导致美军士兵阵亡。华尔登是一位真正的战地英雄,履行了海军陆战队信条“不使一个人掉队”,被追授荣誉勋章。在影片的上述描绘当中,美国动用武力的动机被简化为一个很有价值的说辞,即美国当时正在反对伊拉克侵略,而且把动用武力的不良后果减轻为友军炮火下少数人员伤亡。这种说辞根本无视成千上万的伊拉克士兵和平民广遭屠杀的客观事实。

《锅盖头》

《锅盖头》(2005)这部影片取材于美军陆战队员,海湾战争老兵安东尼·斯沃福特(简称“斯沃福”,杰克·吉伦哈尔饰)撰写的自传。锅盖头是俚语,代指海军陆战队员。

影片镜头一路跟踪斯沃福行程,从残酷的海军陆战队新兵训练营和彭德尔顿营跟起。参谋军士赛克斯(杰米·福克斯饰)邀请斯沃福来到他的狙击手训练班。当时正值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斯沃福所在的小分队被派往海湾地区。影片也跟踪记录了斯沃福和他的战友们在情场职场上的失意经历,还拍摄了一段穿越冲突地区恶劣地形地势的艰难行军路程。斯沃福和特洛伊最后分配到一项战斗任务,可未曾想另一组海军陆战队员也出现了,还招来了空袭,使得特洛伊绝望地跨下来了。斯沃福和特洛伊茫然恍惚,四处游走,遇到一些海军陆战队员在开会庆祝胜利。他们二人终于有机会放枪了,不过仅仅是在欢庆活动中。

《锅盖头》作为另一部影片实例也反映了一支入侵军队在战争中遭遇到的种种磨难,极少关注异国他乡的受害者和发动战争的真正原因。《锅盖头》关注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的种种磨难,他们不许第一个开枪杀人。在这个意义上,《锅盖头》同《深入敌后》有些类似,只不过《锅盖头》没有使用暴力解决影片叙事问题。导演萨姆·门德斯说过,“这并不是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说‘萨姆·门德斯认为乔治·布什应该从伊拉克撤兵’。一部影片除了思想观点以外,还应该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门德斯对于拍摄现场有人把这部影片宣传成同政治无关的影片表示不满:“在这种环境中拍摄这部影片,本身就带有政治倾向。人们看不出这一点,我感到有些吃惊。”杰米·格雷厄姆在电影杂志《TotalFilm》上发表的评论,颇有见地反驳了门德斯的观点,认为影片《锅盖头》本应该拍得更尖锐、更精明、更愤怒、更有趣。

格雷厄姆说,斯沃福在书中为影片《现代启示录》的直升机攻击场面欢呼喝彩,并且承认他也想干那强奸、抢夺和防火的勾当。在影片《锅盖头》中他也为那种场面欢呼喝彩,但是“尽管表现出同样的意思,他的野蛮程度却大打折扣”。格雷厄姆还认为,在同伴们与另一个锅盖头陆战队员库恩模拟性交动作时,导演门德斯删去了斯沃福的有关评论,这样处理是错误的。“我们并没有当场和库恩做那事,”斯沃福特写道(2006),“我们恨的是专门打探消息的上校、那些破烂无用的防化服装、该死的防毒面具、有毛病的水壶饭盒,恨的是布什总统、迪克·切尼副总统,还有那帮将军和萨达姆·侯赛因……”

“这应该成为影片《锅盖头》的特有独白,成为它的‘选择生命’的圣歌,”格雷厄姆在说这话时指的是影片《猜火车》(1995)开场几分钟的场面内容。然而那些内容却被遗憾地“丢进废纸篓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烦恼不已的感觉:好莱坞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没有胆量公开表达政治倾向”。这所谓的“当前社会环境”无疑也是导演门德斯在影片中进行低调平淡处理的一个有关因素。不过还应该补上一句:当包含政治内容的故事片送交好莱坞审查机构时,上述修改处理也属正常情况。

《谎言之躯》

雷德利·斯科特推出影片《谎言之躯》(2008)时,正值伊拉克和中东地区再度沦落为暴力、欺骗和虐待的区域,举世瞩目。这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美国的典型特点是“无法掩人耳目,因为这是一个民主社会”。《谎言之躯》的主题内容并不是美国行动的合法性(这已被认为不容争辩),而是我们如何能更好地利用外国人进一步有效开展反恐战争。“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影片编剧戴维·伊格纳蒂夫如是说。类似的观点也体现在罗伯特·雷德福导演的影片《狮入羊口》(2007)当中。这部影片因其自由派倾向曾一时被保守影评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其实《狮入羊口》这部影片对于阿富汗的人道主义援助实际情况漠不关心,同情遭受攻击的“英雄化”美国军队,并且建议他们应该得到美国严肃新闻媒体和自由派领导人的更多援助。

结束语

也许可以这样恰当地预测:制片商在拍摄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时,会鼓励观众站在美国士兵的角度观看影片。更加有争议的是,这不仅已经使得20世纪40年代的反法西斯“正义战争”在大众心目中的看法被圈定了条条框框,而且对于美军不久前在索马里和伊拉克两国展开的有争议的军事行动也设定了情感态度上的大体取向。大牌影业公司拍摄的带批评倾向的经典战争片,比如《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和《越战创伤》均已停止发行,让位给《太阳泪》、《黑鹰降落》和《深入敌后》这样的战争片——他们全都收到五角大楼很大程度的插手过问,而且全都粉饰美国人的痛苦,支持使用美国武力已达到影片中所表现的人道主义目的。

挑战性的战争片也确实存在,例如《节选修订》(2007)和《决战以拉谷》(2007),但是通常都是一些由独立制片人拍摄的低成本影片,这一点可在下文看到。在战争大片当中,《红色警戒》、《锅盖头》和《生死豪情》等影片体现出批评的限度。这些影片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战争的非人道特点,但是仅仅对美国军队而言,不包括他们的国外卑贱受害者。

第四段 喜剧片

作为一个电影门类,喜剧片同美国强权之间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一方面,为了保持幽默的风格,同情描写现实中的受害者仍然是喜剧片的禁区,而老一套手法则被用来取得喜剧效果,例如描写哈萨克斯坦乡下佬的癫狂恶搞喜剧片《波拉特》(2006,主演萨沙·拜伦·拜恩)有些以前拍摄的极为激进的影片非常轻视外国文化和外国受害人。例如,甚至著名的“反战”影片《风流医生俏护士》也很少评论美国在韩国派驻军队及其对别国人民所产生的后果。另一方面,讽刺喜剧片以社会批评为主要内容,其代表作有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经典喜剧片《奇爱博士:我如何学会不再忧愁,爱上炸弹》(1964)。此片描写登峰造极的自我毁灭、不分是非的对外政策机构,同时运用了俄罗斯醉汉这样的老一套表现手法。影片结尾处,一小撮美国精英偶像触发一场全球核战争。奇爱博士事先已经告诉他们,可以逃到地下矿井里躲避熊熊大火,并在那里同颇有姿色的特选女人交媾生子,重新繁衍地球人口。简而言之,喜剧片中存在着极大的颠覆潜势。然而就当代而言,循规蹈矩的传统则一路胜出。比如《真实的谎言》那类喜剧片突出强调把美国当局,尤其是他们的武装派遣部队,描绘成一身正气的英雄。其他影片,如《美国战队:世界警察》(2004)拐弯抹角地赞同美国强权政策,运用讽刺风格避免明显的政治偏颇。只有成本独立制作的喜剧片一直以来能够突破一点儿思想意识的既有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