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秦盛衰四十年:破译大秦帝国密码
20033800000014

第14章 横扫六国江山的铁骑(4)

兵贵神速,打仗也要讲究速战速决,更何况千里追击的秦军已经略显疲态,走投无路的燕国在秦军的紧逼下肯定会狗急跳墙,秦军要是再打上几场硬仗,就对后面的作战十分不利了。

躲在上谷(今张家口、小五台以东地区)的代王嘉面对秦军铁骑欲哭无泪,从富庶的邯郸被赶到了荒凉的上谷,秦王还是没有放过他的意思。他现在有点明白齐国为什么不出兵了,真不知道在这乱世之中还有几个像自己这么讲义气的国君,人家一句话,就让自己的精锐部队尽数葬身于秦军刀枪之下,而本应死战的人,却率领自家的优秀部队逃之天天。真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这么贱!

正当代王嘉绞尽脑汁想法子对付秦军的时候,李信派的使者到了。

使者交给代王嘉一封李信的亲笔函,大意是:秦国之所以攻打燕国,只是为了燕太子丹的人头,与贵国无关,您又何苦替他人去送死呢?如今易水西边的燕代联军全都被我大秦歼灭,大王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怎么做!

代王接到信后禁不住大喜,正愁走投无路呢,秦国竟然主动放了自己一马,甭管以后如何,起码眼前还是能过上安稳日子的。

代王马上派使者去见王翦,提出解除燕代联盟后,秦军保证不再攻代的要求。得到王翦的承诺后,他又给燕王喜写了封信:秦国之所以对贵国步步紧逼,只不过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如果现在大王能够舍弃太子的性命,将他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偃旗息鼓,不再逼迫。为了您的江山社稷考虑,这也是唯一的出路了。

燕王收到信后,将代王骂了个狗血淋头:你说解除联盟就解除联盟,说讨好秦国就讨好秦国,还把我燕国放在眼里吗?这样也就罢了,毕竟你也有难处,可你不该让我的儿子去送死,合着不是你儿子了!话说得冠冕堂皇,为我的江山社稷考虑,可我连太子都死了,江山社稷留给谁去?别人知道我连个太子都保不住,还不得笑掉大牙?

骂归骂,燕王也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让秦军退兵了。以前还好说,割点地陪点款就算了,可到了现在,连国都都让人家占去了,还能拿出什么让秦王满意的东西呢?代王的建议也只能当作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无奈之下,燕王也先派使者得到王翦不再攻辽东的保证,然后忍痛牺牲,派人送信给太子丹说:你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的事,寡人可一点都不知道。现在秦王正急着要我儿的脑袋呢。秦国虎狼之师现在步步逼近我们的藏身之地,具体怎么做,我儿好自为之吧。

燕王可是把话说绝了:荆轲刺秦一事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你老子可不蹬这趟浑水;为了你,国家都亡了,也算够意思了,你就赶紧乖乖地把脑袋给秦王送上去吧,别把你老子也给带进泥沟里去。

看完燕王的信,太子丹顿时泪流满面,仰天长叹。

他想给自己斟上一杯酒,可颤抖的手怎么也拿不稳酒壶,酒洒的到处都是,而精美的方樽中却始终不见酒量的增加。

送信的使者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太子爷,您也别拖延时间了。您是个聪明人,怎么做心里有数。大王那里还等着信儿呢!”

太子丹狠狠地瞪了使者一眼,将酒壶口对准自己的嘴,一仰脖,壶酒干净。然后只听得一声清脆的响动,精美的青铜酒壶在地上摔出一片坑坑洼洼。

随后,太子丹拔出佩剑,自刎而死。

得到李信带回的太子丹首级,王翦果然退兵蓟城,不再进逼,然后派专使将首级送回咸阳,交到秦王手中。

大仇得报,秦王龙颜大悦,命辛胜驻守蓟城,王翦和李新班师回朝。

北上的秦国大军回身南望,剑锋所指之处,各国无不战栗。在兵强将勇的秦军面前,任各国国君倾尽全国之兵,也难以让秦军的横扫旋风有所停滞!

水淹大梁城

燕王北逃,代王龟缩,这两个昔日里不可一世的国家在秦军的冲击下,像两只丧家之犬一样,惶惶不可终日。代王迁向秦国服软,燕王喜用儿子的命来保全自己;仅剩残余势力的二国在秦王眼里已成了囊中之物,任他们苟延残喘也无力死灰复燃。为了集中兵力攻打魏楚两国,秦王也就暂且放过了他们。

北方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秦王把目光投向原计划准攻打的魏国。由于王翦、李信二人刚刚作战归来,需要一定的休息时间,名将如云的秦国也不会只让他们去享受痛击对手的喜悦,于是,王翦的儿子王贲便成了攻打魏国的统帅。

由于秦国地处魏国与楚国之间,在秦军攻打魏国之时,南方的楚国很有可能趁秦国内部空虚之际在背后捅刀子,这样秦国就不可避免进行南北两线作战,从而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实现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因此,王贲并没有直接出兵魏国,而是先对楚国展开了一系列的骚扰行动。

就在北方作战结束的当年,王贲突然率兵进击楚国北部地区(今河南南部),毫无防范的楚国仓促应战,终敌不过准备充足、实力强大的秦军。没用多长时间,楚国北方的十余座城池便纳入了秦国的疆土。

经过这一打击,楚国的军事力量急剧下降,通过杀弟篡位、在这个宝座上屁股还没坐热的楚王负刍现在只求自保,根本无心去过问其他国家的闲事了。让现在的他趁秦国国内空虚搞个偷袭行动,那真还不如杀了他。就算秦国大开城门热烈欢迎,他也得摸摸自己的脖子有没有刀硬。

解决了攻魏时的侧背之忧,王贲旋即率军北上,用闪电战术进击魏国。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王贲大军兵围魏国国都大梁城(今河南开封)。已经是困兽的魏王假依仗城内仅有的10万精兵以及历代国君所修建的防御工事,与志在必得的秦军做了最后的殊死抵抗。

率军攻城多日,王贲仍然没能踏入大梁城池一步,这对少年成名的小将军来说可是难以接受的挫折。据国内传来的消息透露,秦王现在正准备派兵攻打楚国,如果大梁城还不能尽快拿下的话,两线作战的秦军定然损失巨大。

年轻人的血气方刚逼得王贲日不能休、夜不能寐,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走出军营,像一头狼似的在战场周围走来走去,不时向着大梁城的方向爆发出一阵阵低沉的咆哮。

这天夜里,王贲在巡视的过程中,突然看到了环绕大梁的黄河与鸿沟。此时正是初春时节,积攒了一个冬天的冰雪已经消融,巴颜喀拉山脉雅拉达泽山麓和各姿各雅山麓(黄河源头)消融的积雪也注进了滚滚的黄河水,河水的高涨已经让黄河河道比平日里宽阔了许多。月色下的河水泛着点点银光,三面环水的大梁城则灯火通明,这样的景色竟然让王贲心中产生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大梁城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其位置上的洼势更令进攻难上加难!水?洼地?王贲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一个可以迅速攻破大梁城的战术。只是这个战术太过阴狠,而且对于魏国王室来说起不到决定性的打击,只能摧毁他们的心理防线,真正受苦的,还是那些无辜的平民。

王贲摇摇头,将自己的悲悯之心摇了出去。乱世之中,说不上谁对谁错,平民百姓也好,王侯将相也罢,说穿了也不过是各诸侯国争权夺势的工具而已,战火一燃,倒霉的只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不管什么时候,王宫贵族们都能过着悠哉游哉的生活。

另外,如果不用此计,那么秦军破城之日一定会拖延很长时间。这样一来,那些当兵的心里定会分外压抑,一旦大军进入城中,烧、杀、抢、奸之事不可避免,虽说秦军纪律严明,但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这个统帅都很难制止。相比较来说,这个战术也许更能用最小的损失来换取胜利,毕竟自己还要对秦王、10万秦军和他们的家人负责。

主意拿定,王贲兴冲冲地奔回军营,当即命令传令兵把那些正在做美梦的将领们从被窝里给拉出来。

第二天,守城的魏军发现往日里死命攻城的秦军竟然消停了许多,一个个只是大张旗鼓地在城根下喧哗叫骂,而没有太大的武力行动,反而看见一大群秦兵扛着锄头、铜镐之类的家伙奔黄河、鸿沟而去。守城的将领不敢怠慢,忙将这一情况向魏王作了汇报。

魏王听信大惊,秦军这是要决堤水灌大梁啊!历史上的黄河流域一直是水害的重灾区,被鸿沟、黄河所环绕的大梁更是常常在水害时首当其冲。当年吴王阖闾派大将伍子胥开凿鸿沟,一是为了灌溉农田,二是为了北上伐齐,第三就是为了缓解黄河的压力,减少黄河水害的发生。历代魏国国君对鸿沟与黄河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治理。如今秦军使出了这一绝技,大梁城即将变成水晶宫,魏国国都在劫难逃了!

这该如何是好?魏王忙召大臣前来商议。依魏王的意思,为了魏国百姓,也为了祖宗辛辛苦苦修建起来的大梁,干脆向秦军投降算了。然而臣子们却不想这样就束手就擒,城中毕竟还有10万军队,对抗秦军也势均力敌,再拖延一段时间,楚国那里就能缓过来了,到时两面夹击,大梁的危机也就可以解除了。虽说最后也免不了被秦国割去不少土地,但最起码祖宗的根基是保住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古训,只要军民众志成城,秦军放水也能抵挡得住。

面对群臣的一致反对,魏王也不好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只能寄希望于大水的破坏不会那么严重,魏军也能坚持到楚国缓过劲来的那一天。

王贲的决堤命令一下,六万秦军不分昼夜地挖掘河沟堤防。不到几天工夫,便将河堤挖通,泛滥的河水像万马奔腾一样,从三面涌向大梁城,数百里范围内的农村田园全变成了泽国,无数的生命和财产都埋葬水底。

大水灌城足足延续了三个月,大梁也咬牙挺了三个月。只盼着楚国能尽快出兵秦国侧背,这样就能分担不少大梁的压力。到时倾起全城精锐,力逼秦军撤退,然后再去收拾那该死的黄河大堤。

但事与愿违,此时秦王已经等不得大梁城破了,他要趁楚国尚在阵痛之时趁热打铁,已经派李信率兵前去楚国作最后一战了。大难临头,楚国哪还有心思去管魏国的死活。

魏王得知这一消息时,大梁城内已是水深逾丈,民众都爬在屋顶上嗷嗷待哺,而且水势没有丝毫回落的意思,几十万居民无以为炊。这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贫富之分了,持续了三个月的大水让全城都断了粮。唯一能维持平日美食的地方,大概也只有王宫了,地势高,楼台亭榭也高,但宫殿之间的联络都要靠舟艇了。

魏王含着眼泪召开了御前会议,与会臣子们也没有了当日的那种大义凛然,三个月的困难时光足以把这些养尊处优的大臣们的雄心壮志都磨灭了,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像群斗败了的公鸡一样站在那里发蔫。

魏王开口说道:“如今之势,大家都已了解,不知哪位爱卿尚有高见,望直言不讳,拯救全城人的性命!”

群臣还是没有一个肯开口的,包括那些之前闹得最欢的大臣们也都哑口无言:城内虽然还有10万精兵,可都站在房顶上;虽然还囤有可供三年的粮食,可都埋在水底下。这种局势,就算姜尚、孙膑再生,恐怕也无能为力了。

“事到如今,”魏王哽咽着说,“大家都无能为力了。寡人无德,殃及全城臣子百姓,如今只有出城投降一条路了!”

次日,魏王假让宫人们将自己捆起来,然后带着王子王孙及一干大臣,大开城门,来到秦军面前,向王贲投降。

至此,大梁城纳入秦国版图,魏国宣告灭亡!

得知了秦军在魏国战场上大获全胜,秦王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这样,他终于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去攻击实力并不弱的楚国了。至于立了大功的王贲,秦王则令他驻守已成为秦国领土的魏国故地,成为了当地无其名而有其实的封侯。

南方的楚国战场上,秦军也在步步进逼,秦王正在等待着即将从楚都新郢(原名寿春。考烈王二十二年徙都寿春,按原都城郢改为郢,一般民众为与旧都郢城区分,都称之为新郢,今安徽寿县)传来的捷报。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统一之战中一场前所未有的惨败即将降临在秦军头上,而贵为秦王的他,也不得不生平第一次向一个臣子低下头来。

轻狂的惨痛代价

在王贲兵围大梁之时,秦王便已着手下一步攻打楚国的军事计划了。此时的楚国刚刚被王贲拿走了10多座城池,元气大伤,而魏国仅剩大梁一座孤城,尚在秦军的包围之中,用不了多久就是秦王的囊中之物,根本没有支援楚国的可能。如果秦军能够来个趁热打铁,抓住时机,那横扫楚国也只是眼前的事了。

灭燕一战,大将李信居功第一,因此秦王也对他另眼看待;而老将王翦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统帅,若不是他,秦军也不可能如此势如破竹。所以,在决定对楚战略时,二位名将都来到了秦王的驾前。

秦王也不哕嗦,开门见山地直奔主题:“现在魏国已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也就是说除了楚国、齐国以及赵、燕的残余势力外,全国已经基本上在我们秦国的掌握之下了。寡人此次召见二位将军,就是想听听二位对进攻楚国的意见,看看二位需要多少兵力,寡人好及时调拨。”两位将军低头沉默半天,在心中暗暗计算。

等了一会,秦王开口问道:“二位将军可有主意了?”王翦抬起头:“楚国地大物博,民风虽然淳朴,但生性极其骠悍。再加上早年楚怀王入秦时客死秦地,叶落而未能归根,使得楚人对我们秦国恨得咬牙切齿,所以有所谓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谣言流传开来。因此要顺利地攻取楚国并做好抚民善后的工作,至少需要60万大军。”

听了王翦的估算,秦王尚未开口,李信抢先一步,冷笑道:“老将军未免要得太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