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口才(青少年卷)
20006000000009

第9章 提高篇:口才训练三级跳,打磨你的金口才(3)

5.说话模糊性——会说言外之意

和他人打交道,善听弦外之音,又会传达言外之意,是最奥妙的人际关系操纵术。老于世故之人大都擅长于话里有话,一语双关,精明之人无须多言直语,即让你心里明明白白;“高明”的小人惯会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用话中之刺让你身败名裂。不管说话之人是否故意暗藏玄机,听话者必须弄明白他的真实意图,方能应对恰当。脑子不清,耳朵不灵,一定会多遇难堪。话里藏话、旁敲侧击是聪明人的“游戏”,笨人玩不了。脑子不灵光,煞风景自不必说,落下笑柄更是常有的事。话里藏话、旁敲侧击其实是一种迂回,可它既重迂回策略,更重隐含之术,较之迂回更主动,更微妙。是“妙接飞镖又暗中回掷”的高超人际交流术,是机智聪明者才能驾驭的玄妙功夫。

(1)委婉表达的技巧

社会是复杂的。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平之事,不公之人,又不能不去表达我们的不满;对于自己亲近的人,有时候也需要巧加指责,让对方明白。但如何表达这种不满却有一定的学问,特别是对于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要做到既能表达出对对方的不满,又不至于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确实是不太容易。话里藏话、旁敲侧击不失为一个理想的武器。

①侧面点拨。

即不作直言相告,而是从侧面委婉地点拨对方,使其明白自己的不满,打消失当的念头。这一技巧通常借助于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小胡与小赵是一对好朋友,彼此都视对方为知己。有一次,本单位的小徐对小胡说:“小胡,我总觉得小赵这小子为人有点太认真了,简直到了顽固的地步,你说是不是?”小胡一听小徐的话顿生反感,心想:你这小子在背地里贬损我的好朋友缺德不缺德?但他又不好发作,于是假装一本正经地说道:“小徐,我先问你,我在背后和你一起议论我的好朋友,他要是知道了会不会和我反目为仇?”

小徐一听这话,脸“刷”地一红,不吭声了。在这里,小胡就使用了委婉点拨的技巧。面对小徐的发问,他没有直接回答“是”还是“不是”,而是话题一转,给对方出了个难题,而这个难题又正好能起到点拨对方的作用,既暗示了“小赵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不会和你合伙议论他的”,又隐含了对小徐背后议论、贬损小赵的不满。同时,由于这种点拨方式较委婉含蓄,所以也不致让对方太过于难堪。

②柔性敲打。

有些女孩子喜欢动不动就生男友的气,以显示自己有个性。如果这个女孩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或是兄长的娇妹妹,就更是不能容忍别人对她的不满。有些痴情的男孩子因为自己的某句话引起女友的不快,他们生怕得罪自己的“公主”,会忙不迭地赔礼道歉,更有甚者会贬低自己来求得对方原谅,以示对恋人的忠贞。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某局长的千金小徐和本单位的小李谈恋爱时总是显示出某种优越感。因为小李是农家子弟,大学毕业分在局里做科员,没有什么靠山。有一次,小徐到小李家做客,对小李家人的一些生活习惯总是流露出看不顺眼的情绪,并不时地在小李耳边嘀嘀咕咕。吃过晚饭后把小姑子使唤得团团转,又是叫烧水又是让拿擦脚布什么的。小李看在眼里心里面很不是滋味。他借机笑着对妹妹说:“要当师傅先学徒弟嘛!你现在加紧培训一下也好,等将来你嫁到别人家里,也好摆起师傅的架子来。”小李这么一说,小徐当时似乎听出了什么,过后不得不在小李面前表示自己做得有些过分。小李不失时机地用“要当师傅先学徒弟”的俗话来提醒小徐,避免了直接冲突。即使对方当时略有不满,过后也会有所感悟的。

③幽默提醒。

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有时利用幽默表达一下对对方的不满,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有这样一则小幽默:在饭店,一位喜欢挑剔的女人点了一份煎鸡蛋。她对女侍者说:“蛋白要全熟,但蛋黄要全生,必须还能流动。不要用太多的油去煎,盐要少放,加点胡椒。还有,一定要是一个乡下快活的母鸡生下的新鲜蛋。”

“请问一下,”女侍者温柔地说,“那母鸡的名字叫阿珍,可合你心意?”在这则小幽默中,女侍者就是使用了幽默提醒的技巧。面对爱挑剔的女顾客,女侍者没有直接地表达对对方所提苛刻要求的不满,却是按照对方的思路,提出一个更为荒唐可笑的问题提醒对方:你的要求太过分了,我们无法满足,从而幽默地表达了对这位女顾客的不满情绪。

另外,对某些怀有恶意之人,自不必拚个鱼死网破,只要打动草丛惊走这条蛇就可以自卫;那些粗鲁的家伙冒犯了你,只需“敲响山石吓跑老虎”便可及时收手。

(2)“模糊表态”功效有二

①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

有些问题一时尚不明朗,需进一步了解事实真相,或看看事态的发展及周围形势的变化,方可拿主张。模糊表态就能给自己留下一个仔细考虑、慎重决策的余地。否则,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仅影响自己的威信和声誉,也会因此对人际关系造成不应有的影响。

②给对方一点希望之光,有利于稳定对方的情绪。

要求你解决或答复问题的人,内心总是寄予着厚望的,希望事情能如愿以偿,完满解决。如果突然遭到生硬的拒绝,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很可能因过分失望或悲伤,心理上难以平衡,情绪上难以稳定,从而产生偏激言行,有碍于人际交往。

相反,倘若话尚未完全说死,则会使对方感到事情也并非毫无希望,也许经过更多的努力或者过一段时间机会降临,事情会向好的方向转化,因而情绪趋于稳定。

然而,我们并不是说凡事都要模糊表态。任何事情的发展变化都得有个过程,有的还得有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当事情处于发展变化初期,实质性的问题尚未表露出来,这就难于断定其好坏、美丑、利弊、胜负。这时,就需要等待、观察、了解研究,切不可贸然行事,信口开河。

青少年朋友也应该学会这种说话的技巧。有时是因事实尚未搞清,有时是因涉及面广,或者自己不明就里,都不宜说过头话,就借助委婉、含蓄、隐蔽、暗喻的策略方式,由此及彼,巧妙地表达本意,揭示批评内容,让人自己思考和领悟,使这种批评达到“藏颖词间,锋露于外”的效果。

有些经验丰富的人遇到这类问题,用几句幽默话语,如引用一则寓言故事或一则笑话,而不作直接回答,留给对方去思考、寻味,这可以说是“模糊表态”中的高招了。

二、第二跳:青少年金口才的表达技巧训练

1.说话的目的性——言与意会,言随旨遣

人们的说话内容必须服从交际的目的,说话形式的采用都得服从表达目的。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说:“‘老Q,现在’,赵太爷又没话找话,‘······现在······发财么?’”“阿Q······哥,像我们这样的穷朋友是不要紧的······”原先,在赵太爷眼里阿Q不过是狗屎一堆。如今革起命来,便想与他套近乎,无话找话,称呼语用“老Q”,不用“阿Q”。可见,赵太爷为达目的而精于说话形势——称呼语的择用。更滑稽的是小D,平日叫惯了阿Q,可现在的交际目的不同以往,在叫了阿Q之后觉得不妥,马上进行调控,加上一个“哥”字变成“阿Q哥”,尊重的感情色彩陡然大增,虽显得滑稽,但反映出小D为达到交际目的,在说话翔实的取舍上也深谙个中滋位。反之,就会话与愿违,无的放矢,甚至适得其反。

(1)发语活泼,对答如流

任何一句话都应该做到有的放矢,说话人必须始终瞄准目标,注意言语信息的传输与反馈。“言与意会,言随旨遣”,遣词灵动,灵活多变,方能对答如流。体现说话水平的发语活泼的原则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风格多变。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最为精彩的描写之一,也是表现说话水平的一段上乘的佳话。面对东吴暗怀降曹之心、拘于一孔之见的儒士大臣们的挑衅,诸葛亮谈笑风生,其言谈锋犀利,妙语连珠。如说张昭、步鹭,或冷嘲热讽;如对薛综、陆绩,或慷慨激昂;如对虞翻、严峻,或条分缕析,鞭辟入里;如对程德枢等;他还巧言相激孙权、周瑜等人,从而为火烧赤壁、大败曹军奠定了基础。

有一次,国画大师张大千要从上海返回四川,临行前友人设宴为他饯行。宴会中邀请了很多社会各界名流。大千先生一向清高孤傲。大家入席坐定后不免感到有些拘谨。宴会开始后,大千先生来到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面前举杯说道:“梅先生,您是君子,我是小人,小人先敬君子一杯。”众人闻言一片愕然,梅兰芳也不解地问道:“此话怎讲?”张大千笑着解释道:“常言道:‘君子动口,小人动手。’梅先生唱戏动口,是君子。我画画动手,当然是小人啦。”于是,满堂宾客皆大笑不止。

大千先生一扫平日的孤傲,通过巧妙风趣地曲解唱戏和作画各个不同行当,不但达到了交际的目的——调节现场气氛,而且还迅速拉近了与梅兰芳先生的距离,更显示出了大师技高一筹的说话水平。

②视角多变。

所谓视角,就是人们在观察事物、认识世界、开口说话时所处的位置、着眼点、出发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其感官认知的结果便不相同。说话的表达视角,在言语交际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的思想,一个“意”字,一个“情”字丰繁复杂;一句言辞,一番讲话,表情达意,其表达的视角也应当随“意”而转,随“情”而变。

美国著名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颇有口才。在一次鸡尾酒会上,马克·吐温在答记者问时说道:“某些美国国会议员是狗娘养的。”记者将他的话公诸于众,华盛顿的议员们大为愤怒,一定要马克·吐温公开赔礼道歉,并澄清事实。几天以后,《纽约时报》刊登了马克·吐温致联邦议员道歉启事:“以前鄙人在酒席上发言,说某些国会议员是狗娘养的,我再三考虑,觉得此言不妥,而且不合事实,特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改成:‘某些美国国会议员不是狗娘养的’。”马克·吐温巧用肯定与否定的不同视角,将同一思维形式以不同句式表达,继续表达了自己对华盛顿议员们的轻蔑与鄙视。

③句式多变。

所谓句式多变,主要是为了实现说话目的而运用的口语句子类型的多样化。这在人们日常言语、社交谈话、会议报告、节目主持以及一些论辩、营销、谈判、导游等多种口才表现形式中可见一斑。具体地来说,句式多变主要表现在不仅有常见的主谓句,还有很多非主谓句。当年,日本侵略者将天津“南开大学”炸得一塌糊涂,不少人哀叹道:“南开成了难开!”当时的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听了,说:“难开?那要加一个标点,‘难,开!’”在这里,张校长巧用标点,将“难开”这一偏正短语变为转折关系的复句,便将他那知难而进,遇挫愈坚的意与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了。事后有人为此专门撰写了《一个标点显人格》一文,可见句式多边的艺术魅力。

(2)条理可感,逻辑性强

衡量一个人说话水平的首要因素便是准确、清晰、明白。为达此目的,必须将话题、观点、材料等纳入一定的思路之中,予以清理、分析,用一根思维的链条将各个环节串联起来。理清思路一般从两方面考虑:其一是组织一定的表达形式,按一定的顺序展开,从开头到结尾,都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事理推演的逻辑秩序。这是构思过程中理清思路时必须事先考虑的,这样才会轮廓分明。其二是将问题分门别类,观点排列有序,即把所要阐述的观点和解说的事物按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在脑子中排出个顺序,这样才会使要说话的内容有条不紊。要使说话条分缕析、头头是道,就必须安排好表达时的话语语义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