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20005900000013

第13章 影响力的传播(5)

《真实的谎言》

杰米·库蒂斯否认在五角大楼支持拍摄的《真实的谎言》影片中存在种族主义的倾向,反复强调说“那只是部逗乐的影片,很逗乐。对我来说他没有任何节外生枝的东西,它就逗乐,逗乐,很逗乐”,典型地体现了对这部影片的主流评论。事实上,《真实的谎言》讴歌赞美美国强权政策,而对埃及至西欧的多重外来文化一概排斥拒绝,共和党人鲍勃·道尔非常赞同这部影片。

在《真实的谎言》这部影片中,哈里·塔斯卡(阿诺德·施瓦辛格饰)效力于欧米茄组织(可能隶属于中央情报局),装扮成一名电脑推销员。他的妻子并不了解他的职业,还同一名汽车推销员西蒙(比尔·帕克斯顿饰)坠入情网。西蒙装扮成间谍专门引诱妇女。正当哈利要把一切向海伦挑明时,伊斯兰教恐怖主义分子绑架了他们,并且透露一个计划,要用核武器毁灭好几个美国城市。

哈里和他的同伴吉德(汤姆·阿诺德饰)是拯救世界的英雄。欧米茄是一个隶属于美国国家安全部门,采用超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行动组织被描绘成“最后一道国防线”,活动在一个四周都是反美恶棍的国家。欧米茄的领导者是斯宾塞·特里尔比(由戴眼罩的查尔顿·赫斯顿饰演),一个十足的威猛斗士,坚持奉行很高的职业标准和情报标准。相比之下,萨利姆·阿布·阿齐兹(阿特·马里克饰)则是一个“真正的精神病”首领,领导着一个被称为“红色吉哈德”的下流肮脏小集团。萨利姆的语言死板乏味,粗鲁下流,时常掺和一些比喻言辞,而满嘴俏皮的施瓦辛格及其喜剧搭档运用的语言则颇有创意。尽管红色吉哈德在影片中被描绘成主要敌人,他只不过是想要吞噬美国的一个更大敌对组织的先遣队而已:它配备的导弹有的从哈萨克斯坦偷运过来,有的从包括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在内的“整个中东地区”出钱购买,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影片的寓意是:某些国际恐怖主义分子很可能有国家资助,配备多核弹头可交付使用的导弹。不过在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上述情况并没有出现,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仍然只是一个幻想。

《真实的谎言》还贬低欧洲文化:影片一开始把场景设置在瑞士夏佩湖畔的一幢古老宅第中,四周由手持机关枪的卫兵和阿尔萨斯狼狗守护。宅第之内,优雅富有的欧洲人在小提琴协奏曲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我们可以看到,不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这一古老文化下面掩盖着更加邪恶的东西,正如古老的埃及雕像被用来藏匿走私核武器。影片中主要值得同情的受害者是哈里,一位心烦意乱的丈夫和父亲,因为他认为妻子在欺骗他,他后来也必须计划独自一人去拯救他的妻子、女儿和整个世界。相比之下,萨利姆的痛苦却是粗鲁闹剧和虚假悲哀的不竭源泉,因为他拼命要把自己落后的信念强加给一个现代世界。当他用摄像机拍摄他对美国的威胁时,电池没电了;当他叫喊着要转动钥匙发射核武器时,他发现钥匙不见了。影片结尾处,哈里把萨利姆的下身要害处猛力撞向国防部提供的那架喷气式战斗机尾部机身,紧接着又伴随熊熊烈焰,把挂在导弹上的萨利姆射进了一架直升机。影片也把喜剧镜头瞄向了脆弱的美国人。尤其是西蒙,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一个明明是个无耻胆小、一相情愿的徒登子,却硬要冒充英雄间谍。在这种意义上,《真实的谎言》也算是“不偏不倚的冒犯者”,尽管观众也能看到无耻的胆小鬼和一相情愿的徒登子并不构成任何种族、民族或宗教群体。有意思的是,当海伦问哈里是否杀过人时,他一本正经又无懈可击地回答道,“杀过,可他们都是坏人”。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影片不敢在别处表现的内容:对美军以外的任何人表示同情。《真实的谎言》赞颂美国暴力,认为美国暴力能够非常有效地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揭露外邦人的真实面目。猛男性幻想对于哈里和海伦很有号召力,他们在恐怖主义被击败之后仍然沉溺其中:影片最后场景表现他们在一家欧洲使馆里共同执行一项任务,类似影片刚开始时的场景,不过其中的差别耐人寻味——阿拉伯人已经不见踪影,众目睽睽之下的美国人大获全胜,安然无事。“9·11”事件之后,尽管《真实的谎言》续集剧本已经完稿,但仍然决定不再拍摄续集,这反而体现出对外国人进行简单化轻蔑描写的重要性。正如库蒂斯所说的那样,“恐怖分子不再那么逗乐了。”

《反斗神鹰》

影评人把影片《反斗神鹰》(1991,1993)完全视为喜剧类滑稽模仿影片,类似于《笑破铁幕》(1984)和《空前绝后满天飞》(1980),“将愚蠢提升为一种绝对的科学”。原初版《反斗神鹰》几乎是针对影片《壮志凌云》(1986)的嘲讽之作,其续集主要针对《第一滴血》系列影片。在《反斗神鹰》续集影片中,中央情报局特工人员米切尔·罗德哈姆·赫德尔逊(布伦达·巴克饰)和上校邓顿·沃特斯(理查德·克烈纳饰,再饰《第一滴血》中的角色),代表美国要求已经退休的特工人员托帕·哈雷(查理·希恩饰)率领一个营救小组潜入伊拉克,营救此前派出的最近一个营救小组;而这另一个营救小组此前潜入伊拉克是为了营救在他们之前已被派往伊拉克营救“沙漠风暴”行动结束后遗留在那里的人质。托帕拒绝了他们,但是当他的好友沃特斯本人同样遭到绑架时(与《第一滴血2》一样),托帕就参加了一支美国特种部队,决心完成这一使命。

原初版《反斗神鹰》暗讽军火工业的自私自利行为:影片中两位美国军火贩子企图破坏空军飞机,以便让美国总统重用他们的公司。本森在发觉了他们的欺骗行为之后,猛一拳向其中的一位脸上砸去,说道:“你们也敢称自己是美国人?就是你们这种人渣给我们军方脸上抹黑。”这是他在影片中唯一的一句同玩笑无关的台词。整体需要这样做。

在原初版《反斗神鹰》中本森的形象是一个挥拳打人的可爱傻瓜,在续集里则扮演总统角色,借鉴了罗纳德·里根总统和布什总统在大众心目中的昔日形象。他所扮演的美国总统尽管不断出错,能力不强,却也并未妨碍成功,因为他仍然能够在一场“轻量级佩剑”格斗中以萨达姆为对手,并最终亲自击败萨达姆,毫发无损。无独有偶,影片《警察学校7:进军莫斯科》(1994)也借鉴了上述表现手法,让白痴指挥官拉萨德(乔治·盖恩斯饰)同俄罗斯黑手党核心人物展开了一场决斗。

影片《反斗神鹰》中伊拉克平民完全不见踪影,他们的军人则充当了美军英雄的炮灰。萨达姆本人被描绘成一个缺乏阳刚之气、口齿不清的易装癖者。在《反斗神鹰》第二部里,萨达姆变成半人半狗之躯,被从天而降的钢琴活活砸死,美军英雄则同获救的人质一道飞去,融入灿烂的晚霞之中。虽然中东人民遭受着萨达姆的威胁,《反斗神鹰》第二部的表现重点完全放在美军士兵所遭遇的不幸经历上。托帕曾遭女友抛弃,抑郁烦闷,中途退学;指挥官阿维德·哈滨泽(米古尔·菲拉饰)因不能再杀人而精神崩溃——这一“问题”最终由托帕帮忙解决了。于是托帕和阿维德二人再度大肆杀戮,影片称其为“最为血腥的电影场面”,其实这不过是对动作冒险片中愈演愈烈的暴力场面所表现出的一种虚假评说而已。虽然《反斗神鹰》直接滑稽戏仿了《第一滴血》。但是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反斗神鹰》要突破其大国沙文主义视野。正如吉奥夫·金在分析《反斗神鹰》这部影片时所说的那样:“滑稽戏仿原片赢利,又不威胁原片的生存。”

总而言之,《反斗神鹰》的叙事内容残忍恐怖,尤其带有事后才明理的特点,因为就在《反斗神鹰》还没发行之前(第二部发行两年之后),海湾战争爆发,美军在战争中杀人成千上万,部队撤退被陆军一位资深人士称为“同军事不相干”。《反斗神鹰》利用这一背景制造出许多笑料,靠的就是善意地嘲讽近年来拍摄的带有民族主义情绪的影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美国观众观看了下面这样的轻松喜剧片究竟有何反应:影片中美国遭受一系列毁灭性打击,美国总统被描绘成一个男扮女装的蠢货。

《南方公园》

《南方公园》(1999)是一部根据同名火暴电视连续剧成功改编拍摄的喜剧片,主演为4个小男孩——卡特曼、斯丹、吉尔和肯尼,全部由导演编剧特里·帕克和马特·斯顿配音。影片中,南方公园镇上的家长们在希拉·伏洛弗斯基(玛丽·凯·伯格曼饰)的带领下,抗议由加拿大喜剧演员特伦斯和菲利普主演的下流淫秽影片《火辣辣的屁股》。伏洛弗斯基同加拿大电影部部长公开进行辩论,并发表种族诽谤言论。加拿大在联合国提出抗议被美国代表驳回。后来加拿大轰炸美国,杀害了鲍德温一家。克林顿总统进行报复,最终被他的新任国防部长伏洛弗斯基夺权篡位。形势趋于恶化,演变成一场全面战争。美国组织一场阅兵式,期间特伦斯和菲利普将被处决。肯尼发现,当特伦斯和菲利普的鲜血落在美国土地上后,魔鬼撒旦(萨达姆·侯赛因的同盟者)将能够统治地球。那些大男孩能否阻止特伦斯和菲利普被处决?这一情节借鉴了迈克尔·摩尔的低成本(1200万美元)影片《加拿大人培根》(1995)中的相关情节。在这部影片中美国总统及其顾问决定发动一场新的冷战来刺激经济,转移美国人对国内问题的关注。在缺乏真正敌人的情况下,美国决定妖魔化加拿大。此前在一场冰球比赛中,势如水火的美国球迷和加拿大球迷面对电视直播镜头大战了一番。

来自尼亚加拉大瀑布地区的巴德·B·布马(约翰·坎迪饰)在舆论宣传的鼓动下,率领多种突击部队进入加拿大。同时美国军火商R.J.杰卡(G.D.斯普拉林饰)向总统敲诈1万亿美元,以阻止他的“黑客雹暴”把美国所有的导弹都打向俄罗斯。

《南方公园》把军方描绘成制度层面的法西斯,认为美国军事力量不成比例,忽视和平解决方案(有些电台广播员告诉我们说,加拿大已经乞求和平,但是“我们自然不会听他们的”)。除此之外,影片中几乎没有什么迹象表明私人利益会影响国家政策。相反,美国的行动一般没有政治动因。由于特伦斯和菲利普说话带脏字,致使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失和交恶。这种紧张关系随后进一步加剧,因为伏洛弗斯基说加拿大人旧貌未改,还是那种小眯缝眼,成天耷拉着脑袋(实际上这不是典型的诽谤,而是针对劣质动画片的一个内部笑话)。每当加拿大在联合国抱怨时,美国代表总会骂一句。相比之下,加拿大人培根更多参与到政治之中。白痴布马及其好友易受消极成见的影响鼓动,但是平民百姓和军事当局却不是这样。总统和他的顾问们想要发动一场新的冷战,而不是“热战”,以此作为权宜之计为主要社会利益集团捞取好处,特别本届政府和军火工业。总统死气白赖地乞求俄罗斯总统重新开创冷战敌对局面。但是遭到回绝后,总统决定用花言巧语媒体力量来妖魔化加拿大。他不会用核武器打击他的北方邻国,即使为了阻止“黑客雹暴”发射也不会那样做,因为他此刻正在那里度假。

影片《南方公园》甚至还让总统一支中央情报局行动小组炸毁设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地区的一座水电站,然后嫁祸给加拿大人,明显地影射北部湾事件。许多人认为美国在当时的北部湾事件中炸毁了自己的船只,为美国促使越南战争升级制造借口。

《南方公园》中最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便是那4个小男孩。在他们看来,特伦斯和菲利普主演的那部影片就是逗乐,没什么坏处。他们希望爸爸妈妈关爱自己,不要为一些荒谬可笑的原因离开家人去外地打仗。这些小男孩面临着审查威胁,包括在他们的大脑里插入V形芯片防止他们骂人。他们知道魔鬼撒旦就要降临,战争危险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