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跟诸子百家学养生
20021100000020

第20章 各家医说厚德济生(6)

大枣不仅是营养丰富的美食,而且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良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列有113个处方,其中有63个配用了大枣。大枣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滋心润肺,养血安神,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民间有“每天吃枣,郎中少找”之说。

鲜枣不可过量食用,“生食损脾作泻”,过多食用大枣会引起胃酸过多和腹胀。腐烂的大枣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产生果酸和甲醇,人吃了烂枣会出现头晕、视力障碍等中毒反应,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要引起注意。

§§§第五节胃不和则卧不安

【吃得好才能睡得香】

“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出自《素问·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

后世医家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解有以下两种:一是指患者由于气喘而不得平卧,肺气失于肃降而上逆,致使胃气不得下行,实际上是一种疾病强迫性体位的表现;二是指由于脾胃不和而出现的失眠不能安卧等病证,临床上以失眠为主的神经衰弱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多兼纳差、脘腹胀满、胸闷嗳气、呕吐吞酸、大便失调等胃气不和症状。大多数医生倾向于后一种认识。

胃病和胃肠不适而导致睡眠障碍即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醒后不易入睡、夜卧多梦、早醒、醒后感到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等,大部分患者晚上不易入睡,睡后易醒,睡眠时间少,睡眠不实、多梦、难入眠,起床后乏力、头昏、记忆力减退。

此外,平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超出胃的受纳,特别是一些油炸食品、肥肉、黏米、黏面,在胃中的存留时间过长会增加胃的负担,胃肠动力减弱,使胃内容物不能及时排空,就会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从而影响睡眠。还有长期食用鸡、鸭、鱼、海鲜这些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会引起过高的代谢热量,导致体温调控中枢在夜间不能使睡眠期温度下降,从而产生入睡困难及睡眠中易觉醒。

【和胃按摩法】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全身强壮要穴,在外膝眼直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经常按摩此穴有健脾和胃之效,补养气血之功。

【养胃佳品——黑茶】

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而得名的黑茶,是六大茶类之一,属全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地。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四川黑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及湖北黑茶。

黑茶对脾胃的养护作用效果是显著的。

黑茶可以补充膳食纤维。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对经常食用牛肉、羊肉和奶酪,饮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区的居民而言,长期饮用湖南黑茶,是他们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所以有黑茶为生命之茶的说法。

黑茶可助消化、解油腻、顺肠胃。黑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于人体消化,调节脂肪代谢。咖啡碱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日本学者通过科学检验已证明,黑茶具有很强的解油腻、消食等功能,这也是肉食民族特别喜欢这种茶的原因。

另外,黑茶还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具有顺肠胃的功能。我国民间有利用老黑茶治疗腹胀、痢疾、不消食的传统。

除此以外,黑茶还有降脂、减肥、软化血管、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抗癌、抗突变;改善糖类代谢,降血糖,防治糖尿病;杀菌、消炎;利尿解毒、降低烟酒毒害的作用。

五、祛邪事亲——攻邪学派

【学派概说】

攻邪学派以攻击病邪作为治病的首要任务,强调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之理,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其学说的产生,远则取法于《内经》、《伤寒论》,近则受刘河间火热论及其治病经验的影响,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张从正,金代著名医家。《金史》载:“其法宗刘守真,用药多寒凉”。阐发河间六气病机之旨,尝有“风从火化,湿与燥兼”之论,并认为风、火、湿、燥,皆为邪气,邪留正伤,邪去正安,故治法以攻邪为宗,遂成为攻邪派的师祖。是河间之学传之张从正,又为之一变矣。张从正的攻邪学说抨击了宋金一些医家盲目投补给病人带来的严重危害,对纠正医界的不良时弊起到了积极作用,其学术经验阐发了攻邪祛病的道理,使《内经》的有关论述得以发扬,并在临床上得到了验证。攻邪学说充实和发展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对后世医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攻邪学派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及学派的创立有一定影响。攻邪学说为明清温病学派开了先河,奠定了理论基础,指出了治疗方向。吴有性《温疫论》指出首要达邪,强调下法。其后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等温病学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均具攻邪学说余绪。

§§§第一节以攻为守亦保身

【汗法】

汗法是开发肌腠,疏散外邪,用以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外感热病的初期,如伤寒邪在太阳、温病邪犯卫分之证。对于麻疹未透、痈肿疮疡初起、水肿、痹证初期等证也可用之。因此,汗法具有发汗解表、解肌、透疹、消散痈肿、消肿止痛等多种作用。由于汗法主治各种类型的表证,而表证又有寒热性质的不同,所以汗法又分为辛温发汗法和辛凉发汗法两大类型。

汗法也可以是一种小儿推拿方法。凡小儿寒热互作,鼻流清涕或昏迷不醒,一切急慢惊风等症,须用葱姜煎汤,以左手托病者头后,用右手大拇指指腹蘸汤,摩洗两鼻孔36次,谓之洗井灶,以通脏腑之气。之后,随用两大拇指蘸汤,摩洗鼻两边24次,后又蘸汤,由鼻梁山根推至印堂颅门36次。再用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将病者两耳攀转向前掩两耳门,即以两大拇指自天庭左右分推两额各36次。又以大拇指掐两太阳穴并印堂24次,掐后又将全指揉24次,再用两大拇指按两太阳穴,两中指按脑后两风池穴,一齐着力按摇36次。令小儿大哭出汗,即当时无汗,随后亦自有汗。或蘸葱姜汤推肺俞穴、一窝风、内劳宫、二人上马等处,皆取汗法也。总之面部通脏腑,无论何证,以取汗诸法为最。但蘸汤推摩后,须用手掌揩之,令头面皆干,恐水湿反招风也。即有病自汗者亦用以取正汗,汗后须推脾土以收之。是法于风寒外感最宜,若内伤则又宜参酌也。

【吐法】

吐法,即运用具有催吐作用的药物或用机械方法刺激咽部探吐,引导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吐出的治法。吐法能使停蓄在咽喉、胸膈、胃脘间的痰涎、宿食、毒物等从口而出。

适用于误食毒物尚留胃中等病情急迫必须迅速催吐者,以及喉中痰涎壅盛、呼吸困难,宿食停积胃脘等病证。常用瓜蒂、藜芦、食盐等药,代表方剂如瓜蒂散、盐汤探吐方。临床上依据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可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方法。瓜蒂散作用较强,且瓜蒂苦寒有毒,适宜体质强壮者;盐汤探吐方作用平和,使用方便。

本法作用峻猛,对老年、虚弱、气血不足、孕妇、产后,以及各种血证、气喘、肝阳上亢、脾胃虚弱、阴液不足等病证均需慎用。使用本法以吐为度,得吐即止,不可连续使用。服药后不吐,可用压舌板等探吐或多饮开水以助其吐。若服药后呕吐不止,可用生姜汁或冷粥、冷开水止吐,或用其他方法止吐。呕吐之后,胃气受伤,要注意调养胃气,用稀粥自养,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下法】

下法,指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泻大便,逐邪外出的治法。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和寒积、祛瘀的作用。适用于胃肠实热内结或寒积、宿食积滞、水饮、痰湿、瘀血等停留体内的里实证。证见大便秘结、腹痛胀满、发热、鼓胀、水肿、肠痈、痢疾等。由于里实证的病机有热结、寒结、燥结和水结等的不同,以及患者的体质有虚实的差异,因此下法的运用相应的又分为寒下、温下、润下(润肠通便)和逐水等法。由于里实证的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别,下法又有峻下、缓下之分。下法常与其他治法配合使用,若里实证兼正气不足则用攻补兼施,兼表实证一般用解表攻里法,兼少阳证则用和解攻里法,兼火热证则用清热通下法。

应用此法时要注意,在表邪未解、里实证不具备的情况下,不宜使用。若表邪未解而里实证已具时,宜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双解。对于年老体虚,产后血亏,病后伤津,虚证等,不可专事攻邪,若必须用该法时,应配合益气、养血、养阴等药物并用。下法大都峻猛,易损伤胃气,应得效即止。使用该法后,不宜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

§§§第二节四季补益有诗情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气候由寒转暖,气温变化大,大量病原微生物开始繁殖,容易侵犯人体致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西红柿、青椒等新鲜蔬菜和柠檬、柑橘等水果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有保护上呼吸道黏膜的功能;芝麻、菜花、卷心菜等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早春时节天气尤其寒冷,所以营养结构应以高热量和蛋白质为主。除了谷物外,还应进食适量鸡蛋、鱼虾、牛肉、鸡肉、兔肉等食品。

中老年有早衰现象,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者,以及反复感冒者,应当采用平补饮食。可以多食用一些薏米、豆浆、橘子、苹果、芝麻、核桃等食品。阴虚内热者,可选用清补的方法。这类食物包括梨、莲藕、百合、甲鱼、荠菜等。病中或病后恢复期的进补,应当以清凉可口、容易消化为主。可选用大米粥、红豆粥、肉松等食品,切忌食用过甜、油腻、生冷的食品。

春季的气候变化,还容易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出现头晕失眠等症状。可以每天吃适量香蕉,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来缓解症状。也可用芹菜250克与10粒红枣水煎代茶饮。还可以将花生浸于米醋中5日后,每天早晨空腹食用10粒左右。这些方法对高血压病人都颇有益处。

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也容易在春天发作。这类病人在饮食上,应尽量避免食用含肌酸、嘌呤碱较为丰富的肉汤、鸡汤、鱼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为这些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可形成气体造成腹胀,增加胃肠负担。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春季应该多吃具有养肺祛痰、健脾补肾作用的食物,如枇杷、橘子、莲子、大枣、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同时,饮食宜清淡,忌海味及油腻食物。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蒜等也应该少吃,以免刺激呼吸道,加重病情。

【“夏木荫荫正可人”】

西瓜,是夏季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西瓜皮,即西瓜翠衣,可以清暑解热,止渴利尿。将三四块西瓜皮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20分钟后,取汤液置冷,代茶饮用,可以摆脱夏季口渴、口苦、口臭的困扰。

夏日肠胃闷胀不适、恶心腹泻者,可用绿豆、赤小豆各75克与50克白扁豆一起用水煮烂,服用其浓汁缓解症状。

白茅根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用白茅根75克、白木耳25克、白砂糖15克,水煎代茶饮,可以解决夏日喉部有痰、喉部异物感,及心烦口渴、小便不利等问题。

夏季头重、头痛、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等暑湿症状明显者,可用下面的饮料缓解:先将薏苡仁10克与扁豆25克同煎,后加入厚朴10克、藿香10克、荷叶适量,去渣取汁,调入西瓜汁饮服。

夏季喝茶也要有所选择。茉莉花茶、菊花茶、香片或金银花茶,都可以预防夏季感冒与中暑,缓解闷热感。

炎热的夏日,从冰箱里取出一瓶新鲜酸奶来喝,真是又凉爽惬意又保健。酸奶营养价值极高,且含有健康的嗜酸乳杆菌,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但是,饮用过量的酸奶会造成人体营养物质过剩,还可能引发代谢障碍,尤其是嗜酸乳杆菌群摄入太多,会使肠道中原有的微生物菌群生态平衡失调,从而引发各种肠道疾病。空腹喝酸奶也不是好习惯,饭后2小时以内饮用酸奶效果最好。另外,有些人怕不卫生,把酸奶煮开再喝。其实酸奶煮开以后,活菌体会变成死菌,保健功效也就丧失了。

【“秋阴不散霜飞晚”】

秋季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等“秋燥”症状,应选用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食品,如银耳、百合等。银耳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用水泡发后煮烂加糖服食,对预防和治疗“秋燥”有较好的效果。百合也有滋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

秋季进补,还应选择“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些作用的食品有茭白、南瓜、桂圆、黑芝麻、红枣、芒果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可以服用健胃补脾的莲子、山药、扁豆等。

子宫肌瘤患者,可以食用藕节炖汤来缓解症状。用山楂泡水代茶饮,有良好的滋阴效果,还可以防止血脂升高。

另外,秋季不宜食用鹌鹑蛋、鳗鱼、螃蟹、葱姜等食品。备受大众喜爱的蜜柑,如果食用过多,也会导致鼻腔干燥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