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20005900000016

第16章 影响力的传播(8)

影片《夺金三王》把故事背景设在伊拉克,时间跨度从1991年美军入侵之后,到什叶派领导起义反抗萨达姆·侯赛因总统领导的逊尼派穆斯林政府,最终起义失败。影片中4个美国兵——少校阿奇亚·盖茨(乔治·克鲁尼饰),一等兵康拉德·维格(斯柏克·琼斯饰),上士特洛伊·巴洛(马克·瓦尔伯格饰)和中士奇弗·艾尔金(艾斯·古巴饰)——发现了一张地图,凭此图可以找到萨达姆在伊拉克北部卡尔巴拉附近一个村子里藏匿的黄金。在搜寻黄金期间,盖茨的小分队卷入了当地暴动事件。他们营救出几个囚犯,违背了美国—伊拉克停火协议。巴洛被伊拉克军抓捕,上尉赛义德(赛义德·塔莫伊饰)对他进行拷打审问。伊拉克抵抗力量领导者阿米尔·阿布杜拉被盖茨的小分队营救过,他的妻子则被伊拉克士兵处决了。他认识到,盖茨的小分队并非真的为美军效力,于是便同盖茨商议对策,共同合作营救巴洛,分配黄金,让伊拉克人越过边境进入伊朗。他们成功地营救出巴洛,不过是在边境。以上校荣·霍恩和上尉道格·范·梅特为首的美军指挥当局阻止伊拉克平民外逃,这意味着他们有可能很快被伊拉克士兵处决。盖茨的小分队决定把偷来的黄金交给上司们归还科威特,让他们带着伊拉克平民越过边境。

影片《夺金三王》暗示美军行动受狭隘利益驱使,同价值观念无关。盖茨对小分队成员阐述了“必要性”在决定人类行为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我们看到了美国背叛伊拉克革命的血腥结果。盖茨只有把偷来的黄金交给霍恩之后,才成功地营救出什叶派民众。虽然影片中的英雄(盖茨的小分队)也开始带着纯自私利益四处搜寻(偷窃黄金),不过他们越是近距离接触真实的伊拉克和实地战斗,他们表现得就越英勇、仁善,自私自利动机就越少。再者,影片对美国背叛伊拉克起义的原因交代得不清楚,至少可以解释为赞扬,上尉霍恩提起了新越南的幽灵,使盖茨停止了抗议,不再言语。《夺金三王》没有证实那些可以更加严重颠覆美国仁善理念的有关事实。只有零散的报刊文章报道伊拉克主动采取措施,实施各种形式的妥协政策,例如把英国划归给科威特的两片无人烟泥滩的控制权转让出去,解决油田争端,因为有一片油田沿着尚未确定的边境深入科威特境内2英里。

《纽约时报》同样报道说,布什政府阻挡“外交解决通道”的原因是担心那样做可能会“缓和危机”。《夺金三王》指出美国当局官员自私自利,比如,追求官场升迁,但是,《夺金三王》却忽略重要的政治经济体系力量所产生的影响,比如美国想要掌控联合国,凌驾于国际法之上。例如,我们在影片中看到沙漠里到处都是石油,然而除了暗示这一点意义非同小可之外,影片并没有对下述说法展开任何探究:美军在那里是为了维护并且扩大美国及其大公司的权益,更好地控制石油,从中获利。

影片中的伊拉克士兵也不像美国人或叛乱者那样受苦受难。大多数伊拉克士兵都被描绘成相当标准的影片反面人物,充当邪恶化身萨达姆的帮凶工具。盖茨原本尽量避免杀害任何一个伊拉克人。他的计划是恫吓伊拉克人,让他们交出黄金,所以他手下士兵都未打开枪支的保险装置。只是在伊拉克人首先开火之后,盖茨才被迫动用武力。盖茨的做法就像一种隐喻,象征性地体现出影片对于整个那场战争的态度立场:美国是对伊拉克入侵(侵略科威特)作出回应,即使美国在这样做时追求一些并不具体的共存利益也无可厚非。在表现受害者方面有些含混不清之处,这对好莱坞影片来说实属罕见。首先,我们看到沿路到处都是伊拉克烧焦掩埋的尸体,战俘被当做物品一样随意“处理”。其次,影片也表现出激发观众对一个具体伊拉克人产生同情的意图:上尉赛义德被描绘成美国强权武力的受害者,一个人性化的复杂人物,针对阿拉伯人的善与恶二分划类描写手法用在他身上并不合适。

赛义德总想同盖茨争辩,同时又告诫盖茨说,如果他和他手下的士兵只要一放弃自己的岗位,萨达姆就会杀害他的家人。赛义德也是巴洛的一面镜子。他们二人都已成家,都有妻子和幼小的女儿。他们又都接受美军的训练,由美国政府提供资金。赛义德还提到他那个被美国炸弹炸死的儿子。他让巴洛想象一下,如果美国人自己的女儿被炸死了,那该有何感想?这同大部分喜剧片和其他影片中常见的“痛快的暴力”几乎没有一点儿关系。上述两种场景都展现在影片中,意在唤起观众对伊拉克人的同情。影片《夺金三王》并没有简单地把赛义德描绘为受害者或压迫者。但是最终赛义德还是成为一个反面人物,其反面人物特点明显超过其受害者特点。他的确折磨过伊拉克人和巴洛。影片中生动地展示了赛义德逼着巴洛喝下原油的场面(这一场戏背离了拍摄现场顾问杰克·沙辛的愿望)。此外,一些战俘被捆绑在金属床框上的恐惧场面也同赛义德有直接关联。影片《夺金三王》最终表示,在反对伊拉克入侵这件事情上美国人做得对。巴洛甚至还就此发表点题言论,称“过多的轰炸是疯狂的行为,无助于拯救科威特”。此处提出的反对观点是,美国采用了并不适宜的战术以达到其值得称赞的目的,即没有一路打到巴格达。

伊拉克什叶派民众是一些更具人性化的人物。已成家立业的阿米尔·阿布杜拉(克里夫·库尔蒂斯饰)表示,他们只想在做生意时不受萨达姆的威胁。有一场戏中,两个男人同维格·艾尔金和阿布杜拉展开了讨论。盖茨甚至连面也没露。此时伊拉克人得到突出表现,他们多少有点儿幽默地让维格开口说道,他“接受训练是为了杀光所有的阿拉伯人”,接着他们大笑着对他说,他留着“可怕的发型”。伊拉克什叶派民众的确都是一些更具人性化的人物。虽然如此,除了上述时刻外,他们平时都比较被动消极,没有能力自救,要依靠美国人来引导他们。

在影片《夺金三王》中,美国人得到了最大的同情表现。维格代表着美国士兵对一场情感上无法释怀的战争的失望。他想戴上夜视镜,炸烂足球。因为他在战争期间没有经历任何战斗行动。他想象着伊拉克受害者的头颅像动画片里描写的那样被炸飞。维格最终饮弹身亡。什叶派民众把他的遗体做完防腐处理后用布包裹起来,一致同意将他的遗体送往伊朗境内的一座伊斯兰清真寺里,给了这位美国人较高的礼遇。影片希望观众极大地同情巴洛,因为他经历了特别艰难的变化。他原本是一个平常的人——一位办公室职员,一位结婚成家的男人,他不想伤害任何人。他遭到数次枪击后被抓了俘虏,受到严酷折磨。后来伊拉克人再次枪击巴洛。巴洛动过手术后只活过了几个小时,即使巴洛成为一名暴力犯罪者时,我们也一同分担着巴洛的痛苦。在影片开场戏中,巴洛被交火规则弄晕了头,决定向一名手无寸铁的伊拉克人开枪射击。子弹穿过伊拉克人的颈部。这时我们通常都预料能够看到干净利落的杀人镜头。在这一场景中,伊拉克人是受害人,但是影片镜头却聚焦在巴洛身上,他为自己迫不得已开枪杀人深感沮丧。即使美国士兵站在一个垂死的伊拉克人旁边,美国(人)士兵仍然是受害者,因为伊拉克人不过是一个喜剧陪衬人物而已。

用好莱坞的话说,影片《夺金三王》确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思想意识产物,因为这部影片开始突破海湾战争的官方历史界限。尽管如此,《夺金三王》仍然把美军描绘成美国政府在伊拉克推行的无结果政策的受害者(过早地终止了军事行动)。影片并未探讨美国重大利益所产生的影响,不过同时也暗示美国有原则地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作出了反应。这些局限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影片实际上表示伊拉克问题只有动用美国军队才能得到解决。

2002~2003年,布什政府终于能够利用上述人道主义说辞支持对伊拉克发动的攻击,而且这次军事行动同美国在1990~1991年对伊拉克发动的攻击均以相同的巨大利益和仁善理论为依据,造成了更多的同类受害者。影片《夺金三王》导演拉塞尔有点儿为难地表示,这部影片确实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在思想意识上相吻合。拉塞尔在1999年会晤即将担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时介绍说,他准备拍摄一部影片,对他的父亲老布什在伊拉克遗留下来的格局表示质疑。小布什当场反唇相讥道:“这么说,我还必须把这件事情处理完,对吗?”

结束语

现在喜剧大片一般并不想反映在好莱坞历史上,以及娱乐圈更大范围里可以找到的更加生动真实的社会讽刺现象。在20世纪20年代的单口滑稽说笑节目表演中,比尔·希克斯这位著名演员被誉为“会说下流笑话的乔姆斯基”,因为他大骂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禁毒战争。另有一回,美国喜剧中心(ComedyCentral)尽管迫使“每日秀”节目(1996—)主持人乔恩·斯图亚特公开道歉,因为他对杜鲁门总统有过“缺心眼的愚蠢”评论(称杜鲁门总统为“战争罪犯”),这档节目仍然定期针对美国在世界上所起的作用发表颇具挑战性的言论。在喜剧大片中台词言语控制得很紧,好莱坞的幽默感也一直紧扣国家机构的控制分寸。尽管也有一些例外,但是甚至像《夺金三王》这样本意良好的优秀喜剧片也要迎合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新保守派思想观点。

《美国战队》以及《别惹佐汉》这样的影片要的是“两边都该杀”手法,不过只要制片人不问纷争论辩,试图独立于国家干预之外,他们在一些根本层面上就是反动保守政策的支持者。其他影片(如《真实的谎言》)的那种自动反应型政治哲学更倾向于毫不隐瞒地表现粗野残忍。也许最令人不安的影片就是《查理·威尔逊的战争》,不动声色地改写剧本以符合国家安全机关的利益,因此错误机遇,未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奇爱博士》大片。

[1]意为“延迟,妨碍”。——译者注

第五段 动作冒险片

动作冒险片也许是所有影片种类当中最易于以简单化的镜头表现美国对外政策的影片。忽略鲜明尖锐的思想,青睐于浅薄的幕后故事、戏剧性情节戏、暴力以及引人入胜的拍摄效果。一般来说,动作冒险片往往明确而本能地把美国中心权力机构奉为英雄。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影片有《猎杀红色十月》(1990)、《最高危机》(1996)、《空军一号》(1997)、《恐惧的总和》(2002)以及《鹰眼》(2008),所有这些影片均得到五角大楼的支持。其他动作冒险片,如《恐怖地带》(1995)、《和平缔造者》(1997)以及《间接伤害》(2002)对政治介入比较深,但是仍把重点放在美国军队和决策者的仁善意图上,展示美国暴力的全部益处。这一点下文可以看到。

有些已展开特许经营业务的影片不必过多评论,因其知名度很高。例如,几乎无人可以否认,《詹姆斯·邦德》或《碟中谍》动作冒险片的政治焦点绝非放在西方政府的阵营里。这两种影片里虽然都有卑鄙可耻的“流氓特工”,最后都能够维护国家安全机关的名誉,比如影片《大破量子危机》(2008)的结尾处明确交代:中央情报局解雇了那名玩世不恭的特工人员,提拔了友善可亲的菲利克斯·莱特。

这些系列影片的制片人偶尔也同上述国家安全机关合作拍片。因此,就出现过下述情况:《明日帝国》制片人在国防部的要求下,被迫从剧本中删除有关美国“失去越南”这样一个无关大雅的玩笑。不过,动作冒险片这类影片仍有表现更具批评力度的内容,那些空洞的幕后故事未必一定要遵循有关权威机构制定的路线。影片《伯恩的遗产》(带有特许经营项目)就是这种情况。其他动作冒险片也描写过不具政治色彩的人物和场景,比如在影片《生死时速》中,中级警员们必须阻止安放在公共汽车上的一枚炸弹发生爆炸。如果那辆公共汽车时速降到每小时50英里,炸弹就会发生爆炸。这样的动作冒险片提醒我们,刺激惊险,大获成功的独创性影片不必牵扯到高层政治斗争。此外,动作冒险片还利用一些贬低美国政府的幕后故事,但是如果把这种动作冒险片看做是带有任何左翼思想倾向、对美国外交政策公开质疑的影片,那就有些牵强附会,想入非非了。影片《特工狂花》(1997)描写一组中央情报局特工人员计划诬陷一名穆斯林教徒,指控他在美国本土引爆一种化学武器,以使美国政府增加国防预算投入。

《潜龙轰天2》(1995)讲述一个为了公司利益,美国在埃塞俄比亚大肆屠杀村民的故事。然而,影片中的受害者从未在银幕上出现。《潜龙轰天2》中的中国受害者在哪里?《特工狂花》(1997)中美国“假旗”行动的背景因素又体现在何处?《狙击手》(2007)中的非洲人又在什么地方?在反恐战争中,美国一直是埃塞俄比亚的长期盟友,这一点又在何处有过交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