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20020600000028

第28章 合伙人、书和旅行(1)

克鲁曼先生离开公司后,我们毫不犹豫地任用威廉·伯恩特莱格负责工厂。每次提起威廉的工作,我的心情都十分愉悦。他是从德国来的小伙子,不会说英语。因为他是克鲁曼先生的远房亲戚,所以我们雇用了他,开始的时候,他并不怎么出色。但他很快学会了英语,成了我们的运务员,每周工资6美元。威廉原来并没有学习过什么机械知识,但是,凭借坚持不懈的热情和勤奋,他很快便熟练掌握这项技术并参与到了厂里的所有业务,在任何地方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威廉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总改不掉德国人那种说话方式,语序颠倒的英语也总是让人发笑。在他的监督下,联合铁厂成了公司所有业务中盈利最多的。连续好几年,他都一直为公司操劳。我们决定给他放放假,让他到欧洲去旅游一番。于是,他先顺道从华盛顿来了纽约。在纽约时,他找到我,说与重返德国相比,他更迫切地希望回到匹兹堡去。当他在华盛顿纪念碑的楼梯上,在其他公共建筑中看到我们生产的横梁时,不禁感慨道:“我真是太自豪了,我要马上回去,看看厂里的一切是否正常。”

威廉总是披星戴月,整日守在工厂。那里就是他的家,他的全部生活就在那里。当我们第一次想要几名年轻人加入股东时,他也位列其中。这个贫穷的德国小子,在去世时,每年已经能赚到5万美元。无疑,每一分钱都是他应得的。他身上有很多的故事。在一次董事会的年会上,每个人轮流发言。威廉这样总结他的演讲:“先生们,我们必须做的是提高价格、降低成本,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能站在他自己的底座上。”他的话引起了场上不断的大笑。

曾有一段时间,埃文斯上校出任政府派驻我厂的检察员。他是个很严格的人,威廉给埃文斯找了不少麻烦,埃文斯为此抱怨不断,他们之间终于有了冲突。我们竭力想让威廉明白与政府官员搞好关系的重要性。威廉回答说:“但是他肆无忌惮地走进了我的房间,拿走了我的雪茄抽”(上校也真是,威廉抽的可是那种一分钱一支的劣质雪茄)“而且还总是对咱们厂挑三拣四,你对这种人怎么看?不过,明天我会向他道歉。”

我们向上校保证威廉会向他赔礼道歉,后来他笑着跟我们讲起威廉是怎样向他道歉的:“上校,希望你早上没有生气,我并无恶意。”然后,伸出他的手,上校愣了愣,还是与他握了手,两人尽释前嫌。

威廉曾把我们没法用的旧铁轨卖给了我们的邻居,匹兹堡钢材生产的先驱—詹姆士·帕克。帕克先生发现这批钢材质量很差,就向我们要求赔偿。我们让威廉和菲利普斯先生一起去找帕克先生,处理此事。菲利普斯先生走进帕克先生办公室时,帕克正在工厂四处寻找那批问题材料,可他怎么也找不到。这下威廉知道该怎么办了,帕克先生还未置一词,他就说了:“帕克先生,我很高兴听到卖给你的那批旧铁轨不适于炼钢,我打算把所有的再重新买回去,给你每吨5美元的价钱。”威廉很清楚,他们早就把那批材料给用光了。帕克先生感到十分为难,这件事情也就这么了结了,威廉最终取得了胜利。

威廉从德国回来之后,有一次我去匹兹堡,他跟我说他有些“特别”的事情要告诉我,这些事情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在德国时,他曾花了几天时间去拜访一个教授,是他以前的同学。

“卡耐基先生,他的妹妹对我非常好。我到了汉堡①后,就寄了一件小礼物给她。她给我写了封信,我还给她回复了,她再写,我又回,然后我问她愿不愿意嫁给我。她是个内敛沉默的姑娘,但还是写信来说她愿意。而后我让她到纽约来,我去那里接她。但是,卡耐基先生,他们并不知道工厂里的情况,他哥哥写信给我,希望我再回去一次,在德国与她完婚。可是我不能再离开厂子,所以该如何是好?”

①汉堡,德国三大州级市之一,德国最大的海港与外贸中心,也是德国第二大金融中心。

“当然,威廉,你可以再去一次。你也一定要去,这样她的亲人会十分愉快的。你马上去,然后把她带回来。我会安排好一切的。”他离开时,我说:“威廉,你的爱人一定是个高挑漂亮、讨人喜欢的德国姑娘。”

“哦,卡耐基先生,她只是稍微有点胖。如果推着她滚动,我只能让她转一周。”威廉的所有有趣的经历似乎都与工厂的工作有关。(而今,1912年6月,当我再次看到这一段时,我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尤其是那一段,“每个人都应该站在他自己的底座上”,我甚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菲利普斯先生原来担任铁厂商务处的主管,后来公司的规模扩大,钢厂需要他,就提拔了另一个年轻人威廉·L·艾伯特接替他的位置。艾伯特先生的履历与伯恩特莱格有些相似。一开始他也只是个薪水微薄的小职员,但很快就被委以重任,负责铁厂的营销业务。他与威廉一样成功,也被列入了董事会,享受与威廉相同的股份,后来他被提升为公司总裁。

柯里先生在这段时期因为管理露西高炉的出色表现,受到我们的器重,后来成为我们的合伙人之一,和其他人享有相同的股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除了人尽其才外,别无他途。最终,卡耐基和麦克坎德里斯公司并入了埃德加·汤姆逊钢铁公司。一开始,弟弟汤姆和菲利普斯先生拒绝将他们已经发展得很成熟的企业并入钢铁公司。后来,我将第一年的盈利给他们看,并告诉他们如果不加入钢铁公司,那就上错了船。在重新考虑过之后,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于是大家实现了双赢。

经验证明,来自不同行业的合伙人,杂乱无章地聚集在一起,可想而知,这不可能建立一个成功的企业。改革是必需的,埃德加·汤姆逊钢铁公司也不例外。还没有开始生产钢轨的时候,我们聘用了一个原来做铁路审计的审计员来做审计工作,他是个精明强干的家伙。但是,科尔曼先生对他很不满意。于是,我不得不买断克鲁曼先生的股票。但此后不久,我们便发现克鲁曼先生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个审计员确实对账目管理很有一套,但是,要想期望他立即从他熟悉的行业进军制造业并且很快上手,这显然太不切实际了。他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也没受过任何这方面的培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是一个好的审计师,是我们太不切实际了。

最后,工厂要开工了,审计员将一份组织计划提交给我审批。我发现他将工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交由琼斯先生控制;而另外一部分由斯蒂芬森控制,斯蒂芬森先生是苏格兰人,他后来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的制造业厂主。我没有批准这一方案,因为在同一家工厂里,两个人拥有同样的权力是不可想象的。即便他们是在不同的部门,有两个人同时发号施令的工厂,和有两个司令的军队以及有两个船长的轮船一样,都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这行不通,我既不认识斯蒂芬森,也不认识琼斯,但是只有一个人能当船长,也只有他直接向你负责。”

最后,我们决定让琼斯先生当“船长”,日后,凡是知道贝西默钢厂的地方,都知道他的大名。

“船长”那时候还很年轻,看起来瘦弱异常,但性格很活泼,精力充沛。从身材上,可以看出他的威尔士血统—很矮。他从附近的约翰斯顿工厂来到我们这儿,当了一名每天报酬2美元的机修工。很快我们就发现他是个可造之才:在内战中自愿入伍,因为表现出色,被提拔为连长,他所带的连队作战勇猛,积极进取。埃德加·汤姆逊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他。

但接下来,他却拒绝接受我们提供给他的股份,这些股份足以让他成为千万富翁。有一天,我告诉他,一些年轻人因为拥有公司的股份,他们赚得的收入比他要高得多。我们已经投票表决,想要他成为董事会成员,这无须承担任何金融义务。因为按惯例,他购买股票所需支付的钱,将在日后从红利中扣除。

“不,”他说,“我不愿意老是想着公司的运营状况,想着是否盈利。厂子里的事务已经够我忙的了。如果你认为这是我该得的,那就给我一份高薪水吧。”

“好,船长,我们将按美国总统的薪水标准付给你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