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今天天鹅不想飞
20035000000031

第31章 草根志愿者

农历丁亥年底,老天爷昏了头,把一场罕见的大雪错降到了南方。

冰。雪。新闻联播里天天都是关于南方冰雪灾害的消息。道路封堵,旅客滞留,电网瘫痪……许多人在电视机前枉然叹息。——“凝冻天气”,人们不太利落地重复着这个频繁出现的新名词,面对着被冻得瑟瑟发抖的半个中国,拧着眉,揪着心,默默祈祷。

立春了,南方的情形仍不见好转。在年味渐浓的一个普通的北方农家小院,一位叫宋志永的35岁的农民终于坐不住了,他心急火燎地召集了本村的十几个农民。跟他们商量驱车去南方救灾。

宋志永和另外12个农民一拍即合,他们决定在年三十下午向湖南长沙出发。

他们租来了面包车,带上了自备的锹、镐等工具,宋志永随身带了4万元钱,一行人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出发了。

他们是大年初一到达长沙的。像战士一样,他们向救灾指挥部报了到,领了任务,然后就奔赴战场了。

他们的作战地点在郴州,任务是重建电网。在这些来自东北农村的“草根志愿者”当中,年龄最大的名叫王加祥,62岁,最小的名叫王金龙,才19岁。他们背着二三十公斤重的设备,踏着山上没有融化的积雪,拿出农民特有的干劲,往返在泥泞难行的山路上。他们的衣服和鞋子都湿透了,那就晚上晾一下第二天再穿;当地的菜太辣,他们都吃不惯,那就自己买来方便面等食物充饥……几天过去,宋志永带去的4万元钱眼看就花进去了一半多,但他却用不容商量的口吻告诉大家:在生活上一点也不能给灾区的人民添麻烦,每人所得到的1000元救灾补助款,咱要一分不留地全部捐给灾区。

媒体很快就发现了这支特殊的小分队,他们问这些朴实的农民: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你们自发来到千里之外救灾的?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一样的:我们是替家乡人民来还债的——32年前,我们的家乡遭了灾,全国人民给予了我们无私的援助;现在,南方出现了这么严重的灾情,我们怎么能坐得住哇!他们来自唐山,那个因灾难而出名的地方。

——世间有太多的“债务”被无情者抵赖,被无心者淡忘;即便是铭记着,也往往在偿还的机缘降临时被更现实的理由牵绊得缩了手脚;唐山有700多万人,没有人投票选举一定让这13位农民去充当爱心大使;比这13位农民更应该奔赴南方灾区的人有成千上万……但是,这13位农民毅然地去了,并且以“还债”的说法轻轻抹掉了受助者心头可能产生的不安。

这些“草根志愿者”身上潜藏的巨大能量,足以让一个民族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