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谁在驾驶巴士: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20019200000036

第36章 随风潜入夜——心理可以改变我们的行为(3)

从齐桓公讳疾忌医的故事,本当给后世的病人引为警戒,及时就医。但现实生活中却不是那样,一些人缺乏医学常识,甚至在被发现得病时,因尚无自觉痛苦的症状,胃口好,睡眠香,无视医者的客观检查,仍自信身体强健,而不去治疗。对一些真正严重乃至威胁生命的疾病,也有病人矢口否认而拒绝诊治的。有位青年不幸患了白血病,当父母要送他去医院治疗时,他予以拒绝,并坚持说:“我没有病。”实际上他知道白血病是难以治疗的“血癌”,精神上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击,他的这种态度是维持暂时的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癌症心理学家观察发现,对大多数癌症病人而言,诊断之后的那段时期是极其关键的。病人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常见的反应先是感到震惊、难以置信,接着可能拒绝接受事实,对疾病加以否认,不愿接受治疗。往后发展,会产生愤怒,迁罪于人,或抑郁沮丧。另一个常见的反应是找别的医生,希望能改变诊断,或者提供特效灵药,这都是因焦虑过度而产生的心理自卫。心理自卫方法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无视现实不幸处境的“否认法”属消极心理防御一类,讳疾忌医即其实例。其实,患者在家人、社会强力支持下,采取正确方式,往往能度过诊断、治疗、手术、放射治疗或化学疗法等种种折磨,而走向康复的。社会上一些“恐癌症”的人,也认为癌症既是不治之症,病人知道了反而增加其心理压力,还不如不告诉病人,无视早期发现并接受正规全程治疗的重要意义,这也是讳疾忌医的表现,都应加以改变。

7.为什么我们总是关注和自己相关的东西

是不是经常有这种的经历,某一天逛了整条街买了一件自以为独一无二的衣服,心里乐滋滋的。第二天却发现大街上穿同一款衣服的人竟然很多?再比如说,今天我的一只手不小心骨折了,以为自己很倒霉。走在路上却发现打着石灰膏的人还真多啊!于是心里也就多少平衡了一点。

仔细去分析的话,或许可以这么解释,其实事实就摆在那里,它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观察者的角度不同,观察者关注的焦点不同,如此同样的事实在不同的人看来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结局了。而且如果你对某个东西特别留意的话或者比较了解的话,你的大脑中自然也就残留有那种记忆,而人的大脑也是习惯于处理那种更熟悉的事物的,如此你自然也就更容易关注到那些东西了。人们就将这种现象称为“视网膜效应”。所谓视网膜效应指的是当我们具有某一样东西或者是某一项特征时就会更加注意别人是否有同我们一样的特征。所以在我们拥有了一件漂亮衣服的时候,不小心骨折的时候就会无形当中发现其实有这件漂亮衣服的,骨折的人也不少。

其实,“视网膜效应”就是注意的一个心理特点,即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这时人们的心理活动只关注一定的对象,而不会顾及其他的对象。

在人的意识层次中,注意属于焦点意识的层次,这是人们对所注意的对象处于高动机的状态,所以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该事物,觉察其细微变化。人的心理活动随时都会指向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他的对象。心理活动指向某个对象时,他们会在这个对象上全神贯注起来,而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

不同的指向性会影响每个人的视野,当他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他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他一样具备这种特征。有时这就是一种狭隘视野与思维的反映,它会导致对待问题不全面,甚至极端的现象。尤其是当人们把注意的对象集中到一些负面事情上的时候,更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

其实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相同的,只不过有些人过于关注生活中消极的一面,并把它放大。这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造成的紧张易怒的情绪,从而形成了负面的视网膜效应。对于爱发脾气的人来说,这种不安全感来源于对自己深刻的不满意。这种感觉有可能来自于家庭。如果在自我认知形成的青少年时期,一个人经常得到来自家庭的负面评价,或父母经常与亲友孩子攀比,久而久之,他也会延续这种思维定势,对自己不满意,总对自己及周围环境提出苛刻要求。

卡耐基曾提出这样的一个论点:每个人的特质当中拥有80%的长处,而剩下的20%左右就是我们的短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将80%的优点给忽略掉,而更多的关注20%的缺点,这个现象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于别人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经常关注别人的或自己的缺点,而忽视别人或自己的优点。这样将会导致怎么样的后果呢?可想而知,在我们关注别人的短处的时候,我们就会对这个人产生厌恶感,即会产生所谓“一叶障目”。同时由于“视网膜效应”,我们会发现身边的人也同这个人一样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缺点。而在我们只想着自己短处时,那么就会使自己越来越没有自信,同时也由于“视网膜效应”,我们会更加关注别人是否也会同自己一样有这么一个缺点呢?

只关注别人的缺点,自己的缺点产生的后果将会是使得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使得与他人的人际关系逐渐恶化,最后形成孤僻的性格以及单一的人际圈。相反的,如果我们看得更多的是一个人的优点,那么衍生开来就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人也拥有这样一个优点,那么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所处的是一个充满美丽事物的环境。而当我们肯定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人都是值得我们去相交的。

更多的关注别人的优点,自己的长处那么我们的胸襟会越来越宽广,对于自己也会越来越有自信;在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同时,也会因为肯定别人,欣赏别人而受到别人的肯定和欣赏,从而人际关系越来越和谐。

“视网膜效应”所带来的效果是奇妙的,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的优点,以一种正确的态度运用这个效应,那么我们所拥有的漂亮衣服也就会越来越多。

8.墙头草两边倒——为何做事如果有两个原则就会无所适从

生活中我们总会有这样的困惑:假如我们脚踩在两只船上我们就会站不稳,同样我们走路选择两个方向我们就会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其实是我们不知不觉陷入了手表定律的怪圈。所谓的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手表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律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如果每个人都忠于自己的选择,那么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适从,心身憔悴,不知自己该信仰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做事情必须要有一个确定的目标,脚踏实地、始终不渝地去努力,这样才有成功的机会。当两个目标相冲突时,只能放弃一个去完成另一个,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些同时想做两件截然不同的事的人,必然任何一件事都干不成。

佛教《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条两头蛇,左头要向左游,右头要向右游,无法行走,结果掉落油锅中烫死了。可见,只有专心于一件事情,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到最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两门选修课都是你所感兴趣的,但是授课时间重合,而且你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学好两门课程,这个时候你很难做出选择。在面对两个同样优秀、同样倾心于你的男孩子时,你也一定会苦恼许久,不知该如何做出决断。择业时,地点、待遇不分伯仲的两家单位,你将何去何从?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我们都要面对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苦恼。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选择其中一个,坚定一个目标,建立一个标准。在鱼和熊掌面前,要选择其一,就要充分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了解自己的特长,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然而,有的时候,在鱼和熊掌面前,我们无法做出选择,不知道该择谁弃谁,那么,在这种矛盾面前,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心理学家推荐使用模糊心理。

所谓模糊心理,就是在一个很难决策的情况下,以潜意识的心理为主要基调,做出符合潜意识心理的选择。

心理学研究表明,模糊心理实际上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一种心理沉积。也许你并不能说出一条明确的原因,但是通过心理的潜意识,一般情况下可以做出最符合个体心理需求的决定。这里说的潜意识,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模糊心理在矛盾选择面前,能够提供给我们最安全的心理保护,因而是值得提倡的。

手表定律蕴含的一个深层次的道理是: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可以说,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实现我们的价值,否则我们就会觉得人生不完整,人生没有意义。也就是说,价值观可以主宰我们的行为方式、人生理想以及我们对周遭所做出的一切反应。所以,认识自己的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要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最重要的是,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就会常常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以及做某件事的目的,他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状况,而且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状态。

手表定律给管理者的启发也是非常直观的:企业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企业将无所适从;员工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领导者也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将使员工无所适从。

手表定律告诉我们:要坚定一个目标,建立一个标准,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