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与野生动物共舞
20029900000014

第14章 重新回归的它们(1)

由于人类的破坏,与栖息地的丧失等因素。地球上濒临灭绝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工业社会以前,鸟类平均每300年灭绝一种,兽类平均每8000年灭绝一种。但是自从工业社会以来,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出自然灭绝率的1000倍。全世界1/8的植物,1/4的哺乳动物,1/9的鸟类,1/5的爬行动物,1/4两栖动物,1/3鱼类,都濒临灭绝。

一切自然物种及其群落都与所在地域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只要条件不变,就能长期生存,即使发生扩散或缩减,其历程也是缓慢和渐变的。人类活动的加剧,却打破了这千古不变的平衡,导致物种灭绝。为了保存物种资源或保育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社会所提供的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如各国颁布的各种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以保护濒危的野生动物;建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动物的生活环境;对具有特色的畜禽地方品种实施保种计划,以丰富可利用的遗传资源等。除了这种以物种资源或种群为对象的保护,人们还致力于保护动物免受身体损伤、疾病折磨和精神痛苦等,减少人为的活动对动物造成的直接伤害。为了不让更多的动物物种灭绝或者濒临灭绝,保护动物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大事。

寻找野生朱鹮

在中国的珍稀鸟类中,朱鹮的分布地区非常狭小,仅限于陕西汉中地区的洋县。这里北依秦岭,南邻巴山,是秦巴山区一块难得的粮仓之地。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为了汉室的事业,鞠躬尽瘁。

重新回归的它们在汉中生活了千万年的朱鹮,曾经见证了那段辉煌的历史。在战乱的年代,百姓不断地被迫迁移,而朱鹮则一直坚守着这块土地。唐代诗人张籍游历终南山(秦岭的一段)时,看到美丽的朱鹮(当时称“朱鹭”)而大发诗兴,作诗一首:“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羽毛如翦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避人引子入深堑,动处水纹开滟滟。谁知豪家网尔躯,不如饮啄江海隅。”对朱鹮的生境、活动状态和被人捕获都作了很好的描述。

朱鹮是一种大型鸟类,体长约 77厘米,有漂亮的凤冠,两颊赤红,长长的嘴像一根微弯的管道,颈部披有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翅膀后部和尾下部的羽毛都呈现鲜艳的朱红色,除背部以外通体羽毛呈白色,高高的双腿呈红色。这样一身漂亮的打扮,当它在阳光下飞翔时,恰似青山绿水间的一颗晶莹的“红宝石”。

朱鹮朱鹮在东亚地区曾是一种广泛分布的鸟类。据记载,1911年12月,在朝鲜半岛的西海岸,曾有成千上万只朱鹮在那里集群。20世纪初,在黑龙江上游,乌苏里江和兴凯湖沿岸都是朱鹮的栖息地。在苏联的西伯利亚湿地,更是有大量的朱鹮分布。然而,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朱鹮迅速走向灭绝。1963年,苏联最后一只朱鹮在哈桑死亡;1978年,朝鲜半岛最后一只朱鹮在板门店毙命;1981年,日本仅存的6只笼养朱鹮也失去了繁殖能力,并宣告野生朱鹮也从此绝迹。

世界的鸟类学家寄希望于中国,也许中国还有朱鹮生存。可是,中国的鸟类学家自从1964年在甘肃康县见到最后一只朱鹮后,近20年间未再见到它的踪影。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受命组建朱鹮考察组,鸟类专家刘荫增接受了任务。他分析了10余年来朱鹮在中国的记录资料,确定以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陕西、甘肃9个省的有关地区为寻找重点,历时4年,行程5万千米,仍不见朱鹮的踪影。刘荫增并没有灰心,他在普查的基础上,把搜寻的地区进一步缩小,到安徽芜湖、甘肃天水和陕西省的秦岭南坡,进一步寻找。

地处秦岭南坡的洋县,历史上曾经有过朱鹮,但他已经前后两次来寻找过,都没有发现朱鹮。1981年5月,刘荫增三下洋县,他把有关朱鹮的幻灯片、照片和图画给群众看,请他们提供线索。终于,一位喜欢打猎的农民报告了一个有价值的消息,在县城以北60千米的金家沟,看到过两只和幻灯片上相像的鸟。

刘荫增立刻随猎人进山考察,可是一连三次都扑了空。在第四次上山寻找时,他们终于在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一个朱鹮巢,而几乎就在同时,一只美丽的大鸟从巢中飞起,它的双翅与圆形尾羽的下侧面,闪烁着异常艳丽的朱红色光泽,腿、爪也都是红的。刘荫增高兴地叫道:“啊,是朱鹮!”终于找到了!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发现,他记下了这个时间,此刻是1981年5月21日15时23分。

5月,正是朱鹮的繁殖季节,刘荫增断定这里绝不止这一只朱鹮。果然,几个小时以后,他又在附近的一片水稻秧田里,发现了另一只朱鹮。第三天,他又在附近的姚家沟一棵青树上发现了一个朱鹮巢,巢中一对朱鹮,孵育了3只幼鸟。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它说明濒于灭绝的朱鹮还具有正常的繁殖能力。刘荫增把这7只朱鹮定名为“秦岭1号朱鹮群体”。

这是最后的朱鹮。7只朱鹮承载着一个物种的血脉。

原来,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朱鹮在洋县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朱鹮筑巢的大树被大量砍伐,耕作制度的改变使冬水田变成了冬干田,导致食物难以寻觅。同时,人口激增,乱捕滥猎,严重地干扰了朱鹮的生活,迫使它们难以在丘陵低山的水田、河滩等适宜的地方生活,而逐步迁到海拔较高的地带,数量急剧减少,分布区域也越来越小。

朱鹮曾因为数量太多,践踏秧苗和稻谷,而被农民视为害鸟。当地老人说,他们小的时候,朱鹮就在房前屋后不远的大树上筑巢。顽皮的儿童,经常上树掏朱鹮的蛋,先打开看看,如果是红的,说明已经开始孵化,就随手扔掉。

就这样,朱鹮被赶尽杀绝。

放飞后的朱鹮在农田觅食重新发现朱鹮后,相关部门立即开始了拯救行动。当地民众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不再砍树垦荒,不再使用农药、化肥,不再排干冬灌水田,更不再打猎。这一时期上缴的猎枪,就达5000多支。前些年,有一个村的70亩水稻遭受虫害,那几天恰好有成群的朱鹮在地里觅食,村民们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害虫将水稻吃了个精光,而不使用农药。为保护朱鹮,保护区的人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他们心甘情愿。

很快,“秦岭1号朱鹮群体”保护站成立。1983年、1986年,在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支持下,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和陕西省朱鹮保护站相继成立。有关部门先后配备了专业管理人员,定期观察和保护朱鹮,并给它们投放食物。朱鹮的主要食物有鲫鱼、泥鳅、黄鳝等鱼类,以及蛙、蝌蚪、蟹、虾、田螺、蜗牛、蚯蚓等,有时还吃一些草籽、嫩叶等植物性的食物。

朱鹮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较高,习惯在高大树木上栖息和筑巢,尤其喜欢在附近有水田、沼泽的地方活动。这种环境便于觅食,天敌又相对较少,环境幽静,是理想的栖息场所。

对放飞的朱鹮进行监测在保护站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配合下,野生朱鹮种群数量逐步增加。巢区已发展到80多处,人工繁殖朱鹮也获得成功。2002年建成了占地7480平方米的朱鹮大网笼,开始对人工饲养的朱鹮进行野化放飞试验,放飞朱鹮于2006年与野生朱鹮配对繁殖成功,标志着朱鹮保护工作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多年来,为了保护朱鹮,我国先后投资百万元人民币,濒于灭绝的朱鹮终于被拯救成功。目前中国境内的朱鹮约有1000余只,其中野生种群500余只,人工饲养种群500余只。

在朱鹮的保护研究中,中日之间进行了大量的合作。1985年中日双方签署了共同保护、繁殖朱鹮的协议,日方也在洋县朱鹮保护区进行了巨额投资。我国领导人先后多次向日本赠送朱鹮,实现了朱鹮的共同繁殖研究,为保护这种珍稀濒危鸟类做出了贡献。

尽管朱鹮的保护研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朱鹮仍未摆脱濒危的状况。现在的野生种群是1981年发现的7只个体的后代,其遗传多样性是有限的;野生朱鹮仅为一个种群,数量有限,活动范围很小,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也十分有限。2008年,在浙江省德清县开始进行朱鹮的迁地保护和野外放养训练,正进行扩大种群和生活区的新尝试。

保护朱鹮,仍任重而道远。

知识点

朱的价值

朱鹮的拉丁学名“Nipponia Nippon”直译为“日本的日本”,以国名命名鸟名,足见朱鹮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性。更有古代《日本书记》中记载,朱鹮是代表日本的鸟类。但是,朱鹮栖息地被大面积破坏,使日本的朱鹮濒临灭绝的困境。围绕朱鹮的科学研究自19世纪就开始了,只不过到20世纪80年代才红火于日本和中国。通过对其生态分布、生理解剖、繁殖、历史变迁等项目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从朱鹮的濒危的因素着手,逐步深入地掌握了朱鹮的拯救措施,为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朱鹮的美学价值自古以来就成为文学、诗歌和自由想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美。充分利用它便可创造相当的经济价值。朱鹮神态优雅,体形端庄,在给人们审美需求之时,必然带给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另外,朱鹮在对内开展宣传教育、对外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公益价值。

归还黑颈鹤的故乡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丹顶鹤就是鹤类的代表,因为传统文化中,“松鹤延年”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在我国传统绘画中,“松鹤延年图”在所有适合布置绘画的场所,几乎都可以见到。几只高雅的仙鹤或栖于树冠,或站立松下。那所谓“仙鹤”,画的都是丹顶鹤。绘画家的这种“创作”,硬是把两种根本不可能在一起的生物,捏合在一起。丹顶鹤那高高的腿,是适于在水中或沼泽地中生活的,完全不是树栖鸟类。“松鹤延年”只是表现了人们对于幸福长寿的一种美好愿望。

全世界的鹤共有15种,我国有9种。在这9种鹤中,与丹顶鹤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颈鹤、灰鹤和白头鹤。黑颈鹤是被科学家认识最晚的一种鹤,发现它的还是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时间在1876年,发现地点是青海湖。

在普热瓦尔斯基向科学界介绍黑颈鹤之前,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民,已经世世代代与黑颈鹤和睦相处着,直到今天当地人都把黑颈鹤看做是“神鸟”,是他们的保护神。在西藏著名的唐卡画中,黑颈鹤是常见的吉祥动物;甚至在关于格萨尔王的传说中,也提到了黑颈鹤的故事。

黑颈鹤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之一,也是15种鹤中惟一完全生活在高原上的鹤类。黑颈鹤在被科学家发现、定名后的百余年中,由于其分布地高寒偏僻、相对闭塞等历史原因,科学上对它进一步的研究一直十分有限。因此,黑颈鹤成为国际上最受关注的濒危鸟类之一。

生活在高原上的黑颈鹤

国际鹤类基金会创始人乔治·阿奇博对于黑颈鹤的濒危状态,曾借用美国自然保护学家奥尔多·列奥鲍德的话这样形容:“或许从鹤类曾经栖身的一些湿地,我们看到了可悲的地方。现在,它们静静地站着,在历史的长河中随波逐流。”但是,当阿奇博博士在西藏看到当地藏民与黑颈鹤和谐相处时,不禁感叹:“如果列奥鲍德看到藏民们与鹤类以及其他的野生动物在荒凉而美丽的世界屋脊上和谐相处,我相信他也会和我一样为之感动。”

乔治·阿奇博博士作为世界鹤类研究的权威专家,30多年前,当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鸟类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就试图通过鹤类的鸣叫,来揭示鹤类的进化关系。他曾经研究记录了13种鹤的饲养行为,惟独缺了白头鹤和黑颈鹤。一直到1979年,他才有机会来到中国,在北京动物园第一次见到黑颈鹤。这位鹤类专家从黑颈鹤的鸣叫和行为表现中,立即判断出黑颈鹤与灰鹤、白头鹤、丹顶鹤和美洲鹤等4种鹤类亲缘关系很近。他的这种判断,在很多年以后,通过对DNA的进一步对比研究得到了证实。

黑颈鹤为大型飞行涉禽,体型在鹤类中居中等,体长 120厘米左右,成鹤体重7千克左右,具有足长、喙长、颈长的典型涉禽类特征。它的颈部呈黑色,身体灰白。

黑颈鹤的这种身体颜色,与另一种鹤类——白头鹤恰恰相反,白头鹤是颈部呈白色,而身体呈深灰色。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两种鹤类羽毛颜色的完全相反呢?阿奇博博士根据两种不同鹤类生活环境的不同,做出了解释。黑颈鹤颈部的深颜色,有利于吸收太阳的热能,帮助它保暖,而体羽的浅颜色,使得黑颈鹤体色鲜明显眼,有利于保卫繁殖领地;白头鹤深色的体羽和浅色的颈部,有利于繁殖时隐藏自己。

长期以来,人们对黑颈鹤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一直不很清楚。通过给捕获的黑颈鹤环志放飞的方法,已经大体了解它迁徙的路线。随着科技的发展,跟踪鸟类迁徙的方法也有了极大的进步,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卫星进行鸟类跟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