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20005900000030

第30章 影响力的传播(22)

《华氏911》是一部存有道义疑点的政治信仰宣传片,没有对美国强权政治展开更加彻底合理的评说。这显然是本片的一个主要优点,因为它可以利用美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民主党基础。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华氏911》是一部对美国强权政治进行肤浅、偏颇和短暂评论的纪录片。

《沉默的美国人》

影片《沉默的美国人》(2002)也是“9·11”事件后自我审查制度文化的牺牲品。据《纽约时报》报道,当米拉麦克斯公司在2001年9月10日拿到这部影片时,观看影片的受试观众的反应是“不错”。该公司董事长哈维·温斯坦解释说:“9月10日之后最使我大吃一惊的就是9月11日。我把《沉默的美国人》拿给别人和工作人员看,他们都说‘你难道精神有问题吗?现在你不能发行这部影片,它有不爱国倾向。美国必须有凝聚力,团结起来’。我们担心的是没有人再愿意观看一部描写美国坏人的影片了。”据报道,米拉麦克斯公司在两个城市里发行此片为期两周,因为明星演员迈克尔·凯恩利用他的明星魅力争辩说,如果此片为他赢得最佳男演员奖,米拉麦克斯公司就能赚很多钱,前提是要在洛杉矶市举行为期一周的商业放映活动,这样才能有资格角逐奥斯卡大奖。

《沉默的美国人》围绕着上了年纪的英国记者托马斯·福勒(迈克尔·凯恩饰)和装扮成救援工作人员的中央情报局年轻特工阿尔登·派尔(布伦丹·弗雷泽饰)二人之间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他们为了赢得越南女子红的芳心(杜海严饰)而争风吃醋。福勒发现,派尔正在为他本人所说的“第三种”力量的军事领导人(黄海饰)提供支持(包括可塑炸药)。这所谓的“第三种”力量既不同共产党人结盟,也不同原有的殖民者合作。尽管福勒个人喜欢派尔,但是他不认同派尔所采取的手段,而且对于派尔的目标也表现出矛盾的态度。

《沉默的美国人》批评美国的对外政策,把派尔描写成一个不明智的犯罪思想意识的盲目追随者,尽管他为人随和。从这位《燃眉追击》的导演那里我们也能想象到,影片《沉默的美国人》同样体现了如下理念:战争是令人遗憾的悲剧,它导源于美国满怀理想错误地闯入了一个既没有充分理解,又无能力控制的局面。导演菲利普·诺伊斯解释说,“我当时感觉很奇怪,他(格林)对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政治传道者们的描写本身所具有的热情,同样也指引着美国对外政策一直走到现在,充满着从一片善意中产生的热情。”

《沉默的美国人》以批评但几乎并不激进的方式评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美国对外政策。这样一部影片也从发行公司那里获得了有限的上映机会。这表明,当时好莱坞电影业允许放映那些对于美国对外政策批评程度很低的影片,而且相信观众能够容忍这样的影片。

《摇尾狗》

影片《摇尾狗》(1997)在公开放映方面也没有遇到麻烦,但是仍然被迫处于很不寻常的境地。《摇尾狗》实际上是在影片《深海圆疑》(1998)遭遇始料未及的制作搁浅情况时拍摄完成的。《深海圆疑》投资预算为8000万美元,是一部由莱文森执导,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主流科幻片,由于“预算问题”而暂时搁浅。在《深海圆疑》拍摄计划搁浅期间,莱文森执导拍摄了《摇尾狗》,成本预算1500万美元。

影片《摇尾狗》描写白宫顾问康拉德·布里姆(罗伯特·德尼罗饰)和好莱坞制片商斯坦利·摩斯(达斯汀·霍夫曼饰)捏造杜撰了一场美国同阿尔巴尼亚之间的战争,以转移国内公众对总统性犯罪的注意力。美国生杀进退大权受控于最高利益集团。白宫在为总统游说辩解,根本不去质问为一个虐待儿童的人辩护开脱道义何在。中央情报局与国家安全局一开始对白宫实行遏制措施,逮捕了布里姆。但是后来布里姆说服了他们,使他们相信允许战争继续下去符合他们的利益。布里姆把为“他们的生活方式”而战与为他们自己的工作而战相提并论。他问道,要是没有使人信以为真的敌人,“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呢?”

这部影片对美国制度和美国对外政策也持批评态度,而且不如第一印象那么强势。例如,在影片中布里姆和摩斯被描绘成为特立独行的人,在一些荒诞的情景中以其大胆可笑的言行让观众忍俊不禁。然而,影片这样处理人物却忽视了一个更加明显、更具挑战性的理念:现实世界中的美国对外政策往往伴随着高达上亿美元的企业宣传活动。比如,1990~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海湾战争就被一项规模巨大的公共活动推销出去了:萨达姆的军队入侵科威特之后第九天,艾米尔政府(在美国支持下)为一个名叫“自由科威特公民”的资产上亿美元的公关公司提供资助。该公司由希尔和诺尔顿二人操控掌管,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公关公司,其具体业务活动包括彻头彻尾的捏造事实。例如,有位女士(后来确认是科威特驻美国大使的女儿)声称,她亲眼看见伊拉克士兵从科威特医院里抢走了婴儿恒温箱。

另外,影片《摇尾狗》中描写的战争没有受害者:无论美国方面还是阿尔巴尼亚方面,均无人员丧生(尽管最后的画面逗引性地暗示,“战争”就要失控)。因此《摇尾狗》就像一个美国的一个内部笑话。但是如果观众比较了解美国公关宣传的更大背景,《摇尾狗》就不会那么令人震惊,也不会那么妙趣横生了。

《卢旺达饭店》

其他低成本影片给人的印象是对美国对外政策持中立态度,但是这些影片使现实变得令人费解,其表现方式要比彻头彻尾的幻想更加具有潜在的危害作用。以《卢旺达饭店》(2004)为例,这部影片被《沙龙》杂志赞许为类似于“华纳兄弟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推出的揭发黑幕类影片—旨在唤起观众的正义感和勇气”。《卢旺达饭店》事实上在卢旺达问题上同政府保持一致立场。这部影片取材于一本由政府资助、菲利普·古力维奇撰写的一本专著;他同自己的姻亲兄弟,国务卿詹姆斯·拉宾合作密切。也许只不过是巧合,但是军备承包商联合技术公司在卢旺达地区有着重要商业利益,而且该公司的一位董事,有“红色黎明”之称的亚历山大·海格也是联美公司公司的高级合作伙伴米高梅公司的董事。

《卢旺达饭店》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期间,旅馆老板保罗·鲁斯萨巴吉纳不仅挽救了家人的生命,而且在被围困的米勒·克林斯旅馆里面为难民提供栖身之所,拯救了1000多名难民的生命。

影片中再现的一般故事情节是:胡图族政府预谋对图西少数民族和一些温和的胡图族民众展开为期100天的疯狂大屠杀,而美国则对此不管不问。据称,由于美国前一年在索马里吃了大亏,所以担心把自己的部队送上绝路。因此,美国便忽视了古力维奇所说的“非洲的犹太人”(图西族),成为“种族大屠杀的旁观者”。简而言之,美国一时麻木不仁,反倒坑了自己,非洲也遭了大难。卢旺达爱国阵线表现得训练有素,有英雄气概;影片希望美国下次应该派兵。问题是在卢旺达悲剧上目前远未达成共识,官方影片阐说不断受到攻击。前国际卢旺达刑事法庭调查人员菲尔·泰勒宣称,“对于任何密切关注1994年卢旺达危机的人来说,备受吹捧的影片《卢旺达饭店》只不过是掺杂着阵阵表演的政治宣传而已”。

有些论者认为,美国不仅没有及时进行干预以阻止种族大屠杀,而且反而在大屠杀前后插手此事,以确保其盟友卢旺达爱国阵线获胜。例如,据一位法国法官透露,正是保罗·卡加米及其图西族助手击落了胡图族总统座机,使包括哈比亚里马纳总统以及布隆迪总统恩塔里亚米拉在内的所有机上人员全部丧生(这两位总统普遍被认为是制造种族大屠杀的元凶)。这一行动也是在4年战争之后卡加米领导的图西族人最后发动进攻,夺取政权行动的前奏曲。乌干达军队在美国的资助下也参与了援助上述夺权过程。第三位胡图族领导人麦尔西奥·恩达达耶,以前是布隆迪总统,在1993年10月被他手下的图西族部队刺杀,随后便爆发了一场针对胡图族的大屠杀,屠杀数万人,并将数十万布隆迪-胡图难民赶进卢旺达。

卢旺达爱国阵线大权在握。由于他们在西方享有较高地位,这就为卡加米和约维里·穆西维尼(此人是卡加米的盟友,美国扈从,乌干达独裁者)周期性地入侵占领东部刚果铺平了道路,其种族大屠杀行动也不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结果导致数十万胡图族平民难民在一系列大屠杀行动中遭到杀害。这同时也为卡加米和穆西维尼在刚果展开更的规模的大屠杀提供了遮掩,致使数百万人在随后被普遍称为“非洲的世界大战”屠杀行动中丢掉性命。上述行动符合狭隘的西方利益和政策,最终用言听计从的卡比拉替代了莫布图,使刚果又遭受西方公司新一轮的矿业开发掠夺。

《卢旺达饭店》这部影片中的主人公保罗·鲁斯萨巴吉纳在自传中写道:“如今卢旺达这个国家由少数图西族上层人士统治着,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些在过去被提拔到高官职位上的少数胡图族人士现在都成了手无实权,被架空的管理人员。在当地他们被称为胡图族服务员或雇来的胡图人”。2006年12月,他写信给英国女王,称卡加米为“战犯”。

毫无疑问,胡图族人应该为种族大屠杀负责。影片《卢旺达饭店》时至今日,就像《93次航班》(参见后文)一样,仍然是一部表现细腻,充满人道关怀,颇具震撼力的影片。然而引人注目的是,一部大屠杀血腥历史是如何按着西方利益被加以粉饰的。《卢旺达饭店》当然也谴责了1994年种族大屠杀期间美国对卢旺达所采取的政策,但是这种谴责只局限在一定的意识形态范围内,旨在反映出美国利益和私人权势。《沙龙》杂志最后评论道:“我们知道,在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发生的时候,西方国家不管不问。问题是,这部影片会引起多少关注呢?”《卢旺达饭店》引发了大量新闻报道,并以1700万美元的投资赚得3400万美元回报。人们正在关注。而真正的问题是:他们应该吗?

《93次航班》

保罗·格林格拉斯执导拍摄的影片《93次航班》一般被认为是一部具有中立态度的影片,突出强调避免哗众取宠风格,启用不知名演员,没有虚张声势的台词,采用便携式摄像机。影片如实描写2001年9月11日那天,93次航班上所发生的事情,即恐怖分子控制飞机,乘客反抗,然后使飞机摔降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农村地区。换句话说,这不是一部带有穷兵黩武色彩的好莱坞烂片,而是一部表现手法细腻的影片,满怀敬意地描写了当天丧生的93次航班所有乘客。

然而仔细审视一下就会发现,《93次航班》并非像初看去那样具有中立态度。“9·11”事件发生时,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正在执导拍摄《血色星期日》(2002),这部影片再现了1972年北爱尔兰大屠杀情景。格林格拉斯评论说,“9·11”事件使我正在做的事情显得有些无关紧要。但是说来也怪,后来随着我们工作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我看来它又变得重要起来,因为《血色星期日》描写的就是我们的过激行动,描写我们如何把最初的冲突变得火药味十足,使形势更加“恶化”。

《93次航班》并没有提出上述问题,所以很难看出保罗·格林格拉斯如何将其视为具有重要意义。接着格林·格拉斯的说法,这部影片的指导“圣经”就是布什政府发布的“9·11”委员会报告,这份报告简要地描述了当天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也许下面就是布什所说的一些心里话:“按照我的工作要求,就是要反反复复解释事情,让大家明白真相,就好像开动宣传机器一样”。

《93次航班》这部影片点缀了一些艺术花絮,进一步增加了有利于布什政府的思想内涵。首先,格林格拉斯把德国乘客克里斯蒂安·亚当斯描写成唯一一位提议采取安抚措施的人物,结果使得这位德国乘客在现实生活中的遗孀拒绝同影片合作。这显然同白宫发布的新闻稿内容有出入。新闻稿报道说:“格林格拉斯获得了机上全部40名丧生乘客健在家属们的大力支持”。其次,正如丹尼斯·里姆指出的那样,格林格拉斯一定要“还以颜色,敲山震虎”——在画面有些模糊的最后一组镜头中,机上乘客似乎击毙了一两个恐怖分子。

五角大楼接受了格林格拉斯就提供资料而表达的“特别谢意”。他解释说,那些高级军官“在帮助我们时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布什政府也张开双臂欢迎发行《93次航班》这部影片。就在全国发行放映《93次航班》之后不久,在一个“非常动情的夜晚”,“泪水长流不止”:当晚布什“邀请那40名死难乘客和机组人员中的一些亲属”在白宫观看《93次航班》。到场人数没有公布;死难者亲属此前已经私下里看过这部影片。由于白宫电影院只有44个座位,我们可以推想:为“一些”遭受心理创伤的人士提供一次向现任官员宣泄情感的机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继续把他们同93次航班的英雄们联系在一起,用布什总统的话说,这些英雄们打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第一回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