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口才(青少年卷)
20006000000022

第22章 实践篇:说话技巧双响炮,优化你的表达方式(7)

B.深刻、细致的感受

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造”性。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就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C.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要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像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以陈然《我的自白书》一文为例,在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陈然(《挺进报》的特支书记),当时正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饱受折磨,但共产主义信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把一张白纸放在我面前,让我写自白书,我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和藐视,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豪地写下了《我的自白书》。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他人动情。

D.用普通话语音朗诵

要使自己的朗诵优美动听,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因为,朗诵作品一般都是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写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用普通话朗诵;便于不同方言区的人们理解与接受。因而,在朗诵之前,首先要咬准字音,掌握语流音变等普通话知识。

(3)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

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①停顿。

停顿是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A.生理停顿

生理停顿即指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要割裂语法结构。

B.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地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C.强调停顿

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例如:

遵义会议║纠正了│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所犯的“左倾机会主义性质”的严重的原则错误,团结了│党和人民群众,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遵义会议”之后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为了突出“遵义会议”的地位,强调“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就应该有一个停顿,而且比下面的其他强调停顿时间要长一些。“纠正了”、“团结了”、“使得”、“转到了”、“执行了”这些词语后面也没有标点,但为了清楚地显示“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应用停顿,句中划“║”和“│”的都表示强调停顿。如果不仔细揣度作品而任意作强调停顿,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例如:贺敬之《雷锋之歌)中的一句:“来呵!让我们紧紧挽住雷锋的这三条刀伤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条”之后略作停顿,就会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影响理解的正确性。

②重音。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A.语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做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

a.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b.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c.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

d.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

e.有些代词也常重读。

如果一句话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例如:

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B.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是要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的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

我去过上海。(回答:“谁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

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确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别是:

从音量上看。语法重音给人的感觉只是一般的轻重有所区别,而强调重音则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强调重音的音量大于语法重音的音量。

从出现的位置看。强调重音可能与语法重音重叠,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强一些就行了。有时,两种重音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时,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

从确定重音的难易上看。语法重音较容易找到,在一句话的范围内,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就可以确定,而强调重音的确定却与朗诵者对作品的钻研程度、理解程度紧密关连。

③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语速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语速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以《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为例,朗诵时应根据人物心情的变化调整语速,而不应一律以同一种速度读下来。例如: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慢速,周朴园故作与鲁侍萍闲谈状,以便探听一些情况。)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慢速,侍萍回忆起悲痛的往事,又想极力克制怨愤,以免周朴园认出。)

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中速)

周: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表现周朴园的吃惊与紧张。)

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慢速。鲁故意试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现周朴园的慌乱与心虚。)

周: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

鲁: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现鲁侍萍极度的悲愤以至几乎喊叫。)

④句调。

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于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末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A.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B.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C.平调。(一),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D.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除了以上这些基本表达手段外,要使朗诵有声有色,还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这里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

(4)朗诵不同于朗读,也不同于演戏

朗诵不同于朗读,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诵则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背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可见,朗诵的要求比朗读要高,它要求不看作品,面对观众,除运用声音外,还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引起听众共鸣。

朗诵常常伴随有手势、姿态等体态语,但朗诵时的姿态或手势不能过多、过火。毕竟,朗诵不同于演戏,演戏时,演员不直接和观众交流,他(她)扮演剧中人物,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他(她)只和同台的演员进行交流,而朗诵者直接交流的对象是听众,他(她)主要是通过声音把感情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共鸣,手势、姿态等只不过是帮助表达感情的辅助性工具,不宜过多、过火。

朗诵中的语调在其表现中,始终是同断和连,快和慢,轻和重等联系在一起的。

朗诵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性主要是通过语调加以体现的。朗诵语言同生活语言的主要区别之处就在于语调。生活语言当然也有语调,但那种语调一般是没有多少变化的,显得自然、从容。而朗诵语言的语调则有明显的起伏变化,使语意表达得更加顺畅、明晰、突出。朗诵中一旦失去这种富于变化的较为明显的语调,它就无异于一般的生活语言了,实际上,朗读也就不存在了。

朗诵中语调的表现又不同于艺术表演(如话剧表演)中的语调的表现。表演语言的语调带有明显的夸张性、表演性。如果把这种夸张性和表演性搬到朗读中来,使朗诵时的语调奔突跳跃,大起大伏,这就会使朗诵显得既不自然,也不真实。朗诵中的语调介于生活语言和表演语言之间,没有语调的起伏变化固然不行,但起伏变化过大同样也会失去朗诵的特点。

5.场景五:辩论中的金口才

马克思曾经说过:“真理是从争论中确立的。”辩论的作用就在于探索真理,明辨是非。它是通过参与辩论的双方,就同一个问题,站在对立的角度上针锋相对地展开争论。在争论中,双方通过质疑、诘难和驳斥的手段,揭露对方的矛盾,从而占据优势,确立自己的论断。

(1)辩论的要素

要想进行一场胜利的辩论,具体要有哪些要素呢?

①旗帜鲜明。

在辩论中,你必须做到,观点明确,旗帜鲜明。对一些原则性问题,要做到观点明确,毫不含糊。自己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必须鲜明地体现在自己的言辞之中。逻辑力量在辩论中是不可低估的,要想取得辩论的胜利,就必须要有正确的论点、充足的论据和有力的论证。当然,在辩论中还要注意语言的艺术,要让自己的言词表达得尽善尽美。

②快人快语。

辩论口才的形态与对话、问答一样,都具有临场性的特点。面对来势汹汹的攻势,辩论者不允许有过多的时间思考问题。因此,要求你必须反应敏捷,在瞬间就能选用简洁、凝练的话语来回击对方,出口成章,应对自如。在针锋相对的唇枪舌战中,你必须要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本领,要使用锋利、明快、夹枪带棒的语言,迫使对方频频后退,难以招架。

③逻辑严密。

辩论中要善于使用逻辑利器,或攻其命题,或驳起论据,或揭示其论证的荒谬,充分体现了辩论语言的思辨特征。使对方无暇思索,更没有反驳的机会。

④幽默风趣。

幽默在辩论语言中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巧妙地剥去对方的伪装,戳穿对方的漏洞,于轻描淡写中,以辛辣的讽刺、凌厉的驳斥,使对手不得不在一片哄堂大笑声中,狼狈地败下阵来。

(2)辩论技巧

①进攻技巧。

进攻主要是指向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进行驳斥。在辩论中经常组织有力的进攻能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可加强气势,避免被动挨打。这在辩论中是最难把握的,其技巧是丰富多彩的,其情态环境又是千差万别的,作为辩手如何在具体的情态环境中准确而巧妙地使用某一技巧,使之天衣无缝,恰到好处,这就是一位辩手水平的充分体现。从辩论的情态环境看,进攻一是主动进攻,一是被动反击。然而在激烈的辩论中,言来语挡反复冲杀是很难仔细辨出哪是主动的,哪是被动的,常常是临机使用,相辅相成,互为犄角,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对论敌进行进攻。下面列举几种进攻的技巧。

A.先发制人法

兵法云:“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双方舌战,当一方握有充分论据、抓住有利时机,在另一方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首先采取行动,突然袭击,扰乱其心绪,打乱其阵脚,先声夺人而制胜。这是辩论中常用的有效方法。运用先发制人的方法应该注意语言句句在理,无可辩驳,事实确凿,无懈可击。否则,将给论敌提供依据,陷本方于被动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