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震后自救与互救常识
20027300000004

第4章 做足防震准备(2)

我们在上面提到的各种地震前兆异常现象,并不是只有在地震发生前才会出现。引起上述种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并不是说出现这些现象时一定会发生地震,但出于防范的考虑,当发现这些异常现象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以便做出科学决策,自己也要做好必要的防范准备。

七、地震预兆的民谣

由于地震的多发性和地震破坏力的巨大,广大人民群众对地震的发生与地震前兆异常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并总结出许多预知地震的经验。其中有些内容更是被编成了民谣,对于向人民群众普及地震知识有着特殊的作用,现在我们摘录几首如下:

其一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往外冒。

水位大升降,翻花打旋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甜水变成苦味道。

天变要下雨,水变地震要来到。

建立观察网,发现异常快报告。

其二

地下水,有前兆。

不是涨,就是落。

甜变苦,苦变甜。

又发浑,又翻沙。

见到了,要报告。

为什么?闹预报。

其三

震前动物有预兆,

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

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

鸡乱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

大猫携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

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哄哄,

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

综合异常作预报。

其四

牛马驴骡不进厩,

猪不吃食拱又闹。

羊儿不安惨声叫,

兔子竖耳蹦又跳。

狗上房屋狂吠嚎,

家猫惊闹往外逃。

鸡不进窝树上栖,

鸽子惊飞不回巢。

老鼠成群忙搬家,

黄鼠狼子结队跑。

冰天雪地蛇出洞,

冬眠动物夏苏早。

蜻蜓大群定向飞,

蜜蜂群迁跑光了。

青蛙蛤蟆细无声,

鱼翻白肚水上跃。

野鸡乱叫怪声啼,

蝉儿下树不鸣叫。

园中虎豹不吃食,

熊猫麋鹿惊怪嚎。

大鲵上岸哇哇叫,

金鱼出缸笼鸟吵。

其五

响声一报告,

地震就来到。

大震声发沉,

小震声发尖。

响得长,在远程;

响得短,离不远。

先听响,后地动,

听到响声快行动。

其六

上下颠一颠,

来回晃半天。

离得近,上下蹦;

离得远,左右摆。

上下颠,在眼前;

晃来晃去在天边。

房子东西摆,地震东西来;

要是南北摆,它就南北来。

其七

喷沙冒水沿条道,

地下正是故河道。

冒水喷沙哪最多?

涝洼碱地不用说。

豆腐一挤,出水出渣;

地震一闹,喷水喷沙。

洼地重,平地轻;

沙地重,土地轻。

其八

砖包土坯墙,抗震最不强。

酥在颠劲上,倒在晃劲上。

其九

地震闹,雨常到,

不是滛来就是暴。

阴历十五搭初一,

家里做活多注意。

§§§第二节重视防震细节

俗语说“有备无患”,如果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防震准备,比如说排查并去除居住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家中物品摆放合理有序,做好地震应急物品的准备,进行必要的防震演习等,都有助于我们在地震来临时采取最佳的应对办法从而降低地震伤亡率,最大限度保障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一、了解住房周边的环境

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脱离险境,到达安全的地方,而对住房周边的环境进行熟悉,是地震发生时能够成功逃离的前提条件。在地震发生时的危急关头,更应该知道哪里是安全的,而哪里又是危险的,要知道这些,就必须在平时通过熟悉住房周边环境来实现。

仔细观察,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住房的周边环境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比如在农村和山区,如果住房处于陡峭的山崖下、不稳定的山坡上、不安全的冲沟口、堤岸不稳定的河边或湖边等地方,地震时就容易因为山崩、滑坡、堤岸崩塌等危及住房。在城镇,住房如果处于高大建筑物或其他高悬物下,比如高楼、高烟囱、水塔、高大广告牌等,地震时容易因为这些物体倒塌威胁房屋安全;高压线、变压器等危险物在地震时容易因为电器短路等起火危及住房和人身安全;在危险品生产地或仓库附近,如果地震时工厂受损引起毒气泄露、燃气爆炸等事故,会危及住房。针对住房周边环境不安全程度的不同,应该采取对应的措施,如果不安全因素得不到解决,而地震在本地区发生的概率又比较大的话,就应该考虑搬迁。

二、检查和加固住房

除了住房周边的环境外,地震中影响人们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就是住房本身了。就住房的抗震性能如何,我们可以从场地与地基、房屋结构、房屋的新旧和破坏程度、房屋的附属设施情况来进行判定。

坚实均匀、开阔平坦的基岩有利抗震。松软、淤泥、人工填土、古河道、旧池塘等地基易变形,高耸的山包、陡峭的山坡、半挖半填的地基等不利于抗震。造型简单、规则、对称、整体性强、重心低的房屋结构,有利于抗震;相反,地震时容易损坏或倒塌。住房质量与房屋的新旧和损坏程度密切相关,房屋的承重墙体是整个房屋的骨架,承重墙是否坚实,有无裂缝、酥松、倾斜,木柱有无腐蚀、虫蛀等也都对防震性能有很大影响。房屋屋顶的烟囱、高门脸、女儿墙、阳台、雨篷、高背瓦等是最容易受到破坏的部位,这些附属设施会影响房屋的抗震性能,如果用处不大可以拆除,必要时可采取加固或降低高度的方式来减小这些设施对房屋抗震性能的影响。

为了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定期对房屋进行加固是必要的。在房屋加固过程中,应视房屋的不同结构、不同材料、不同破坏部位等具体情况而定。对于构件加固一般有:扩大截面法、外包钢法、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耗能框架减震法、锚杆静压桩加固法、压密注浆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等。用于补墙的一般有:灌浆补缝、碳纤维补墙、植筋等。

拆砌或增设抗震墙,是指对强度过低的原墙体拆除重砌,重砌和增设抗震墙的材料可采用砖或砌块,也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修补和灌浆,是指对已开裂的墙体采用压力灌浆修补,对砌筑砂浆饱满度差或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偏低的墙体用满墙灌浆加固。修补后墙体的刚度和抗震能力,可按原砌筑砂浆强度等级计算,满墙灌浆加固后的墙体,可按原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提高一级计算。

面层或板墙加固,是指在墙体的一侧或两侧采用水泥砂浆面层、钢筋网砂浆面层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

外加柱加固,是指在墙体交接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固,柱应与圈梁、拉杆连成整体,或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可靠连接。

包角或镶边加固,是指在柱、墙角或门窗洞边用型钢或钢筋混凝土包角或镶边,柱、墙垛还可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套加固。

支撑或支架加固,是指对刚度差的房屋增设型钢或钢筋混凝土的支撑或支架加固。通过埋设锚杆固定压桩架,用千斤顶将桩段逐节压入土中,再将桩与基础承台浇筑在一起,以达到防震的要求。

三、家中物品的摆放

地震时,室内家具、物品的倾倒、坠落等,常常是致人伤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家具物品的摆放要合理。要掌握这样几个原则:

防止掉落或倾倒伤人、伤物,堵塞通道。把悬挂的物品拿下来或设法固定住;高大家具要固定,顶上不要放重物;组合家具要连接,固定在墙上或地上;橱柜内重的东西放下边,轻的东西放上边;储放易碎品的橱柜最好加门、加插销;尽量不使用带轮子的家具,以防震时滑移。

有利于形成三角空间以便震时藏身避险。将坚固的写字台、床或低矮的家具下腾空;把结实家具旁边的内墙角空出来;有条件的可按防震要求布置一间抗震房。

保持对外通道的畅通,便于震时从室内撤离。室内家具不要摆放太满;房门口、内外走廊上不要堆放杂物。

处置好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清理家里的危险品,包括易燃物:煤油、汽油、酒精、油漆、稀料等;易爆品:煤气罐、氧气瓶等;易腐蚀的化学物品:硫酸、盐酸等;有毒物品:杀虫剂等。把用不着的以上物品尽早清理掉。必须留下的要存放好:防撞击,防破碎;防翻倒,防泄漏;防燃烧,防爆炸。

做好卧室的防震措施。睡觉时人对地震的警觉力最差,从卧室撤往室外的路线较长,因此,按防震要求布置卧室至关重要。床的位置要避开外墙、窗口、房梁,摆放在坚固、承重的内墙边;床上方不要悬挂吊灯、镜框等重物;床要牢固,最好不使用带有轮子的床;床下不要堆放杂物;可能时给床安一个抗震架。

四、防震物品的准备

地震常常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时候到来,而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很可能得不到外界的救助,所以,在你经常的生活场所比如说家里、办公室、车里准备一个“防震包”是很有必要的。防震包必须结实,必须放置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一旦发生地震,外部救援尚未到达的情况下,地震包里的物品应该可以帮助受灾者度过这一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