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秦盛衰四十年:破译大秦帝国密码
20033800000019

第19章 大秦帝国的神秘脚步(3)

政治和经济上的隔阂解决之后,文化上的统一行动又开始了。由于长期分裂割据,各个国家各自为政,导致了各国之间语言不同,文字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果不会外语,两个不同国家的人见面后,只能听对方说鸟语,或者看对方写天书。语言还好说,现在各地方的方言还在使用之中,这也是一种文化遗产,没有将之消除的必要,再加上当时也没有推广普通话的条件;但文字就不一样了,秦统一各国之后,如果没有统一的文字,将会严重影响政治、经济政策的实施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秦始皇命李斯主持文字改革工作,下令须“书同文字”。李斯废除了各国的异体字,统一偏旁的形态,固定了偏旁的位置,规定了字体的笔数,全国一律使用笔画简单、书写方便、易于读认的“小篆”,第一次规范了汉字。此后,无论汉字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无论是由繁到简,由异体到常体,其基础仍是秦朝时期的小篆。

统一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并不代表着始皇帝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六国虽灭,隐患尚在,还有大量原来六国的旧贵族、官吏、士人隐名埋姓,潜藏在各地,伺机在秦始皇手中重夺六国贵族的身份。在他们的手中,还留有大量的兵器;与此同时,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也有许多兵器流散干民间。这是一种不可低估的潜在的危险因素:这些兵器很可能会被旧贵族们利用起来,进行反秦的军事活动,构成对秦政权的严重威胁!

为了防止旧贵族的军事反抗,防止民间不安定现象的发生,秦始皇下令:全国各地,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私藏兵器,违者严惩;各郡、县官吏,必须采取强制手段,收缴流散干民间和旧贵族手中的兵器。最后,这些收缴的兵器集中咸阳,加以销毁,改铸成12个大铜人,各重24万斤。这就是秦始皇收缴天下之兵,铸12金人的历史渊源。这种兵器不藏干民间的做法,为历代封建帝王所效仿,也是现代各国武器管理制度的一个根本原则。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原有六国的军事设施如城郭、险塞等,被用来作为反秦的据点或屏障,秦始皇命令各地方政府,毁弃国内原诸侯所建长城及军事要塞,只留燕、赵为防御胡人入侵的长城,以防止乱民据用造反,同时铲除交通障碍;掘通各国为军事需要所筑的川防,疏浚以后作为水路交通及农田灌溉水利之用;迁移天下豪富12万户至咸阳,一方面加以监视,使他们不再在本土产生分化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充实首都的财富及繁荣。

秦始皇建立的各种统一制度,使中国在2000多年前成为世界上疆域最大,文化最高的统一国家。在此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科学、文化迅速发展,并居于世界前列,华夏民族成为举世瞩目的伟大民族。无论后世如何评价这位千古一帝,这份贡献却是谁也不能抹煞的。

但即使秦始皇建立起了一个政权、经济、文化、军事全部统一的大秦帝国,也掩盖不了500多年乱世所遗留下来的种种危机。经历多年磨难的始皇帝心中没有怀柔政策,他也想不到用休养生息的方式来平息人民对新的政治制度的不满。但国家不能不稳定,否则他没办法将地位传到始皇万世,他采取了另一种手段,一种让后人误会2000多年的抚民措施。

始皇巡游的醉翁意

大秦帝国通过连年的战争建立起来,战争带来的伤痛却不是短时期内可以愈合的,原来六国的贵族臣子还沉浸在旧日“占山为王”的自在美梦之中。

然而转瞬之间,战火纷飞、铁骑横扫、江山易主、全国一统的现实,不是这些突然由天堂掉到人间的王孙公子们所能接受的。在他们力所能及之处,无时不在鼓动着不知就里的人民从事反秦事业,重入烽火狼烟之中。虽然秦始皇下令收缴天下之兵,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旦他们发动起人民,锄头、铜镐也一样可以挖掘大秦的坟墓。这样的形势,不是中央实行几个政策就可以解决的。只有将民心安定下来,才能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无计可施。

秦始皇出身贵族,自幼身边都是“出入有高官,往来无下层”,在赵国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带给他的更多是对自己遭遇的仇恨,而不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锦衣玉食的他与饥渴交加的底层人民生活在两个世界,所以他无法想像到那里的生活,因此,在他的脑海里,没有“怀柔”二字,先秦历史上也没有经验可循(以休养生息为主的安民政策是由社会底层出身的汉高祖刘邦最先实行的,其后的历代帝王方才有据可依)。但事关国家稳定,秦始皇在群臣的建议下,采用了巡游的方式来安抚民心。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秦始皇首次出巡。他这次巡游,走的是西北方向,目的是追寻秦人先祖发达的足迹,向列祖列宗报告统一天下大业已经完成;同时,也是为了对原秦国属地的现状有个大概的认识,为都城所在地的防御工作做好准备。

他由成阳出发,顺着渭河一直向西抵达雍城(现在的宝鸡)。雍城是秦国迁都成阳以前的旧都,有孝公以前的王墓和宗庙。秦始皇在雍城告祖祭祀以后,继续沿渭水西去,来到陇西郡犬丘一带(现甘肃省天水地区),秦人的先祖曾经在这里放牧养马。以喜庆告慰牧马的先灵以后,秦始皇由陇西东归回到雍城,再北上进入开水河谷地区,由淠水上游的回中(现陕西省陇县西北)越过陇山,进入北地郡,抵达泾水源头的鸡头山(现甘肃省平凉市西)。鸡头山这一带地方,是秦人被周王召唤、定居称秦的发祥之地,当然是秦始皇告祭先祖的必经之地。从地理上看,鸡头山是泾水的源头,秦始皇由鸡头山返回,沿泾水河谷东南去,再南下回到成阳。

在归程途中,秦始皇发现渭水畔风景绝美,于是下令在渭水之南建筑信宫,后又改名为极庙,意为至高无上之宫殿。并由极庙挖通骊山到甘泉建前殿,再筑两边都有围墙的甬道直通成阳,始皇车马在甬道内行驰,民众都无幸看到秦始皇的龙颜,这样也避免了始皇帝遭遇刺杀的可能。

在这次巡视后,始皇发现道路崎岖难行,于是下令建筑全国的驰道。所需人力除一般服劳力义务的民众外,更大量使用囚犯及原各国的战俘、贵族和工匠。

关于秦始皇修建驰道的根本原因,史家基本上认定为是为了顺利出巡,广播皇威。但秦始皇一生出巡过五次,只有这第一次出巡是巡游内陆,其余四次均是巡游海上,沿海路而行。也就是说,驰道建成后,始皇帝再没有利用驰道进行大规模的巡游活动,反而在南平百越、北击匈奴时,通过驰道进行大规模的运兵输粮等军事行动。因此,修建驰道并不像古代史学家所说的那么简单,这从驰道的修建范围就可以看出端倪。

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东到燕(今河北、北京一带)、齐(山东半岛及沿海一带),南至吴、楚(今湖南湖北一带),北达九原(今内蒙自治区乌拉特旗),西到甘肃东部,南北东西,四面贯通,全长达数千公里。驰道宽广50步(约合今69米),路面用锤夯打,平坦坚实,道路两旁每隔三丈植树一棵。此外在今四川、云南、贵州等偏僻地区的崇山峻岭之中,又修筑“五尺道”。这样的驰道布局很明显是为了适应这些地区战争的需要。

驰道的修筑,对于秦王朝控制全国,防守边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驰道,战时便于调兵、运粮,平时便于驿传,在为了军事需要的同时,也大大方便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按照史家的说法,秦始皇将统一天下的伟业,告祭了西方的列祖列宗后,登泰山封禅就成了他第二次出行的目的。

古代中国,泰山是天下的圣山,登泰山封禅,是人世间伟业完成,告祭于天的大礼。

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帝一行由成阳出发,出函谷关,经过洛阳、荥阳、大粱、定陶,抵达薛郡邹县的峄山(现山东邹县南),刻石颂功,着手封禅的准备。准备就绪后,秦始皇冒雨登泰山,行了封禅告天的大祭。

由泰山下来,秦始皇兴致勃勃,继续巡游之旅,从而我国古代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航海活动开展开来。

他先到渤海湾的黄港、腰港(在今山东邹县境内),由此傍海东行到芝罘港(今山东烟台)、成山港(今山东半岛成山头),再南行到琅讶港(今山东胶南南境)。下令从内地向该地移民三万户,免税12年,鼓励移民定居以充实和扩建琅砑港口城市。秦始皇在此留住三个月,亲自布置建港工作。随后在琅砑建台立碑以颂功德,同时派遣方士徐福率船第一次出海远航。继而返回成阳。

黄海的波涛,琅砑台的奇幻,给秦始皇带来了难以忘怀的欢愉。遥远而不可及的海上仙山,仙山上居住有不死的仙人,仙人们采食着不老的仙草,迁着天长地久的生活,无忧无虑,无病无苦,何等迷人的极乐世界,能不心醉?回到成阳不到一年,始皇帝再次踏上了东去的行程,开始第三次巡游,第二次巡海。

当巡游车队来到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南)时,原韩国贵族张良为报亡国之仇,令力士持铁椎暗中伏击,结果力士扔出的铁椎砸中了副车,秦始皇有惊无险。这个意外并没有使巡海的行动受挫,他依然继续前行,再次来到芝罘,在此刻石立碑,归途中重到琅砑港。

三十二年(前215),秦始皇第三次巡海。此次东巡至渤海北岸的碣石(今河北秦皇岛),刻石立碑,歌功颂德,并派遣燕人方士卢生出海,“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第四次巡海。他先南行巡视九嶷(今湖南宁远),然后顺江东下,过丹阳至钱塘(今杭州),登会稽山祭大禹陵,刻石立碑,其后傍海滨北上,第三次巡视琅砑港。在此命徐福再次率船出海。又北达成山港、芝罘港,继续沿海西行,至平原津(今山东平原),染病不起,回程途中于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病逝。至此,“千古一帝”在巡海的归途上,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秦始皇称帝12年,其间四次巡海。史籍上称他是为了寻找海上神山和不老仙药,这种说法流传得相当广泛,至今还为多数人所接受。但这种言论却是错误的,当时的史学家(主要以司马迁为代表)因科技与知识水平的低下所限,搜集史料时困难重重,难免将一些流传于民间的传闻奇谈揉杂进去;而且,作为最有力的证据,即秦朝的奏折书议,也因秦二世三年(前207),西楚霸王项羽领兵进入成阳大肆抢掠,焚烧成阳宫,致使极富历史意义的文献资料流佚民间或化为灰烬了。这样,秦始皇真正的巡海目的也就难以知晓了现在再结合当时的环境、背景以及秦始皇巡游的路线来看,也许就能领悟到隐藏在帷幕之后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