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屋及乌——移情效应
移情效应的定义
我国古代早就有“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之说,这就是移情效应的典型表现。意思是说,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后人以“爱屋及乌”形容人们爱某人之深情,以至于对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也产生喜爱之情,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移情效应”。
移情效应是指人们在对对象形成深刻印象时,当时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他对对象今后及其关系者(人或物)的评价的一种心理倾向,即把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引起他人的同类心理效应。
移情效应的表现
1.移情效应首先表现为“人情效应”,即以人为情感对象而迁移到相关事物的效应。
比如,喜欢交际的人经常会说:“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这是把对朋友的情感迁移到相关的人身上;仗义行侠的“勇士”也表示:“为朋友两肋插刀”,这就是把对朋友的情感迁移到相关的事上去;许多人珍藏去世的亲朋好友的遗物,这就是把对去世者的情感迁移到相关的物上。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仅爱的情感会产生“移情效应”,恨的情感、厌恶的情感、嫉妒的情感等等,都会产生移情效应。古时候中国的皇帝可以因一人犯罪而株连九族,其恨可谓泛;战国时的庞涓因嫉妒孙膑的才华而设计剜去孙膑的膝盖骨,其妒可谓深。人都有所谓的“七情六欲”,所以人和人之间最容易产生情感方面的好恶,并由此产生移情效应。
2.移情效应还表现为“物情效应”和“事情效应”。
相传蹴鞠是高俅发明的,而且他球技高超,皇帝从喜爱蹴鞠到喜爱高俅,以至于后来高俅成了皇帝的宠臣;在中国历史上,“以酒会友”、“以文会友”都是美谈,因为都爱喝酒或都爱舞文弄墨,不相识的人以酒、以文为桥梁建立了友谊;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女同志对抽烟深恶痛绝,因而对一切抽烟的男子都抱有成见,即使从未见某人抽过烟而仅仅是听说,也会对这人的品行妄加评说。所以人们有时会感叹“做人难,难做人”,自己从不认识这个人,也没有得罪过这个人,而这个人却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产生这种现象,一般来说是因为说别人坏话的人不自觉地把自己厌恶的情感迁移到了某个具体的人身上。
移情效应的应用
移情效应是一种心理定势,所以不能从道德上来评价它的是与非,但是,移情效应有时候确实涉及了道德领域,和其他心理定势一样,它也会产生道德问题。比如请歌星、影星、体坛名将、政界、文化界要人等社会名人作商品广告的“名人效应”,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就是一种移情效应。
在公关活动中,设法把公众对名人的情感迁移到自己的产品上来,或是迁移到自己企业的知名度上来,是公共关系活动中一种常用的手段。公关人员应当“投其所好”,针对公众的兴趣、爱好开展宣传活动,增加受众对企业的好感,使公众喜欢自己、信任自己、帮助自己。
有些名人广告确实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如“娜塔莎·金斯基喜欢用力士香皂,那么您呢?”——这样的广告用语明白地告诉人们:请您把对娜塔莎·金斯基的喜爱迁移到力士香皂上来。事实上这条广告在电视里反复播出后,确实推动了力士香皂的购买量,并提高了力士香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当然,运用这种手段也要注重实事求是。
墙倒众人推——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的定义
所谓“破窗效应”,是关于环境对人们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诱导性影响的一种认识。“破窗效应”理论是指: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户。
破窗效应的实验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心理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
破窗效应的表现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从而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对于工作不讲求成本效益的行为,有关领导不以为然,使下属的浪费行为得不到纠正,而是日趋严重等等。一间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不久之后,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乱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这就是“破窗效应”的表现。
破窗效应的案例
美国有一家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以极少炒员工鱿鱼而著称。有一天,资深车工杰瑞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放在一旁。没有防护挡板,虽然埋下了安全隐患,但收取加工零件会更方便、快捷一些,这样杰瑞就可以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了。不巧的是,杰瑞的举动被无意间走进车间巡视的主管逮了个正着。主管雷霆大怒,令他立即将防护板装上之后,又站在那里大声训斥了半天,并声称要作废杰瑞一整天的工作。第二天一上班,杰瑞就被通知去见老板。老板说:“身为老员工,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于公司意味着什么。你今天少完成个零件,损失一点利润,公司可以换个人换个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都补偿不起的……。”
离开公司那天,杰瑞流泪了,工作了几年时间,杰瑞有过风光,也有过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公司从没有人对他说不行。可这一次不同,杰瑞知道,这次碰到的是公司灵魂的东西。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个别的、轻微的,但触犯了公司核心价值的“小的过错”,并坚持严格依法管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就可能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破窗效应的启示
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受到了“破窗理论”的启发。纽约的地铁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针对纽约地铁犯罪率飙升的情况,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事案件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携带凶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转。他的做法显示出,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温床。所以针对这些看似微小、却有着象征意义的违章行为开展大力整顿,能大大减少刑事犯罪。
在日本,有一种称作“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日本的企业将有油污、不清洁的设备贴上具有警示意义的“红牌”,将藏污纳垢的办公室和车间死角也贴上“红牌”,以促其迅速改观,从而使工作场所清洁整齐,营造出一个舒爽有序的工作氛围。久而久之,在这样一种积极暗示下,人人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实践证明,这种工作环境的整洁对于保障企业的产品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从而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后果。
得寸进尺——登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的定义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更容易顺利地登到高处。
登门槛效应的实验
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在20世纪60年代做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研究的第一步,是先到各家各户向家庭主妇们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请她们支持“安全委员会”的工作,在一份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研究的第二步,在两周以后,由原来的两个大学生实验者重新找到这些主妇,问能否在她们的前院立一块不太美观的大告示牌,上面写着“谨慎驾驶”。实验的结果表明,先前在请愿书上签过名的大部分人(55%以上)都会同意立告示牌,而没有签过名的主妇,只有不足17%的人接受了这一要求。这个实验验证了社会心理学“登门槛效应”的存在。
登门槛效应的分析
一个人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往往愿意接受一个更大的要求,用“登门槛”来形容这种心理现象简直是太形象了。推销员就常常使用这种技巧来说服顾客购买他的商品,通常成功的推销员都不会向顾客直接推销自己的商品,而是先提出一个人们都能够或者乐意接受的小小要求,从而一步步地最终达成自己推销的目的。其实对于推销员来讲最困难的并非是推销商品本身,而是如何开始这第一步。当你让一名推销员进到你的屋里,可以说他的推销已经成功一半了,即使你开始并不想买他的账,仅仅是想看看他如何表演。有时我们会发现这种方法的确是个达成自己目标的好办法,尤其是在和不太熟悉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偶尔使用一次的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
在要求别人或者下属做某件较难的事情而又担心他不愿意做时,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同样,对于一个新人,上级不要一下子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建议你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稍有进步的小要求即可,当他们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员工容易接受,预期目标也容易实现。但是要切记,有的时候还是要看住自己的“门槛”的,该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拒绝。
登门槛效应的应用
在教育方面,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不适宜对他们提出很高的要求,而是应当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只要学生努努力或者踮起脚尖就能触碰到,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和帮助,进一步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要求其达到更高的水平。这样一来,学生往往就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预期的效果。
善意的谎言——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简介
本书将心理学的知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在阐释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介绍了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心理学应用性知识,从人们关注的视角发,突出实用性,着重介绍:如何利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为生活服务;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如何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积极乐观的心境;如何认识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情感等问题。相信任何一位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知识与乐趣。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是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做出解释。
安慰剂效应的提出
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提出,亦被理解为“非特定效应”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着,即反安慰剂效应: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反安慰剂效应是用同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消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的,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所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