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
20035500000024

第24章 第7日:上根利器也 须当头棒喝 人才也需要鞭策(1)

一、以戒为师成就事业

禅宗公案:

元珪禅师在嵩山庞坞筑茅屋修行。一天,有位高冠锦袍,相貌奇伟的人缓步而来。

师问:“仁者为什么到此?”

“师父难道认识我?”

师说:“在我眼里,佛与众生平等,普天之下,我一视同仁,没有区别。”

来者说:“我本嵩岳山神,能使人生,让人死,你怎么能把我看成平常之人呢!”

师说:“在我眼里,身与空同义,我与你平等。你能毁坏空与你自己么?而我本来不生,你怎能让我死呢?”

神说:“哪知师父有更大的智慧,求师授我正戒,成为佛门弟子。”

元珪禅师点烛焚香,说:“我教你五戒,如能奉持。”山神恭敬受戒。

师说:“你能不淫吗?”

神说:“我娶妻了。”

师说:“那是指不邪淫。”

神答:“能。”

师说:“你能不偷盗吗?”

神说:“我什么都不缺,怎么会盗取呢?”

师说:“那是指不要享受过多的祭品。”

答:“能。”

师说:“你能戒杀吗?”

神说:“我有职责在身,哪能不杀?”

师说:“杀,是指不分好坏,滥杀无辜。”

答:“能。”

师说:“你能不虚妄,不饮酒吗?”

神答:“能。”

师说:“这就是佛戒了。”

禅如是说:杀、盗、淫、妄、酒是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应改邪归正,戒之在贪。

管理禅悟:

持戒是指一个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约束自己的言语,控制自己的行为。乍看起来,戒条仿佛是一种消极的东西,因为它要求人们在意志行动过程中抑制或放弃某些东西。其实,这种抑制或放弃正是为了更好地向既定目标前进,实现预期目的。所以,意志不但是想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那种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放弃什么的那种本事……没有发动机就不可能有汽车,没有刹车的汽车是危险的汽车,而没有克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

所以,管理者的管理全过程实质就是控制的过程,什么时候放开,什么时候控制都显示出管理者的领导才能,有些东西应该像坚持戒律一样,是不可侵犯的最后的原则,只有把握住管理和做人的根本原则,才能把握住发展的方向,而任何在原则问题上轻易让步的管理者,只有两种人,要么是一个投机分子,要么是一个无能的人。

佛家的戒律是我们的根本的戒律,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遵守的法则。

戒律一:戒妄语,欺骗最终只会带来下属对管理者的鄙视和厌恶。

而且,唯有真诚才可以让整个团队持续保持较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戒律二:戒傲慢,有些管理者不知天高地厚,“老子天下第一”。

以为自己全盘皆知,甚至盲目“超越”自己的领域,对从事相应工作的专业人士指手画脚,谈论一些自己一知半解的概念,而且往往是错误的理解。

戒律三:戒急躁,有些管理者颇为急躁,恨不得下属把十天的工作一天做完,造成下属工作压力过大,经常出错;另一方面,下属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叫苦不迭。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无助于提升效率,反而“欲速则不达”。

戒律四:戒悔,下属只会相信拥有自信的管理者,管理者在面对下属不可畏首畏尾,丧失领导魄力,其带领的团队也会顺其自然的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

戒律五:戒僵化,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面对的工作环境,“随机应变”,而不能僵化地面对问题或处理问题。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不能墨守成规,抱着过时的经验不放。

戒律六:戒失德,工作需要一定方法,但不能做些违背良知和道德的事情,同时又喜欢把别人当作“傻子”。事实上,聪明反被聪明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恶事做多了总归会被人察觉,而后被揭穿。那个时候管理者就会失信于“民”,甚至面临“众叛亲离”的悲惨境地。

佛法的戒律成就佛道,当释迦牟尼佛圆寂的时候,众多的弟子既悲伤又彷徨,他们询问佛,以后跟谁去学习佛法。佛说,以戒为师,说明戒律的重要,佛子们依靠戒律成就佛道。而管理者也应该依照做人的准则,制定自己的戒律,作为成就事业的行为准则。

二、远远超越摆脱嫉妒

禅宗公案:

蒙山道明和尚为了得到衣钵传承,追赶到了大庾余岭终于赶上了六祖,慧能见他来到,即将五祖弘忍传给他的衣钵丢在石上,并说:“这袈裟是付法的信物,你既然要力争,现在随你拿去好了!”

道明和尚企图将衣钵拿起,可怎么也拿不动,道明和尚不知所措,声音颤抖地说:“大师,我是来求佛法的,请大师为我开示!”

慧能说:“如果不思维善与恶的时候,什么才是你的本来面目?”

道明当下大悟,顿时汗流浃背。边哭泣边行礼问道:“刚才所说的秘语,还有更深的意思吗?”

慧能答道:“并非什么秘语,你如能自己观照自己的本来面目,秘密就在你身边。”

道明说:“今悟得入禅的法门,就好像一个人饮水,冷暖自知,你才是我的老师。”

慧能说:“我与你都是师从弘忍,你自己好好地保持你所证得的境界吧!”

禅如是说:人总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问题上兜圈子,而且还要永远的兜下去,如此什么才是解脱之日?

管理禅悟:

禅宗五祖把衣钵传给慧能的时候,就引发了学人的大地震。因为,当时禅修者有很多都希望得到五祖的衣钵传承,蒙山道明和尚就是其中的一个。修行人和普通人一样都有名利心和嫉妒心,但是,被人嫉妒总是说明了一个问题,至少你不是一个一无所长的人,还是有别人可嫉妒地方,从另一方面讲,你还拥有你的优势。

“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面对外来的嫉妒和排斥,中国有古话道:“人言可畏”,“唾沫可以淹死人”。的确如此,很多杰出的人才就断送于此。著名的演员阮玲玉之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的成功及美貌受到许多人的攻击,她始终没能摆脱流言的缠绕,也没有正确地面对别人的流言和嫉妒。

事实上,嫉妒成功者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赞扬了成功者。当别人无情地批评甚至诽谤你时,那是因为他们自以为如此会提高自己的重要性,而这恰恰反衬了你的成功,并深受别人的注意。那些攻击你的人,实际是得到一种卑劣本性的满足。当你确实认可了这个观念后,剩下来的事就是保持沉默,继续干你自己想干的事。沉默往往显得你看不起那些攻击,而这也正是你的本意,这实际上是对那些人的迎头痛击。记住:恶言的批评通常是变相的恭维,一个人越成功,他的身边就越多嫉妒。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因为你的成就还不算大,才容易引发与你水平和才干差不多的人的嫉妒。嫉妒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嫉妒者认为他也有资格得到你所得到的一切时,嫉妒就发生了。水平越接近,嫉妒的程度就越深。我们没有谁嫉妒比尔盖茨的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与比尔·盖茨的距离相差太远,我们只有敬佩,哪有嫉妒的资格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如果我们要摆脱嫉妒,就要不断前进,把嫉妒者远远地抛在后面。当嫉妒者发现自己差距太大,或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努力不够,才能有限的时候,他的嫉妒就会转化为敬佩。

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在各方面是一个领先的人,才能赢得管理的权威。否则,只能得到别人的嫉妒而不是服从。

三、善于教导树立威信

禅宗公案:

有一天晚上,明月当空,大含和尚一个人在寺院读书。

有一个强盗持刀闯入室内。

和尚见了平静地问:“你是来要东西,还是来索命的?”

强盗回答说:“我来要钱。”

和尚于是从怀中取出钱袋,扔给强盗,说:“你把这些都拿去吧。”说完又俯下身去看书了。

强盗握紧钱袋,急速向门口跑去,正欲潜逃,这时只听身后和尚大喊了一声:“等一等!”强盗说不出的惊慌,呆呆地立在原处不敢动。

和尚对他说:“你别马虎,出去时,请把门关好!”强盗哪里听得进去,吓得屁滚尿流地逃了。

这个强盗后来对人说:“我多年打家劫舍,经历过数不尽的风险,可没有哪一次叫我像上次那样害怕!”

禅如是说:专注自己的事,不要受外界的打扰,力不能及的事,不如心平气和随缘对待。

管理禅悟:

对于很多失误的人来说,“胡萝卜政策远比“大棒”的效果要好。当下属一旦出现错误,领导者要寻找其原因,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尽力挽回错误带来的损失;对下属千万不能发脾气,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慰下属,让他难受的心得到解放。相反他会很感谢领导的宽容;一定别忘了,必要的警戒也是需要的,能防止同样的事故再次出现。一句鼓励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负面的话,可以刺伤一个人的心灵,甚至毁灭一个人的未来。

管理者不同于众人,普通人只要干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不用借助威信去带领别人做什么。而管理者不然,印度圣雄甘地所说:“领导就是以身作则来影响众人的人。”威信是指管理者在人际关系中,影响与改变众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人们常常把管理者的威信视为“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

从管理者外因来看,树立管理者的威信,并不是以后管理者的发威,因为发威往往是从声势上把人镇住,只能在表面上征服别人,而不能得到下级内心的认可。威信的确立,却往往是得到下级的真心的认可和敬重时,才会产生。树立威信,重要的是征服人心,征服人心的原因不在于声势,而在于对人的理解,在于从道理上取得比较正确的抉择。

从管理者内因来看,使人敬佩的不仅仅是管理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自身的品格,只有人格的力量才能打动人心。那个强盗之所以吓得屁滚尿流,正是禅师人格的力量。这种力量的震慑力,往往大于权利光环下的强迫,因为,人格的魅力征服的也是人心。

管理者只有正气凛然,德行端庄,才会赢得敬重,才能成为别人的贴心人。“德之不端,其谋拙出,其本损焉”,别人从不会宽恕“失德”的管理者。

管理者要率先垂范,干出实绩。“上有所为,下必效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管理者敢说“看我的”,“跟我来”,别人才会跟你干。干出实绩是将:[作落实成形,做出成果,让群众感受得到,否则必失信于人。

威信是受别人信任、支持、拥戴的集中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威信是别人树:立的。由此可见,“威”和“信”是密切相连的,“威”是从“信”中来的,如管理者“威”而不可“信”,那么,“威”也不会持久。

管理者不但要自信,也要相信别人,管理者应养成相信别人、依靠别人的良好习惯,要自觉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做到思想上视别人为主人、感情上视别人为亲人、工作上当好别人的“仆人”,关心别人生活,体察别人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只有这样,你说的话别人才听、才信、才服,你才能有效地依靠他们。

四、 乌鸦飞走叫声不绝

禅宗公案:

一日,唐朝相国杜鸿渐和无住禅师在禅院喝茶,当时庭院大树上有只乌鸦嘎嘎叫。

杜相国问:“禅师你听到乌鸦的叫声了吗?”

无住禅师回答:“听到了。”

过了一会儿,乌鸦飞走了。

杜相国又问:“禅师你听到了吗?”

无住禅师说:“听到了。”

杜相国说:“乌鸦飞走了,叫声就消失了,禅师为什么还说听到呢?”

无住禅师于是便召集众人说道:“佛性难以见到,正法难以听到,你们各自仔细听着。”

于是宣讲道:“听到没听到,并非听闻的本性。能听的本性与生俱来,哪里会有消失?听到有声音的时候,是声音从自心产生;没听到声音的时候,是声音从自心消除。

然而这个听闻的本性,不会随着声音而产生,不会随着声音而消除。领悟了这个听闻的本性,就不会被声尘牵着鼻子走。应当懂得听闻没有产生和消失,听闻没有逝去和到来。”

杜相国和手下官员大众稽首拜谢。

禅如是说:声音会起来或消失,但听的本性时时在起作用,这个本性是不生不灭的。

管理禅悟:

有时候,大家喜欢把爱多嘴多舌地唠叨的人比作聒噪的乌鸦。

是的,乌鸦产生的噪音的确让人反感,但我们反感的仅仅是那不协调的声音。如果我们真能听懂乌鸦的对话,那么也许我们就会对乌鸦的牢骚感到趣味无穷,事实上,当我们用拒绝的心态听别人的牢骚的时候,那时的反感程度,不亚于我们对乌鸦的反感程度。我们甚至反感乌鸦难听的腔调,而把乌鸦视为不祥之物,对于乌鸦来说是多大的冤枉啊!

作为管理者关键在于听懂别人的牢骚,而不在于说这个话的人是什么人。如同古代的先哲说的:我们既不能因人废言,也不能因人立言,也许说牢骚话的人是个讨厌的乌鸦,但是也保不住他能说出真知灼见来,关键在于管理者用什么心态去倾听。

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的研究员发现,公司中如果有人对工作发牢骚,那么这家公司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这就是所谓的“牢骚效应”。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好像跟我们的常理相反。仔细分析,其实道理很简单,牢骚源于不满,它可以让管理者们发现经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而着手解决,事业自然就会成功得多。一般说来,人都喜欢听好话,对于批评是不容易接受的。所以,有些下属为了讨好上司,往往只讲好话,因此领导者就很难听到下属真正的意见了。一个经营者若不明了自己什么地方不对,或者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时,就应该多多鼓励下属提出批评,并听取下属的意见,这才是一位领导者所具备的素质。