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秦盛衰四十年:破译大秦帝国密码
20033800000033

第33章 千年秦陵的千年迷(5)

此歌谣的意思是劝皇帝学仙,沈德潜将其列于“汉诗”之前的“古逸”一卷中,并在序言里说明:始秦始皇三十一年九月,茅盈高祖白日升天,此前有《巴谣歌》便这样唱道。

秦始皇听到之后问其中的含义,父老都回答说:“此为仙人之歌谣,劝帝求长生之术”。始皇帝于是“欣然乃有寻仙之志”,开始了炼丹求仙的荒唐之路。

中国的炼丹活动起源于公元前三世纪。

东汉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炼丹术理论著作,书中提到当时的炼丹家有(《火记》600篇,可见当时火法炼丹已积累了大量经验。晋代炼丹家葛洪的《抱朴子》,对汉晋以来的炼丹术作了详细记载和总结。但真正的炼丹术却起源于秦始皇。当时炼丹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求不死之药,二是求炼金之方。

按照五行生克学说中“土生金”的说法,先秦人有一种理论:丹砂200年后变成青,再300年变成铅,再200年成为银,再200年化成金。但人没那么长的寿命,只能想办法加速这种变化,于是就产生了“夺天地造化之功”的思想,企图利用高温能做到“千年之气,一日而足;山泽之宝,七日而成”。于是,有人在鼎中放入以丹砂为主的各种药物,封闭后加以烧炼,企图炼出贵重的金银来。

炼丹术或炼金术就在战国末期萌芽了。巴清丹砂产业的鼎盛时期,恰好是那个时代!

虽然在秦文化的潜层中,蕴藏着一种持续不断的创新机制,这也许可以解释巴清在当时社会可以创造奇迹的缘由。但在变革求发展的思想刺激下统一了中国并还在膨胀万世帝国梦想的秦始皇,为一个女商人筑“怀清台”,就让人感觉异样。而且,他晚年还将巴清接到咸阳养老,更不符合秦始皇的性格,也有悖于他的政治主张。秦始皇年轻时候的经历养成他行事具有强烈功利性和目的性的特点,假设他与巴清之间没有别的不为人知的关系,怎么也说不过去。这不是仅仅因为巴清能提供足够多的丹砂水银,就需要将她接到成阳居住、并大加表彰的原因。

巴清的丹砂水银完全可以无条件服从于秦始皇的意志,但她有一样东西,是秦始皇无法通过强取豪夺真正获得的,那就是她头脑中掌握的“不死之术”!

在秦始皇的眼里,这个峡江巫师一定是个最具“专业”功力的“巫山神女”,他需要她全心全意为他实现永生的梦想奉献智慧,他需要她来指导他的神仙家团队。但这个理由却又摆不上台面,一个重农抑商的政权,怎么能如此看重一个“商人”加“巫师”的女人呢?所以,巴清必须以某种冠冕堂皇的身份出现,这个身份,就是“贞妇”!

但其中还有一个问题,一个门前是非多的寡妇,如何能支撑一个财富“难以计量”的商业帝国的运行?经营触角遍及全中国,她是如何保持这个商业帝国的信息畅通的?她如何将她的丹砂水银从大山阻塞的巴郡运销到全国各地?为什么她可以在一个以专制著称的政权下拥有一支强大的私人武装?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先秦时代,她又是如何维持其跨国商业的运转的?

秘密还隐藏在秦陵之中!

据推测,秦陵上百吨的水银来自川东南。如果这些水银是巴清所产,那么她要跨过长江,溯嘉陵江北上,穿巴山,涉汉水,经千里栈道,最后到达关中平原,其困难及艰险可想而知。而且昂贵的水银、丹砂足以诱惑所有不法之徒铤而走险!

秦统一后,就在全国范围内大修驿馆,建立了一套控制全国的驿道网络。

巴清很有可能利用了这套“国道”网络。

如果从秦始皇急于利用巴清的神仙方术这点来看,可以设想到,巴清与秦始皇之间达成了某种地下交易的默契。况且,她还要为郦山陵提供水银。

秦始皇的永生梦想几乎让他陷入了疯狂,他完全有理由为巴清的丹砂经营提供一切必要条件和庇护,包括允许她使用国家专用的“国道”,并拥有一支维护商业安全的私人武装。这一切看起来像是对一个“贞妇”的特别恩宠,其实不过是2200年前一桩利益驱动下的地下交易:巴清向秦始皇提供优质的丹砂水银和炼丹技术,并主持运行一个庞大的宫廷炼丹机构,而秦始皇则向巴清提供最强大的权利支撑。为此,他精心策划了一个表彰“贞妇”的“怀清台”,将这个难登大雅之堂的秘密隐藏了2000多年!

这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测,宋代学者刘敛有《女贞花》一诗写道:“巴妇能专利丹穴,始皇称作女怀清。此花即是秦台种,赤玉烧枝擅美名。”从中可以看出,他已经隐约地察觉到巴清为始皇炼丹的秘密。

宋仁宗时的中书令夏竦则在《女怀清台铭》里批评巴清:“妇越闺户,预外事,是非贞也;图货殖,忘盥馈,是非孝也;采丹石,弃织红,是非功也;抗君礼,乖妇仪,是非德也。”又指责秦始皇表彰巴清是“妇非所表而表之,表贪竞也;台非所筑而筑之,筑祸乱也”。他已经进一步地怀疑表彰“贞妇”其实是欲盖弥彰,他甚至推定,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也始于“怀清台”的修建!

秦始皇地宫中的水银隐藏了太多的秘密,甚至要追溯到上古时期去探求根源。然而神秘的面纱却将真相蒙得严严实实,我们本以为,掀开了一角便可以窥见真相,没想到里面还有更厚的一层。而眼下所作的推测,很有可能并非历史的真相。秦始皇陵中那些未见天日的奇珍异宝,那些超出世人想像的豪华布置,不仅吸引着我们探求历史真相的目光,更考验着那些盗墓者的耐心与勇气。

盗墓者的传说

秦始皇陵地宫中的水银除了具有保护尸体、祈求长生的作用,更为直接的用意当在于防止陵寝的被盗。盗墓现象在我国由来已久,历史文献中也可以看到盗墓行为的累累遗迹。历史上有记的被盗最早的墓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距今3600年,盗掘事件最早出现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有人从掘开的古墓中得到一个玉印,上有十字,没有一个人能够认出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

唐人颜胄诗所谓“群盗多蚊虻”、“白骨下纵横”、“田竖鞭骷髅,村童扫精灵”、“试读碑上文,乃是昔时英”等等,便是盗墓现象的真实写照。通过考古工作的实践可以得知,大量古代墓葬都曾经遭到盗掘。这种现象就是我国古代厚葬习俗的附生物。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发掘时,考古专家们发现了密密麻麻的土色土质均与四周夯土显著不同的247个盗洞,真切感受到历代盗墓活动之惊心怵目。这座大墓是迄今所知盗洞最多的一座墓葬。盗掘的时间表自汉代一直延续至唐、宋。这座大墓发掘的最后阶段,有十数个盗洞竟然一直打到椁室。

干盗墓的人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官盗,像董卓以及民国时的孙殿英等。他们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杖地干;还有一种是民盗,分布各地,人数众多,集中在河南、陕西、湖南长沙周边一带。

专业盗者平常是两个人合伙,多人团伙是少数,独干的更少,因为一个人顾不过来,需要一个人挖,另一个人放风和清土,以后一个进入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物品。两个人合作,可以是朋友,可以是亲属,但父子合作的却很少,因为一旦出了危险,家中就没有男人了。在找合作伙伴的时候需要很小心,防止有人见财起意。

这些人长期以盗墓为职业,有很丰富的经验,善于伪装,并对防盗机关很有办法。他们在确定目标后,如果小墓不会费多大功夫,用几个晚上挖开,取出物品走人;如果是大中型墓,便一是以种地为名,在周围种下玉米高梁等物,以青纱帐掩盖其一个两个月的盗掘活动,二是在墓边搞个房子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内,从外面看是什么也看不出来的,三是在古墓边修建一座假坟,同时在暗中掘一条地道,通入墓内盗掘财物。

在我国,盗墓可以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产业”,针对盗墓行动也发明了许多“专业‰陛的工具,其中最具代表者当属“拐钉钥匙”和“洛阳铲”。

拐钉钥匙的由来已经无从知晓,这种工具在我国已经失传已久,直到1957年5月,我国考古举家在开启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时,方让拐钉钥匙的仿制品浮出水面。

找到定陵的地宫大门之后,如何进入这道坚固的石门成了当时的考古工作者的难题。石门是从里面被顶门石封住的,考古队既要将石门打开,又不能损坏文物,就连顶门石也要完完整整地保存下来,当然不能像孙殿英盗东陵那样用炸药炸开。

此时,专家们想起了史籍上曾记载:当年为把吊死的崇祯帝和周皇后埋进此前已死的田贵妃的墓中,曾使用过一种叫“拐钉钥匙”的工具。于是,新的“拐钉钥匙”开始实验。

一名有经验的师傅将一根一米多长的铁丝一端拴上绳子,又准备了五六根一米来长的竹板,然后将铁丝弯成半圆,立着从石门缝儿送进去,再转过来,套住顶门石腰部,再将铁丝边弯边往里送,等进入门内的铁丝头儿转出来,再用钳子将两头拧死,形成一个“拐钉”。

“拐钉”装牢后,一名队员拽住拴在铁丝圈上的绳子,其他人将竹板从门缝里伸进顶门石上端,边顶边推门,门缝越来越宽,直到可容一人侧身钻进,就派出一名队员进入,抱住顶门石将其扶直。

一阵“嗡嗡”的声响后,尘封了300多年的定陵地宫的秘密被考古队员们推开。在又用“拐钉钥匙”打开另一道石门后,万历帝后三人再次“重返人间”。

而洛阳铲,则是现在考古工作者一直使用着的挖掘工具。传说在洛阳山马坡村,有一个从小就以盗墓为生的人。有一天,他到十几里外的一个县去赶集,有个来自偃师县马沟村的人熟人正在搭棚子。他见这人用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在地上挖了一个竖起的小坑,以便放入棚柱。这人用此铲往下一插,提上来时带出不少士,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这家伙比铁锨省事,特别是能带上原土,可以判断地下不同地层的情况。于是找了张纸,贴着铲画出了一张原铲图样,回家后找人按图打造,一试果然得心应手,效果不错,于是得到了推广。

除此之外,盗墓者还各自有各自的专用工具,有专用连体服装(行话叫作“老鼠衣”,上面布满各种“装备”),而且有的发掘工具相当先进:例如有一种工具选用锋利的铧犁叶片的一部分做“掘进器”,“三片装”,很像螺旋桨,后部紧连着螺旋状的“排土”装置……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将土掘出、排出,而且能够打透墓砖,简直就是现代打隧道的掘进器的迷你版!

与国家有组织的保护性挖掘相比,盗墓者是极其隐蔽的。

国家发掘不存在“违法”,因此工作细致,甚至用刷子千活。方式上几乎全都是“大揭顶”(地宫庞大的明清墓除外),不存在“技术”问题。而盗墓者不然。因为历朝历代对盗墓行为都在法律上给予严惩,现代更是如此,所以,其“时间”概念很强、“隐蔽性”很强。实际上,并不是那些庞大的墓盗不开,而只是受制于时间罢了!

而且,盗墓者一般看重轻便易携而又价值昂贵的金属器,对于大件的陶器有时会因无法从狭窄的盗洞中搬出而进行恶意毁坏。另外,他们对墓葬的方式等风俗、宗教文明毫不在意。这无疑是对我国古代物质文化遗存的严重损害!

人们不得不对秦始皇陵是否被盗而产生了深深地忧虑,而历史上的记载,更让人们对此产生了恐惧的心理。

当秦始皇陵的收尾工程尚在进行之际,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关东各地纷纷响应。由周文率领的一支浩浩荡荡的起义军不久便打到戏水附近,距陵园不足10里。这时数十万修陵人员只好遵命放弃未完成的陵园工程,跟着少府令章邯阻击起义军,摇摇欲坠的秦王朝在掐扎中维持了不足一年的时间便告覆灭。随着秦王朝的覆灭,秦始皇陵的厄运也就降临了。

最早光顾秦始皇陵园的是楚霸王项羽。关于项羽盗掘秦陵的情节和盗掘程度史书记载不尽相同,甚至前后出入较大。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项羽掘始皇陵一事是极其严谨的。在他所有涉及陵园的记载中只字未提项羽近代陵一事。只是在刘邦与项羽在战前对骂时,刘邦列举了项羽的十大罪状,其中一条就是“掘始皇帝冢”。此话出自项羽的对手刘邦之口,是否确有其事连司马迁撰写《史记》时也无法断言,只好客观地引用了刘邦的原话。

后来班固在《汉书》记载此事时也是比较慎重的:

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大师至其下矣。项籍焚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球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午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紧闭之祸,岂不哀哉?

班固这段话同样也不是他本人的发明。这段话出自汉成帝的大臣刘向的上谏书中。当年汉成帝营造延陵,不久又改变计划营造昌陵,“营起昌陵,数年不成,复还归延陵,制度泰奢。”面对成几次改变陵址,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刘向劝谏成帝应当薄葬,反对厚葬。他在谏书中既列举了薄葬典型又谈到厚葬的恶果,其中秦始皇就是他着重叙述的一个厚葬的例子。作为一篇论说文的谏书,作者的主观动机及感情色彩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例未毕完全确切。即使如此作者对项羽盗掘始皇陵的记述也是有分寸的。项羽只是“焚其宫室营宇,往者成见发掘数年之间,外项籍之为,内离牧之祝。”可见刘向的谏书中谈到项羽焚烧地面上的宫宇宫室,并没有断言项羽盗掘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