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谁在驾驶巴士: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20019200000027

第27章 无风不起浪——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效应(3)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虽然并不愚钝,却经常陷入某一个绝对没有好处的事情中不能自拔。任凭四面的亲戚、朋友、旁观者如何劝说,他们总是执迷不悟,甚至还要找出很多幼稚的理由来欺骗自己,直到有一天,当他受尽折磨,终于解脱的时候,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近日出版的科普杂志《大科技》介绍了这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那么,这种心理问题为何存在,它对人们的生活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笔者为此访问了几位专家。

“执迷不悟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无法将客观与主观、现实与假设很好地区分开来。假如将自己这种已有的经验驾驭现实之上,并过分固化的话,就产生了执迷不悟。”心理咨询师曹芬元表示,人本身对事物是有自己认知的,对事件的态度是由自己的评价来决定的,而且这种评价是依靠于其自身的经验。

此外,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在解释人的执迷不悟的心理时,认为这是由认知失调导致的。他认为,人都会碰到信念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认知平衡失调,此时,人们就会感觉难受从而想办法来恢复心理平衡。恢复平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承认事实,一是找到一个理由来维持平衡。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失调——当你做决定采取行动或者碰到跟你原先预想的不一样的信念、情感或价值观后,引起内心冲突,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状态。

认知失调可能会导致执迷不悟,但执迷不悟并不一定是由认知失调所引起的。导致执迷不悟的原因有许多:首先是思维定式,以前熟悉事物的习惯可能会影响后来认知事物的方式,而不会因时因事而进行变化,这表现为人们的固执;其次,有的执迷不悟是由于心里的保护。有时人们未必熟悉不了事物的客观事实,只是由于自我防御机制,人们会坚持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说我们在劝解别人的时候语言要恰当,假如不恰当的话,两人会因为言辞争论,而不是因为事情本身;再者,有的是由认知失调引起的,比如说曾经有一个女孩深陷爱情骗局,别人一眼就看得出来是在骗她,但女孩子就坚持认为那个男人是爱她的。这就是另一种的固执。

每个人都产生过执迷不悟心理,这是很常见的。人在认知时会依靠于自己的经验,受主观影响,有时认知会偏离客观事实。就比如说“旁观者清”,就是因为旁观的人没有先入为主的那种经验和情绪,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事情,故而在一定程度上“清”。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一位女士谈道:有时候自己太过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行,所以就觉得以后的每一件事情自己也可以做到。同时又想着“你们说不行,我偏要试一试,证实给你们看,你们都是错的”。还有人说:也说不好为什么会那样,只是觉得有样东西自己没有尝试过,很想试一试。有时别人也说了,自己心里也觉得可能会失败,但是又隐隐觉得有成功的希望,就有强烈的欲望去试一试。

执迷不悟对人的影响,要依靠于其对主观的定义。假如你坚持的是对的,那么其正面的影响就要大些,有的时候成功与固执只有一步之隔。但假如以此固化自己的思维,会导致前进的停滞,无法创新。假如是因为自我保护而产生的固执,那会使自己无法客观地认清事物,只是在一味地逃避。我们应当用开放的意识,去分析利弊。对于负面的影响,要分清楚好处与坏处,那么这种影响会减轻。假如只是一味地逃避、自卑或是与他人缺少沟通,负面的影响就会增大。

希望人们在认知过程中,要认清现实与假设、主观与客观。碰到事情应当理性,提醒自己情绪会让自己的认知有偏差;任何事情对事不对人。不要将人与事情联系起来,不要带着成见去认知。

至于认知失调导致的执迷不悟,调整的途径有三:一是改变或否定认知的一个因素;二是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进行调整;三是再增加一个能够减轻这种痛苦的因素。假如执迷不悟非常严重的话,就应该去看心理咨询师了。

8.破釜沉舟——为什么断了后路反而会成功

有三位年轻的妈妈(她们各带着刚会走路的孩子)到试验室做韦氏成人智商测试。由于孩于在实验室外哭叫着找妈妈,她们都静不下心来进行测试。此时,工作人员告知三位妈妈:“你们的孩子被带到外面玩蹦蹦床了。”于是,三位被试者便都能够全神贯注地接受测试了。这与典故“破釜沉舟”同义,称为“沉舟效应”——只有甩脱牵挂,才可下决心干好一件事。

我们平时总喜欢在角落里放个纸篓,如果把废纸团扔到纸篓外,大都定不下心,要站起身来,重新把纸团捡起,放到纸篓里。有人有一次处理手稿,要把许多无用的东西扔掉,但嫌扔入纸篓太麻烦,干脆就不用纸篓,凡无用的东西就随手扔在地上……待工作完毕,将狼藉满地的废纸、废物打扫出去。这种做法,就是彻底摆脱“纸篓情结”的“沉舟效应”,可以轻松、自由地扔掉无用的东西,不受框框的限制。

现在有不少人下岗了。其实,下岗并不可怕,尤其是对一些在单位里人际关系紧张的受压抑者说来,反而是一种沉舟效应的解脱。

平时劝一个人戒烟,他很难接受,但当他得知自己已患了肺癌时,烟瘾再大,也绝对马上能戒烟,原因是人的求生本能:既然得了绝症了,为了存活,还有什么戒不了的?这不也是沉舟效应起了作用吗?

破釜沉舟,亦作“焚舟破釜”。语出《孙子兵法·九地》:“帅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是古代以一种激励、警告机制,促使战斗者唯有前进,无从后退的心理战术。这一激励士气的手段为历代兵家所重视,如项羽、韩信等都成功地用过此法。

推动人们采取各种行为达到某种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人们有目的地活动,其选择、决定和坚持执行都取决于意志过程。而对情况的认知为意志确定目的;意志的强弱又常决定于情感,强烈的情感推动,才会使人坚持采取既定的行动。心理学上把知、情、意称为三要素。在人的活动中,认知—情感—意志都紧密联系,推动着行为的实现。

孙子兵法十分有效地运用人们心理活动规律,以在险恶处境下迅速激发起士气。战争需要群体的同意行动。这种同意,首先是思想上、心理上的同意。大敌当前,军事行动的开始,指挥者就把严重的情况告诉大家,采取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兵无退路的非常之举,向战士们示以必胜不败的决心。这一情势迫使战士们产生强烈的情感追求,极大地激发起作战情绪,英勇奋战,视死如归,其意志行为就会像扳动弩机使箭射出一样,势不可挡,压倒敌人,从而取得胜利。

当然,破釜沉舟这种办法只是在特殊条件下偶尔一用的激励士气的手段,不可乱用。何况,要是一帮素质极差,毫无训练的乌合之众,面对强敌可能就会屈膝投降或不知所措大败而降,破釜沉舟之计恐怕难以实现。事业的成功者,需要遇事果敢、意志坚强的人。这种品性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日积月累的磨砺。心理学上的意志训练就是一种有目的的训练人们克服各种困难,完成意志行动,从而提高意志品质的过程。通过训练,人们的自觉性、顽强性、果断性,勇敢进取的精神,自制力等心理品质都会提高。因此,先进军事、体育竞技、各行各业,都采取平时训练提高心理品质以应急时(战时)之需,而不再把主要希望寄托于破釜沉舟的激励士气之法。

意志坚强是心理健康的组成部分,个人也应重视自己意志品质的培养锻炼。

9.东施效颦——盲目仿效别人

颦,就是皱眉。相传古代美女西施因心病皱眉而行于里巷,其里巷有丑女东施,看见西施因捧心皱眉而貌美,于是也以手捧心而颦于其里,其里内富人见之,闭门不出,贫人见之,携妻子而出走。后以“东施效颦”或“捧心效颦”喻表面模仿他人,弄巧反拙。宋代陆游《遣兴》:“得酒不妨开口笑,学人难作捧心颦。”即指出其谬。

模仿效法是人类行为发展的方式之一;爱美也是人类的天性,年轻人尤其追求向往。所以“东施效颦”这类看似笑话的经历,就非罕见之事了。

当前的年轻人,多有崇拜的偶像,常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些“偶像”的身世、言谈、爱好、表现等作为自己的目标来加以模仿追求,似乎这样一来自己也就达到崇拜对象那样的境界,受人尊崇,情绪上出现愉悦,心理上产生满足感。若不涉及到客观的反映,他这种自我安慰式陶醉倒也罢了,而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人也会象东施一样来当众表演一番。许多不出名的歌手,单论唱功还算可以,但就是喜欢摹仿他们所崇拜的西方、港台歌星的表演,常流于外表形式上的仿效,缺少内在修养的运用,又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在唱歌的嗓音、技巧、韵律、气质上下功夫,而一味摹仿人家的动作程式,狂歌劲舞,结果弄巧成拙,反不如回复本真的表演令人舒服。

这与东施效颦都是处于同样的错误心理,它无助于良好心理行为的塑造及任何技艺的提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任何人的心理活动受到所崇拜者的影响无可非议,但一味从形式上去摹仿对方,并不能真有所获,不可能把对方的优良品性移植到自己身上。要抓住其精髓实质,又结合自身条件、修养锻炼才能化为己有。

东施羡慕西施之美,若她从形体的打扮,素质的培养,多一些效法训练,而不是只作样画瓢地学着西施捧心皱眉的姿态上街行走,那还不致于吓得四邻闭门不出或携妻逃走呢。

10.假药也能治真病——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这个现象无论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令仍未能完全理解。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提出,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安慰剂效应对于管理实践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安慰剂效应意味着管理咨询项目通过外部作用及企业心理活动,或多或少都能带来一定效果。另一方面,安慰剂效应意味着在管理实践和咨询活动中,改善效果难以评价。在咨询项目实践中,既要充分利用安慰剂效应的有效性,来提高咨询效果,同时应该避免仅沉醉于这种效果。

美国著名心理学专业刊物《心理科学》前不久公布了一项很有趣的实验成果——通过改变一个人内心对自身视力的预期,能改变他真实的视力水平。

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唯一女性终身教授艾伦·朗格是这项实验的设计者。普通的视力表是上大下小,于是被测者就有一个心理预期,越往下就会越看不见。朗格教授则将视力表倒过来,上小下大,这样字母从上往下不是逐渐变小,而是逐渐变大。被测者的心理预期被扭转过来,越往下,应该看得越清楚。试验结果惊人,被测者的视力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在普通视力表中看不清的字母现在也能看清楚了。

这个实验的效果有点像“安慰剂效应”,暗示着心与身之间,或者说意念与躯体之间奇异而隐秘的联系。我们常说“身心健康”,“身”是具体的,而“心”却无形而难以捉摸。身和心真能联动吗?这种联系究竟是什么?

说到心理和身体的密切关联,有人讲述了一个生动的事例:一个人不小心被反锁在冷藏车里,他非常紧张,担心自己被冻得像硬邦邦的冷冻猪肉一样。不久后,当人们打开车门,发现他已不幸死去。其实,当时冷藏车温度只有-3℃左右,并不足以冻死人。夺去他性命的是内心的惊恐和紧张,而非温度。

同理,医生给你一粒小药丸(其实是淀粉),告诉你能治好你的病。你吃了以后,有些症状真的就消失了。很显然这不是药物作用,而是身体机能起了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安慰剂效应”。如果巧妙应用这种效应,“假药”甚至能起到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这种似是而非的现象在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都并不鲜见。由此,不少医生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不得不将这种“安慰剂效应”考虑进去。

其实,安慰剂效应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科学家们很早就发现了病人的心理作用对药效有着很大的影响。早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便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而病人还满以为有了希望。不过最后,在其中某些病例中,有的病人果真奇迹般地康复了,有的甚至还平安地度过了诸如鼠疫、猩红热等“鬼门关”。

赵本山和范伟联手出演的小品《卖拐》,活脱脱地展示了一个健康人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变得不会走路。效果虽夸张,但暗示的作用的确不可忽视。

安慰剂效应的研究最早源自临床医学,但如今,在临床医学界,安慰剂正面临着巨大的伦理争议。有的研究者认为如果医生给患者开的药物不能被证明确实有效,这从伦理上便说不过去。但不少其他的医生觉得没问题,因为到目前为止,也没能证明它们有害。

科学界至今对“安慰剂效应”的真正机理尚未完全搞清,其效果更是难以量化,如果一味夸大安慰剂效应的效果,是否会为众多“假药”、“假手术”开了口子呢?今后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打着“安慰剂效应”的幌子,向病人隐瞒真相,其后果实在很难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