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社交礼仪一点通
20027600000011

第11章 交往礼仪(3)

不久前出差住在一家旅店,亲眼目睹了一场话剧:一个先我而住的已悠闲地躺在床上欣赏电视节目;又一个先我而住的,放下旅行包,稍拭风尘,冲了一杯浓茶,边品边研究起那位先我而来者:“师傅来了好久了?”“比这位客人先来一刻。”他边指着正在看书的我边说。“听口音不是苏北人啊?”“噢,山东枣庄人!”“啊,枣庄是个好地方啊!我在读小学时就在《铁道游击队》连环画上知道了。三年前去了一趟枣庄,还颇有兴致地玩了一遭呢。”听了这话,那位枣庄客人马上来了兴趣,二人从枣庄和铁道游击队谈开了,那亲热,不知底细的人恐怕要以为他们是一道来的呢。接着就是互赠名片,一起进餐,睡觉前双方居然还在各自身边带来的合同上签了字:枣庄客人订了苏南某人造革厂的一批风桶;苏南客人从枣庄客人那里弄到一批价格比较合理的议价煤。他们的相识,交谈与成功,就在于他们找到了“枣庄”,“铁道游击队”这个都熟悉的共同点。

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同陌生人间的共同点呢?

1.察颜观色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等,都或多或少地要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一退伍军人乘车同一陌生人相遇,位置正好在驾驶员后面。汽车上路后不久就抛锚了,驾驶员车上车下忙了一通还没有修好。这位陌生人建议驾驶员把油路再查一遍,驾驶员将信将疑地去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病因。这位退伍军人感到他的这绝活可能是从部队学来的。于是试探道:“你在部队呆过吧?”“嗯,呆了六七年。”“噢,算来咱俩还应算是战友呢。你当兵时部队在哪里?”……于是这一对陌生人就谈了起来,据说后来他们还成了朋友。而这就是在观察对方以后,发现都当过兵这个共同点的。当然,这察颜观色发现的东西,还要同自己的情趣爱好相结合,自己对此也有兴趣,打破沉寂的气氛才有可能。否则,即使发现了共同点,也还会无话可讲,或讲一两句就“卡壳”。

2.以话试探,侦察共同点

两陌生人面对面,为了打破这沉默的局面,开口讲话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籍贯、身份,从中获取信息;有人通过听说话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有的以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以话试试探;有的甚至借火吸烟,也可以发现对方特点,找开口语交际的局面。两个年轻人从某县城上车,坐在一条长椅上。其中一人问对方“在什么地方下车?”“到底,你呢?”“我也是,你到南京什么地方?”

“我到南京山西路一亲戚家有事,”“你就是此地人吧?”“不是的,我是从南京来走亲戚的。”经过双方的火力侦察,双方对县城熟悉,对南京了解,都是走亲戚的共同点就清楚了。两个人发现对方共同点后谈得很投机,下车后还互邀对方做客。这种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偶然的,实际上也是有其必然因的:“火力侦察”,发现共同点,向深处掘进而产生的效应。

3.听人介绍,猜度共同点

你去朋友家串门,遇到有生人在座,作为对于二者都很熟悉的主人,会马上出面为双方介绍,说明双方与主人的关系,各自的身份,工作单位,甚至个性特点、爱好等等,细心人从介绍中马上就可发现对方与自己有什么共同之处。

一位是县物价局的股长和一县初中的教师,在一个朋友家见面了,主人把这对陌生人作了介绍,他们马上发现都是主人的同学这个共同点,马上就围绕同学这个突破口进行交谈,相互认识和了解,以至变得亲热起来。这当中重要的是在听介绍时要仔细地分析认识对方,发现共同点后再在交谈中延伸,不断地发现新的共同关心的话题。

4.揣摩谈话,探索共同点

为了发现陌生人同自己的共同点,可以在需要交际的人同别人谈话时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在广州的某百货商店里,一位在南海舰队的战士对服务员说:“请你把那个东西拿给我看看”。还把“我”说成字典里查不到的地道的苏北土语。另一位也是苏北人,在广州某陆军部队服役。听了前者这句话,也用手指着货架上的某一商品对营业员说了一句相同的话,两句字里行间都渗透苏北乡土气息的话,两位陌生人相视一笑,买了各自要买的东西,出了店门就谈了起来,从老家问到部队,从眼下任务谈到几年来走过的路,介绍着将来的打算。身在异乡的一对老乡的亲热劲,不知情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是因为揣摩对方一句家乡话而造成的结果。可见细心揣摩对方的谈话确实是可以通过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使陌生的路人变为熟人,发展成为朋友的。

5.步步深入,挖掘共同点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发现共同点是不太难的,但这只能是谈话的初级阶段所需要的。随着交谈内容的深入,共同点会越来越多。为了使交谈更有益于对方,必须一步步地挖掘深一层的共同点,才能如愿以偿。一个度假的大学生和一位在法院工作的同志,在一个共同的朋友家聚餐,经主人介绍认识后,陌生人谈了起来,慢慢地两人都发现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的看法有共同点,不知不觉地展开了讨论,他们从令人发指的社会现象,谈到产生的土壤和根源,从民主与法制的作用,谈到对党和国家的期望。越谈越深入,越谈双方距离越缩短,越谈双方的共同点越多。事后双方都认为这次交谈对大学生认识社会,对法院同志了解外面的信息和群众要求,增强为纠正不正之风尽力的自觉性都是有益处的。

寻找共同点的方法还很多,譬如面临的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行路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等,只要仔细发现,陌生人无话可讲的局面是不难打破的。

男女同学相处的礼仪

男女同学之间,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走上社会,保持适度的礼仪距离,会使双方相处得更自然,更真诚。

男女同学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1)异性之间交往,最重要的是以礼相待,相互尊重。所谓以礼相待,相互尊重,就是说,在异性面前,衣装要整齐,不可太随便;不要说脏话、粗话,特别是男生在女生面前更是如此;不要互相起绰号;不要互相推推搡搡,拉拉扯扯。对异性的容貌,言行举止,不要评头论足,指指点点,甚至模仿对方。

(2)集体活动中,男女生之间的接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应挨挤在一起。相互的接触面要广些,不要只和少数几个人在一起活动、交谈。交谈时,不要久久盯着对方看。

(3)到异性同学家中拜访,要注意选择适合的时间,而且最好有家长在场。这里不是对同学不信任的问题,而是对对方的尊重问题。

(4)异性相处要自然大方,不必拘谨。过年过节互赠纪念品是很自然的事,但赠送纪念品目的要单纯专一,不要让对方引起误解。

(5)异性同学之间,有事相求,可以直说,不必回避,也不用以写纸条的方式相求,那样反倒是弄巧成拙。接到异性写来的条子,不必紧张,一般情况下,也不必告诉老师、家长,可以直接找对方,明确表示态度,告诉对方,以后不要再写条。但要讲清道理,口气婉转,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对于写条的人来说,对方已明确表态,就不要再写条,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对于写条所说的有关内容不要宣扬,更不要说风凉话。

男同学对女同学的礼仪

男同学体力一般比女同学强,胆子也比女同学大。这种体能、体力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中,有一条重要的礼仪“女士优先”,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虽然不强调“女士优先”,但尊重女性,维护女性,帮助和照顾女同学,是男同学的基本礼仪。

在劳动中,男生应主动干重活、累活,把轻活、比较容易干的活让给女同学。

外出参观,集体乘车,让女同学先上车,给女生让座等等均是遵循礼仪的表现。

男同学一般情况下,不主动邀请女同学,不给女生写信也是尊重和维护女同学的表现。

男生最失礼的行为是“恃”强“凌”弱,欺负女生,如给女生起外号等。

女生:自爱、自重最重要

青春期的少女,妩媚而清新,非常可爱,要保持好这一份纯真。珍惜它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自爱、自重。

女生虽然在体力、体能、胆量上不如男生,但女生有自己的长处:细致、周到、灵巧、聪慧,要相信自己的潜在能力。在人格上,男生与女生是平等的,因此,要自重,自爱,珍惜自己在众人面前的形象。

(1)没有必要忸怩作态,娇滴滴的样子,嗲声嗲气的。特别是在男同学面前,更不要这样。

(2)班级同学中,不要单只和某一个或几个男生接触来往,对所有男同学应同等相待。这样可以避免误会,因为青春期的少女、少男多对异性比较敏感,容易产生误解;也可能招来非议。因此,和所有男生广泛接触,是对男生的尊重,也是自重,是异性交往中必要的礼仪。

(3)若遇到男生写来的小条,不必紧张,也不必沾沾自喜。应当取适当的方式,有礼貌回绝。不要用难听的话骂对方,也不必讥笑对方。更不要在女生中炫耀,这样弄得人人皆知,对对方的人格是一种伤害。那个男生可能并无恶意,只是出于青春期的一种心理表现。

回绝对方,话可以说得委婉,但态度要坚决,处理要果断,不要拖泥带水。

(4)一般情况下,不要单给某一个男生送礼品或只接受个别人的赠品。对于男生的赠送品,可接受,但要视其目的。如果觉得不应当接受,可以直言告诉对方,接受了,只是出于礼貌,下不为例。

(5)一般情况下,不应答应男生(特别是一个人的)约请,可以礼貌地回绝。这种情况下的回绝是正当的,不属于非礼。如实在回绝不了,可以多请几个女同学,也可再请几个男同学一同前往,将约请变成一次同学聚会,给对方保全面子。

改革开放,国门大开,社交的范围扩大了。面对这样的形势,同学们除了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提高技能外,还应当树立起社交意识,学习社交本领。因为在经济战场上,社交能力是必备的武器之一。社交能力内容广博,但有一项最基本的内容,这就是社交礼仪。有一定的社交礼仪素养,你一定会风度翩翩。

语言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语言,可以使陌生人相识并成为好友;语言,也可以使老朋友反目为仇。语言在社交场合是很重要的。

我们听说过一个关于苏东坡的故事。

一次,他到一座寺院,院中僧人不认识他,很冷漠地招待他。对苏东坡说:“坐”。又命自己的小僮为他倒茶说:“茶”;在交谈中,很钦佩苏东坡,于是态度较热情改为“请坐”,又命小僮“敬茶”;后来知道他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于是态度更热情,对苏东坡“请上座”,又命小僮“敬香茶”。临别前僧人让苏东坡留下“墨宝”,苏东坡提笔写了一首对联曰:“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我们不说这则故事的真实性,也不评价僧人的势利,只是从僧人的语言看出,相同的内容,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语气表达会产生多么不同的效果。可见语言在社交场合的重要作用,因此,懂得社交语言并学习运用是社交礼仪的重要内容。

社交中不要随便发怒

在社交场合中随便发怒,会造成两种不良的后果:①对发怒的对象不友好,它会伤了和气和感情,失去朋友、同事之间的友谊与信任。②对发怒者不利,一方面对本人的身体状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发怒者的形象有不良的影响,人们会认为他缺乏修养,不宜深交。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适应环境,并求得环境的认可和接受,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它在社会交往中主要表现为与朋友、同事友好相处,不发怒或不发脾气,并从多方面克制自己。

(1)遇事要冷静思考。

(2)要多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中找出自己的缺点,以便更好地修正自己的看法;此外,对人要平和礼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都有着各自的生活习性和兴趣爱好,都有着不受他人干涉的生活领域。尊重他人,对人平和礼貌,可以表现自己的修养、风格和气度,可以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威信,可以赢得更多朋友的信赖和尊重。

处理人际关系小建议

1.故意显露笨拙的一面

比如说,时下的演员都以年轻貌美、头脑聪明、歌艺佳、演技生动为优点,企图在观众中塑造一种形象,提升优越感;殊不知,一个人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只会增加心中的挫折感,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反感。根据这个原理,某些人为获得知名度,故意表露自己的笨拙。在公司的同事、上司面前,故意表现出单纯的一面,以其憨直的形象,激发他人的优越感,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而有的部属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工作上处处表现得干劲十足、能力超强,殊不知自己在无形中已惹来嫉妒和猜忌:“你行,你一人就能干好,那还要我们干什么?”

2.说些自己的私事

开门未必一定要见山,一见面就谈工作的事,铁定会让人反感。何妨暂时抛开主题,先谈及共同的话题,或自己的繁杂琐事,以求达到心灵的共鸣。如肯尼迪在争夺总统席位的竞选演说中,曾经轻描淡写地说:“紧接着,我还要告诉各位一句话,我和我的妻子虽然赢得选战,但我们希望能再生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