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20025500000019

第19章 学生自我指导(6)

(2)加强计划。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学习往往缺乏计划性,不管干什么,大多从兴趣和感情出发,因此即使制订了学习计划也难以切实执行。所以,对这样的学生应要求他自己制订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所规定的进度去做。

(3)有错必究。外向型性格的学生通常不在乎分数的高低和评语的好坏,对试卷和作业中的错误也不想认真改正。应该帮助学生养成有错必纠的习惯,把错误认真改正过来,才能避免“重蹈覆辙”。为此,有必要让学生做错答笔记,也就是把答错的题和不会做的题都清楚地记在笔记本里并经常翻看。

(4)求得帮助。外向型性格的学生独自一人温课时效率往往不高,所以,最好能找一些性格较内向的同学一起温习功课,以便取人性格之长,补己性格之短,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对于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

(1)打消自卑。性格内向的同学往往比较自卑,有了自卑感就容易造成心神不安、焦虑烦躁,从而影响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打消学习中的自卑感,要教育学生:①能正确评价自己,也就是不仅要能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能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②正确地表现自己,多做一些力所能及和把握较大的事情,哪怕这些事情很小,也不要放弃争取成功的机会,可在自己所擅长的学科上狠下工夫,争取取得好成绩,以增强学习的信心。③正确地补偿自己,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但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

(2)心胸豁达。性格内向的学生心胸往往比较狭隘,当学习未达到预期目的,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易导致情绪波动,教育学生不要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即使得了坏分数也不要悲观,以免影响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3)独自学习。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不愿参加集体学习,效率往往也不高,故温课时最好能找个安静场所,独自进行学习。但应提高学生的自控力,防止独自坐在桌子前想入非非,而白白浪费了学习时间。

给予自我激励

一只洁白的鸽子,被关在一个特别的箱子里。它饿极了。于是就在箱子里左顾右盼,走来走去,想找到一点食物,可是,它很气恼——把它放进箱子里来的人,竟然不同时放进一盘食物。怎么办?小鸽子气得用它的尖嘴到处乱啄。“笃、笃、笃……”它渴望着出去找些食物。当它的尖嘴啄到一个透着亮光的小圆窗时,奇迹发生了——从那里掉出一个食物球来,小鸽子当然毫不客气地将它吞进肚去。愚蠢的小鸽子吃过食物球后并没有立即明了这个小圆窗的价值,它仍然到处乱啄,直到数次啄到这个小圆窗,数次从这里得到食物的奖赏以后,它才慢慢地明白过来——这才是供应食物的窗口,从此它学会不再到处乱啄,想吃东西只要径直去啄这个透着亮光的小圆窗就行了。

这是美国印第安大学和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所进行的动物学习实验。根据他长期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与经典条件反射学习不同的另一种学习方式,也就是动物和人行为的改变(学习结果)不必非从有刺激物开始不可,也能够由其本身的自发行为活动开始,经过数次强化(鼓励)后,巩固成为学习结果。在讲堂上,当教师要求学生学会或记住什么内容时,他会反复强调,不断重复——这是给予刺激,学生就跟着老师的要求一次又一次地学和记,最终学会了,这种学习是经典条件反射式的学习。另一种情况,学生想获得某种知识或技能,于是他就去读书、找资料、试着处理问题,当他获得一点成功时,就得到老师的鼓励、同学的赞赏或因“我学会了”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总之尝到了成功的“甜头”(这就叫作受到强化),从而使他掌握了知识技能并促使他继续学下去。这就是操作条件反射式的学习。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强调强化和反馈。这里说的强化,就是对于正确反应给予必要的鼓励,从而增加正确反应的频率。上述小鸽子一碰到有亮光的窗口(反应正确),就得到食物(对反应的鼓励),于是它就不断地去啄窗口(增加反应频率)。这就是通过强化的激励作用,而使反应巩固起来。学生学了某一知识(反应),通过练习、作业、解答问题等,受到教师的肯定或自我肯定(强化),于是,知识就巩固了。在学习中,学习结果正确与否,作为一种刺激返回学生的头脑被认知,这一过程就是反馈。反馈可作为对学习成果和学习动机的强化手段。

操作条件反射式的学习似乎更有利于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学习原理,提出了程序教学的主张,提倡按教材的必须程序系列编写附有习题和答案的程序教科书,便于学生自学,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并可由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自己控制进度,反复学习,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当前在国外和我国都开展着程序教学的实验研究,以我国心理研究所的卢仲衡教授为首的心理工作者开展的研究,摒弃了斯金纳理论当中忽视学习内部过程,忽视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和忽视学生智力活动的倾向,创造了一种新的自学——辅导教学法,在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约5000多个实验班进行探索和实验研究。他们编写了一套包括学生自学的课本、练习本、答案本和测验本4种材料在内的系列自学辅导教材。在学习时,把教材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学、自练,自己对照答案本,自批作业,平均每节课自学时间占66.7%~88.9%,而老师的指导,包括讲解、启发、引导、提问、答疑和小结等在内,每节课不超过10~15分钟。每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都进行测验,由教师批改和对错误进行分析。这种自学辅导教学法,对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迁移都有显著成效,特别对于“不敏捷而踏实”类型的学生收效最大。

说到这儿,有的同学会问,我们也没参加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班,这套理论和方法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下面,请你看看小铭立同学的体会:

“我上初二第一学期时,突然得了肝炎,住进了医院。病倒不算太重,但从住院到出院后隔离休养,前后耽误了50多天功课。妈妈常说初中二年级是学习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下子,给我当头一棒,当时真不知怎样才好了。妈妈对我说:‘你考虑一下,为了把基础打好,是不是休学一年,再重新读?假如实在不愿意这样做,也能够试试利用养病的时间自学,把落下的课补上,到时候假如能跟得上,就接着上。’我不愿意留级(尽管不是因为不及格),当然就不放过这也许跟得上的机会了。

我在家养病20多天,每天安排好学习计划自学,妈妈是大学教师,她不能直接辅导我功课,然而她指点我的学习方法,使我的学习受益匪浅。到我病愈复学,不仅落下的功课全部补上,而且跟班学新课也不费劲。初二第二学期,我的学习成绩排在全年级第3名。

我自学的体会是:

首先要把学习材料大体浏览一下,然后按照教材的章、节、段的内容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小单元。每学一个小单元时,先弄懂概念,再认真思考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绝不简单地背诵课文内容、定义或公式。对于不同的学科,我学习的进度也不一样。文科的理解比较容易,进度就快些。理科在学习概念、原理时进度较慢,不吃透我是不罢休的,而做习题时挑选最关键的题做,能够加快速度。

其次,每学习一个小单元,都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问题,或对照练习和教师留下的思考题。同学们常给我送来作业进行回答。我回答的方式有口答(自己边想边说),也有笔答,为了节约时间,笔答时我只把答案的提纲写出来,具体内容在脑子里‘过电影’。

再次,我每次做过的练习或回答过的问题,都要找到正确答案对一下,这种做法,我看见心理学书上叫做‘反馈’,就是使我获得自己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答得对、做得好的,就是我学会了的,再经过复习,就巩固了。而有错误的地方,就是我掌握得不好的,赶快找到不对的原因纠正过来,实在有困难的就找同学或旁人问一问,或找点参考书看看。通过这种‘反馈’,不仅能够帮助我准确地掌握知识,同时我每学一步就知道自己学习的效果,也是极好的自我激励,每学完一单元,我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促使我锲而不舍地学下去。

经过这一阶段的自学,我确实尝到了自学的甜头,这甜头主要在于我感到自己成了学习的主人,感到学习是其乐无穷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学能力,学到了驾驭学习的本领,我对学习不再有任何畏难情绪了。”

朋友,小铭立的做法和体会也许对你在学习中会有一些启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