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什么样的人企业永不放弃
20015300000031

第31章 刷新你的职业思维——成为企业永远青睐的人(9)

小故事折射出了沟通的大道理!你必须清楚你对面坐的是什么样的人,知彼才能达己,如果你面对的是挑剔的专业客户,你就必须认真对待你的专业术语,不要讲外行话,但如果你面对的只是一个普通的买主,那话就说得越简洁越好!不论与什么人沟通,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你要说清楚你的意思,你怎么说固然重要,但对方的理解决定了你们此次沟通的基本价值和意义!

021 要理解办公室政治,常识高于知识

对于办公室政治,理解但绝不曲解,要树立正义感

不管是分工合作,还是职位升迁,抑或利益分配;无论其出发点是何其纯洁、公正,都会因为某些人的“主观因素”而变得扑朔迷离,纠缠不清。随着这些“主观因素”的渐渐蔓延,原本简单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一间十几个人的办公室,可以有几个不同的派系,更可以有由这些派系滋生出来的上百个纠缠不清的话题。

于是,很多习惯于这种不动声色、波澜不惊的职场老手,将办公室比喻成战场,在这里,每天都进行着一场场没有硝烟战火的较量,不管你累不累,愿不愿意,只要你置身“江湖”,就“身不由己”。

近年来,一些人力资源研究者将这种复杂纷繁的办公室问题,戏称为“办公室政治”。“政治”可不是个随便就可以拿来说笑的儿戏。单从字眼分析,这些文字爱好者显然有点神经质了。但想一想“政治”的本义,我们又不禁拍案叫绝。记得中学的政治课本告诉我们:政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从这个角度去看,称“办公室问题”为“办公室政治”不仅没有错,且实在是入木三分!

心理学专家罗伯特·沙米安托认为,那些选择远离“办公室政治”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懂搞“政治”,不想参与“战争”。他们只是嫌麻烦,不想干而已。很多时候,麻烦并不是你能逃避得了的,很多问题你越回避,它越紧追你不放,只有积极去面对,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必须得承认办公室政治是存在的,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所以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接受,相信它可以被我们征服。虽然办公室政治总是令人与阴谋、伪善、奸诈、谣言、争夺、争斗联系在一起,但是既然它是一种现实,你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它,而不是采取逃避的态度,逃避无疑是消极的,它不因你的逃避而改变,也不因你的逃避而消失,逃避只会使你无法认清形势,无法审时度势,坐失良机,甚至不明就里,稀里糊涂被牵进旋涡,反而可能对你的职业前途带来不良影响,甚至破坏。

对于办公室政治,要做御驾之人,而不要做它的奴隶!理解办公室政治,不是要你和一些人一样去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你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处理风格,才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得到众人的信服!

选择接受,换一个角度来对待它,它不会消失,你也未必能改变它们。但至少呆在办公室里的时候,你的心情会舒服一点,或者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好结果。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察言观色,审时度势,驾驭办公室政治的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办公室政治也可能使它为你服务,让它成为你职场生存与升迁的工具。但作为职业人士,要想驾驭好办公室政治,还必须至少遵守如下条约:

第一条: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加入游戏,看清楚别人的规则,懂得隐藏你的内心,但不要主动去玩你认为应该玩的游戏!

第二条:千万别得罪小人,俗话说“得罪君子十个不算多,得罪小人一个就够炸开锅”,不论对一个人如何厌恶,都不要表现出来,并且要让他对你放下戒心。

第三条:定要懂得感恩,切忌过河拆桥!千万不要“用得到人家朝前,用不上人家朝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他人的评价标准,对于懂得感恩的人,谁都愿意帮他做事!

第四条:要有心甘情愿为你的上司做嫁衣裳的心态。既然他作为你的上司,哪怕他的能力不如你,你也要心甘情愿地为他服务。千万别胁迫他,别想着你有一天能爬到他头上管住他!此想法必将把你自己送上绝路!

那么,到底以何种方式面对办公室政治才能获得良好效果呢?

定律一: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不强求结果,不为难自己的良心!

在工作中,有很多我们难以控制的状况。企业政策、客户需求或老板命令影响个人利益的事情并不罕见。不要感到痛苦和生气,而应该尽你所能来影响现况。这是一项克服无助感的有效方法。它消除了你的负面情绪,也让别人把你看作一个在不利条件下也知道如何工作的人。你可能无法改变或决定最终的结果,但你知道你已经做了你能做到的最佳状态。

定律二:保持自己的立场,并且必须立场坚定,对待任何人,都首先主动地去理解他人,如此,你必将无往而不至!

人们感到不公平是因为他们觉得被误解,比起先去理解别人,我们本能地更希望能先得到别人的理解,而优秀的领导者都知道要压抑这种本能。

也许你会感到不可思议,但是,试图理解对方的确是一个缓解敌意的最好方法,一旦对方觉得你了解他的出发点,作为回报,他们会减少防备并乐于去了解你,这创造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可以产生双方都接受的解决方案。缺乏这样的理解而要实现解决方案是很困难的——缺乏信任和太多猜忌。

定律三:永远没有独享的利益,和谐源于共赢!

在现实中,政治冲突的发生根本上都是因为利益的冲突。我们从小被教育的思维方式总是“我们要赢,别人要输”。也就是说,我们的赢实际上是建立在他人输的基础之上,我们是害怕让别人赢,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失败。

工作更多是一种商业行为,在商业行为中,永远没有单方的利益,因此,在处理任何办公室政治事件过程中,都要首先抱着“双赢”的心态!这需要你先了解对方的观点和他从中能得到的利益,同时,也要明白你从中能得到的利益,然后,努力寻求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双赢的解决方案,这样做将确保所有人都真正为之工作而不是嘴上功夫。

的确,我们讨厌失败,在胜负思维下,你可能会赢一两次,但很快,你会发现自己在职场中被孤立,而双赢思维,是一个能帮你建立同盟获得长远利益的持久定律!

定律四:忠诚同盟者策略——用平等意识铸就恒久粘合力!

人们用周恩来对待毛主席的方式来比喻这一策略,此为能够创造多赢局面的最佳政治策略。其特点在于:管理者不把自己定位为企业老板的附庸,而是老板亲密无间并且长期忠诚的合作者,合作者意味着大家地位虽然不同,但基本上是比较平等的,大家谁都是真正地需要谁,事业也是大家共同经营的一个事业。

忠诚意味着管理者与老板之间不仅是合作关系,而且建立起了一种非常可靠的相互完全信任的牢不可破的思想、感情关系。既有了忠诚,还有合作,所以正常情况下,这种关系虽然会有所起伏,但从长远来看,仍然是非常有效而且能够长久保持的密切关系。

要想做成一件事,不能光依赖专业知识,常识更具力量

1776年,美国激进民主主义作家托马斯?潘恩的小册子《常识:理性的时代》风靡一时;2009年,凤凰卫视文化名人梁文道一本《常识》成为大陆十分畅销的作品!这是一个不乏专业知识的时代,却是容易患上常识缺乏症的时代!

由于中国的人口政策和初、高等教育方式,使得从家庭和学校走出来的年轻人十分容易患上常识缺乏症,尤其初入职场的人,对很多原本存在的事情感到大惊小怪,甚至很久都无法适应,往往陷入概念中走不出来,其结果,要不把职业生涯搞得一塌糊涂,要不必须经过痛苦的蜕变,恶补常识!

何为常识?

常识就是生活中最常用的知识,主要是指人之常情常理,是人类文化知识中经过实践历练,沉淀出的精华部分!

问:为什么某博士人生四处碰壁,一事无成?

答曰:缺少常识!

问:为什么胡雪岩读书不多,却经商成功?

答曰:常识丰富!

台湾大学教授曾仕强在《百家讲坛》上说过:“我们很少笑一个人没有知识,但会笑一个人没有常识,可见常识比知识重要。”

有一个很经典的关于“渔夫和哲学家”的寓言:

哲学家登上渔船渡海。一上船,他就很高傲地问渔夫:“你懂得哲学吗?”渔夫茫然地回答:“哲学是什么?”哲学家研究性地得出结论:“很可惜,不懂哲学,生命价值失去一半,就是说你失去了半条生命!”哲学家又问:“你懂得数学吗?”渔夫傻傻地回答:“只懂得数数和加减法。”哲学家科学发展观地得出新的结论:“很遗憾,不懂得数学,生命的价值失去一半,你又失去了半条生命。”

渔夫在纳闷这一番莫名其妙的对话时,渔船已经飘荡在广阔的大海上。此时,哲学家也在回味欣赏刚才可以列为经典的对话。突然,一阵狂风卷起巨浪劈头盖脑地淹没了渔船。渔夫担心地问哲学家:“你懂得游泳吗?”哲学家坦然地回答:“不会!”渔夫憨厚而慈祥地说:“要不是遇见我,那你将会失去一条生命。快抓住这块木板吧。有这块木板,你就有了半条生命。再跟我学飘洋过海,坚持坚持再坚持,上了岸,你就可以捡回一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